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doc_第1页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doc_第2页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doc_第3页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doc_第4页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只有一个地球课堂实录执教:王崧舟 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师:同学们,美国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杂志叫时代周刊,听说过吗?学生有的听说过,有的没有师:没听说过没关系,这家杂志每年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评出来的这个人往往在这一年当中在全世界影响最大。我举两个例子,比如说,2001年周刊评选出来的年度新闻人物是美国纽约市的市长朱莉.安妮,知道为什么评她?生:不知道师:因为那一年在美国纽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恐怖事件,知道吗?生:知道师:那个事件发生以后,整个纽约几乎成了人间地狱啊,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朱莉.安妮领导纽约市的市民,全力救灾,重建家园,短短的三个月内,就让纽约的市民过上了正常安定的生活,厉害吗?生:厉害师:所以那一年她成了时代周刊的新闻人物。再比如说,1992年,周刊评选的年度新闻人物是咱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我们喜欢叫他小平同志,因为那一年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那个讲话把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又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潮,而且,这个影响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厉害吧,自豪吧?但是,1998年时代周刊却评选了一位非常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当结果一公布,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有人问,大家想知道吗?生:想!师:来!我们一起来看看,1998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新闻人物是(视频演示地球)谁?谁?谁?生:地球师:当你从王老师口中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你吃惊吗?生:吃惊师:为什么?生:因为地球同是我们人类中的一员。师:说得多好啊!(问另一学生)你吃惊吗?生:吃惊,因为地球默默地为我们奉献。师:地球默默地为我们奉献,毕竟它不会说话,它怎么可以成为年度新闻人物呢?想知道答案吗?生:想师:真想?生:想!师:别说话,用眼睛告诉王老师想不想?生睁大眼睛,不住地点头(笑)师:答案在这。(拿出课文)每人一份,拿到的大声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问一问自己你的心情怎么样?来吧!咱们开始,拿到以后大声地读出来。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师:读书的声音越来越觉得轻。王老师在看每一个同学的表情,我发现你们的脸色也开始变得凝重起来。因为我看到你们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自己的心情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呀!是吗?那么大家来说一说你读完这篇课文以后你的心情是什么,好吗?来,请你先说。生:沉重的。师:你为什么而感到沉重?生:因为人类随意破坏地球,造成地球也许会发生悲惨,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但是又非常容易破碎,这是人类随意破坏地球才造成地球容易破碎。师:说得多好啊!她为我们这个地球太容易破碎才感到心情沉重,她更为人类对地球的随意毁坏而感到心情沉重。女孩子读书的感情就是细腻这是她读完以后的感情。我问一个男孩子。你读完书以后的心情怎么样?生:沉重师:也是沉重,你读完书除了心情沉重以外,你还体会出其他心情吗?生:担心师:你说得对!你为什么担心?生:担心人类再这样破坏地球,地球会在不久的将来破碎。师:(深沉而有力地说)他担心如果这样继续下去,地球总有一天要破碎。王老师相信,到那个时候破碎的不仅仅是地球,破碎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我知道你也想说自己的心情。请你说说,除了沉重,除了担心,你还读出了什么心情?生:悲哀师:你说。生:悲哀人类破坏地球会使地球破碎。师:你看看,同样的现象,他体会到的是担心,他体会到的是悲哀。一个是悲观主义者,一个是理性主义者。你看两个人的反思就是不一样。再问那个女孩子,除了沉重,除了担心,除了悲哀,你还体会出其他什么心情?生沉默师:我知道你此时的心情已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生笑)来,你说。生:不仅仅感到悲哀,除了担心,我还感到非常地难受。师:你是真难受吗?你说说你是怎么个真难受?生:因为人类无节制地破坏地球,看伐树木,才导致地球不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而且有一天它会破碎,所以我感到非常难受。师:你在为自己的命运,在为人类的命运而难受啊!她看得多远哪。