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_第1页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_第2页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_第3页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_第4页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成就孩子的一生我在大学读的是师范专业,也粗浅地学过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毕业后做过四个月十一天的教师(不算毕业之前的实习)。再后来,我长时间做人力资源的工作。这个职业最大的好处是每天都有人在你面前将他的故事:他如何成长、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思考问题、如何成功,又为何会失败。在面试的时候,我也比较偏重问有关求职者家庭的情况和成长的经历。因为这是观察和评价一个人比较方便和实用的视角。庆幸的是,粗略算来,我已经听过三四千人讲故事。这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随着面试和在工作中接触的职场新生代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感慨:其实面试过的大多数人几乎是一样的。而且工作中很常见那些缺乏认真的态度和创新能力,天天去问自己的领导“我该怎么办”的员工。我想起在八九年之前,有个其他部门的员工,接到了一份通知,需要我填一些公司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她在周五收到了文件,然后就一直在找我。周五和周六,我跟总经理一起开了两天的会。她就一会去我办公室看看我没在,她就走了。过一会再去看看我还没在,她就又走了。周六下班以后,她碰到我了,赶紧把文件给我,然后说了一句:“我可把文件给你了。”结果我一看那通知,周一早上八点半交到镇政府办公室。当时已经是周六的晚上,按照正常的处理流程,资料我没地儿去查;公章行政部下班了;而且那份文件还需要总经理签字。两天的时间,她到我办公室的时候只会问一句我在不在,不跟我同部门的人说什么事,也没问我去哪儿了;她也从没给我打个电话或者留张纸条;而且,她的部门在一楼,我就在二楼总经理的办公室。尤其是她最后说的那一句“我可把文件给你了”,非常不负责任。学校里不会教这种事情,处理这种事情的素质和素养,只能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体会和学习如何把事情做完整。要不然,就会像那位员工一样,在进入职场以后处处碰壁。当然,也有因为家庭教育而特别出色的孩子,他们走入职场就会是另一种表现。那是在2009年,当时我所在的外资企业需要招聘一名报关专业的采购员,而且需要有报关员证。因为刚发生了金融危机,进出口行业几乎是一场大洗牌,所以这个岗位的竞争特别激烈。不到一周时间,来参加初试的就有35个,我向采购部的经理推荐了7名可以复试的人员。其中两人本科,四人研究生毕业,这六个人全部有两年以上同岗位工作经验(作为新建中的项目,一般来说还是希望求职者有工作经验的),而且其中有两位是在国外留过学的。但是在我最后推荐的人选当中排第一位的,是一位专科应届毕业的学生,名字叫孙晓卉。她不但没有任何同岗位工作经验,而且去那家公司面试之前,因为就业环境不好,她正在一家汽车配件公司做保管员,每天要接触很重、布满黄油的零配件。我当时通知孙晓卉到公司面试,说的是请带简历和相关证照,以及一张一寸照片来公司面试。面试那天,进了面试室,我就说了句“你好,请坐。”然后我就不讲话了。孙晓卉向我问好以后,就开始自我介绍,而且一边说一边从一个透明袋子里面向外拿资料。我记得非常清楚,她拿出资料和物品的顺序是:毕业证的原件和复印件,报关员证的原件和复印件,个人简历,就业推荐表,上学期间各种奖励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然后是几张一寸和二寸的照片,还有一把小剪刀和一只小胶棒,还有两支中性笔。她当时就一边说,一边往外拿,而且拿出来的东西刚好佐证她正在说的事。十余年时间里,在我面试过的几千人中,准备资料这么充分而且这么条理的,仅此一位。那天我们沟通了大概有二十多分钟,其实我基本上没有问问题,而是在回答她的问题,介绍公司的情况。初试就这么结束了。采购部的经理是台湾人,看到我写的面试评价,说:“那就请先帮我约孙小姐复试。”复试之后,采购部经理把她送出门口,转身对我说:“就她了,麻烦你安排孙小姐入职的事情。后面的我就不见了。”我后来跟孙晓卉一直是好朋友,从世俗的眼光看,她的家世普普通通,而且毕业自一所普普通通的专科院校。那么她的素养从哪里来?是她受到的家庭教育好,就这么简单。我也越来越发觉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就开始了更深入的学习。除了面试、培训、职业发展、沟通、团队建设等所常涉及的知识外,我甚至读过客体关系治疗这样一些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的书。我还曾经通过谈话,帮一位朋友解决掉了困扰他多年的心理问题。2008年,我们的儿子出生。我开始有机会去分析儿时行为在成长中的演变以及对未来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自然面临着家庭教育的困惑与矛盾。这世界变化太快,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奇怪的规则和想法。为什么,很多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听话、省事,却又希望孩子聪明睿智、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什么,很多家长嫌弃孩子不独立、撒娇,却又在一直剥夺孩子自己去体验和创造的机会?事实上,上面说到的“很多家长”中,包括我的妻子、我的父母、我的岳父母、我的同学和朋友,甚至也包括我自己。我开始反思和反省这期间,我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断跟朋友们分享。逐渐地,我们有了更多的讨论当然,也有辩论。