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eud教育网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第一单元 爱的礼赞一、单元目标:1有感情地参与本单元系列音乐活动,从中感受音乐表达的“爱的礼赞”,懂得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能用自然、有表情的歌声表达不同歌曲的不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降半音记号,看懂四拍子指挥图式。3通过欣赏吉他、钢琴、小提琴等不同乐器的独奏曲,对“独奏”这种器乐形式有明确的认识。能明确分辨乐段的开始与结束,体验乐曲的情绪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在“露一手”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能认识并灵活地运用“f、mf、mp”等力度记号。4关注课内外音乐积累,丰富自己的“音乐信息库”,并能适时运用,大胆表演。二、单元重点、难点:重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从音乐中感受爱难点:利用“境感”,引发情感共鸣,加深音乐的情感体验三、课时安排:课时听唱动认奏第一课时妈妈的红头巾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露一手(1)我的创造(2)第二课时甜甜的秘密采集与分享(1)露一手(2)四拍子图式第三课时爱的罗曼斯爱之梦我的创造(1)将记号第四课时爱的祝愿长成一座山露一手(3)采集与分享(2)第五课时萤火虫我的创造(3)第六课时竖笛吹奏练习铃儿响丁当四、教具准备: 录音机、碟片、磁带、竖笛、卡片等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听:妈妈的红头巾 2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3动:露一手(1)我的创造(2)教学目标:1用自豪、敬佩的情绪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无限爱意。2能唱准跨小节的切分音;在听赏音乐时,能感觉到音乐要素的变化,并能就音乐要素变化而引起乐曲情绪、风格的变化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3根据情感的的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能选择适当的音乐为朗诵配乐。教学重点、难点:音乐情绪的感受与表现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否知道妈妈的工作,妈妈的每一天是怎样度过的。 二、学唱歌曲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1聆听歌曲范唱,感受妈妈的辛苦与不容易,感受妈妈对孩子的爱。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中相同的段落。 3学唱歌曲 (1)歌曲中前后相同部分用试唱的方法,中间部分用听唱的方法学习。 (2)注意引导学生唱好跨小节的切分音,唱准“ ”这样含有休止符的节奏。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音乐活动:采集与分享(1) (1)妈妈为了我们这么辛苦,我们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2)课后或者妈妈生日的时候,为妈妈献上深情的歌曲。 6巩固歌曲演唱。 (1)现在就请同学们为妈妈献上一首歌曲,相信妈妈一定能感受到我们的信息。(齐唱歌曲) (2)请同学们相互讨论还能用怎样的形式来表现歌曲? (3)我的创造:在色块初设计合适的动作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听赏歌曲妈妈的红头巾 1仔细聆听歌曲,听出歌曲内容,说说歌曲表达的真正含义。 2再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风格,并请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说歌曲中哪些音乐要素决定了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3 完整听赏歌曲,并随录音轻轻哼唱。 四、音乐活动:露一手(1) 1我们的妈妈时刻地关心、照料着我们,我们的祖国也像妈妈一样时刻注视着我们的成长。(教师引语) 2朗诵抒情短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 3为短文配乐,教师说明音乐可以是本单元中的,也可以是以前音乐课上聆听过的,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藏品。 4除了让大家感觉音乐与文章是否在情绪上相吻合以外,还可以请学生适当阐述、交流选择乐曲的理由。 五、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唱:甜甜的秘密 2动:采集与分享(1) 露一手(2) 3认:四拍子指挥图式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看懂四拍子指挥图式。 2、情感目标:通过表演,表达出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之情。3、能力目标:采访自己的老师,把自己喜欢的歌送给老师和同学们,用歌声传递心声,表达自己的爱之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歌曲甜甜的秘密。教学难点:1、准确表达出前八分休止符和后八分休止符。2、正确唱出弱起音符。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中走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学习新歌 1、导入:刚才这首歌大家都十分熟悉,知道是歌颂谁的吗?