同学们,我知道,读了这篇课文之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心情,但是王老师相信,读完这篇课文没有一个人能高兴得起来的,也没有一个人轻松得起来。每个人的心情都是复杂的,又是沉重的。那么,你再到课文当中去找一找,仔细找一找,你想想看,到底课文当中的哪些文字,哪些叙述,还有哪些描写让你的心情变得如此糟糕又如此沉重?请在这些地方画下让你颤抖的线条。生仔细阅读课文,师巡视。师:我转了一圈,发现有的同学画了一处,有的同学画了两处,有的同学画了三处、四处、甚至五处。我想在你画的波浪线的地方,其中肯定有一处能让你怦然心动的,是吧?把那一处读给大家听一听好吗?来,谁来?请你。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师:你在画这个地方时的心情是什么?生:担心师:你最担心的是你刚才读这段话中的哪个词?生:威胁师:威胁是吧?这威胁都来自于生态灾害。(板书:生态灾难)咱们一起来读读刚才那个同学读过的几句话。你们要一边读一边在脑袋里搜索,要知道在咱们这个地球上有哪些生态灾难?(师引读)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师:你知道在咱们这个历史上有哪些生态灾害吗?生:龙卷风师:龙卷风它怎么就成为生态灾害呢?生答不出来师:龙卷风是人为的还是自然的?(生沉没)那叫自然灾害。当然,你知道龙卷风说明你的课外知识还是比较多的,你请坐下,谢谢你。问另一学生,你知道什么生态灾害吗?生: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师:水资源怎么变成了生态灾害呢?生:因为人类把污水排除到长江、黄河。师:人类把含有各种化学品的有毒的污水排入了河流生:使河流里是干净的水变成了污水师:干净明净的水变成了污水,继续,你将会在水面上看到什么?生:看到许多我们水里堆积的垃圾,师:你会看到许多本来活泼自由地在河水里边游来游去的快活地鱼儿们一条条地变成了什么?生:变成了死鱼。师:死鱼,当你经过这条河的旁边的时候你将会问到什么?生:一股臭味。师:一股臭味,如果这条河水继续这样下去你将会看到河两边还有人居住吗?生:没有。师:她说的这一切的一切,四个字,什么?生:生态灾难师:大声地读,什么?生:生态灾难师:真好!这是一种生态灾难,请坐。好,继续,谁还知道别的什么?生:沙尘暴。师:说,沙尘暴是什么?生:这是因为那些人们为了谋取暴利而乱砍乱伐树,原来的那些森林,那些大树都被砍掉了,所以那空气,因为植树吸进去的是二氧化碳,而呼出来的是氧气,故而有时候有些地方的氧气也变得污浊。师:你说的沙尘暴,你说得非常好!大片的森林被砍伐代尽,大量的植被被破坏,于是,本来是绿油油的草原变成了生:只剩下一片沙地师:变成了一片荒凉的沙漠,狂风四面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这些沙子怎么样?生:飞扬。师:飞扬啊,吹得很远很远,于是,你会看到城市本是晴朗干净的天空生:变得一片黄色。师:变成一片黄色,于是人们出行的时候不得不戴上,戴上什么?生:戴上口罩师:戴上口罩,不光是口罩,甚至除了留出一双眼睛以外整个人的头部都得把他裹起,于是你会从电视上、从广播上听到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突然就?生:升高了师:升高了,那都是谁作的孽啊?生:都是我们人类所作的孽师:都是沙尘暴的孽,沙尘暴的背后就是你所讲的那些无知的人们,他所讲的这一切一切你们大声地读!生:生态灾难师:再读生:生态灾难师:真好,王老师有一个建议,建议你们在这四个字的下面打上重重的三角符号,来,咱们再一起回顾刚才的话。用你们那敏锐细腻的心灵你再细细地去感受那段文字,读着读着你会发现“生态灾难”这四个字,它已经不是四个字了,在你们眼前,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师引读)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师:威胁,读着读着,看着生态灾难这四个字,看重重的三角符号,这个时候,在你的眼前,你看到的仅仅是这四个字吗?生:不是。师:不是,你看到的是什么?生:看到了许多受到危害的地方人类所受到的伤害,像大洪水啊、沙尘暴啊什么的。师:是,在她面前生态灾难这四个字成了大洪水,成了沙尘暴。生:在你的眼前,这四个字成了什么了?师:在我的眼前,这四个字让我仿佛看到了地球上的资源正在渐渐地消失生:他看到了地球的资源正在慢慢地消失啊。师: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四个字在你们的眼前仿佛变成了什么?你说生:仿佛变成了师:我相信它已经不再是四个字了,是吗?你仿佛把它看成了什么?生: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的灾难。师:“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的灾难”,好,这是你看到的,好,你来说,这四个字仿佛变成了什么?生:这四个字仿佛变成了人类的杀手。师:“杀手”,那是一个个黑面杀手啊!它们的威力是如此的巨大。多好啊!他把这四个字读活了。在他们眼前这四个字不是死的四个字,而是活的杀手、恐怖的杀手,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杀手。当我们看到这四个字,我们再来读这段话,王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会。(师范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生有感情齐读师:好,我们继续。你还画了别的什么地方?请读给大家听。生:“科学家已经证明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师:是。感觉越读越真诚,越读越强烈。你怎么会这样读?生:因为等到地球的资源枯竭后,人类不能指望到别的星球去居住。师:是的,为此你感到非常地着急,非常地担忧,是吧?所以有这样的体验,才会有这样的朗读。来,继续。你还画了别的什么地方?生:“地球是无私的地球上的资源必将越来越少。”师:王老师想问你一下,你在读刚才那段话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板书:不加节制)这个词?