面对儿子,我不知道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也不知道,那些听来的,许许多多的“如果如果”在有一天会不会变成真的。所以,我只是陪着儿子一起经历和成长。我没有办法告诉他那些所谓的规则。也很难用那些规则一一去要求他。因为,那只是我现在碰到的规则。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是在用过时的规则去要求属于未来的孩子。我只想讲一个“如果”如果我把所有的钉子都替他拔掉,或许他今天不会受伤,但是他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叫做碰钉子。成长,是没有办法代替的。教育是人类的自省,也是父母与孩子的一场修行。很多人,在幼小的孩子面前,常常无意识地要去扮演上帝的角色。仿佛家长永远知道什么东西是对孩子最好的,知道什么样的道路对孩子来说是最适合的。人生,永远没有假如。自己的路,自有自己去走,才会走得更踏实。这世上,没什么事情过不去,也没什么事情回得去。每个人,都应该去走自己的人生路。爱孩子,就是让孩子自己去面对未来,让孩子不恐惧、不愚妄,让孩子自信、理性、勇敢、智慧。儿女只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是陪伴一段的路人、朋友。我只希望在孩子养成独立人格的过程中,跟孩子愉快地共同度过。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远离我们。我觉得,亲子关系是人世间最特殊、跟人类的本能恰恰相反的关系。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的相处都是为了彼此关系更加亲密、持续亲密,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相守、一种捆绑,而唯独我们跟孩子之间的关系,却是希望他们能独立走好自己的人生。想到这些,我想,这个世界足够大。应该能够容许有这么一对父子,不为追求世俗的成功与优秀,只为内心宁静地成长,愉快地相伴。随着越来越多地跟朋友们分享家庭教育故事,我发觉自己观察到、能记录的东西确实也不少,就动笔写了下来。这里面,有经验也有教训;有骄傲,也有遗憾和悔恨;有自豪,也有反思和反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朋友提出或者询问过的实例,我平时观察到的一些家庭教育现象和思考,以及一点我对自己童年成长的回忆。或许,多年以来的教育和传统,让我们习惯了强调“父严、母慈、子孝”这样单调的角色关系,以及长幼尊卑有序等自认为稳固的规则,还有就是把孩子牢牢看护在身边的所谓“为了你好”。慢慢地,我发觉,亲子关系也可以平实和淡然,而且不是墨守于现在,更能自然、开放地面向未来。就像,这首诗里写到的一样我也很欣赏道德经里的这段文字: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啊!养育了孩子而不据为己有、不自恃有功、不自以为主宰。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我们必须承认,家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家庭,都是不能完全复制的、独特的生态环境。我只是希望,这些记录和思考,能多给其他的家长朋友提供一些新的分享和参考。所以,这并不是家庭教育的“教材”,任何事情都不能生搬硬套。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幸福事业,需要我们努力用心去营造。作为一名父亲,我想说:父爱,也可以有趣、活泼,而不必沉重,更不必压抑。很多家长都会问过自己,我们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我的答案是:儿子是这个世界上独立于我的另一个人,我想陪他走过一个自然率真的童年,以及一个我可以有限参与的青春。我爱他,却只是陪着儿子,一起成长,不会粘着他,不会“绑架”他。我珍惜跟他一起度过的时光,甚至为了他愿意做一个无所不能的斗士,但是我也做好跟他道别的准备,自己像个隐士一样,华丽地退出。孩子摔倒怎么办?当时,我还在上高中。有一天,我去三姑家串门,她的孙子当时大约两岁。那天,小家伙摔倒了,三姑父让他自己站起来。小家伙当然不干,继续趴在那里哭。三姑父说:“宝宝很勇敢。你自己摔倒的,就能自己站起来。你刚才是慢慢摔倒的,也不会很疼。来,站起来吧!”小家伙哪里肯听?仍然在哭。三姑父继续幽默地说:“你把地面砸了个坑,地面都没哭。他也没找你麻烦。你倒哭起来了。”小家伙听到这里,果然立刻就不再哭了,而且一个骨碌就爬了起来,然后很认真地去看刚刚摔倒的地方,检查地面有没有“受伤”。直到现在,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这段往事。我第一次明白,原来孩子摔倒,还可以这么处理。想想看,水泥地、桌子角,甚至伴随孩子成长的玩具,哪一个没被当成替罪羊“殴打”过?似乎以此就可以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那么再想想看,为什么有的孩子长大了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的胸怀?我记得很早的时候,听过张锦贵先生的课,他举例说:遇到孩子摔倒,日本的妈妈大多会要求孩子站起来重新走一遍;而美国妈妈则多半会说“你想当英雄,还说要保护妈妈。摔一跤这么小的事情就哭鼻子,怎么保护妈妈?”所以,日本人善于学习总结;美国人到那里都觉得自己是老大,自信心爆棚。我记得有一次,儿子才一岁多一点,我们正在床上玩,儿子那时还不太有空间的概念,高低远近分不太清楚。儿子玩着玩着,一高兴直接就朝着床的边沿冲了过去。我想赶紧坐起来伸手抓住他,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儿子飞快地冲了出去,“哐”的一声摔到了地上。妻子几乎被吓得魂飞魄散,不禁尖叫了一声,赶紧冲过去看了看他,然后紧紧抱在怀里。虽然妻子心疼的手都发抖,可是儿子由于刚才玩的太高兴,虽然摔得有点疼流出泪来,可是脸上还是挂着笑,而且很快就又玩了起来。我们一直观察了很久,才放下心来。后来,我观察过很多次。只要不是摔的特别疼,孩子摔倒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先看家长,然后才决定要不要哭。