老师的节日是哪一天,你们一般都怎么表达对老师的爱呢?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是这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听范唱。 2、有感情地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用琴伴奏。 3、学唱第一乐段 1)跟琴加词小声模唱14小节。 2)听师弹奏两种不同节奏的旋律,区别带休止符和不带休止符的感觉。 3)再跟琴演唱14小节,要求准确表达出前八分休止和后八分休止。 4)跟唱第58小节。注意弱起的“把”字不要漏掉。 5)跟琴完整演唱第一乐段。 4、学唱第二乐段 1)教师范唱第二乐段。 2)跟琴小声哼唱旋律。 3)加词小声跟师唱。注意弱起的“啊”、“快”、“好”、“请”等字要唱清晰。 5、跟琴完整地唱全歌。 6、说说橘子里的秘密是什么,师生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7、有感情地、投入地跟伴奏演唱。师生同唱。 8、学习四拍子指挥图式 1)教师示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师个别纠正。 2)教师板书四拍子指挥图式指导学生看懂。 3)边打拍子边唱甜甜的秘密歌谱。 三、采集与分享(布置作业) 1、收集、学唱有关爱的歌(乐)曲,把它们送给你喜爱的人。 2、采访你最尊敬的老师,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听听他们的教导,相互沟通,增进师生关系。把自己喜欢的歌送给老师,用歌声传递心声,表达自己的爱之情。 3、采访的内容与自己的伙伴交流 四、师生总结,同唱甜甜的秘密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听:爱的罗曼斯爱之梦 2动:我的创造(1) 3认:降记号教学目标: 1聆听爱的罗曼斯和爱之梦体验乐曲的情绪,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2能创编和主题节奏特点、乐曲情绪相吻合的节奏。 3认识降半音记号。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欣赏爱的罗曼斯 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罗曼斯,有人意译作浪漫曲。它是自十八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带有感伤情调的歌曲。多半指情歌而言。后来,一些作曲家写了一些情调上是抒情的,在旋律上富于歌唱性的小型器乐曲,也称罗曼斯,这首爱的罗曼斯正沿用了这个名字。 爱的罗曼斯原是西班牙的一首传统乐曲,由于它在墨西哥也很流行,所以墨西哥有人认为它是墨西哥的。1952年,西班牙著名吉他演奏家叶佩斯把它改编成吉他曲,后被法国影片被禁止的游戏选作主题曲。从那以后,爱的罗曼斯这支曲子很快流传开来。爱的罗曼斯在吉他爱好者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知名的吉他演奏家都选这支曲子作为保留曲目甚至成为吉他的同意词。 2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3加词学唱你是我池塘边一只丑小鸭/你是我花园里一片竹篱笆/你是我小时侯梦想和童话/哦!你是我的吉他。 4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 爱的罗曼斯它是34拍。A段是E小调。从音符的时值来看,除了结束音外,每个音都是一拍,它的主旋律优美迷人。清澈、明亮伴奏,充分发挥了吉他曲的特点,它们极其和谐地衬托着主旋律。 B段转到E大调上,优美动听,扣人心弦。 煀 当乐曲推向高潮时,A段主题再现,情绪又趋向平静,恍若被春风吹动湖水的涟漪,缓缓地移向远方。这里,琶音和泛音的应用,更增添了朦胧的色彩。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5复听,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两个主题 6我的创造(1) 创编节奏,与同学合作,为音乐伴奏。 二、欣赏爱之梦 1完整、仔细地聆听乐曲,展开想象再请学生相互交流联想到哪些情景。 2教师介绍乐曲创作背景。 爱之梦(三首夜曲),李斯特作于1847年,钢琴独奏曲。正如副题所示的, 这三首小曲颇具肖邦的夜曲风格。但此三曲并非一开始就为钢琴而作,而是李斯特为德国浪漫派诗人弗莱里格拉特的第二部诗集瞬间里的著名抒情诗爱吧! 你可以爱得这样持久所配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的声乐曲谱。因此,这三首作品都是把重点放在旋律上,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原诗的理解。这三首小曲中的第三首最为有名,直到现在仍然是各种音乐会上常演不衰的曲目。这首曲子通常被称为爱之梦第三首,为优雅的快板, 6/4拍。甜美的旋律贯穿整个乐曲,烘托出浪漫的气氛。 3再听乐曲,和爱的罗曼斯比较,请学生说说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三、本课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1听:爱的祝愿 2唱:长成一座山 3动:露一手(3) 4采集与分享(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信、乐观地演唱歌曲,尝试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力度记号,感受歌曲更丰富的情感表现。 2仔细聆听、细细品味爱的祝愿,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歌(乐)曲丰富的情感表现、风格、意境。 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的准确性。