生:有师:当你读到这个词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想人类如果再这样不加节制的话,地球将会破碎。师:是啊,你不想带来这样严重的后果,是吧?你也来读读,当你读到这四个字的时候,你的脑海里边首先跳出的是别的哪个词语?开始。生齐读师:当你读到不加节制这四个字的时候,你首先想到的是哪个词?生:灭亡师:他想到的是灭亡。你想到的又是哪个词?生:贪婪师:她想到的是贪婪。你又想到哪个词?生:破碎生:破碎生:没人性的行为生:资源越来越少师:用不加节制这个词我们想到的是贪婪、自私你们可以在这个词语下面画上重重的三角符号。生拿出笔画上记号师:(将板书画上一个圆圈)我什么都不用说,你一定能发现这两个词语之间存在着多么可怕,多么恐怖的关系。(师生沉没)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们的作者他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呀!”我们一起读一读作者的感叹,请开始!生齐读,感情越来越强烈。师:所以1998年新闻周刊才会把我们的地球评为年度新闻人物。同学们,我们要爱护地球,因为我们(生读课题)师:善待地球,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整理:林丽蓉“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我的只有一个地球成长纪实王崧舟在我的眼里,自己创作的教案是有生命有灵性的。这正如画家之于他的画、音乐家之于他的谱子、作家之于他的小说、设计师之于他的时装很多时候,自己创作的教案往往是以溪流、璞玉、小白杨、丑小鸭等意象呈现的。因为是溪流、是璞玉、是小白杨、是丑小鸭,所以它们就有了属于它们自己的成长诗篇和流转旋律。我的只有一个地球,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像一条小溪,从我生命的心泉中汩汩地溢出。它无法知道去路是坎坷还是平坦,明天是风雨还是响晴?是痛苦的降临,还是其乐也融融?但它的天性却是一直地向前流淌。不管是曲曲折折,还是平平庸庸,它终归摆脱不了流入大海的宿命。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成长轨迹和生命节律:起孤帆一片日边来我创作只有一个地球动念于2003年3月30日。那时,我正在西安讲课,遇到了江苏海门实验小学的周益民老师。周老师是一位质朴真诚、才情四溢的青年教师,他在西安上了只有一个地球,可惜我无缘聆听。晚上,周老师拿了整理好的课堂实录请我指点。我看完这一课的实录,不禁惊诧于他对文本独特而细腻的对话。在旁人眼中,地球本是一个纯粹的星球,没有生命,没有感情。但是,在周老师的课上,地球已经不仅仅是地球,地球是母亲,是人类的母亲,是可爱、可亲、无私、美丽的母亲。正如周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于是,与文本的对话成了与母亲的对话,与地球的沟通成了与母亲的沟通。周老师的只有一个地球,如一片来自日边的孤帆。它给我带来的,是生命的灿烂之光,是人性的海阔天空,是浪漫而多情的海市蜃楼。就在那一刻,我产生了创作只有一个地球的冲动在003年4月4日,是我祖母的百年诞辰。回到老家做完祭祀,我就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开始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创作。身边除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没有其他任何资料。但我的创作状态却出奇得好,冥冥之中如有神助。到子夜时分,在一片如潮的蛙声中,只有一个地球在我的笔下诞生了。也许,这是我献给祖母的最好的一炷心香吧!这个版本的只有一个地球,大体思路如下:第一课时一、创设问题情境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心情。三、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初步读悟写地球资源的两段话和写人类别无去处的两段话,然后借助课文的最后一段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四、回归课文整体引导学生将课文的最后一段跟课文的内容、课文的结构、时代周刊评选地球为新闻人物等联系起来,说说自己的发现。第二课时一、创设想像情境(课件呈现“地球”图片。)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我们的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声。这哭声,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传来的呢?二、品读重点语段1从倾听地球母亲哭诉的角度切入,补充地球上的一天,引导学生品读第4自然段。2.从倾听地球母亲哭诉的角度切入,补充生物圈2号,引导学生品读第8自然段。三、倾诉读后感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满文军的懂你)地球!我亲爱的母亲:_你的孩子:四、点题结课2003年4月10日,温州苍南,我的只有一个地球首次登台亮相。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1.将与地球的对话转换成与母亲的对话,这个对话角度是新颖的、独特的。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基础在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倘若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能够“见人所之未见,发人所之未发”,那课的成功就有了一半的根基。2以感情为主线构筑对话的流程,避免了常识课的嫌疑。文本中有关地球环保的知识点成了培植、激荡、融化学生感情的支撑点,课有了活的气韵和美的意境。语文课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融合,感情是一个不错的平台。许多课文,知识是浸润着感情的知识,过程是流淌着感情的过程,能力因了感情才有动力,方法因了感情才有灵性。