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1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2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3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4页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一机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2011年8月29日,台湾工党主席、台湾两岸关系发展促进会理事长郑昭明一行到福建省大田县桃源镇郑成功宗祠郑氏荥阳祠祭祖。郑昭明的郑氏荥阳祠祭祖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 D君主立宪制3.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旧礼,“五日一朝太公(刘邦父亲),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其父以尊礼待刘邦,口中还念念有词,“帝,人主也,奈何以我乱天下法。” 这里的“天下法”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皇位世袭制4.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郡县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5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表明“新皇帝”的重大举措是( ) A建立皇帝制度 B废分封,立郡县 C设立三公九卿 D统一货币、度量衡6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秦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C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7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其() A消灭六国 B制度创新 C修筑长城 D严刑峻法8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9元代加强了对疆域的有限管理,其中管辖西藏的机构是A江浙行省 B中书省 C 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10阴历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这是因为古代的王都要在一年的第一个月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一年的政事。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一月出生,取名“嬴政”,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月”的“正”不再读政而读征了。这说明( )A.皇权受到了侵犯 B. 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秦始皇尊重11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四县,郡所设在番禺。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广州建制之始。下列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世袭 B、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实际是南海郡最高行政长官12.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13“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14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15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第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16,17共2题,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材料2: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3: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摘自中国历史纵与横请回答:(1)材料1、2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各有何特点?(6分)(2)材料1、2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如何?(6分)(3)根据材料3概括这种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分)17.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 (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 据钱穆秦汉史整理 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6分)(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8分)高一年级17. 答案(20分)(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 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 (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