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创设氛围(放送长成一座山伴奏音乐,导入) 在 我的记忆中有这样几段词:“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险峰万里它最伟岸,爸爸,亲爱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想儿 是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学习长成一座山,再次来感受亲情之爱。 二、学习新歌 1听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伴奏 3学唱歌曲 (1)视唱歌谱,边划拍 (2)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再练习 (3)用“lu”哼唱歌曲旋律 (4)小声跟琴学习歌词;请学生提出有困难的乐句多次练习;完整演唱;依据书本上的速度及情绪提示齐唱歌曲。 4歌曲处理 (1)再感悟歌曲内涵。引导学生在书本上画出歌曲的旋律线,展开想象,起伏的旋律线仿佛( );也仿佛( );好似( )。 (2)根据歌曲的旋律线、歌词意思的表达在歌曲中合适的地方加上力度记号。 (3)唱一唱,评一评 三、欣赏爱的祝愿 4初听:仔细聆听、细细品味爱的祝愿,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 5讨论:你觉得爱的祝愿是献给谁的,说说理由(说一句话或者一段话) 6音乐体验: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对祖国、对朋友、对同学、对老师、对父母的祝愿,放送背景音乐爱的祝愿 7教师简介爱的祝愿创作背景。 四、小结。第五课时教学内容: 1唱:萤火虫 2我的创造(3)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萤火虫,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优美抒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给他们带来的愉快心情。 2、在情景式的教学环境中,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表现音乐及尝试创作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体会歌曲意境,尽情表现歌曲。 2、初步尝试用变奏来演唱歌曲,感受四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特点。 难点:歌曲前半部分气息的连贯,后半部分气息的支持,不要叫喊。教具准备: “萤火虫”头饰、荧光棒等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快乐音乐园, 想知道今天还有谁和我们一起去吗?请你猜一猜。 猜谜语 师: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象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不是灯也不是星,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揭示课题 师:萤火虫也是我们今天的小导游,现在让我们戴上萤火虫的头饰跟随它出发吧! 二、学习歌曲 1、节奏乐园 (1)师:萤火虫把我们先带到了节奏乐园,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吗?老师想请大家帮助我一起听,好吗?(放送萤火虫伴奏音乐) (2) 师:你知道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吗?你能用什么方式来表示?(再放送萤火虫伴奏音乐,学生用肢体动作表现出来) 2、歌唱乐园 (1)师:萤火虫带着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草地上,和你的好伙伴找一个最舒服的地方坐下来,听,萤火虫唱歌了。(录音范唱)师:你听到萤火虫唱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歌词:(师生对念歌词)。生师一起对读歌词,前半部分歌词学生按节奏读,后半部分歌词教师激情地读,读的时候配上适当的动作。 (3)学生用lu哼唱旋律。 (4)轻声地和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学唱。 (5)你觉得你有哪些地方不会唱吗?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演唱 (6)完整演唱一遍。 (7)师;现在请男孩子演唱,女孩子听一听,然后评一评男孩子唱得怎样。(交换) (8)讨论采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 (学生回答) 3、表演乐园 师:小小的萤火虫生命非常短暂,但在短暂的生命里还无私奉献自己的一点点光,无私的萤火虫又要到别的地方去帮助黑暗中的朋友了,就让我们也挥舞起手中的小小荧光棒跟着它一起轻轻地飞去吧!(随着音乐表演,表现萤火虫的爱心。) 二、创作乐园 请你改变歌曲旋律的节奏,并调整音符的时值,将歌曲改成三拍子,再唱一唱。 3 323 323 65 (1) 选取前八小节在教师指导下改编; (2) 试着写一写后唱一唱; (3) 鼓励学生创作出与范例不一样的旋律。 四、小结,放送萤火虫下课。第二单元 多么好一、单元目标:1、体验热爱生活的情趣,享受祖国母亲怀抱里幸福童年的快乐。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校园的早晨,欣赏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OK星期天,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3、结合身体动作跟手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还原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感受无伴奏合唱的表现力。