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doc_第1页
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doc_第2页
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doc_第3页
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doc_第4页
中学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内容摘要2一、师生关系的涵义3二、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3(一)教师的影响3(二)学生的影响4(三)环境的影响4三、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4(一)互尊互爱、互相信任5(二)民主平等、相互对话5(三)共享共创、教学相长5四、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6(一)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6(二)教师要以人为本,主动与学生沟通,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7(三)教师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9(四)教师要完善管理方式10(五)学生要大胆的与教师沟通,跨越师生间的心理鸿沟10五、结论10参考文献11内 容 摘 要摘 要:师生交往,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及特征的分析,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提出了几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关键字:师生关系;和谐;以人为本;策略前言: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师生关系,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而在中学阶段,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对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较其它阶段又尤其重要。在小学阶段,教师是学生的权威,学生几乎把教师当作“神”,在这一阶段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在中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教师的行为慢慢产生质疑,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权威,而恰恰在这一时期,学生进入青春期反叛心理比较强,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那么将严重的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所以在中学阶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 师生关系的涵义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基本人际关系,是师生之间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往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33.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哲学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二、 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只有搞清楚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才能构建合理可行的师生关系。(一)教师的影响1、教师的个性特点师生关系是在师生双方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会受到交往双方个性特点的影响。而这其中,教师的个性对师生关系的影响有更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个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学生喜欢豁达大度、昂扬乐观、平易亲和、幽默风趣的教师。2、教师的素质师生关系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因此,在交往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对师生间交往的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包括教师的知识、传授知识的方式、品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这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才会促使师生之间积极情感的产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3、教师的领导方式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地位和活动是不同的。教师通常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和管理者,学生在校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教师的领导或指导下进行的,因此教师的领导方式决定了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从而影响到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领导方式有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民主型的教师不仅能够尊重学生,而且还能与学生平等相待,能够倾听学生的意见,有事同学生商量,而学生往往能够同教师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在这种领导方式下,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容易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专制型的教师则以权威自居,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要求学生绝对服从,通常不允许学生对自己的权威进行挑战,因此也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放任型的教师由于对学生不管不顾、放任自流、疏于管理,因此教师与学生在情感、心理上距离遥远,也难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民主型的领导方式最有利于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二)学生的影响学生方面影响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情感和信赖状态。在中学时期,学生普遍存在着因为喜欢某个教师而喜欢某科;而因为讨厌或者不喜欢某教师,即使是自己喜欢的科目也变得讨厌从而学不进去,这种情况在中学时及其普遍存在的。因此,在教育和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师生间互相的认知、情感、信赖状态等,对教育教学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师生应该是互动的,学生和教师在师生关系中是同样重要的。(三)环境的影响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社会环境主要指社会对待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如果全社会都形成一种尊师重师的风气,那么也必将有利于良好教育教学效果的实现。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主要指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各方面的关系处理妥当是顺利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课堂的组织环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我国中小学的教室布置多呈“秧田式”,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及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有研究证明,马蹄形、圆桌式等摆放方式有利于教师、学生的交往。我国中小学班级中人数普遍过多,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往。三、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一)互尊互爱、互相信任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宽容学生的错误。另一方面要争取与学生有共同的情趣,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除了要了解之外,还要尽可能地也去喜欢。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与学生有种心灵的沟通和互动,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要尊敬老师,虚心聆听教师的教诲,服从教师的正确指导。尊师与传统的“师道尊严”有着本质的不同。尊师是在师生人格完全平等的前提下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对教师正确教导的服从;而“师道尊严”则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互尊互爱的目的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二)民主平等、相互对话所谓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是指在师生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浓厚的民主气氛,双方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享有同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权利,且以主体性人格自居,平等地参与各项活动;师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与尊重,相互信任与接纳,相互关心与帮助。