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docx_第1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x_第2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x_第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x_第4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实录及点评执教:江西省南昌市百花洲小学 周明玉点评:杭州市余杭区临平一小教育集团 蒋军晶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师:读得很清楚,声音还可以再响亮一点吗?生:(齐读)地震中的父与子。师: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在这场地震中,父亲和儿子之间又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把书翻开,自由地朗读课文,寻找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读课文。)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这是一场怎样的地震?生: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师:你从哪儿知道的?生:(读)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师:30万人,不到四分钟,灾难的来临就是这样突如其来、伤害巨大。请你再读读这个句子。生再读。师:还从哪里读出了这是一次非常严重的大地震。生:(读)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已变成一片废墟。师:昔日是一片欢声笑语,今日是一片废墟。这就是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惨烈对比。请大家再读读这个句子。生齐读。点评:开场不多的几句师生对话,教师的反馈仍让人眼前一亮。一组数字,两个场景,巨大的反差,强烈的对比,教师的提示,既让学生了解了突如其来的地震的可怕,也让学生认识到作者遣词用句的功夫。尽管我们心里清楚,这短短的精彩的串场语应该不是即兴的有感而发,但它却说明了教师备课时既关注“写什么”,也关注“怎样写”,说明了教师对语言保持着足够的关注与敏感,这对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是很重要的。师:周老师这里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组图片,(播放洛杉矶大地震的图片)这是洛杉矶大地震后拍下的照片。高高的地交桥眨眼间变成了残垣断壁;漂亮的小轿车被倒塌的房屋硬生生拦腰砸断;这个消防队长望着豪华的商业街变成了一地瓦砾,束手无策;大地震后引发的大爆炸吞噬着人们最后的希望;昔日美丽的家园如今变成了这幅模样。灾难之后的洛杉矶遭到巨大的破坏,变得如此荒凉,这样的地方就叫做(课件出示“废墟”一词)生:“废墟”师:刚才我们还看到了火光冲天的(课件出示“爆炸”一词)生:爆炸师:看到一片又一片的(课件出示“瓦砾”一词)生:“瓦砾”师:这一课还有一个生字,我们要读准它的平舌音。(课件出示“砸”)生:砸师:生字学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课件中的生字词语。师:这就是大地震留在我们脑海中的几个词语,就在这样的一场大地震中,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生: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然后就去一地废墟的儿子的学校救儿子。师:结果呢?生:结果他不仅救出了儿子,还救出了儿子的14个同学。师:说得清楚明白。周老师给你一个建议,如果能够再加上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就能完整地说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愿意来试一试。生:有一年,美国的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有个父亲安顿好自己受伤的妻子之后,就冲到了儿子的学校,从废墟中救出了儿子和他的14个同学。师:父子俩终于又生:父子俩终于又团聚了。师:的确,面对大地震这样的灾难,人类如同蚂蚁般渺小,生命在转瞬间灰飞烟灭,可就在这样的灾难中,这对父与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请同学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怎么评价这一对父子?生:他们父子俩是一位了不起的父子。师:是一位吗?生:这是两位了不起的父与子。师:他们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再来一遍。生: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师: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师板书)。了不起的父亲,了不起的儿子。这节课,我们先走近这位了不起的父亲。请同学们静心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在这部分课文当中,有许多有关父亲的描写,请仔细看一看,从哪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画下来,可以做上批注。开始吧。(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注,教师巡视。)师: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说说你的理由。生:因为他坚持了很久,我觉得他非常了不起。生:我觉得这位父亲,他能为儿子付出一切,别人来劝说他,他的回答只是我一定要救出我的儿子。师:不听别人的劝阻。还有吗?生:我还从第3自然段看出这位父亲了不起,因为他想起对儿子的承诺,所以他就去兑现他的承诺。师:真好,同学们从这么多地方,从字里行间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咱们就一个一个地来交流。先来看看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有很多人劝说父亲,可他就是不离开,也就是课文中的这部分内容(出示课文片段)。