通过欣赏祝你快乐,感受各种铜管乐器的音色。4、以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尝试音乐情境小品的设计和表演。通过唱好校歌等活动分享身边的课程资源。二、单元教学内容: 课时听唱动奏拓展第一课时微笑波尔卡快乐的嚓嚓嚓露一手(1);人: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第二课时赤足走在田埂上校园的早晨认识“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记号”露一手(2)了解台湾校园歌曲、唱唱学校的校歌第三课时春之歌把心儿种在春天里采集与分享:我们的校歌;认:还原记号;露一手(3)第四课时OK星期天快乐的小队露一手(4)第五课时祝你快乐机动复习我的创造露一手(5)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 1、听微笑波尔卡 2、唱快乐的嚓嚓嚓3、认: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二、教学目标: 1、了解波尔卡乐曲的特点,感受波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2、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三、教学难点: 唱准半音的音高四、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微笑波尔卡 1、师播放微笑波尔卡手风琴曲 师:刚才我们听了手风琴版的微笑波尔卡,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管弦乐版的微笑波尔卡 (请学生讨论一下两种版本的波尔卡的不同风格) 2、师介绍波尔卡的有关知识 师: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的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2/4拍的对舞。 (师教学生简单的波尔卡舞步) 3、再次欣赏 让学生分辨两个主题的不同情绪。 生讨论。师总结:乐曲第一主题轻快、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 4、师生共同讨论,说说还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波尔卡乐曲,师播放闲聊波尔卡片段,让学生加深印象。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临时变化音。 3、一起唱一唱 如:sol-#fa、la#sol、#fami 4、师讲解升记号,“#”是比原音升高了半个音。 5、再听歌曲,跟师边听边指挥。 6、学习二拍子的指挥图式 7、让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8、跟师唱后半部分。(注意变化音和附点节奏的唱法) 9、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指导用轻巧、有弹性的掌声为歌曲伴奏,师指挥) 10、让学生随歌曲节奏律动,感受歌曲情绪。(三)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快乐的嚓嚓嚓还欣赏了波尔卡乐曲。请同学们回去,再找一找适合跳集体舞的歌曲或一些波尔卡乐曲,给他们配上合适的舞蹈,下次有机会一起分享。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 1、听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 2、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3、认:认识“D.C.”、“ ”、“Fine”等记号。 4、拓展:了解台湾校园歌曲,唱唱学校的校歌。二、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知道“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在歌曲中的用法以及正确的演唱顺序。 2、欣赏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感受无伴奏合唱的意境。 3、了解更多的校园歌曲,领略校园歌曲的魅力。三、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时,歌曲中“直到长成参天大树”乐句中切分节奏的掌握;“和我共享阳光雨露”乐句和上句的衔接。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欣赏校园风景照片四幅,配以校歌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师:这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说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内心的感受) 师:有这样一首歌曲就能够表达同学们现在的心情,这首歌就是校园的早晨。听老师来唱一唱好吗? (二)新歌教学 1、教师跟随伴奏范唱歌曲校园的早晨,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的情绪。(前半部分欢快、跳跃,后半部分优美连贯) 2、用多媒体出示歌谱,请学生再听,注意歌曲的演唱顺序。 3、请学生说说歌曲的演唱顺序,教师指导认识“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 4、学唱歌曲 A、跟随琴慢速轻唱前半部分。教师提示:注意“声断气连”和前半拍休止。 师:“沿”后面的休止符应该怎样唱?换气还是声断气连? (教师师范两种唱法,请学生分辨,并能正确地唱出来) 师:“初升的太阳”处前半拍休止一般用什么办法来唱准呢? 生:(可以用拍手、吸气、跺脚等办法) B、跟着琴轻声唱B段,让学生自己发现难点。 师:有没有哪个地方每次都唱不好? 师弹琴并师范,学生分句模唱两个“直到长成参天大树”乐句,注意切粉节奏。 