如果大人没反应,孩子多半会先哭两声试探一下。我儿子小时候如果走路突然歪到了,我和妻子的反应是赶紧扭头当作没看见。儿子过一会自己就爬起来了。等他爬起来之后,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地说:“刚才怎么了?摔到了呀?都能自己爬起来,真棒!”等儿子再大一点,当他不小心摔倒后,总是自己迅速爬起来,压根不会影响他继续玩。有时候,还会因为是在很平坦的地方摔了跟头,他还会很不好意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挫折,犯下了错误。其实这都是难得的学习的机会。作为家长,利用孩子摔倒的机会,教会孩子去思考:这是谁造成的问题?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吗?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吗?我怎样可以做得更好?学会自己爬起来的孩子,才能真真正正地长大。而爬起来之前,需要摔倒,不是吗?当然,如果孩子不小心摔得比较重,那样的反应才会是痛哭。装哭或者带有表演和撒娇性质的哭跟正真巨痛下的哭,声音是不一样的。这个很难说明,但是只要你用心观察、用心听,你就能知道他们的不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些跌跌碰碰。即便家长再小心还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从床上、沙发上摔下来,或者是自己撞到墙壁、家具的边角等。而且,孩子从床上或者椅子上、柜子上等比较高的地方摔下来,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孩子从会爬到一岁多,一旦离开家长的视线,就有可能爬到比较高的地方不小心摔下来。等孩子再大一点呢,他的活动能力更大了,活动范围也更大了,可是有很多危险,孩子是不自知的。家长不可能做到二十四小时无死角看护。总有些疏忽是难以避免的。当孩子还小,无法判断和处理显而易见的危险时,家长应该注意在家具陈设等方面注意布局合理,清除较大的安全隐患。孩子不小心摔倒之后,家长大概要注意以下几点:1、稳定自己的情绪,安抚摔倒的孩子。一旦孩子摔倒,家长普遍都会很紧张,甚至慌里慌张、手忙脚乱。这样的话,孩子反而会因为家长的过激反应而哭得更伤心。那孩子哭得更伤心,家长就更小心翼翼地哄孩子,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当孩子摔倒后,家长首先要注意稳定自己的情绪,然后再适度安抚孩子就好。2、检查孩子摔伤的情况。安抚完孩子之后,要仔细地检查孩子摔伤情况。重点是孩子摔到的地方有没有出血,有没有淤青、肿包或者其他异常的地方。如果有的话,那么该止血就止血、该冰敷就冰敷。自己处理不了的情形,就赶紧带孩子去医院。生活中的小磕小碰总归难免,所以,我们平时最好都预先学习一下小伤的处理,还有就是家里准备一些急救药品和耗材。3、持续观察孩子有无异常反应。如果孩子发生摔倒、碰撞之后,却没有任何的反应时,家长反而要特别注意了。要观察孩子是否出现意识不清醒、半昏迷的样子。如果发现孩子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就应该及时就医。摔疼后的孩子,一般会变得更加贪睡。但是这时候,家长要尽量引导孩子说话,用好玩的事物引起孩子的主意,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再让孩子睡觉。孩子睡着以后也要坚持每20-30分钟观察一次,看孩子是否有脸色、呼吸等方面的异常。尤其是孩子摔得比较重,或者孩子摔倒的一瞬间家长并没有观察到的情况下,这时候家长很难确定孩子的情况,那么也可以叫醒孩子,让孩子坐一下或者站一下。如果孩子很顺利地配合或者表现出烦躁、挣扎,都是正常的现象。相反,如果孩子不反抗、不烦躁,甚至呼吸不均匀、神志不清醒,就应该及时带带孩子就医。再就是观察孩子的平衡感和说话是否有异常。我们都知道,小伤小痛不算什么,怕的就是孩子的大脑受损。如果大脑有出现任何损伤,都会在24小时内出现异常的症状。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孩子说话的情况或者是玩耍时的动作表现,来判断孩子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如果家长发现任何担心的地方,都可以马上就医。疫苗不可怕孩子从出生到五岁之前,疫苗特别多,尤其一两岁的时候,几乎有时候每月都要去。防疫站还有医院的儿科历来是很难安静的地方。两三个大人分工协作强按住孩子,孩子鬼哭狼嚎般拼命要挣脱这样的情景屡屡在那里上演。最初几次打疫苗的时候,儿子也会哭,有时还会哭的时间挺长。但是,我们都会在给他脱衣服的时候,语气平缓地对他说:“要打疫苗了,会有点疼。我们看儿子是不是勇敢哦!儿子要勇敢。如果你忍不住,就哭出来。”也许有人会说,三四个月的孩子听不懂吧?其实并不然,几个月的孩子虽然听不懂大部分的话,但是他们的大脑发育很快,需要不断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和刺激;相反,如果没有这种刺激,反而不利于大脑的发育。所以,我们每次都会照说不误,不断地跟儿子沟通。稍微大一点之后,儿子就表现得很勇敢、坚强。甚至他会很逞强地表现出不怕疼的样子。记得儿子十三四个月大时,我带他去打疫苗。到了防疫站,在等待的时间里,他拽着我的手,走过去挨个看那些打过针的小朋友,而且一定去看人家的脸。看一个,就回头跟我说“哭了。”然后再去看下一个,再跟我说:“哭了。”满屋子都是带着小孩来打疫苗的家长,他们看到自己孩子哭,本来都很心疼。结果儿子这么一个一个去看人家,真像是在人家家长的伤口上撒盐啊!众目睽睽之下,我还真有点尴尬,只好不停地想办法吸引开他的注意力。很多家长在哄好自己的孩子之后,都在关注着我儿子。估计是要等着看儿子打针时的表现吧!而且,孩子打完疫苗之后,都要观察半小时,确认没问题才能离开。所以,大家也有的是时间。结果,等到儿子要注射的时候,他就那么直勾勾地看着针头扎进去,直到注射完药水和拔针。除了针头扎进去的那一瞬间,儿子轻轻抖了一下胳膊之外,一声也没吭。最后还不忘给那些看着他的家长“补刀”,脆生生地说:“不疼!”几乎所有的家长一下子都傻了。再有一次,是在儿子更大一点的时候大概一岁半吧,我和妻子一起带他打去打疫苗。