请同学们仔细地看一看,都有哪些人劝说父亲?生:有消防队长、警察,还有路过的人。师:路过的人、消防队长、还有警察,他们都劝了父亲,说说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生:(读)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师:消防队长怎么劝?生:(读)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师:警察怎么劝?生:(读)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师: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是这样的三句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父亲的三句话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师:而且最后两句话还生:一模一样。师: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你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生:第一次他说“谁愿意帮助我?”有点恳求的心情。师:从第一句话里,你读出了恳求。生:第二句是:“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我感觉这句话里有急切的感觉。师:你是怎么体会的?生:我是从他问消防队长的话中体会出再晚一点,儿子可能就有生命危险。师:还有谁给他补充补充。生:他很想救出他的儿子,心情非常急切。师:你们知道消防队员在大地震之后是负责什么工作的吗?生:是负责救援工作的。师:所以,见到消防队长生:他见到消防队长,以为是来帮助他救儿子的。师:他以为儿子有希望了,所以,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那样,他的心情是非常的生:急切。师:还有谁愿意说?生:还有就是警察的话:“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可父亲的回答是:“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父亲的回答呀,有一点生气。师:有点生气?快给我们说说。生:父亲听到警察的话,肯定这样想:“我的儿子还在废墟里,你却让我回家?”“你不是来帮我救儿子的吗?”(学生的发言极富情感,引发热烈的掌声。)师:父亲有点儿想不通,为什么警察和消防队长都不帮我救儿子。我能理解,你能理解吗?这是一场什么样的地震?生:突如其来,伤害巨大的地震。师:所以那些人都劝父亲离开。这些人劝阻咱们都能理解,父亲的坚持你能理解吗?生:能。师:谁来说说?生:父亲的坚持表现了他对自己儿子的爱。师:同学们,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周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师:(引读)当有些人走上前来劝说父亲,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生:(读)谁愿意帮助我?师:(引读)当消防队长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获救的希望了,于是他急切地问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引读)警察走上前来,要父亲马上回家。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简直要崩溃了,于是他问道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我想问问阿曼达的父亲,人们这样劝阻,震情这样厉害,你为什么不离开?生:因为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儿子被压在废墟下面,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每个父亲都会这样做。师:你也不会离开?生:不会。师:(走到另一生旁边问)你为什么不离开?生:因为每个父亲都爱自己的儿子,而且我还曾经答应过儿子,说不管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他在一起。师:那其实是父亲对儿子的一句生:承诺。师:原来是这样。我想问这位父亲(师又问另一学生),你为什么不对大家说清楚呢?生:因为我怕他们不理解我救儿子的急切的心情。师: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他们能理解。你为什么不去跟大家说清楚?生:儿子还埋在废墟下,假如我去跟他们说清楚,就会耽误几分钟,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师:因为我没有时间,我要争取分分秒秒的时间去生:救儿子。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父亲的这三句话。当有人劝他时,他是恳求地问生:谁愿意帮助我?师:消防队长劝他时,他急切地问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警察来劝他时,他是崩溃地问生: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就是透过父亲这三句简单重复的问话,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位生:了不起的父亲。点评:周明玉老师在这个时间段的教学,真的把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发挥到了极致,进入到教学的艺术境界。“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你有什么发现?”“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吗?”“大家的心都是相通的,他们能理解,父亲为什么不去跟大家说清楚?”,通过老师步步为营的追问,通过老师排比式的导读,通过老师设身处地的模拟对话,学生进入到了这位父亲的生命状态中,学生终于体会到为什么在其他父亲的痛苦呐喊声中,在这么多并没有停止施救的专业人员的劝说下,在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更大灾难的情况下,这位父亲还要冲到废墟中去救自己的儿子,是不是丧失理智,是不是精神失常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一位特殊状态下的父亲。