前半拍休止时拍手吸气,“直”要唱一拍,不能抢拍。 叫个别学生单独唱,学生进行评价。 C、学唱结束句 D、全曲连唱 师:用什么样的声音唱最合适? 5、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完整地跟伴奏演唱歌曲。 6、变换演唱形式:用领唱、齐唱的方式唱,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出分别在哪里领唱、哪里齐唱。 请一学生上来领唱,其他学生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三)欣赏教学 师:校园的早晨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创作。在台湾,有一位音乐人叫叶佳修,也创作过许多首好听的校园歌曲,其中有一首在祖国大陆广为流传,那就是赤足走在田埂上。 1、学生欣赏歌曲。 2、师:有没有觉得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生讨论,了解无伴奏合唱。 3、师:歌词也很美啊,轻轻地读一读吧。 4、再听,可以跟着录音轻声哼唱。 (四)拓展师:在上一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许多首校园歌曲不但在校园内广为流传,而且也传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还有好多首现在仍然盛唱不衰。(多媒体链接校园歌曲网页)请个别学生上来操作电脑,选取网页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一段文字读给同学听。师:现在网页上有好几首歌曲的链接,你们想听哪一首呢?链接歌曲乡间的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踏浪等,让学生自己选择最想听的歌曲。 (五)小结师: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几首好听的校园歌曲,我想问问同学们,是不是校园歌曲就只是适合在校园内演唱呢?那么再想一想,这些二三十年代的歌曲为什么到现在仍然流传甚广?台湾、大陆两地的校园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外可以自己去搜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一)听春之歌(二)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三)认:还原记号;露一手(3)教学目标:(一)通过对作品欣赏、演唱、配乐诗朗诵,体现文化艺术多元化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沉浸于浓郁的诗情画意中。(二)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把心儿种在春天里。(三)认识还原记号;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教学重、难点:用和谐、圆润、均衡的声音唱出少年儿童追求未来的美好愿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反复播放春之歌A段旋律 (二)导入教学 比一比,赛一赛: 1、 说出带有“春”的成语。 引导:同学们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师:提到春天,人们总喜欢用温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等词语,写它带给人的美好。 2、说出古诗词中关于“春”的诗句。 3、 配乐诗朗诵推开春的大门 听到鸟叫了 在城效,有几只报春鸟 它们不敢进城 只在效外欢呼和跳跃 它们朴素得像乡下的农民 让我萌发一种亲近 它们是我的朋友啊 又仿佛是我巧遇的亲人 它们在寻找不知名的虫子 向同伴发出亲和的声音 在效外,我爱上了鸟的声音 在鸟的争鸣中 我推开了春的大门 (音乐春之歌A段旋律) (三)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1、跟琴轻唱A段主旋律。认识还原记号:表示将已升高或降低的音恢复到原音高。 2、初听乐曲 问:A、在听到主题旋律的时候作出表示B、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3、再次欣赏。要求学生用色彩表示听不同段落时的感受,并说明理由。4、揭题、简单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者。 (四)学习歌曲把心儿种在春天里 1、让学生描述自己所做过的美好的梦,谈谈自己的理想。 2、听教师范唱歌曲。 3、学生用LU跟琴哼唱旋律。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感受歌词抒发的情感。 5、再次听录音范唱。 注意第一乐段各乐句的相似之处的区别,并唱一唱。 6、跟琴学唱第一段歌词。 7、自学第二段歌词。 8、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式。 9、完整演唱歌曲,边唱边划拍。 (五)表现歌曲 1、讨论用什么样的力度来表现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 2、采用多种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比如:领唱,合唱;轮唱;接口唱等 3、在歌曲后半部分用拍手为歌曲伴奏。节奏型“0 XX X” 可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一组伴奏。 (六)课堂小结第四课时一、教学内容:1听ok星期天2唱快乐的小队3动:露一手二、教学目标:1、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快乐的小队,并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2、以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尝试音乐情境小品的设计和表演。