或许是为了在爸爸妈妈面前表现一番,那次儿子不但说不怕疼,更是在护士给他推液的过程中嘿嘿笑了几声。护士显然没遇到过这种情况,立马愣神了,手停了下来,仔细观察儿子的脸。儿子继续笑着说:“一点都不疼。”护士这才继续把剩下的液体推完,而且长舒了一口气。估计,她是小小地被吓了一下。我发觉,每当打针前,家长最常说的两句话分别是“不疼”和“别哭。”不疼?这不是骗人吗?不哭?这要求太过分了吧?明明很疼,还不让哭?我觉得,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打针是疼的,但是打针才能不得病或者治好病。如果觉得疼,自然也是可以哭出来的。一味地强调让孩子坚强、勇敢,是在难为孩子,尤其是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孩子稍微懂事、能听懂话之后,最好在打针前向孩子做好引导,打针时尽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其实打针的时候,越是情绪紧张、激动,肌肉就越紧绷,会感觉更疼;情绪越放松反而越不疼。尤其是家长不能表现出担心和焦虑。别出现孩子还没打针呢,家长就已经一脸惊恐的情况。家长的“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戚戚”,只能让孩子更脆弱和恐惧。如果想让孩子观摩别人打针,比如家长有时候因为疾病而需要打针,其实是不错的机会。但是,别人打针哭不哭,与自己的孩子打针是不是哭,没有必然联系。就算别的孩子打针时不哭,也不要拿着别人的表现去强迫孩子也要做到。只要孩子打完针后,一定要赞赏孩子打针成功,及时好好安慰和鼓励孩子,让孩子分享打针的感觉,慢慢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等孩子经历过几次打针,有了体验和比较,并且通过不断的鼓励,让孩子慢慢强化“自己很勇敢,不怕打针”的想法,他自然也就变得勇敢起来。还有,平时让孩子远离“不听话就给你打针”的恐吓,尤其是别埋下对医生既惧又恨的思想。生活中,有不少家长用“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来吓唬孩子,让孩子变得安静或者听话。可是,长远来看,这种方法随着孩子的长大就会失效,但是因此而产生的对医生的误解却可能伴随孩子一生。让他觉得,医生是可怕的,也是可恨的。其实,人的一生遇到疾病时很正常的事情,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人,不是吓唬孩子的“工具”。话说回来,没有人会喜欢打针。但是,打针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注射疫苗、验血和治病的时候都需要打针。我自己的感悟是,家长首先要承认我们知道孩子们非常的害怕打针,不要因为孩子们害怕打针而去说一些打击孩子们的话。再就是不要加剧孩子们对打针的恐惧感。在打针的时候,也可以跟孩子讲讲笑话或者用其他的一些方法来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以及去教会孩子怎样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在打针的时候保持冷静和自信。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很多孩子可能是害怕针头。想想看,那个针头确实寒光闪闪,挺吓人的。那么,在医生准备给孩子打针的时候,家长怎么样巧妙地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开,不让孩子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针头、打针、恐惧上,就需要我们去发挥自己的智慧了。不挑食、不偏食我们刚结婚的时候,就跟着表嫂学了两招,其中一招就是:如何让孩子不挑食、不偏食。她说:“孩子挑食、偏食,一定是源于家长的影响或者暗示。”如果家长挑食、偏食,孩子就基本丧失了吃到这种食材的机会;即使碰到了,也会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已经牢牢认定了“XX是不好吃的”。而最可怕的就是这种不经意之间的暗示,比如,刚做饭,爸爸妈妈就“担心”开了:宝宝会不会不吃青菜啊,会不会不吃蛋黄啊,要是营养跟不上可怎么办啊总之,有的家长还没等喂孩子呢,就已经在无意识地向孩子“灌输”吃饭是一件很艰巨的任务这样的思想。我就受过这样的影响。我妈妈不吃海带,所以小时候家里从来没买过海带。即使在外面吃饭碰到了海带,也因为一直被暗示“海带不好吃”而从来没吃过。我第一次吃海带,是高中有一次在学校食堂误打了饭菜,才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海带的味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是很专心的,大人毫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许会被孩子牢牢记住。而且有些事情很奇怪,你期望什么往往得不到什么,你担心什么往往就成真了。即使孩子在某一顿饭说“我不吃XX”,或者第一次见到某种食材,并且表现出不感兴趣,也千万不要着急下结论、贴标签,只需要放在那里顺其自然。不论孩子吃或不吃,都要让孩子频繁地看到、闻到、接触到这种新食物。孩子看到大人或者别人在吃,或许慢慢就感兴趣了。再就是鼓励孩子先闻一闻和尝一点。有的孩子对一些食物的气味、口感非常敏感,或者非常陌生。这时候,只需要将孩子还没尝试过的新食物放在孩子能够得着的地方,然后鼓励他去摸索、闻、舔一下或者尝一下这个新食物。哪怕孩子只是闻了一下,也要及时给予夸奖,进而再鼓励他舔一舔、尝一尝。不同的烹饪方法或者食用方法也很重要。相信现在的很多孩子都不太喜欢吃面食,但是在我们家,仅仅是一个面条就有牛肉面、羊肉面、炒面、炸酱面等很多做法。而西红柿炒鸡蛋就着馒头吃也是我儿子的最爱之一。记得儿子刚开始吃饭的时候,妻子曾用过将蔬菜蘸上果酱的方法。后来我们发现儿子很喜欢吃番茄酱,我也就学着给他做番茄酱。有的时候,我还会把一些蔬菜打成汁再和面,然后烙饼吃。由面里发出淡淡的蔬菜香,是一种很特殊的口感。尤其是胡萝卜,做菜吃的时候,我总是感觉它的口味怪怪的,可是切成丁、打成汁,再用它再和面、烙饼的话,饼会变成金黄色,儿子也很喜欢。总之,只要用心,就能做到膳食合理、营养均衡。