2019年整理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两套合集附答案及解析(解析版)_第1页
2019年整理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两套合集附答案及解析(解析版)_第2页
2019年整理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两套合集附答案及解析(解析版)_第3页
2019年整理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两套合集附答案及解析(解析版)_第4页
2019年整理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两套合集附答案及解析(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整理贵州省安顺市中考物理试卷两套合集附答案及解析中考物理试卷一附答案一、单选题1. 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B. 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D.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只有房主本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的“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不是音调B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但声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鼓乐声主要是由鼓皮振动产生的,不是空气。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选项D正确。考点:声现象2. 大功率电子元件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科学家研发出一种由石墨烯制成的“排热被”,把它覆盖在电子元件上,能大幅度降低电子元件工作时的温度。“排热被”能排热是因为石墨烯 A. 熔点高 B. 导热性好 C. 导电性好 D. 弹性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热排被”主要作用是为了向外良好的排放热量的,所以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应选B。【考点定位】导热性;内能3. 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凝固现象B. 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液化现象C. 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升华现象D. 烧杯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浴室的镜子变模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属于汽化(蒸发)现象,故C错误;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应选B。【考点定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4. 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A. 将运动得越来越慢 B. 将立即停止运动C. 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D. 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答案】A【解析】由小车沿桌面做匀速运动知道,小车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即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若突然剪断轻绳,拉力消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小车只受向左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力方向与小车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小车做减速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故A正确,BC错误;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当突然剪断轻绳时,小车对接触面的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体的受力分析,注意分析各个力的施力物体各是什么,做题的时候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防止容易问题复杂化。 5.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当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2V,在10s内定值电阻产生的热量为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B. 滑片P在中点时,9s内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能为60JC. R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D. 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答案】C【解析】由电路图知道,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的电压;由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知道,滑片从中点到b端时,电压表示数增大了2V,即滑片P置于变阻器的b端时,电压表示数是4V+2V=6V;由Q=U2/Rt知道,定值电阻的阻值是:R1 =U12/Q1t=(12V6V)2/60J10s=6;当滑片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则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此时I最小=U1/R1=12V6V/6=1A,故A错误;当滑片在中点时,电路中的电流是:I=U1/R1=12V4V/6=4/3A,所以,9s内滑动变阻器R消耗的电能是:W=UIt=4V4/3A9s=48J,故B错误;由以上分析结合P=UI知道,R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故C正确;同理知道,R1 先后两次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电功、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二、填空题6. 小亮坐在火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_为参照物;火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大,使车体附近的_很小,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列车的事故发生,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外。【答案】 (1). 火车 (2). 压强【解析】根据题意知道,小亮是以运动的火车为参照物,所以树木是向后运动的;因为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所以火车进站时车体附近的气流速度很大,使车体附近的压强很小,人若靠近列车,则人受到外侧压强大于人内侧受到的压强,在较大的压强差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向列车,发生交通事故,所以,乘客一定要站在安全线外。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参照物及其选择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考查的都是生活中的现象,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7. 如图所示,物体重5N,一人用20N的力将它压在竖直墙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N,方向是_。【答案】 (1). 5 (2). 竖直向上【解析】根据题意知道,用20N的水平力把重5N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两对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静摩擦力;水平方向上受到人对物体的压力和墙壁对物体的支持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5N,方向是竖直向上。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体的受力分析和二力平衡条件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然后根据二力平衡去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8. 端午节那天,妈妈煮荼叶蛋时小明闻到浓郁的茶叶蛋香味,这是属于_现象。若将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加热到时,水吸收的热量是_J。【答案】 (1). 扩散 (2). 【解析】小宇闻到浓郁的茶蛋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属于分子的扩散现象;将质量为2kg的水温度从20加热到7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Q吸=cm(t-t0)=4.2103 J/(kg)2kg(70-20)=4.2105 J。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扩散现象和热量的计算,考查的是基础知识,难度不大。9. 小明同学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把容器的质量测出来,而是多次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得液体的密度是_,容器的质量是_g。【答案】 (1). (2). 5510. 工人借助如图所示的装置,在20s时间内将700N重的货物匀速提升了4m,已知他对绳子的拉力为该过程中,工人所用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工人对绳子拉力的功率为_W。【答案】 (1). (2). 200【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知:货物的重力G=700N,上升的高度h=4m,拉力F=500N,移动的距离s=8m,所用的时间t=20s,则W有=Gh=700N4m=2800J,W总=Fs=500N8m=4000J,机械效率=W有/ W总=2800J/4000J=70%;拉力的功率P= W总/t=4000J/20s=200W。考点:功、功率及机械效率的计算11.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我市部分出租车使用天然气代替柴油或汽油,天然气属于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如果该出租车的质量为,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则出租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_Pa。