凸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性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反思与挑战,其核心是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是“物”;要求人们清醒地意识到,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建构,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情景共存。教师是内在情景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朱观明.从陶行知的师生观看新时期的师生关系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2:75-79.。所谓对话,用巴赫金的话说,就是“同意和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方洛.浅谈新时期的师生关系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107-110.。因此,教师对学生爱护和关心是协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关系的基本要求。同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也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双向沟通和共同学习。面对新东西,师生都有可能处于一种未知的状态,教师只有与学生真正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教育才能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学校和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共存的生活。(三)共享共创,教学相长共享就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它是师生情感交流深化的表现。共创就是教师与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使师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共享共创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动态性和创造性,是师生关系的最高层次。共享共创的结果是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教学相长,从其本意来看应包括两个方面:就教师而论,教的过程既是教的过程,也是学的过程,其中包括向学生学,教与学相互促进;就学生而论,从教师教学中获得的知识仍需要自己的学习才能够提高,教师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反映在师生关系上,正如荀子所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等,都是从教育实践中深刻地提示了师生之间相互切磋,教学相长的客观规律。四、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师生关系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所以,要建立民主、和谐亲密、充满活力的师生关系,有以下几种策略:(一)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了解和研究每个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学生陆续进入了青春期,心理上有了较大的变化,正处在由儿童期心理向成人心理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心理开始由依赖性向独立性过渡,由“自我朦胧”到“自知之明”过渡,由幼稚到成熟过渡,心理上充满了矛盾和不安,“逆反心理”也比较强。再加上学生是活生生的人,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他们思想也很活跃。而每个学生又有天赋条件的差别,家庭与社会环境的不同,他们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思想品德等各不相同,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殊的世界,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2、树立科学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使教育影响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了解和研究学生存在于教师教育生活的每一时空。由于师生交往的不平等性,教师通常是以长者、智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往以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教师并不寻求从师生关系中得到情绪支持、帮助或者提供友伴,其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很在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学生观,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学生观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受体、教师塑造与控制的对象,学生在教育中处于边缘位置,对学生的教育是规范、预设的。正确的学生观包括: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学生是责权主体,有正当的权利和利益;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正确的学生观来自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来自教师向学生的学习和对自我的反思。所以科学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是人格独立的人,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人,学生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3、转变教师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传统意义上师生关系的最主要表现是“遵从”、“主次”关系,或者说是“传道”与“被传道”的关系。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必须要转变教师的角色。首先教师要从“传道”者转向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其次教师要从“解惑”者转向使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人。最后教师要从“授业”者转向帮助学生“创业”的指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他们在参与教学中确立创新精神。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重要前提;要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有效机制;要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参与氛围;要注意让学生分层参与。教师要不断缩小与学生在时空上的距离,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二)教师要以人为本,主动与学生沟通,缩小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阶段。在师生交往的初期,往往出现不和谐因素,如因为不了解而不敢交往或因误解而造成冲突等,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沟通与交往的主动权,经常与学生保持接触、交流。同时,教师还要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如寻找共同的兴趣或话题,一起参加活动,邀请学生到家做客,通信联系等。具体可体现在以下几点:1、教师要尊重学生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个行为对等原则,即你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待别人,别人也自以相同的态度和行为回报你。要期望学生信服你,接纳你,就必须注意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中学教师而言,更应该注意不要把学生的问题随意扩大化,特别是发现有学生违反了纪律,或者同自己产生了“冲突”,就将事情汇报到班主任、校长那里去,或直接捅给家长。这种方法,极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感情,不利于师生的和谐相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尊严和价值,尤其要尊重后进生。后进生由于长期学习成绩不佳,被老师、同学、甚至自己最亲密的人父母公认为后进生,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平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无所谓,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痛苦的,他们多么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说明他们并不是绝望者,他们和正常人一样,都有一个美好向上的愿望,但是由于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们的美好愿望常以曲折或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教师要理解他们,帮助他们实现被埋藏在心底的美好愿望。