如此一来,感情就成了一个场,融入其中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过程、有方法,当然更有态度和价值观。3补充的两个课外资料典型而具有震撼力,它们既是一种对文本的拓展,又反哺了对文本的感悟。这在拓展阅读的理论上,是一种具有原创意义的概括。从某种角度看,拓展阅读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拓的是文本深藏着的意蕴,展的是文本包裹着的内涵。4遗憾的是,这个版本对课文的感悟缺乏层层剥笋式的深入,必要的咬文嚼字、字斟句酌因为缺乏点的开掘而显得浮华、浅薄。语文意识、语文味道反而被知性的拓展和感性的激荡给稀释了。承桃花潭水深千尺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是在经过灵魂的涅槃之后悄然再生的。我在想,语文味是怎样烹调出来的呢?烹调语文味的油盐酱醋又是些怎样的作料呢?通读应该是的,品词应该是的,写话也应该是的。第一版的只有一个地球,诵读占了它足够的分量,写话也有了它恰当的位置,缺的恐怕就是品词了。品哪些词?为什么要品这些词?品词的什么?怎么引导学生去品好这些词?品词与感情这条主线怎样融合?品词与知性的拓展怎样结合?品词如何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层层深入?思考是痛苦的,否定自我是痛苦的。此时的我,面对着只有一个地球,“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而心里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品词”的问题一直索绕着我,像一群嗡嗡闹转的蜜蜂,又像一个个深不见底的漩涡。这样煎熬着达数月之久。直到2003年的9月18日,在我完成了户外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相约拱宸桥的电视直播之后,思考的触角才真正钻入了词的沙滩,并终于挖出了一个个五光十色、形态各异的词的贝壳。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大体思路如下:第一课时一、创设问题情境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心情。三、品读14自然段1用反诘法引导学生品读“很小很小”。(跟茫茫宇宙比、跟浩浩大海比、跟芸芸众生比)2品读“生态灾难”。说说你知道的生态灾难,想像你看到的画面,补充地球上的一天。3品读“不加节制”。由这个词你联想到了哪些词?四、读悟课文最后一段1面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2面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3面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呼吁呢?第二课时一、创设想像情境(课件呈现“地球”图片。)师: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地球,这就是人类的母亲。是她,无私地养育着我们;是她,精心地保护着我们。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美丽壮观;曾经,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但是今天,就在今天,就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就在人类生活日益富足的今天,我们的地球母亲却止不住发出了悲惨的哭声。这哭声,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传来的呢?二、品读5-8自然段1.品读“四十万亿公里”。猜想:时速为一万公里的宇宙飞船要飞多久?2品读“移民基地”。补充生物圈2号(播放课件)三、再次读悟课文最后一段1面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2面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3面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呼吁呢?四、倾诉读后感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满文军的懂你)地球!我亲爱的母亲:_你的孩子:_2003年9月21日,台州临海,第二版的只有一个地球粉墨登场。课后我做了如下反思:1咬文嚼字、浓墨重彩的处理,终于烹制出一堂语文味十足的课。单就“生态灾难”这一貌不惊人的词语,就大有点石成金的味道。“生态灾难”,实在是一汪深及千尺的桃花潭水,平平淡淡的四个字,却写尽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全部忧患和震撼。但如果不加品味,其中的信息、形象、情感、意蕴是难以生成的。怎么品?一是调取积累以丰厚信息,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某种生态灾难;二是展开想像以彰显形象,让学生说说随着生态灾难的降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三是拓展背景以激荡感情,通过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每天发生在地球上的污染数据,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四是奇特联想以敏化语感,让学生说说现在读着“生态灾难”四个字,它们仿佛变成了什么。正是字词句篇,将语文和人文牢牢地粘在了一起。2对地球、对人类的忧患和珍爱之情依然让人荡气回肠。感情依然是那样鲜明、那样执著地成为第二版只有一个地球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有所不同的是,这一版的感情更深地根植于语文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原野上。