【答案】 (1). 不可再生 (2). 【解析】随着使用天然气不断减少,短时间内无法从自然界得不到补充,所以属于是不可再生能源;出租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车的重力,即F=G=mg=1500kg10N/kg=15000N,且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是S=0.1m2,所以,出租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p=F/S=15000N/0.1m2=1.5105 P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能源的分类以及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是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12. 一个空心小铁球放在盛水的烧杯中置于铁棒AB的上方,绕在铁棒上的线圈连接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闭合后,空心小铁球仍漂浮在水面上,此时A端为电磁铁的_极,当滑片P向左滑动,空心小铁球所受浮力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 (1). 南 (2). 增大【解析】试题分析:由电路图知道,S闭合后,电流由A流向B,结合右手安培定则知道,螺线管的A端为电磁铁的S极;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少,电路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小球受到的向下的磁场力增大,由平衡条件知道,小球受到的向上的浮力会增加。考点:通电螺线管极性的判断 影响电磁铁的磁性的因素 安培定则 滑动变阻器 欧姆定律13. 如图,电源电压恒定,当开关闭合,、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则电源电压是_V;当开关断开,、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_A。【答案】 (1). 9 (2).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串并联电路特点以及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开关在不同状态下电路的连接。三、实验探究题1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_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方移动_选填“上”或“下”。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_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答案】 (1). (2). 同一 (3). 放大 (4). 投影仪 (5). 上 (6). 远视【解析】(1)根据平行光聚焦法,由图甲知道,亮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就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20.0cm-10.0cm=10.0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由图乙知道,此时蜡烛在刻度尺的10cm处,透镜在刻度尺的25cm处,所以物距是:u=25cm-10cm=15cm,由于2fuf,凸透镜会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3)由于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所以随着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即相对于凸透镜物体向下移动,所以像会逐渐向上移动;(4)根据题意知道,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又根据他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就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知道,眼镜使成像提前了,即放置的是使光线会聚的凸透镜,所以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涉及对实验器材的放置以及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对倒立实像的理解,但难度不大。15. 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以杠杆中点为支点,如图、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_;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为使其在水平位置上静止,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端调节_填“左”或“右”。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数据。根据这一次实验数据,甲同学立即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这种做法的不足是:_。如图所示,乙同学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第_填“一”或“二”种实验方案更方便。在同等条件下,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_填“”、“”或“”。杠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现欲使如图所示的静止跷跷板发生转动,小女孩乙可采取的做法是_。【答案】 (1). 便于测量力臂 (2). 左 (3). 仅凭一次实验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4). 一 (5). (6). 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解析】(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了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一端移动,若杠杆右端低左端高,则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端调节,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仅凭一次实验的数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是不合理的,所以要多进行几次实验,实验结论才具有普遍性;(3)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所以,第一种实验方案更方便;由于第一种实验方案的动力臂要大于第二种方案的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在阻力和阻力臂都相同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的越省力,所以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是F1 F2;(4)跷跷板是杠杆的应用,它是通过改变力的大小或者力臂的长度使杠杆发生转动的;要使图中翘翘板转动,小女孩乙可采取的做法是:男孩不动,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或者女孩不动,男孩向靠近支点方向移动;或者女孩不动,男孩蹬地,减小男孩对跷跷板的压力等可以使翘翘板转动)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的条件的应用,难度不大,属于常见题目。16. 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小明选择了、五个电阻进行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未完成的电路完成,且使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_。导线不能交叉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A.电阻断路 电流表坏了 滑动变阻器短路 电阻短路排除电路故障进行实验。为达到实验目的,滑动变阻器除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起到_的作用。实验中,当把的电阻换成的电阻后,应把变阻器滑片向_填“左”或“右”滑动,同时眼睛盯住_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图象可得出结论:_。【答案】 (1). (2). (3). 调节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4). 左 (5). 电压表 (6). 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解析】(1)由图甲知道,滑动变阻器与R串联,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测R两端电压,根据题意知道,应把乙图中变阻器右下角接线柱接入电路,如图所示:(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说明电路中没有短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接近电源电压,说明可能是电压表所测量的电阻断路,这样使得电压表串联入电路中,故A符合题意,CD不合题意;若电流表坏了,整个电路断路,电压表也不会有示数,故B不合题意,故选A。(3)因为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以,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并不断改变电阻阻值,即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有调节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作用;当把5换成10时,电阻分压会变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道,此时滑动变阻器分压变小,为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压,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由图示电路图知道,闭合开关后应向左移动滑片,同时眼睛盯住电压表;(4)分析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实验,考查了电路连接、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路故障的判断和图象的题解等,同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是常见题目。 四、计算题17. 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的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图所示,在第10s时速度达到,通过的路程为120m。