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以此为激励进步的突破点,唤起其自我觉醒,激发上进的愿望。另外,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后进生交谈,从生活、学习、思想上关心他们,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教师尊重学生,还表现在教师和学生商量学生的事,商量教学的事。教师多和学生商量,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需求和学习建议,才能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2、教师要相信学生人是最富有感情的,心灵之窗总是向热情、信任的人敞开着。教师的信任是师生间感情交流的入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因此,教师必须相信学生,不但以长者而且以朋友的身份去相信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相信那些有失误的学生,不戴“有色眼镜”去看他们。学生尽管现在还不成熟,但是学生绝对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应给予他们信任和期待,拉他们一把,相信会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进步因素,产生自信、产生力量,从而能消除不足,更新自我,创造成绩。3、教师要热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强力推动因素。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既理性地分析和掌握学生的情感,又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学生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从情感上热爱学生,从生活学习的细微处关爱学生,处处想学生之所想,帮学生之所难。尤其对那些身处逆境的孩子,教师更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温暖他们,不失时机地给他们一个微笑、一句安慰的话、甚至一件微薄的礼物,让他们时刻感到你是他们的贴心人。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语)可见,教师用自己高水平的情商给学生以“细无声”的“滋润”,不但会使学生爱其所教的学科,产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情感效应,而且会促使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形成。 4、教师要宽容学生学生都有个性,但是,学生的个性并非都能讨教师喜欢,也并非学生的个性都值得教师喜欢。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个性,宽容学生的个性,包括宽容学生的某些不足。宽容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高层次的教育态度。它要求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虚怀若谷,心里容得下班级中每一位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未成年人,犯错误是难免的,有不足是正常的。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应给予理解,并以友善的态度加以指点。切忌与学生计较,粗暴地训斥学生,这样将导致学生疏远你、敌视你。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有力量。它作为一种教育态度,既不是消极的放任自流,也不是有意回避矛盾,它和严肃批评一样,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冷静反省,认识缺点,从而改正错误。既然批评和宽容的最终目的一样,而经常批评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用宽容对待学生却能保护学生的自尊,那么,我们对学生少进行些批评,多给予宽容不是更容易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吗?5、教师要帮助学生中学生大多数很想与老师交往,很想多得到教师一份关怀和帮助,但又都很拘谨、羞怯,不敢主动与老师接触。这就要求老师主动地去关心、帮助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消除自卑心理;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对待他人,掌握为人处世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同时,老师还不妨给学生提供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帮助他们展示自己。人都喜欢受人重视、被人需要,学生也一样,喜欢被人夸赞,喜欢在集体中显示自己的长处。而学生一旦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并获得成功,得到老师、同学的称赞、承认,就很容易化作求知、上进的动力。人人都有蒙昧的时候,人人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启迪蒙昧的心灵,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在集体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坐标。学生通过表现自己,得到了集体的承认,获得了自信。老师也因此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尊重,这样,老师和学生之间自然形成了一种亲密融洽的关系。6、教师要示范学生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学生最直观的、最有效的模范。教师做“人的模范”应当在方方面面、处处事事做出表率,干出样子。被誉为“万世师表”的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学生做好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有力地说服、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无声胜于有声,“不能正其身,何以正人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真正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各方面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的要求,以使学生对你的要求心悦诚服。7、教师要解放学生现今的课程改革无疑能给构建和谐融洽师生的关系提供土壤,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也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发表各种奇思妙想。这样也使教师不至于在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时的答案不符合所谓的标准答案而给学生以难堪,从而造成课堂气氛紧张的局面。(三)教师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一名合格的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非常重要,而且有些知识以外的东西,尤其是耳濡目染的东西往往更关键,所以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态度、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教师要使师生关系和谐,就必须通过自己崇高的理想、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活泼开朗的性格、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等来吸引学生。为此,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使自己更加智慧;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价自己,克服个人的偏见和定势;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耐心、豁达、宽容、理解等个性品质。(四)教师要完善管理方式大量的教育实践和理论证明,只有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环境和气氛中,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立体性、主体性及首创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会有利于学生成长,有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做到在教育和管理中采用民主的方式,毕竟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能够成为思想上互相交流,心灵相通的朋友。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对学生采取民主的方式,管理和教学效果最佳。(五)学生要大胆的与教师沟通,跨越师生间的心理鸿沟师生的交往需要学生与教师双方的互动,教师既然已经发出了友善交往的信号,那么作为学生就应该积极主动的接收这种信号,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师积极的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困难、挫折都应该主动的向教师求助,教师会很乐意接受学生的求助并帮助每一位学生。学生应从根本上改变对教师的看法,学生应该相信教师永远都是爱着自己的每一位学生的。学生要主动的乐于与教师沟通,与教师积极的配合,经过师生双方的努力,跨越师生间的心理鸿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五、 结论师生交往,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师生之间的关系与交往状态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有首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首诗是说,弹琴,既要有琴,还要有弹琴的手指,两者巧妙地统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