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腰痛的分经辩证与治疗.doc_第1页
[针灸]腰痛的分经辩证与治疗.doc_第2页
[针灸]腰痛的分经辩证与治疗.doc_第3页
[针灸]腰痛的分经辩证与治疗.doc_第4页
[针灸]腰痛的分经辩证与治疗.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腰痛的分经辩证与治疗 针灸 腰痛的分经辩证与治疗一、概述 1.定义:腰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 2.原因:引起本病的病因繁多,创伤、肿瘤、炎症、先天性疾患等四大类病因均可包括在内。主要原因有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骨质软化腰肌劳损腰肌筋膜炎,此外还有肥大性腰椎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结核、腰椎骨折、先天性腰骶结构异常、腰部肿瘤、肾脏疾病、妇女泌尿系感染等。 3.本文主要论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的一种综合症。二、病因 1.外伤:可分为急性外伤和慢性劳损两种。 2.风寒湿痹:多位受风寒湿邪侵袭引起。 3.肾虚:可分为先天不足和后天滋养不足(包括自身滋养不足和损耗过多相对供养不足)。三、临床表现 1.症状:腰痛坐骨神经痛: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放射。马尾神经根受压,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障碍。 2.体征:腰椎侧凸腰部活动受限压痛,80%患者可在棘间有压痛,其侧旁1-2cm处压之有沿坐骨神经系统表现神经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神经系统表现:腰4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内侧和足内侧感觉下降,腰5神经根受压时小腿前外侧和足内侧感觉下降,骶1神经根受压时外踝附近及足外侧感觉下降。四、分经辨证 1.腰3-4椎间盘突出时,压迫腰4神经根,疼痛多沿下肢内侧放射,伸膝无力,膝跳反射减弱,膝乃筋之汇,肝在体合筋,足厥阴肝经循行于此,此处多位腰4神经根支配,可辨为足厥阴经引发的腰痛。 2.腰4-5椎间盘突出时,压迫腰5神经根,疼痛多沿大腿后侧、外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内侧,此处多为腰5神经根支配,足少阳胆经循行于此,可辨为足少阳经引发的腰痛。 3.腰-5骶1椎间盘突出时,压迫骶1神经根,疼痛多沿大腿后侧,小腿后侧,发射至外踝附近及足外侧,此处多位骶1神经根支配,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此,可辨为足太阳经引发的腰痛。五、分经治疗 1.足厥阴经腰痛:素问刺腰痛中说:厥阴之脉令人腰痛.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寻之累累然,乃刺之.。今人译为:足厥阴经引发腰痛时,可刺足厥阴经之蠡沟穴进行治疗。足厥阴经引发腰痛时,可取足厥阴经穴位为主,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治疗。笔者治疗足厥阴经腰痛案列:患者王XX,男,30岁,腰部酸痛伴右下肢疼痛不适1月前来就诊,平素睡眠质量差,双目时有视物模糊,脾气不好。查体:右下肢疼痛沿右下肢内侧放射,腰3-4棘间及棘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股神经牵拉实验阳性,腰椎CT示:腰3-4椎间盘膨出。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辨为足厥阴经腰痛。予以针刺蠡沟穴放血,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及腰3-4棘旁阿是穴,配大敦、太冲、三阴交、曲泉、阴包、太溪、复溜等穴位进行针灸,施术完毕后,患者自觉疼痛减轻大半,给予配合滋补肝肾,活血止痛的中药三付水煎服。五日后前来复诊,诸症减退大半,继续按上述原则取穴治疗,配合口服滋补肝肾,活血止痛的中药三付,服完之后前来复诊,疼痛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2.足少阳经腰痛:素问刺腰痛中说:少阳令人腰痛.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今人译为:足少阳经引发腰痛时,刺足少阳经之阳陵泉穴进行治疗。足少阳经引发腰痛时,可取足少阳经的穴位为主,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治疗。笔者治疗足少阳经腰痛案例:患者陈XX,男,27岁,腰部胀痛伴右下肢胀痛1年就诊,平素心情不好,查体:腰右侧及右小腿外侧胀痛不适,腰4-5棘间及棘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约50,腰椎CT示:腰4-5椎间盘轻度膨出,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辨为足少阳经腰痛。予以针刺阳陵泉放血,取肾俞、命门、腰4-5棘间及棘旁阿是穴,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光明、足窍阴等穴位进行针灸,施术完毕后,患者自觉症状减轻一半,未口服中药,五日后在行一次针灸治疗,疼痛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3.足太阳经腰痛:素问刺腰痛中说: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刺其郄中正经出血.。今人译为:足太阳经引发腰痛时,可刺其足太阳经之委中穴进行治疗。足太阳经引发腰痛时,可取足太阳经的穴位为主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治疗。笔者治疗足太阳经腰痛案例:患者刘XX,男,40岁,腰痛伴左下肢疼痛1月就诊,患者于1月前干活时,发生腰痛伴左下肢痛,查体:左下肢疼痛位置为后侧疼痛,可放射至外踝及足外侧,腰部活动受限,腰5-骶1棘间及棘旁压痛,可放射至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约40,腰椎CT示:腰5-骶1椎间盘突出,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涩,辨为足太阳经腰痛。予以针刺委中穴放血,取肾俞、命门、腰5-骶1棘间及棘旁阿是穴,配腰阳关、次髎、殷门、承山、昆仑、至阴、太溪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施术完毕后,患者自觉疼痛缓解一半,予以配合口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中药口服,3日后来复诊,腰部疼痛及左下肢疼痛明显好转,继续予以上述原则进行针灸治疗,配合口服中药,三日后前来复诊,腰部疼痛消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