不过,周老师最后为了呼应主干问题,强化告诉学生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我在想是不是一定要以道德的高度界定一位父亲的个体行为,就像我在想其他父亲选择无可奈何,是不是就可以认为“伟大的父爱”与他们无关。师:刚才同学们交流时还谈到第12自然段里,父亲挖了很长时间,也让他读到了父亲的了不起。那我们就按照他说的,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课件出示句子)请全班男同学来读读这句。男生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有哪些同学都画下了这个句子。生:因为这句话最能体现父亲了不起,父亲完全是用手来挖的,而且这“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让人感到他挖的时间很长,很漫长。师:你读懂了这个“挖”字,请你读。生读句子。师:还有谁对“挖”字特别有感受?生:父亲当时没有任何工具,而且当时也没有任何人来帮助他,这段描写,一是写出时间很漫长,二是写出父亲的辛苦劳累和坚持不懈。师:体会很深刻,请你读。生读句子。师: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在父亲挖掘儿子的时候,可能会有哪些动作?生:他可能会掏,会搬。生:他可能还会挖,会刨。生:我认为他可能还会扔。师:可是,这么多动作,作者只写了一个“挖”字,你能读懂作者的心吗?为什么就只写一个“挖”字?生:这个“挖”字更能体现出父亲的辛苦劳累。师:一个“挖”字坚持了36个小时,你看出了他的劳累。生:透过“挖”字,我还看出了父亲是多么真心地想救出他自己的孩子。生:透过这个“挖”字,我看到这位父亲是用双手来挖的,两个白天,一个晚上,他一直在挖,他一边挖一边想,儿子不会有事,他永远跟儿子在一起。师:透过“挖”字,你看到了父亲的形象,也体会到了他的内心。是啊,一个“挖”字,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一个“挖”字,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父亲的劳累和坚持。这就是作者的匠心,这也就是文字的魅力。让我们定格这个“挖”字,读好这个“挖”字。师:他挖了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作者这样罗列时间的进程,他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挖了36小时呢?生:这样写,更能体现他挖了很久。师:体现出时间的漫长。生:这样写更能表现父亲的坚持。生:通过这样写,我们可以看出父亲的决心。师:带着各自的体会,自由练读,你会怎样读这时间的进程?一生读句子,很急促。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促?生:我要读出父亲心里的焦急。另一生读句子,语速缓慢。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缓慢低沉?)生:因为时间过得那样漫长,父亲那样劳累。师:都读出了各自不同的理解,了不起。还有谁来?一生读句子,由慢到快,声调逐渐升高。师:为什么这样读?生:这样才能读出我对父亲的崇敬。师:是啊,那是怎样的36个小时呀?生:是地震中的36个小时。师:也许会发生生:大爆炸。师:也许会发生生:塌方、余震。师: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生:36小时。师:让我们读一读他艰难挖掘的时间的进程,他依然坚持挖了生: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时间就这样在推移,艰难的挖掘还在继续,父亲还是一无所获,也许他曾经挖出了其他遇难者的尸体,可是这位父亲依然坚持挖了生: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师:我来问问,是什么支撑着这位父亲这苦苦挖掘?生:是信念。生: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生:是父亲救出儿子的决心生:是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师:而这一切的一切,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感叹,这是一位生:了不起的父亲。师:36小时过后,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位父亲。女同学,读。(出示课文片断)全体女生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就让我们记住这位历尽艰辛,疲惫不堪,伤痕累累的父亲的形象。男同学,读。全体男生读上面的语段。师:就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的形象永远定格在我们心中。全班,读。全班学生齐读。师:此情此景,让我想起5.12汶川大地震后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个形象、一个动作、一段言语。请同学们来看。(课件音乐起,陆续出现汶川地震的一幅幅图片)师: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这个痛失女儿的男人用孤独无助的泪水告诉我们,什么是一个父亲心中最深的伤痛;又是父亲,他背着从废墟中挖出的儿子的尸体,艰难地行进在山路上,原因只有一个,要带儿子回家;这个婴儿的妈妈,用血肉之躯顶住坍塌的天花板,护佑这个小生命甜甜的梦,却只是在临终前留下这样的一则手机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天下的父母千千万,爱子之情却一样深。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父亲的心,此时此刻,挖掘已进行了36小时,可是儿子还生死还未卜。这个深爱儿子的父亲会对心爱的宝贝说点什么呢?请你将泪水凝聚在笔端,写在书页的空白处。学生在音乐中写话。师:让我们来听一听已经写完了的同学的话。请你动情地读给大家听。生:亲爱的阿曼达,你渴不渴?饿不饿?你害怕吗?我来了,我要救你出来,一起回家。生:亲爱的阿曼达,你在哪儿?如果你怕了,就想一想,我就在你身边,我向你承诺过,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的。你一定要坚持住,爸爸马上就来。等着我,我亲爱的儿子。(掌声)师:你的心声一定会传到阿曼达的耳边。生:亲爱的宝贝,你在那黑暗的废墟中渴吗?饿吗?害怕吗?如果害怕就闭上眼,想想我和你在一起时那些快乐的回忆。你一定要坚持,你忘了我常对你说的那句话吗?爸爸来救你了,相信爸爸,爸爸永远爱你。