当然,如果孩子仅仅是对一两样食品不喜欢,也没什么大不了,其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用别的食物代替。如果孩子食欲很差,或者对很多种类的食物都不感兴趣,或者仅仅喜欢吃很少的几样食物,就要考虑去医院检查了。而且,家长也没有必要为一些所谓的营养平衡餐而受尽磨难。我曾见过一位妈妈,怀孕的时候,就购买了很多高精尖的加工和计量工具,搞得厨房就像厨房电器展似的。她自己的饮食和后来宝宝的辅食都要精确到“克”。看她做饭都觉得累劳苦劳心啊!尤其是等她费了半天功夫,做了很多的饭菜,孩子也并没有像她所期望的那样大快朵颐。最后,更加重了她的失落和担忧。事实上,孩子是“饿”不着的,可惜生活中反倒常见到被家长养得营养过剩、上火,甚至排便不通畅的孩子。究其原因,不是吃的选材不合适、加工方法不当,就是吃的太多、太频繁,结果给给撑着了。不仅如此,具体到每餐的花样,其实最好不要准备太多。如果每顿饭都给孩子准备七八种食物,其实会让孩子面临不知该如何选择的困境。而且,就算孩子每样都吃了,也不容易让孩子去熟练每种食物的口味和口感。如果家长问孩子:“宝贝,今天中午你想吃什么?”那么,他的选择肯定是他最熟悉的食物。但是,这样做很可能让孩子损失了尝试新的食物的机会。相反,如果是每次都明确地提出两三样食物让孩子选择,一来让选择变得简单,再则也有利于孩子好好品味他选中的食物。除了不挑食、不偏食,按时就餐也很重要。很多孩子服从意识差、任性,其实都是因为喂养环节出了问题。一家人围着孩子、追着孩子喂饭,甚至拿“吃一口饭就买一件玩具”作为条件。这样下来,自然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在吃饭这个问题上成功地要挟家长,为所欲为。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就很容易变得任性,听不进任何不同的意见。生存是人的本能,吃饭喝水本是很正常、自然的事情。除了疾病的原因之外,孩子最知道自己到底饿不饿,也知道自己究竟喜欢吃什么。儿子一岁以后,我们就有意识地让他养成按时吃饭的习惯,只不过他比我们大人多两餐和中间吃些水果。岳父在我们家时,会很宠爱儿子,常常是刚起床就要给他拿吃的,有时候甚至在穿衣服之前先给他拿包牛奶。事实上,早上由于身体还没活动开,根本没有胃口。如果是过早吃了东西,那么一整天都会胃口不好。所以,我们一直很注意让儿子多运动,自己“掌握自己的肚子”,如果他饿了,自然会说出来,再长大一点就知道自己找吃的或者“点菜”让我们给他做了。有一次,儿子把没吃完的饼干放在盒子里了,下次再吃的时候又要拿新的。妻子把他上次吃剩下的递给他,并且收走了饼干盒,对他说:“你一次能吃多少饼干都可以。吃不完一块,剩下了也没关系。但是这是你自己吃剩下的,再吃的时候,就要先把上次剩下的吃完。如果没吃完,就不能再吃新的。”好像只规范了他两三次,儿子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我们家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零食盒子里堆满了全是只剩下边边角角的碎零食,孩子却又在打开新的包装。我有位老同事说起她女儿的吃饭情形:只要一说该吃饭了,女儿钻进她的宝宝餐椅。那是专门给她买的,一开始是把她放在里面再喂她,不久就养成了习惯。只要女儿一旦要进她的宝宝餐椅,那也必然是饿了。自然也就用不着大人去猜孩子是饿还是饱。习惯一旦养成,就可以很自然地发挥作用,让人的行动进入自动化的模式。而良好的习惯,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最节约时间,也最有效的方式。而且,良好的习惯必然能使孩子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从而发展成稳健的性格特质,更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当然,有的孩子偏食或者挑食是因为营养元素缺乏或者身体健康除了问题,那就得去医院做详细的检查。一般来说,孩子偏食或者挑食,其根源都在于家庭或者家长。首先是,孩子的饮食习惯受父母饮食偏好的影响。如果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那种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会受到直接影响。以及,家里的厨房总是做饭的人说了算,家长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孩子干脆就吃不到它,从而间接造成孩子的偏食。再有就是孩子的日常饮食比较单调,家长比较懒或者图省事,不注意烹调方法,不注意颜色搭配和形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调,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习惯。还有的情况是,家长过于迁就和纵容孩子,生怕孩子营养不够,对孩子的饮食要求,总是有求必应,从而使孩子的口味越来越高,专挑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吃。更可惜的一种原因是,家长让孩子有过不愉快的进食经历。如果孩子以前吃某种食物后不舒服或者生病了,再或者孩子曾经被迫吃了某种食物,包括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对孩子发火,都会令孩子对这种食物产生抗拒的心理。怎么避免孩子偏食和挑食呢? 首先是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不偏食,不要给孩子不恰当的暗示和诱导,以及控制孩子的零食。还要经常变换烹饪的方法,让餐食更适合孩子的口味。家长还可以丰富一日三餐的造型,以及把食物放在孩子喜欢的餐具里。把不同的食物放到可爱的容器中,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还可以提高孩子吃的意愿。再有就是,避免在孩子吃饭的时候批评、训斥孩子。如果孩子偶尔吃饭的兴致不高,家长也要耐心鼓励,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吃下去。孩子提出要分床究竟在孩子几岁的时候分床,并没有简单的统一标准。甚至,有的家长会选择一直与孩子不在同一房间休息,即使在同一房间,也是单独给孩子准备一个小床。在国外,这种情况会更多。