学生的感情是在品味和咀嚼文本的重点词句后油然而生的,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不浮华。而教师充满着强烈的抒情色彩的话语风格,也为课堂上诗化情感场的营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架。3相比第一版的只有一个地球,第二版对课文1-8自然段的处理,采用了相对集中、层层深入的板块策略,避免了第一版由于分散感悟、螺旋递进带来的不必要的重复和烦琐。而对课文最后一段的感悟,则采用了一唱三叹、螺旋上升的复沓回环结构,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课堂韵致。4问题呢?我茫然四顾,却只见“竹影扫地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等着瞧吧!转惊风乱芙蓉水转的机缘终于来了!2003年10月11日,我在广东番禹讲课,遇到了上海师大的吴立岗教授。在上午的学术报告中,吴教授谈到了“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和感悟积累的关系”问题。他的基本观点是:1要辩证地理解感悟和质疑的关系。2要在阅读教学中腾出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3感悟和质疑的安排,要因文而异、灵活处理。4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悟则有余、疑却不足,正是第二版只有一个地球的问题所在。两个课时,纯而又纯的感悟,看似通达、实则平庸。我猛然想起了清人唐彪的话:“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乃疑之难也。”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质疑,不正是一种“惊风乱芙蓉水”的课堂审美意象吗?它们溅起的是一圈圈思考的涟漪、是一叠叠好奇的波纹、是一朵朵才情的浪花。说来惭愧,我自1998年出道以来,大大小小上过500多节公开课却从未上过质疑型的语文课。对感悟型的语文课可谓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但也大有“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感喟了。我突然产生了试一试质疑型语文课的冲动。说不上为什么,也许是静极思动、物极必反吧?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就这样被催生了:第一课时一、创设问题情境讲述时代周刊评选“年度新闻人物”的故事,然后导入本课教学。二、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后畅谈自己的心情。三、深入感悟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带给你这种心情的文字。2.组织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抓住下列几点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人类活动的范围就很小很小了。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四、读悟课文最后一段1.面对生态灾难,作者是怎样呼吁的?2.下面对生态灾难,时代周刊是怎样呼吁的?3.面对生态灾难,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呼吁呢?第二课时一、激发质疑兴趣古人说过:读书,一定要学会主动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但是,也不是随便什么问题都有意义。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点:一、一定要提真实的问题;二、一定要提自己确实难以一下子解决的问题。二、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限6次提问)估计学生的问题有: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前面说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后面又说这些资源可以长期给人类做贡献。这样不是矛盾了吗?到底是怎样的威胁呢?40万亿公里之外有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呢?为什么说建造移民基地是遥远的事情?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做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三、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四自然段的感悟上去:1读第四自然段,想像自已看到的画面。2.补充地球上的一天。四、倾诉读后感从向母亲诉说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播放班德瑞的夜曲)地球!我亲爱的母亲:_你的孩子:_2003年10月24日,上虞市城东小学,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闪亮登场。以后又分别在江苏镇江、广东江门、杭州、上海、济南、苏州、汕头、温州、北京等地试讲,并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动。我的反思如下:1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将当前阅读教学最典型的两种模式即感悟型和质疑型融为一体,这对自己是一种巨大的超越。从一定意义上说,所有阅读教学模式都可以放在感悟型和质疑型的坐标系中加以考察。感悟型的阅读教学是一种以感性、感受、感情为基本取向的教学,质疑型的阅读教学则是一种以理性、理解、理智为基本取向的教学。