(掌声)点评:一堂课,教学主线最好清晰一点,主要问题最好精简一点,否则学生的精力和智慧就会在不断的环节转换和问题切换中消耗掉。这堂课的教学主线很清晰:走进父亲。主干问题很明显:从哪些语句中你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并且在主干问题之下,周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一节课选的点不宜过多,贵在以少胜多,教学点太多,就是“推土机”只有浅表层面的推进,教学点精要,就是“打桩机”抓住一点深入开掘,以点带面。在这节课中,周老师一共选了三个教学点: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形象,并且这三个点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两方面的教育价值。这节课的这些特点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师:爸爸永远爱你!谢谢同学们深情的话语。你们的话,让我想起这样一首诗: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把我们环绕,这个人就是生:父亲。师:这种爱就是坚守承诺,坚持挖掘的,如山的生:父爱。师:下节课,再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这位深爱儿子的、了不起的父亲,又有着一位怎样了不起的儿子。下课。师:回忆一下刚才亲情带来的甜蜜和幸福,再看大屏幕。音乐起(地震、山崩地裂的声音舒缓、深情)。师:看完了地震画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六个词,谁会读。生:混乱血迹(xu ji)。师:打断一下,血迹(xu ji)。生纠正后继续读词:瓦砾废墟爆炸颤抖。师:好,全班同学每个词语读一遍。生齐读。师:读了这六个词语,回想你刚才看到的地震画面,你想说点什么?你可以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生1:地震后,楼房成了一片废墟。生2:楼房颤抖着,瓦砾掉了下来。生3:血迹四溅,混乱中,父母倒在地下。师:你真勇敢,让人看到了大地震的场面。生4:在泥石流、地震洪水的同时发生中,每个人肯定都会想,每个人心中都会想自己最亲最爱的人,都想保护那个人,宁可牺牲自己。师:说的很好。那么同学们,地震过后,不仅仅留下的是满地的废墟,更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伤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洛杉矶大地震,一起去认识一对生齐接读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师:都预习过了,对吗?生齐:对。师:谁来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打开书看看。生1:我知道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使许多无辜的生命丧生。师:你知道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生2:我知道美国洛杉矶大地震发生在1994年。师:那是课文中。生3:我知道洛杉矶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已受到了不同的伤害。师:你真聪明。生4:我还知道在地震中有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师:预习的真透彻。同学们,在预习中,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有什么疑问?师:想一想,有什么疑问的地方。生:这对父与子为什么了不起?师边板书边重复刚才学生的问题。师:还有问题吗?生:为什么在父亲问谁愿意帮助他的时候,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师继续板书。生:阿曼达是怎样在地下度过这38个小时的。师板书。师:看,同学们都提出了一些问题,下面请同学们看一看,请选择一个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这对父与子最关键的问题,选择这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通过阅读,去寻找答案。听清楚要求了吗?生齐答:听清楚了。生翻书开始寻找答案。师:你已经拿起笔,这是个很好的读书习惯,希望大家都向你学习。生继续阅读寻找答案。师:老师走着看,发现同学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谁先来?把你们的收获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解决了什么问题?来,这个带眼镜的女孩子,你先来。生:我解决的是父亲为什么了不起。师:你从哪个地方感觉到父亲了不起?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生读:他顿时感到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的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那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生继续说:因为他从眼前的一片漆黑转到坚定的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师:哦,你关注到了父亲感情的变化。来,请把你的感情读出来,再读一次。生再读。师:好,同学们,此时此刻,自己心爱的儿子阿曼达正被废墟压在下面,作为父亲的他,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生1:特别悲伤、特别绝望。生2:百感交集的心情。生3:特别难过。生4:特别难过,想着儿子没有生还的希望了。师:是啊,此时的他有着撕心裂肺的痛,所以才会有着那一声撕心裂肺的大喊,带着这样的痛来朗读这段的第一句话。生激情朗读这一句。(掌声响起)师:来,全班同学一起试一试。全班齐读。师:是什么让这个过度悲伤的父亲转而坚定地向废墟走去。生:是他对儿子说的那句话语。师:哪句话语?生: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请同学找到这句话,把它勾下来。生勾画。师:请大家一起读一读。生齐读。师:这句有声的承诺,读得斩钉截铁一些。生再次齐读。师板书后说:一句承诺,让我们看到父亲由痛苦无助转而向废墟坚定地走去师:继续谈,还从哪些地方看到父亲的了不起?