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逻辑学与语言表达的关系.docx_第1页
简论逻辑学与语言表达的关系.docx_第2页
简论逻辑学与语言表达的关系.docx_第3页
简论逻辑学与语言表达的关系.docx_第4页
简论逻辑学与语言表达的关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论逻辑学与语言表达的关系 摘要:逻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很广泛,从现代逻辑学的发展来看,有诸如以下的代表,以莱布尼茨、布尔、罗素、康德、怀德海、弗雷格、歌德为代表的数理逻辑,以凯恩斯、赖兴巴赫为代表的归纳逻辑,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辩证逻辑体系,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科学辩证逻辑。现在,我从文学专业的角度出发,仅就逻辑学与语言表达的关系论家论述,以期让人们更重视逻辑学在与语言表达中的运用。 关键词:逻辑学;文学;语言表达1.引言 “逻辑”一词是由英文Logic音译过来的,源于古希腊文“”逻各斯),愿意指“思、言辞、理性、规律性等。”语言表达是我们日常生活乃至文学创造中一项重要的能力。从逻辑学的产生来看,它是在语言产生以后而产生的,因而在语言产生的初期并不讲求逻辑性,如在我国商代甲骨文武丁卜辞(二则)里面其中的一部分载文如下:“乙巳卜殼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十一月。”1(中国历史文选)足见在语言已经发达和脱离原始状态的商代其句型结构,语法结构依旧十分简单,逻辑性也不十分突出。而随着人类的进化,人类语言也随之进化,特别在逻辑学的发展史上,传统逻辑学与现代逻辑学的区别就在于“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的区分上。而我们在生活中、在文学创作中,逻辑学是我们重要的一项工具,在整个文学语言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探讨逻辑学与语言表达的关系是有意义的。 2.从逻辑学的起源来看,逻辑学是适应语言表达的需要而产生的上面笔者已经提到逻辑是随着语言产生而产生的,而逻辑学的产生和发展则主要在于学术上的争论。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产生了“名家”一派辨别“名实”及“墨辩”学派;古印度“正理学派”和“胜论学派”在同其他学派的争论中总结了古代逻辑思想,产生了“因明”,即印度古代的逻辑哲学;古希腊则经过“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激烈争论,经过各个阶层的矛盾冲突互相磨合的过程中产生了“逻辑学”。当时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逻辑学从语言、修辞学中分离出来,建立起了传统的形式逻辑体系,其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通过传统逻辑学的三大起源地及其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古代逻辑学确实在语言表达高度发达阶段时的演讲、辩论的过程中产生的,可以这样说,逻辑语言是在语言表达过程中适应当时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从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逻辑学自产生之初必然成为语言表达的工具,为正确的使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提供了普遍适用的逻辑规范。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p77-80)因此,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而逻辑学则是辅助人们正确使用语言工具的工具。 3.逻辑与语言在普通逻辑一书第一章第四节逻辑语言3(p12-15)中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1)逻辑形式与语言形式a.逻辑与语言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这是因为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思维,而思维与语言是不可分割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因此逻辑离不开语言。b.思维与语言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具体表现为思维的逻辑形式与语言形式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概念、命题和推理的存在和表达要借助语词和语句(包括复句),离开了语词和语句,概念、命题和推理也就无法生存,更无从表达了。因此,综上所述,逻辑在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时,一刻也离不开语言形式。 (2)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 语言为信息的载体,古代即有“言为心声”之说法,语言是“形成、贮存和传递信息的表意符号系统”。自然语言是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人工语言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而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人工构造的表意符号系统,又称为符号语言。而我们在文学的创作中,多以传统逻辑为主,因而我们现在更注重自然语言的逻辑性。(3)元语言和对象语言所谓对象语言,就是作为讨论对象的语言,所谓元语言,就是用来讨论对象语言的语言。现代逻辑十分重视对象语言和元语言的区分,这种区分对于避免和克服语义悖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语言表达的逻辑要求(1)从思维规律的角度出发,语言表达须遵循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a.同一律思维和语言的表达更具确定性。其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或判断有同一性、确定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把握好事物的“度”,使其符合说话的中心思想。矛盾律是使思维和语言具有一致性的思维规律。这要求我们在行文的过程中把握好各部分与整体的联系,切不可前言不搭后语,或者是思维逻辑混乱。 c.排中律使思维与语言的表达具有明确的思维规律。这在具体的运用中可以这样看,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一般有鲜明的观点,比如“抑恶扬善”,在其中我们就要明确的点出来,切不可模棱两可让人觉得不知所云。d.充足理由律是使语言表达具有论证性的思维规律。其内容是:理由真实、充分并有逻辑关系。例如在张艺谋导演的大片十面埋伏中,其主旨不大鲜明,但更严重的是,这部影片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其中章子怡扮演的“小妹”在这部影片中死了三次,因而这给人们的一个印象就是她的命真长,竟然可以死三次。显然,导演在其中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一个人为什么能死三次,其中又是怎样复活的,因此这部影片既缺乏事理逻辑又缺乏科学依据。正因为如此,西方人认为中国文化多为巫婆和神汉的文化,因为他们的行为远远超过了人的逻辑范围,这也就在逻辑上给了世人一种误导。(2)从语言表达的具体过来看,语言表达也需要遵循具体的逻辑规范。a.概念使用的准确性。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它既是认识的开始,又是认识的结果。我们在行文时,特别在说明性文章中必须用准确的概念,否则就说明不了问题的本质。比如日本核爆炸引发中国抢盐,这只是一个表象,其真正的概念在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民族。在诗文的创作中,古人讲究“推敲,其实他们在调用词语是就是为了符合事实,符合概念,尽管这是不自觉的行为,但是从其发展来看却是符合概念的。 b.语言表达判断要恰当。如我们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对于某一事件的定性判断时必须使其客观、公正、恰当。例如俄罗斯在2008年8月18日与格鲁吉亚发生了交火,我们记者对其定性为“武装冲突”,这是符合事实的,因为这不是全面的大规模的交火,同时也没有宣战,从这种情形看我们的界定是恰当的。 c.表达推理要有逻辑性。大家还记得“关公战罗成”这个笑话吧,从事理上看,从历史上推理分析,这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关公是三国时代的人生活在公元三世纪,而罗成则是唐朝大将生活在公元七世纪,这其中整整差了四个世纪,因此也只有好事者玩弄历史,调侃历史人物,但是这在事理上,在表达上是经不起推理的。如红楼梦为什么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呢?因为据研究表明,(以一个词汇为例,下人的称谓上,清代以前多称自“小的”,而在清代则变成了“奴才”)经过统计后四十回的称谓上发生了变化,以“奴才”居多,借此可以完成这样一个合理的推理: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作者不是同一个人。 5.结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究说话作文的“得体”,确实是这样,只有说的话留下的语言符号可以明确的表情达意,我们的语言表达功能才算正式的发挥出来了。另一方面,我们讲究“文从字顺”,这也是一种符合逻辑的表现,只有明确的逻辑思维才能给人们传达出准确的信息。逻辑学是语言表达的工具是在语言表达中产生的,同时逻辑学还将伴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更加完善。语言表达关乎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