这两者在阅读教学中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两者是互补的,需要求得平衡。抓住了感悟和质疑这两个维度,我们就可以变换出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阅读教学模式。2.过去我为什么不敢上质疑型的课,是因为存有这样几个担心:一、学生的质疑是无限的、无底的,课堂却是一个常量,两者的矛盾如何调节?二、学生一旦放开来质疑,教师很容易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何保证?三、带有强烈的理性色彩的质疑教学,很容易导致语文感性和感情的失落,滑向情节分析的泥坑,如何保证语文感性和感情的洋溢呢?四、一旦教师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课堂教学节奏必将走向松散拖沓,课堂效率怎样提高呢?第三版的教学,我自以为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几大问题,我的应对之策是:一、限制学生提问的数量,一堂课由一开始的15个调整到后来的6个。二、课堂上引导学生梳理问题,告诉他们哪些问题书上并无答案、哪些问题研究意义不大、哪些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同时,教师要敏于发现学生的质疑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的内在的、隐含的联系。三、问题的解决不能就事论事,不能满足于答案的呈现。要把问题当做诱饵,引导学生去深人感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种种形象、感情、意境、气韵,还语言以画面、声音、旋律,赋予语言以呼吸、心跳、体温。四、教师要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智慧,根据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动态生成新的教学结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节奏,确保科学适度的教学效率。3在文和意的转换过程中,需要“象”这一中介。像只有一个地球这样的课文,因其以叙述和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其话语风格是准确、凝练、理智、沉静的。学生要解读这样的话语风格,困难是很大的。理解这样的“文”,难在文的深层意蕴而非表层意思,尽管“意思”和“意蕴”都属于“意”的范畴。我这里谈到的“象”,有形象、表象和想像的多重含义。“文”若不经过“象”的转化,其内含的意蕴是很难为学生所感悟和理解的。第三版的只有一个地球,其中有较多的“被文以显象,显象以悟道”的环节,引导学生将语文文字还原、再现、想像成各种情节之象、场面之象、情绪之象、细节之象、环境之象、物体之象从而去感悟文中的意蕴。然后再走一个来回,由意通过象回到文上来,从而更真切、更敏锐、更深刻地把握文。这一回,我尝到了脱胎换骨的感觉。合欸乃一声山水绿磨了那么多遍的只有一个地球,是否什么都被磨去了呢?总有一些被积淀下来了吧?磨了那么多遍的只有一个地球,我究竟是凭着什么去磨的呢?磨的背后,潜藏着一种怎样的意识呢?磨了之后而磨不掉的,且让山东济南的特级教师同学来说说吧:听他的课是不需要记录的。因为当你置身于一个满目繁花的境界里,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迷醉,你的目光里充满了惊奇与渴望,你不愿错过玫瑰,也不愿错过牡丹!一处一景,一步一叹。各有各的风姿,各有各的精彩。沉醉在这样的境界里,你惊喜不已,扼腕叹息。你的眼睛不由自主地跟着他游走,你和学生一起,心甘情愿地哭了,笑了,愤怒了,又欣慰了。制造这个奇迹的人,就是王崧舟。王崧舟用他的只有一个地球把我们带入了这样一种境界。透过那些进出不穷的精彩环节,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写的字“人”!不论是初读课文后的感悟,还是交流中的随机点拨,王老师始终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并且始终以赞赏的态度理解学生的情感,他是那么坚定地与学生站在一起,惭愧着学生的惭愧,伤心着学生的伤心。在王老师的心中,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情感的人,不是为教师的教学服务的机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在竭力为学生创设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质疑问难、表达情感的自由。可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给学生这些我们本该给予的一切,我们始终关注的是自己,或者始终关注的是教材,仅仅是教材!而拥有王老师这样的学生意识,也就是“人”的意识,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多么重要!王老师非常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生发想像,那些语言文字背后所承载的思想被化成了一幅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面,激荡着人的心灵,引发着人的思考。在这些环节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课文本身的叙述是理智而平静的,这正是一般科学小品文的典型风格,但王老师却敏锐地触摸到了这些平静的叙述后面那颗滚烫的心,并且他还在引导学生也去触摸那颗滚烫的心,并最终与之碰撞、交融。对那些无知地、贪婪地破坏环境的人们,他和学生一起去谴责,去声讨!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人”,学生、作者乃至那些破坏地球的愚蠢的人们。即使是那只被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