生: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的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就绝望的离开了他便埋头接着挖。师:为什么你从这句看出了不起?生:因为我从这句看出他要救儿子的坚定和勇气。师:还有其他同学有其他的答案吗?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我从这儿看出父亲不在乎身上的痛,已经被钢筋和瓦砾挂破了,他还是想着儿子,都已经忘记了自己身上痛。师:说的非常好,你抓住了课文描写父亲外貌的语句,体会他不在乎自己的痛。那么同学们,快去读读这句话,你从这一系列的数字,又体会到什么呢?生:从数字我体会到父亲正在挖那些瓦砾时候的艰难。生:父亲挖那些瓦砾时时间很漫长。师:他挖了多少小时啊?生:他挖了36小时。师:多少小时?生:38小时。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8小时,而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说明呢?生:为了更好的突出时间的漫长。师:请你拿着话筒。你已经体会到时间的漫长,老师就请你读一读这一句,相信你会读出自己的体会。生读这一句。师再纠正生读错的血迹。生再读血迹。师:谁还想读一读,体会到时间的漫长?另一生再读这一段。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出这时间的漫长。生齐读。师:同学们,没人再来阻挡他。你从“再”字看出什么?生:看出那些好心人来阻挡过他。师:快速浏览课文,找找,哪些好心曾经来劝阻过他、阻挡过他?生:有。有消防队长、警察。消防队长说:“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师:好,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生:“你很难过,着我们理解。可这样不但不利于你自己,对他人也有危险,马上回家去吧。”警察师:还有谁来劝过他?生:还有一些好心人劝阻过他。师:读一读劝阻的话。生读:太晚了,没有希望了。师示读:太晚了,没有希望了。生再读。师:大家都在劝他,可是他没有听大家的劝阻,他依然没有停止挖掘,所以我们看到他挖了生接读36小时师:他挖了读课件上的话。生接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师:到处都是血迹,能具体的说一说是父亲身上哪些地方?生:头上、胳膊上和腿上,满身都是伤师:还有呢?生:背上。还有胸。脖子。上面都是伤。师: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在这30多个小时里,父亲遇到了哪些危险,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挺过来的?音乐响起,生想象。师:睁开眼,谁能说说,你看到父亲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吗?生:我看到父亲遇到了大火,还遇到了大爆炸,但是父亲还是坚持挺过那些危险坚定救儿子。师:此时你看到他什么样子(大概是这句)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生继续交流父亲遇到的危险。生:我看到他正在找儿子的时候,有石头落下来,他受伤了,但是他还是不放弃。师:此时你看到他什么样子?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继续交流。生:我看到他父亲差点被石块砸到手,差点被大水淹没,可是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要找到儿子,因为他答应儿子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跟儿子在一起。师:正像你所说的,他的心中一直都想着自己曾经对儿子的承诺。哪一句?生齐读承诺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师:同学们,正是这句承诺,一句对儿子普通的承诺,此时此刻,已经化作了什么?生:化作了父亲救儿子的动力。生:化作了父亲寻子的坚定信念。生:我看到化作了救儿子的信心和动力。师:是啊!正是这种至死不渝的信念支撑着父亲在废墟上苦苦支撑了30多个小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信守诺言,在废墟上拼死救子的父亲的形象。师:那同学们,大家想一想,作者是抓住了父亲的哪些描写来向我们塑造了一位高大的父亲的形象,让我们看到他的了不起?生:他的神态。他的样子,外貌。生:心理描写。生:描写了他的语言、心理活动还有他的动作。师:说的非常好。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废墟上信守诺言拼死救子的父亲形象,更被他了不起的行为所震撼所感动。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把目光从父亲转向7岁的阿曼达,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你能看出这是个了不起的孩子?生: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师:你从这儿体会到?生:我从这儿体会到儿子非常信任父亲。师:因此,他此时做了个什么决定?生:让他的同学先出去。师:同学们,在废墟下,余震不断发生,这一让可能让出去的就是生答:师:是什么让他作出决定?生:是父亲曾经对他的承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师:一句承诺,就能让7岁的孩子懂得把生存的优先权让给同学们,确实了不起。还有吗?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我从这句看出,儿子非常有勇气,也鼓励同学们生存下来。也看出了儿子对父亲的信任。师:一句承诺,让相信自己的孩子鼓励同学们战胜恐惧。说的很好。那同学们想一想,7岁的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蜷缩在那个黑暗的三角形角落里,他们会遇到哪些危险以及困难。同座讨论讨论。生讨论后交流。生1:他们会遇到余震摇下来的瓦砾,还有可能会砸到他们。或者是钢筋掉下来把他们刺伤。师:有生命危险,还有吗?生2:在38小时之类不喝水不吃饭。师:是不吃还是没有?生2:是没有师:没有什么?生2:没有水,没有饭,不能睡觉。师:是啊。有的只是干旱和饥饿,有的只是无边的黑暗和寂寞,还有吗?生3:他们还可能遇到地震、塌方、泥石流、爆炸、火灾。师:那7岁的孩子在遇到这些危险的时候,他们会有些什么样的正常反应?生4:他们会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