求:在内汽车的平均速度;设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那么在内汽车发动机产生的牵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若发动机的转化效率为,则内燃烧了多少千克汽油?已知汽油的热值大约为。【答案】;。千克【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汽车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所以,由v=s/t知道,在01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v=s/t=120m/10s=12m/s;(2)由图象知道,1020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v=20m/s,所以,在1020s汽车通过的路程是:s=vt=20m/s(20-10)s=200m;由平衡条件知道,此时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f=4000N,所以,在10-20s内牵引力所做的功是:W=Fs=4000N200m=8105 J;(3)根据题意知道,发动机的转化效率是:=80%,所以,由=W/Q=W/mq可知消耗汽油的质量是:m=W/q=8105J/80%5107J/kg=0.02kg。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速度公式、功和效率及燃料的热值、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图象中获取有效的信息,然后进行计算。18. 如图所示,已知重为10N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体积占木块总体积的取。求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若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米,求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若要将木块全部浸没水中,求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答案】 10N; 2000Pa;。【解析】(1)由木块漂浮在水面上知道,木块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是:F浮=G木=10N;(2)因为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是h=0.2米,所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gh=1.0103 kg/m3 10N/kg0.2m=2000Pa。(3)由F浮=水gV排 知道,漂浮时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是:V排 =F浮/水g=10N/1.0103kg/m310N/kg=110-3 m3 ;由此知道木块的体积是:V木 =5/4V排 =5/4110-3 m3 =1.2510-3 m3 ;当木块全部浸没时受到水的浮力是:F浮=水gV木=1103 kg/m3 10N/kg1.2510-3 m3 =12.5N;由力的平衡条件知道,当木块浸没时,受到的重力、浮力和压力的关系是:F浮=G木 +F,所以施加的压力至少是:F=F浮-G木 =12.5N-10N=2.5N。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与应用,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都属于基础内容,难度不大。19. 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源为电压可调的直流学生电源,灯泡的额定电压为8V,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图乙是灯泡的图象。当开关S接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流表的示数为,求定值电阻的阻值。开关S接a时,调节电源电压,使灯泡正常发光,此时消耗的功率为1W,求灯泡的额定功率。开关S接b时,通过调节电源电压可使电路允许达到的最大总功率是多少?【答案】。 4W。 6W。【解析】(1)由电路图知道,当开关S接a时,灯泡L1 与电阻R0 串联,电压表测量R0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此时U0 =1.2V,I=0.3A,所以电阻R0 的阻值是:R0 =U0/I=1.2V/0.3A=4;(2)当开关S接a时,由灯泡L1 正常发光知道,此时灯泡L1 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即U1 =8V,又因为R0 消耗的功率为P0 =1W,由P=I2R知道,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I0 =0.5A,因为灯泡L1 与电阻R0 串联,所以,灯泡L1 的额定功率是:P1 =U1 I1 = U1 I0 =8V0.5A=4W。(3)开关S接b时,灯泡灯泡L1与电阻L2串联,若灯泡L2 正常发光,由图像知道,此时电路在的电流是0.6A,大约L1的额定电流,是不允许的;所以由(2)知道,当灯泡L1 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是:I1 =I2 =0.5A,从灯泡L2 的U-I图象知道,此时,灯泡L2 两端的电压是U2 =4V,所以电源电压是:U=U1 +U2 =8V+4V=12V,故电路允许达到的最大总功率是:P总=UI1 =12V0.5A=6W。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电路结构变化时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理解和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能够准确的分析电路的连接情况,并且能够从图象提取有用信息。五、综合题20. 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跟接点A和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其它条件不变,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_。其它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入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_各空格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变为零”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_能转化而来。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_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_写出一种应用。【答案】 (1). 变小 (2). 变为零 (3). 内 (4). 电 (5). 温度计【解析】(1)根据题意知道A和B间的温度差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当只将A 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时,由于AB两处的温度差减小,电路电流变小;其他条件不变,若移去酒精灯,将B放入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则由于AB间温度差变为零,而使电流变为零;(2)根据题意知道,要想产生电流,两接点间必须存在温度差,所以,说明热电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3)由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及产生条件知道,两接点间温度差的大小直接决定了电流的大小,即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以,可将电流表改装成温度计,控制两接点中的一个点的温度不变,将另一个点的温度作为被测温度,通过电流表示数反映出其温度值的大小。点睛:本题是一道信息题,考查的是对新知识的应用和理解,解题的关键是从题目中给出新的信息总结关键的规律,即产生电流的条件及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中考物理试卷二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 雨后的彩虹B. 树荫下的光斑C. 池水看起来“浅”D. 树在水中的倒影【答案】D【解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了解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光。彩虹就属于色散现象。解答: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 树荫下的光斑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池水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反射出的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 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光的色散,知道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2. 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A. 大于20cmB. 等于10cmC. 小于10cmD. 在10cm与20cm之间【答案】C【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小于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判断出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选出正确的选项。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满足uf=10cm,所以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是小于10cm。故选:C。【点睛】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 对下列图象中的物理信息描述错误的是( )A. 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B. 该物质可能是水C. 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 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度52.3)可以使用水银温度计【答案】D【解析】分析:要看清图像中的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再根据图像形状反映的物理规律,结合选项中物理量的含义,可解答此题。解答:A、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而图像形状是正比函数图像,故A正确;B、根据图像,当质量为10克时,体积为10立方厘米,根据,该物质可能是水,故B正确;C、根据图像,路程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没有变化,说明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C正确;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而水银的凝固点为-38.3,没等到测出当地气温,里面的水银已经凝固了,无法使用。