三、教学重难点: 歌曲快乐的小队学唱中四度、七度下行跳进的音准掌握,两处#fa的接唱。四、教学准备: 钢琴,音响,vcd,录音机,磁带等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礼仪歌相互问好 (二)歌曲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熟悉的歌曲,但是我有一个小要求,请你们在聆听的时候用你们喜欢的身体动作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好吗)? 录音机播放乐曲 哦,十分钟。 (师:刚才老师看到你们用各种方式聆听了这首歌曲,凡是用最放松的姿态来感受的同学都是对的。比如跟着歌曲轻轻扭动身体,左右点头,按节奏跺脚。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另一首轻松愉快的校园歌曲,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思考给这首歌曲取个歌名,好吗?) (三)新课教学 1.听ok星期天 a. 多媒体出示学生周日游玩各地时欢快场景。配以ok星期天的音乐。 b. (谁能给这首歌起个合适的名字? )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也起了个歌名叫ok星期天)请学生畅谈自己旅游时的感受,说说周末丰富的课外生活。 c. 再次聆听ok星期天,感受歌曲轻快的气氛 2唱快乐的小队 a.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小朋友用各种方式度自己的节日,那外国的,全世界的小朋友是如何来过他们的节日的呢?我们一起到前苏联去看一看吧。) 欣赏童声合唱快乐的小队,听赏后讨论他的演唱形式、歌曲的情绪、内容等。 b. 复听:随着歌曲的旋律律动,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出强拍,并用左脚踏在强拍上。 c.在分句处标上“v”记号,提示学生正确换气。 d. 教师示范演唱全曲,要求找出变化音。 e. 反复跟琴演唱变化音和四度、七度下行跳进的音准,并分组赛一赛,奖励音准最好的一组。 f. 教师带领学生跟录音唱全曲,做律动,在分句的地方变换行走方向。 (四)露一手 同学们,你们听过故事彼得与狼吗?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欣赏音乐剧彼得与狼,并请你们演一演故事里的主人公。Vcd 播放彼得与狼。 简介:彼得与狼是普罗科菲耶夫创作的一部经典交响童话,它讲述了淘气的小彼得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制服大灰狼的故事。 组内分工进行创作与排练.,教师作指导。 选取彼得与狼主题曲做配乐,出演其中彼得战胜狼的一片段,师生互评。 (五)课堂小结,组织下课第五课时一、教学内容:1、听祝你你快乐2、我的创造 露一手(5)二、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祝你快乐感受乐曲营造的轻松、热情、明朗,洋溢着幸福的气氛。2、了解铜管乐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模拟该乐器的演奏姿势。三、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并了解铜管乐器组的各乐器的名称。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钢琴 2、学生课前上网或采用其他方法查询有关铜管乐合奏的资料。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铜管乐合奏)祝你快乐走进教室。 (二)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听到刚才那这首乐曲心情是怎样的?(轻松、愉快) 2、 (出示课题:认识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 师:这首乐曲名字叫祝你快乐。它是由铜管乐器演奏的,铜管乐音响宏大,气势雄伟,在生活中常常用来渲染气氛。你能举个例子来说说吗?生:结婚时、开幕时、公司开业时等等。师:很好,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认识、了解铜管乐器(出示课件:铜管四兄弟)。 (三)介绍铜管乐器多媒体展示几样乐器,师请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来介绍一样乐器。a:我叫小号,是高音铜管乐器,音色辉煌嘹亮,富有英雄气概。请听!(多媒体播放音色)b:我叫圆号又称法国号,属中音铜管乐器,管身弯曲成圆形。请听!(多媒体播放音色)c:我叫长号,是一种装有伸缩拉管的中音和低音乐器,长号的音色庄严有力,适宜表现深厚、雄浑的感情。请听!(多媒体播放音色)d:我叫大号,音色低沉浑厚,是最低音的铜管乐器,常用以造成宏大的气势。请听!(多媒体播放音色)师:下面我们请铜管四兄弟带领我们进入铜管乐的美妙境界!(分别聆听小号、园号、长号、大号的演奏片断,学生模仿几种乐器的演奏姿势并用象声词模拟这些乐器的音色)。(四)欣赏乐曲祝你快乐1.再次聆听乐曲。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4.跟音乐哼唱旋律5.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五)小结第三单元 彩色的版图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 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动 采集与分享:我国国歌的由来 认:三连音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学生能体验歌曲的情绪,并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通过采集与分享活动,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国歌的由来及相关资料,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重点: 理解和唱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难点: 弱起节奏 连续三个“小知了”节奏 三连音节奏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你们在哪些场合会听到国歌? 