这样做的好处是大人的活动不会影响孩子,尤其不会发生因为大人的疏忽而压伤孩子的情况。我甚至还听说过,有的妈妈搂着孩子吃奶,睡着以后,孩子被乳房憋住口鼻而窒息死亡的例子。但是,如果不在同一房间的话,还是很容易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而且也并不方便照顾孩子。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在大床身边给孩子单独安排一个小床,是个不错的选择。既方便照顾孩子,也有利于孩子将来自己单独睡。不管怎样,孩子长大了,总要在自己的单独房间睡觉的。分房间,应该是以情感指标来判断,而千万不能突然觉得孩子很大了,一夜之间就要跟孩子分开。那样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恐惧和不适应。尤其是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哭闹或者不肯自己单独睡而把孩子生硬地推到单独的房间。首先,要注意不让孩子接触怕黑的心理暗示(请参考孩子为什么怕黑?)。第二,给孩子分床一定要有计划、有准备。分床,不是在突然想起来之后就能很快成功的。这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孩子内心的强大和自信、独立的意识,需要孩子对于大人的信任。另外,适当地给孩子一间单独的房间,会更有利于孩子的独立意识,使孩子更加勇敢、自立、坚强,也有利于孩子养成自己布置房间、收拾物品的好习惯。儿子四岁多的时候,我们想给他分床,就提前做了很多准备。第一步:把一间卧室分给儿子。然后,我们告诉他,那就是他自己的房间。在那里面,他可以放自己的玩具。我们还给他准备了大塑料筐和几个纸箱,方便他对玩具进行归类和整理。而且从那时开始,我和妻子在进他的房间之前都要先敲门。从那以后,儿子经常会自己去看那间空卧室。家里来客人时,他也会忙着介绍:“这是我的房间,爸爸妈妈说要给我自己买个儿童床。以后我自己睡!”第二步:带着儿子去选儿童床。他喜欢上下层的松木儿童床(他管它叫“带楼梯的床”)。在家具城,我们一起挑选完之后,确定要付款的时候,儿子特别兴奋。第三步:买好他喜欢的床单、被罩、小书桌等,还配上了声控的小夜灯。儿子很喜欢那个小夜灯,进门之前或者晚上要去厕所,都是先“哈”地大喊一声,然后再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过去,很显英豪之气。第四步:和他一起安装儿童床,布置房间。恰好他的儿童床需要几天以后才能送到家,儿子就一直都很期待,不停地追问什么时候才可以把床送到家。终于等到了,我就和他一起组装。这个过程也很好玩。那种松木床就好像是大积木一样,常常是尝试着装上了几个部件才发现出错了,只能再拆开重新装。等我们装好的时候,都已经很晚了,而且两个人都累得满头大汗。但是,看着组装起来的新床,我们也都很高兴。第五步:分开的第一晚,陪儿子一起睡,帮他适应新的环境。我就对儿子说,你有这么好的新床,我能不能“申请”第一天和你一起睡。结果儿子经过很慎重的考虑,才答应我,而且他要睡上铺,让我睡下铺。而且还没忘了让他的妈妈也来一起沾光第二天可以由妻子谁上铺。但是,第三天之后,我们就不能再去他的房间睡觉了。就这样,儿子开始了自己单独一个房间睡觉。第六步:“售后”服务询问儿子夜灯、闹钟、置物板等好不好用,有没有新的需求。然后根据他的感受和建议,我们也做多很多调整。当然,儿子偶尔想到我们主卧的大床上一起睡觉,还是可以商量的,尤其是周末的时候。而且,我们经常都是先在大床上讲故事、做游戏之后,他才会去自己的房间睡觉。有的时候,他还会邀请我去他的房间睡,而他则到主卧的大床上让妻子陪着他睡;或者反过来,让我陪着他在主卧睡,而让妻子去他的房间。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也都是很正式地和他一起商量和安排。有一天晚上,我在电脑前写东西,儿子突然过来说:“爸爸,今天你在我的房间睡觉行吗?咱俩都睡下铺我睡外面,你睡里面。”我立即说道:“好啊!你先去睡吧。”后来想想,那天其实挺遗憾的,因为等我忙完之后再去睡觉的时候,儿子早就已经睡着了。如果,我和他一起躺在床上,也许他会有很多话说给我听。所以,后来只要儿子邀请我或者妻子去他的房间睡上铺,都像是做客一样很正式地和他睡上下铺。再后来真的有一次,我晚上接近十点才回家,这时候儿子已经睡了,妻子躺在床上看手机。我刚进卧室,妻子问我:“看到门上贴的纸条了吗?”我一边问什么纸条,一边退回去看。我发现,在主卧的门框上,贴着一张大约四厘米见方的小纸条,上面写着“让爸爸睡颜嘉恕上边的床。”妻子继续说:“儿子刚才拿着纸条和铅笔过来让我写的。我写完了,他自己用胶布贴在门框上的。”我很高兴,就说:“挺好。以后跟儿子说一下,再贴纸条就贴在小黑板上吧。那里就是固定贴纸条的地方了。”第二天醒来,儿子发现我在上铺,就爬上来玩,还问我:“爸爸,你是看见我让妈妈帮我写的信才上来睡的吗?”我说:“是啊!儿子这么喜欢爸爸,爸爸当然很高兴了。”总的来说,在孩子三到六岁之间分床,在心理上相对好接受,在方法上相对更灵活。我知道很多家庭分床困难甚至失败,很多只是方法没有选择好,过程没有控制好;也有的不是孩子不能独立,而是妈妈自己有分离焦虑,而且最能影响到孩子的不一定是分房本身,而是家庭关系模式。多说一点,人不是活在“应该”里的。这就是很多家长说“你已经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而最终会失败的原因。而且,我从儿子分床的过程还体会到:我们养育孩子是没有功劳的,或者说千万不要表功。在我们给儿子分床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于了他的自主意识,给他一个自主的“领地”,用他喜欢接受的方式。从头到尾,我们从来没说过“分床”这个字眼,儿子自己就兴冲冲地把我们给分出来了。我们也更不会摆出“你看,爸爸妈妈把你养大,都自己单独睡”之类的功臣姿态。很多时候,表功,也就是向别人表述或特意显示自己的功劳,到最后就变得没有功劳。因为表功的过程是强调自己如何重要、如何伟大的过程,也是扼杀孩子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过程。孩子入园有多难?相信有很多父母为孩子上幼儿园而苦恼过。我的一个朋友的儿子,上幼儿园的第一个月,需要两个老师抢过去扛着往园里跑,父母则赶紧往外跑。我也看过,有的妈妈在幼儿园门口因为舍不得跟孩子分开而一起抹眼泪。