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图像法是反映物理量之间规律和关系的常用方法,还要明确物理量的真正含义。4. 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 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 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D. 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答案】B【解析】分析:(1)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液化是形成“白气”的原因;(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扩散现象;(3)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热传递、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解答:A、蒸粽子时,锅里不断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不是汽化现象,说法错误;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闻到阵阵香气,这是扩散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说法正确;C、当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说法错误;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考查了与热学有关的几个基本的知识点,注意了与实际例子的联系,重点是分子动理论,难点是“白气”的形成。5. 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 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答案】A【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时需要介质。(2)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3)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4)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解答: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是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B. 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C. 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D. 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很大,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难点是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6. 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 )A.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B. 人步行速度约10m/sC.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37D. 人体平均密度约1g/cm3【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A、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此选项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体积大约为0.05m3,此选项符合实际。故选B【点睛】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7. 对于上升的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和民航飞机的起飞原理相同B. 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机械能一定不变C. 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变D. 热气球燃料减少后,它的惯性变小【答案】D【解析】分析:(1)飞机起飞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2)分析热气球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气球的动能和势能变化情况即可得出答案。(3)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变化关系可判断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大气压强的变化;(4)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有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解答:A、飞机起飞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二者的原理不相同。此选项错误;B、热气球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气球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而高度变大,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此选项错误;C、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小;此选项错误;D、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小,惯性小,故火箭飞行一段时间后燃料减少,质量减少,其惯性大小变小。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通过气球的升空现象,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还考查了机械能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难点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8. 如图所示,物体沿斜而匀速下滑,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首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顺序是: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分析摩擦力,不忘液气浮;物块匀速下滑,所受的合力为零,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解答: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地球施加的重力G,方向竖直向下;还受到斜面施加的支持力F,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上;以及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故只有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9. 阅兵仪式中,检阅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是运动的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答案】C【解析】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3)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反之是静止的。解答:A. 车和人的总重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它们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 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B错误;C. 以行驶的检阅车为参照物,路边站立的土兵位置不断改变是运动的,故C正确;D. 检阅车匀速行驶,牵引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难点是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间的区别。10. 下图为“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在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下,重6N的物体2s内匀速上升0.1m,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示(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B. 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05m/sC.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功率为0.12WD.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83.3【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利用求拉力做的总功,再利用求功率;已知物体的重力和上升高度,利用求有用功,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解答: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2.4N ,故A正确;物体2s内匀速上升0.1m,物体上升的速度为,故B正确;n=3,拉力端端移动距离,拉力做的总功为:;拉力的功率为:,故C错误;拉力做的有用功为:;滑轮组机械效率为:。故D正确;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有用功、总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根据题图确定n的大小(直接从动滑轮上引出的绳子股数)是本题的突破口,灵活选用公式计算是关键。11. 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B.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C. 导体的电阻大小只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D. 