生:升旗仪式的时候;奥运会上当中国人走上领奖台的时候 二、欣赏管弦乐曲国歌 请几个学生模拟升旗仪式的场景,背景音乐国歌 师:每周一我们学校都要举行隆重升旗仪式,国歌响起时你有何感受? 生:肃然起敬 师: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是田汉、聂耳于1935年创作的,原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歌曲以雄壮激昂的旋律,坚定勇敢的行进节奏,塑造出万众一心,勇往直前的义勇军形象,反映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坚定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三、学唱歌曲国歌 1、初听歌曲,体验歌曲的情绪 (雄壮的、充满斗志的) 2、复听歌曲,轻轻哼唱, 找一找小知了节奏,把有小知了节奏的乐句单独拎出来学唱 找一找三连音节奏,单独学唱 前八分休止符用抿嘴巴来表示 3、再听歌曲(师范唱)体会歌曲的表现力 说说哪句渐强,哪句坚定有力 单独跟老师学唱有重音记号的乐句和渐强的乐句 4、跟琴完整演唱歌曲,并有感情的表现歌曲 5、跟伴奏音乐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老师指挥 6、请一组学生接龙唱,检查学习效果 四、采集与分享:我国国歌的由来 让学生把通过浏览网络或查阅图书收集到的国歌的由来及其他相关资料,先在小组中进行交流,然后挑选出比较好的在全班交流。既要交流收集到的音响、图片与文字资料,也要交流各自在收集过程中获得的体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听:我的祖国 奏:竖笛我的祖国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够感受到音乐对我们美丽的祖国的赞颂,体会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 2、通过演奏竖笛曲我的祖国,表达我们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音乐是如何赞颂我们美丽的祖国的教学难点: 高音的吹奏,二声部的合奏教学过程: 1、 图象导入 师:你们去过我们祖国的哪些地方旅游? 生:北京、桂林等(并介绍) 师:我们的祖国不仅地大物博而且风景秀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用多媒体播放祖国的风貌,名胜古迹及名山大川的美丽画面。 (边放歌曲我的祖国边欣赏,作为背景音乐) 2、 欣赏歌曲我的祖国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的名字叫我的祖国。歌曲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赞美了伟大的祖国,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 (1)初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既优美动听又热情奔放) (2)复听歌曲,由几部分组成?(两部分) (3)再听歌曲,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领唱、合唱) (4)找一找歌曲中我最喜欢的乐句、乐段唱一唱。 3、学吹竖笛曲我的祖国 (1)学吹有降7音的乐句 (2)听磁带演奏的竖笛曲 (3)先学第一声部,再学第二声部。 老师一句一句示范,学生一句一句学;学会之后跟着钢琴完整吹奏 (奏低音时口风要宽而缓,奏高音时口风要细而急) (4)合奏 要求学生相互倾听,即时调整音准,以求得声音的和谐统一。 (5)请两个学生上台合奏,其余学生仔细听并提出意见。 3、 小节下课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唱:美丽的星座 采集与分享:交流我国民族乐器演奏的乐(歌)曲教学目标: 1、能用轻巧活泼和舒展悠长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星座,体会生长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2、通过了解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音乐文化,学生的音乐视眼得到开阔,爱国热情得到激发。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难点: 轻巧的跳音和舒展的长音、八分休止符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师:我们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由56个少数民族组成,你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乐器? 生:苗族、汉族、蒙古族等等; 芦笙、冬不拉等等 (采用知识抢答比赛的形式入手,分小组进行,哪一组回答的题多那一组就可以摘得知识桂冠的荣誉)。 2、 采集与分享 (1)观看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影像片段,介绍各民族独特的音乐文化。 (2)介绍少数民族的乐器演奏的乐(歌)曲 师:我国少数民族乐器种类之多,特色之浓,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据统计,我国少数民族乐器约有300种。吹管、弓弦、弹拨、打击乐器,种类齐全,且很多乐器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和传统乐曲。 