我甚至见过有个刚开始上幼儿园的孩子,给来抱他老师打了一个响亮的巴掌,而我当时离他们不过两米。我们在入园前一年多就为儿子准备了一个小书包,经常潜移默化地说:“等儿子长大了就可以背着书包去上幼儿园了。”所以他很快就习惯了背着那个小书包,有时候上街还会在书包里放点水和零食。岳母跟他“演练”过很多次:在客厅,儿子把铅笔盒放进小书包,人后自己背上,再跟姥姥说再见,他要去上幼儿园了,走到门口,转过身再回来,这就是又从幼儿园回来了。岳母也很开心地跟他“演对手戏”,不停地问他:上幼儿园好不好玩啊?明天还去不去啊?幼儿园小朋友多不多啊?儿子问过我们很多次:“我什么时候才能长大,真的去上幼儿园啊?” 上幼儿园之前,我们提前几个月就带着儿子看过附近的几家幼儿园。就是为了让他自己去观察幼儿园和形成他自己的认识哦,这就是幼儿园!最终,我们一致选择了一家幼儿园。以后每次再路过幼儿园的时候,儿子也都很羡慕里面的小朋友。临近去上幼儿园的几周之前,我们先让他到幼儿园体验过两次,看到更多的孩子,去玩那里的玩具。不过每次都不会停留太长时间,只有一二十分钟。这样,既能让他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认识老师,但是由于每次都没让他玩尽兴,自然也就更加期待上幼儿园了。而且,我们在家还提前想办法让儿子慢慢过渡到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致,免得将来不适应。还包括自己吃饭和怎么自己上厕所,还有自己有特殊事情的时候怎么向老师说等等。入园的那天,我把他的手交给老师,然后老师示范着教他跟我说再见。我以为,也很期望(很矛盾吧?)儿子会回头看我一眼,结果没有!儿子跟着老师大步流星地往里走,倒是我这个当爹的,在感慨儿子长大的同时,在为儿子自豪的同时,内心突然有那么一丝儿失落。这是儿子走向独立的标志性时刻啊!所以,只要提前充分准备,任何事情都可以让孩子主动去做好。很多孩子之所以不愿意上幼儿园,大多数是家长还没有做好准备、不适应孩子上幼儿园。这才造成孩子依恋家长,不愿意离开家。而且,孩子哭,也并一定代表不愿意上幼儿园的态度,而是由于不愿意分离而产生焦虑的宣泄。尤其是有的家长在送孩子的时候如同生离死别,站在窗外不肯离开,接孩子的时候就反复问孩子:小朋友欺负你没有,吃得好不好总之,都是那种依依不舍和负面、痛苦的暗示。这样做,不但是在提醒孩子,家长也认为上幼儿园不好,更给了孩子不上幼儿园的理由。一旦孩子开始哭,并且在家长面前哭得很伤心,就是他在希望以此获得同情,然后获得让步,最后他就达到目的,可以不去幼儿园了。时间长了,孩子就会熟练地利用这个漏洞,不断得寸进尺地要挟家长让步。到那时,问题将更难解决。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顺利,比如吃不饱啊、喝水太少啊、没办法午睡啊,甚至可能会尿裤子等等。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的正常现象,家长没必要反应过度。家长不可能每天都跟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让老师特殊照顾也更不现实,也不符合让孩子独立的目标。所以,让孩子融入集体,开始交朋友是最好的选择。这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去观察、学习别的小朋友的长处,并且教给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成为好伙伴、好朋友。比如教孩子问别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喜欢什么玩具”等等。孩子有了玩伴,自然就不会孤单,也会跟自信,接下来就可以很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总的来说,孩子入园,要事前精心准备,入园初期做好对孩子的了解和沟通。首先是心理准备。要让孩子产生向往幼儿园的感觉,增加对幼儿园、老师与小朋友的熟悉感与认同感。家长多把幼儿园有趣的一面展现给孩子。而且家长要高兴地、怀着期待地谈论上幼儿园的事,并且模仿游戏、上课的情景,让孩子内心形成上幼儿园的概念。当孩子真正入园之后,能尽快地融入其中。第二是环境和物品的准备。建议家长提前带孩子到幼儿园参观,让孩子了解幼儿园及周围的环境,看看幼儿园里运动设施和玩具、图书,看看老师和大一点的小朋友是怎么上课和做游戏的,使幼儿园对孩子来说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且,这种准备还要扩展到平时多带孩子串门,让孩子和左邻右舍年龄相近的孩子多相处,以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同时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游戏,让孩子适应和熟悉不同的环境,以及克服对陌生人的害怕。物品的准备相对简单得多,就是跟孩子一起商量和选择要准备的书包、文具盒等等。包括刚入园的小朋友可能尿湿裤子、吃饭的时候弄脏衣服,所以最好多备几套衣服。第三个准备是自理能力的准备。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可惜很多家长总是习惯代替孩子做事。很多孩子对幼儿园的不安全感、甚至是排斥感来自于什么?孩子入园之后对很多状况难以应付。平时都是渴了饿了都不用说,家长伺候的好着呢。到了幼儿园,有的孩子口渴了连要杯水喝都不会说、不敢说。再有就是,系扣子、擦手这些简单的活动都不会。那么孩子当然就很痛苦。所以,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生活技能与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重要基础。最后是时间的准备,在入园前,孩子的作息就开始往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过度。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不会发生不适应的问题了。入园,这是孩子真正跨入社会的第一步。我曾经开玩笑地说,孩子入园的意义要大于孩子上大学的意义。因为,这一步的跨越,确实不容易。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铭记的事情,这是长的路上的伟大一步。