电学中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答案】B【解析】分析:(1)用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排斥;(2)电荷的定向移动会形成电流;(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4)物理学中电流方向的规定;解答:A、用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排斥,故A错误;B、金属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导电,故B正确;C、导体电阻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还跟温度有关,故C错误。D、电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用电器的原理,电流的形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应熟记相关的基础知识。易错点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12. 我国航母舰载机起飞将采用自行研制的电磁导射器,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舰载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的导体有强电流通过时,就可以受到强大的推力,下列各图中与弹射车工作原理一致的是( )A. 电风扇B. 手摇发电机C. 电热水壶D. 电磁起重机【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分析解答。解答:由题意可知,电磁弹射器的弹射车与飞机前轮连接,并处于强磁场中,当弹射车内的导体通以强电流时,即可受到强大的推力,由此可知其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A、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故A符合题意;B、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电热水壶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D、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对于电磁学中的电流磁效应、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电磁感应实验区分要注意条件。13. 关于安全用电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用湿抹布擦插座B. 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用手将人拉开C. 三孔插座接地线要保证良好接地D. 使用试电笔时,不能用手接触到笔尾金属体【答案】C【解析】分析:(1)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更换灯泡或维修电路时要先断开电源;(2)使用测电笔时,应让手与笔尾的金属体接触,才是正确的,当氖管发光时,说明是接触的是火线;(3)使三孔插座中多出的一个孔是用来接地线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触电。;(4)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救治。【解答】解:A、水是电的导体,用湿抹布擦带电的用电器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此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发现有人触电,应当先断开电源,如果用手将触电者拉开,这样就会使救人者间接接触带电体而触电,十分危险,故B错误;C、为了安全起见,三孔插座接地线要保证良好接地,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D、使用测电笔时,应让手与笔尾的金属体接触,才是正确的,当氖管发光时,说明是接触的是火线,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只要同学们牢记安全用电常识,并正确规范操作,就不会有危险发生。14. 如图为“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密封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煤油,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液面比左侧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通过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判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B. 右侧电阻丝的阻值比左侧小C. 通过右侧电阻丝的电流比左侧小D. 该装置用于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答案】D【解析】分析: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体现的是转换思想;(2)根据焦耳定律判定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从而判定出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的变化关系;(3)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时,控制电阻和通电时间不变;(4)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和电阻大小关系时,要控制电流、通电时间不变。解答:A. 通过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判断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是转换法;故A不正确;BCD、由图可以看出,两个电阻丝是串联在一起的,所以电流是相等的,故C错误,右侧玻璃管中液面比左侧高,说明右侧产生的热量较多,根据焦耳定律可知,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所以右侧电阻丝的阻值比左侧大,故B错误;该装置是用于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的,故D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电流产生热量的决定因素,实验过程中渗透了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有一定的综合性。重点是焦耳定律的应用。1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压表表示数变大B. 电流表示数变小C. 灯L的亮度不变D. 电路的总功率变小【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滑动变阻器与灯并联,电流表测通过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两端的电压,然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进行讨论。解答:由电路图知,滑动变阻器与灯并联,电流表测通过干路的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两端的电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都相等,所以移动滑片变阻器两端电压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错误;滑片P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滑增大,根据欧姆定律,通过它的电流减小,两支路间互不影响,所以灯泡电流不变,亮度不变;故C正确;又因为干路电流等于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小,故B正确;电路的总功率,因R滑增大,R灯不变,且灯和滑动变阻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所以电路的总功率P总变小;故D正确;综上所述,BCD都正确,A错误。故选:A。【点睛】动态电路变化的分析问题关键是:正确识别电路的连接关系,搞电表测哪些物理量,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即可解答。16. 如下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后,在滑片P由b端向a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R2变化的关系图像如下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源电压是6VB. R2的最大阻值是20C. R1的电阻是10D. 当滑片P移动中点时,10s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18J【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1的两端电压。(1)由图甲所示电路可知,滑片在a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由图乙所示图像读出电源的电压;(2)当滑片位于b端时,R1与R2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根据图乙读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3)当滑片在中点时,可以求出总电阻和总电流,然后根据求出通过R1产生的热量;解答: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1的两端电压。由图甲所示电路可知,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由图乙所示图像可知,电源电压U=6V,故A正确;当滑片位于b端时,R1与R2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的示数最小,由图乙所示图像可知,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20,故B正确;电压表的最小示数U1=2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 R1的阻值:,故C正确; 当滑片P移动中点时,电路的总电阻,总电流为,10s内电流通过R1产生的热量是,故D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从图像中读出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和对应电压表的示数。二、非选择题17. 如图所示,请将凸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答案】【解析】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不改变传播方向。答案如图所示:【点睛】本题的突破口是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18. 如图所示,请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磁感线的方向判断电源的“”、“-”极和小磁针的N极,并在图中标出【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图中磁感线的方向,先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再判断小磁针的磁极,最后根据安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