3、 学唱歌曲美丽的星座 (1) 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 (抒情、活泼;表达了少年儿童生长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幸福感和自豪感) (2) 跟琴学唱高声部;再跟琴学唱低声部; (3) 处理歌曲,轻巧的跳音和舒展的长音加以区别;掌握好八分休止符;最后一句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4) 两声部有感情的合唱 (5) 请一学生领,其余学生合 (6) 请个别学生起来唱合唱部分,检查学习效果 4、 小结下课 在苗族歌手宋祖英的歌曲爱我中华中结束新课。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唱彩色的中国 拓展:丰富多采的少数民族乐器教学目标: 1、能生动、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彩色的中国,感受神州处处好,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了解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乐器,感受我国民族乐器的丰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了解各少数民族的乐器教学难点: 前八分休止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 请学生打开地图册,仔细观察中国版图,当看到“碧绿的平原”与“金黄的沙漠”两种颜色时。 师: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继续砍伐森林,过度放牧,那么地图上这两种颜色会如何变化? 生:地图上“黄”色面积会越来越多,“绿”色会越来越少,干旱、沙漠化现象会加剧,耕地面积会减少,沙尘暴会更猛烈、更频繁的发生。 师:同学们该怎么做呢? 生:植树造林、保护大自然 2、 学唱歌曲彩色的中国 (1) 初听音乐,回答问题 师:碧绿的是什么,金黄的是什么,长长的是什么,弯弯的是什么,还有一座小船一样的岛是什么地方? (平原、沙漠、长江、黄河,台湾岛) (2) 再听音乐,体会歌曲的情绪 (轻松、愉悦地) (3) 跟琴学唱歌曲 (4) 处理歌曲,房子2的第一句要渐强,最后一句要渐弱,有小眼睛的地方要延长一半的时值。 (5) 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 拓展: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乐器 (1) 了解少数民族(壮族、侗族、瑶族、苗族、朝鲜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的民俗风情。 (2) 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欣赏,帮助学生熟悉这几种民族乐器(芦笙、伽椰琴、冬不拉、马头琴等) 芦笙是苗族、瑶族、侗族、壮族的;马头琴是蒙古族的;伽耶琴是朝鲜族的;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巴乌是彝族的。 (3) 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4、 小结下课第五课时教学内容: 听地图听音寻路(大提琴与多媒体协奏曲) 唱我的妈妈叫中华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大提琴协奏曲地图听音寻路,了解它的演奏形式和风格。 2、通过演唱我的妈妈叫中国,用歌声表达自己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了解大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形式和风格教学难点: 二声部合唱教学过程:1、 谈话导入欣赏男生独唱母亲师:这是一首充满儿女对母亲崇敬之情的歌曲。问:你心目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生:温柔的、慈爱的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妈妈,她是谁吗?生:祖国妈妈师:那你们眼里的祖国妈妈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生:美丽的2、 学唱歌曲我的妈妈叫中华师:我们的祖国妈妈既美丽又伟大,我们爱她就象爱我们自己的妈妈一样。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就叫我的妈妈叫中华。(1) 初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真挚、热情地)(2) 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伴唱和合唱)(3) 跟琴先学唱高声部,再学唱低声部(4) 一部分学生唱高声部的歌词时另一部分学生唱低声部的歌谱;当一部分学生唱低声部的歌词时另一部分学生唱高声部的歌谱。(5) 第一部分由一个学生领唱,其余学生用合唱哼鸣来烘托,声音轻但位置高。(6) 要求用朴实、真挚的情感来演唱歌曲。3、 欣赏大提琴与多媒体协奏曲地图听音寻路师:大提琴与多媒体交响协奏曲地图是谭盾为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创作的、由大提琴与管弦乐团合作的多媒体协奏曲。播放潭盾的新作地图大提琴与多媒体协奏曲选段。 (1) 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2) 用自己的声音、动作表现出来。 (3) 小组交流: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4、小结下课第四单元 情系江淮一、单元目标:1、初步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