入园后,战斗还在继续孩子入园之后,很容易在入园初期会哭闹。追根究底,当然是孩子在心理上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心里产生担心、焦虑、害怕,转化为行为,就成了哭。其实入园后的孩子哭闹,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哭闹了几天就逐步减轻,并且自动停止了。这是因为孩子到了新环境后,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熟悉,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心理,便用哭闹的形式保护自己。但是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关怀下,通过自己内心的调整,开始接受了新环境,消除了心理的恐惧,对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也有了了解和熟悉,所以哭闹了几天就情绪稳定了。第二种情况是刚开始的几天不哭闹,甚至孩子很兴奋,可是过了几天却开始哭闹。这种类型的孩子,在刚入园的几天里,注意力全被新奇的事物吸引了,觉得好玩得很,所以开始的时候不会哭闹。当所有的新奇事物都尝试后,来幼儿园的新鲜感没有了,便开始哭闹,借此来吸引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注意。多数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都有哭闹的反映。家长在孩子哭闹时,不要过于紧张,否则的话,家长的情绪变化会加剧孩子的苦闹。以上两种情况都比较好安抚孩子,最终解决问题。首先是家长不要胡乱猜测孩子拒绝入园的原因。是不是有小朋友欺负他了?是不是幼儿园的饭菜不合口?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他?家长担心很正常,但要理智对待。你的担心会传递给孩子负面的暗示,让孩子更加拒绝上幼儿园。其次是家长不能“心太软”。有的孩子每天都在央求甚至“要挟”家长:今天我不去幼儿园了,好吗?这时家长一定要态度坚决,今天逃一天课,明天逃半天课,这样的话,在不自觉中就在延长那个本身应该只有一两个星期的过程,不但得不偿失,还会让问题更加严重。再有就是家长不要“粘粘糊糊”、“依依不舍”。有的家长送孩子入园时,一会亲一下,一会抱一抱,就是走了还要在门口偷看半小时,我还见过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哭个不停的,这样对孩子的情绪其实非常不利。最麻烦的是第三种情况:每天入园后都要哭闹一会。这样的孩子比较少见,每天都是家长离开之后就哭闹一会,可能十几二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就好,有时候脸上还挂着泪呢,却高兴地找好朋友玩去了。这种状态往往能持续很久。有一位叫梓睿妈妈的网友,是一位非常用心的妈妈。他的儿子上幼儿园每天都哭,从入园当年的九月一号一直哭到第二年七月。梓睿妈妈用过很多方法:表扬、鼓励、奖励、威吓、耐心哄劝、情感转移等等等等,都没用。而且,孩子并不是不愿意上幼儿园,只是在妈妈送他进教室的那一刻,他觉得要和妈妈分开了,就抱着妈妈的腿,边哭边说:“妈妈你别走。” 梓睿妈妈也很耐心地告诉他:“妈妈很快就会来接你的。”而且梓睿妈妈前脚走了,后脚他就不哭了,可是这样难舍难分的戏码每天都会上演。梓睿妈妈对我说:“他好像是故意哭给我看的。”每次问他为什么哭,他的理由永远只有一个:“因为妈妈不在这里。” 梓睿妈妈真的是很无奈,就连老师也接受了他每天去了就哭的这种状态。梓睿妈妈确实相当了不起,不但尝试过这么多的方法,而且在不见成效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冷静。后来,通过很简单的沟通,梓睿妈妈一下子就豁然开朗。然后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孩子就彻底改变了。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梓睿妈妈说:“宝贝啊,妈妈知道你离开妈妈会伤心难过。等一会妈妈走的时候,如果你想哭,那就哭一点好吗?”这就是共情的力量,从劝孩子不哭,到劝孩子哭。而且还说得特形象,可以用手分别比划出一个大圈和小圈哭也有大和小。她儿子当时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奇迹发生了:她离开的时候,儿子没再抱着她的腿不让走,也没哭出声,只是在自己抹眼泪。当天下午,梓睿妈妈去接他,回家的路上就表扬他说:“宝贝真的长大了,虽然离开妈妈会难过,但是也只哭了一点点,真的很棒!”孩子听到这些,非常有成就感。第二天去送他,梓睿妈妈接着强化鼓励和改善,说:“儿子,你昨天的表现很棒。如果你今天觉得难过,还是可以哭一点点。”结果这天孩子一点也没哭。而且在下午放学的时候,看见卖玩具的,孩子主动说:“妈妈,我今天不买玩具了,我的玩具太多了。”以前为了哄他,梓睿妈妈就给他买了很多玩具。你看,在孩子的内心,“长大”这样的一个鼓励和肯定,比玩具重要得多。第三天,梓睿妈妈聪明啊,不单单夸孩子,而且对孩子说:“我觉得你们的幼儿园就像个不倒翁娃娃,他的嘴巴就是门口,铁门就是牙齿。我们从他的嘴巴走进肚子里,里面有滑梯、教室、玩具,有你们睡觉的小床。你们在里面安全地玩,下午妈妈再把你接回家。多有趣啊!”结果,孩子就顺着妈妈的思路开始幻想,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但是梓睿妈妈一直认认真真地听着。这天,孩子第一次笑着进了幼儿园,第一次跟妈妈说“拜拜”。梓睿妈妈非常激动地说:“三天的改变,我自己都不信。”对,只要心存改善的念头,跟孩子共情,父母的一点改变,反应到孩子身上,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 儿子六岁多一点的时候,早春,天刚刚转暖。有一天,我们一家人又去潍坊植物园玩。植物园里有一个不大的湖,湖中有个小岛。小岛一端有桥跟外面连接,而另一端仅仅是摆了几块大石头。水深的时候,石头自然就会被水淹没。当时,湖里的水比平时略深一些,大约有一米稍多一点。水面就淹过了几块稍矮的石头,路就不通了。我们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