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548-2013 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设计规范_第1页
DB32∕T 2548-2013 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设计规范_第2页
DB32∕T 2548-2013 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设计规范_第3页
DB32∕T 2548-2013 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设计规范_第4页
DB32∕T 2548-2013 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 93.040 P28 备案号:40512-2014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2548-2013 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Dehumidificatiion System for Main Cables of Suspension Bridge 2013 - 10 - 30 发布 2013 - 11 - 30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2/T 2548-2013 I 目 次 目次 . I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 . 1 3.1 悬索桥 suspension bridge 1 3.2 主缆 main cable . 1 3.3 除湿 dehumidification . 1 3.4 防护系统 protection system 1 3.5 送气夹 airscoop shell . 2 3.6 排气夹 exhaust shell 2 3.7 送气长度 delivery length 2 3.8 泄漏率 leakage rate . 2 3.9 空隙率 voids ratio 2 3.10 存水量 save water ratio 2 3.11 干燥时间 drying time . 2 4 一般规定 . 2 5 除湿工艺及设计参数 . 2 6 设备选择与布置 . 3 7 监测与控制 . 4 7.1 一般要求 . 4 7.2 传感器和执行器 . 5 7.3 除湿及送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 5 8 防雷与接地 . 5 DB32/T 2548-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长江公路大桥建设指挥部、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解放军 理工大学。 本标准起草人:吉林、胡安兵、冯兆祥、臧正保、季锦章、杨根成、缪小平、张向群、周畅、贾代 勇、张维苏。 DB32/T 2548-2013 1 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悬索桥主缆除湿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除湿工艺与参数、设备选择与布置、 监测与控制、防雷与接地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悬索桥的主缆除湿系统设计,既有悬索桥新增主缆除湿系统设计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65-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效率和阻力 GB/T 13554-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 GB/T 14295-2008 空气过滤器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悬索桥 suspension bridge 利用主缆及吊索作为加劲梁的悬挂体系,将荷载作用传递到桥塔、锚碇的桥梁。 3.2 主缆 main cable 以桥塔及支墩为支承、两端锚固于锚碇,并通过吊索悬挂加劲梁的缆索。 3.3 除湿 dehumidification 除去指定空间内的水分,降低相对湿度。 3.4 防护系统 protection system 用来防止主缆腐蚀的整体构成,可由钢丝镀层、涂油、缠丝、涂层、氯丁橡胶或塑料护套、注入干 燥空气等组成。 3.5 DB32/T 2548-2013 2 送气夹 airscoop shell 安装于主缆的钢罩结构,用于将干燥空气注入主缆。 3.6 排气夹 exhaust shell 安装于主缆的钢罩结构,用于将湿空气从主缆排出。 3.7 送气长度 delivery length 干燥空气从送气夹中心到排气夹中心的流动距离。 3.8 泄漏率 leakage rate 主缆的气密性指标, 泄漏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内通过主缆密封和敛缝泄漏的空气量与送风量的 比值。 3.9 空隙率 voids ratio 主缆成缆后内部钢丝之间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3.10 存水量save water ratio 主缆成缆后内部含水量占主缆空隙的比率。 3.11 干燥时间 drying time 主缆除湿系统投入正常运行到使主缆内部达到设计要求湿度的时间。 4 一般规定 4.1 主缆中存在的水分,应设置排水、通风和除湿措施加以消除,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降低维护费用 和运行能耗。 4.2 主缆除湿系统应保证主缆内部的湿度不大于 55%以满足防腐蚀的需要。 4.3 除湿系统设计中应考虑消声与隔振,并进行相应设计。 4.4 在主缆除湿系统设计中,应预留设备、管道及配件所必须的安装、操作和维修的空间,或在主体 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对于大型设备及管道应设置运输通道和起吊设施。 5 除湿工艺及设计参数 DB32/T 2548-2013 3 5.1 主缆除湿系统应使包含锚室、散索鞍、主鞍在内的全部主缆处于一个相对封闭、干燥的环境中, 避免主缆钢丝锈蚀。 5.2 主缆除湿系统设计应遵循空气过滤空气除湿干空气加压冷却送气主缆内除湿排气的 基本工艺路线。 5.3 主缆靠近跨中的区段含水量较大,含水率宜按主缆空隙的 7.5%计算,其余位置宜按 5%计算。 5.4 主缆的泄漏率宜取为 5。 5.5 送气夹入口的空气压力不宜大于 3000Pa。 5.6 送气长度应根据干空气从送气夹流入主缆到排气夹流出的过程中,受到的流动阻力和送气夹入口 压力经计算确定。 5.7 干燥时间宜取 12 个月。 5.8 送气流量应根据送气长度、主缆存水量、主缆泄漏率和除湿机组的除湿效率计算。 6 设备选择与布置 6.1 除湿机 除湿机的选择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a) 除湿机送风量应根据送气流量并附加 510%的风管和设备的漏风量; b) 当除湿机进口温度为 20,相对湿度为 60%时,经除湿机处理后的干空气应满足:露点温度低 于 0(相当于出气温度为 30,相对湿度为 15%);当除湿机进口温度为 0,相对湿度为 95%。经除湿机处理后的干空气应满足:露点温度低于-15(相当于出气温度为 30,相对 湿度为 15%)。 6.2 送气加压风机 送气加压风机的选择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a) 采用定转速加压风机时,加压风机的压力应在计算系统压力损失上附加 1015; b) 采用变频调速时, 加压风机的压力应以计算系统总压力损失作为额定压力, 电动机的功率应在 计算值上附加 1520; c) 设计工况下,加压风机效率不应低于其最高效率的 90; d) 加压风机的类型应针对系统的特点,结合加压风机的性能曲线和特性而确定。 6.3 空气过滤器 空气过滤器的选择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a) 采用高中效、亚高效、高效 B 类三级过滤; b) 高中效、亚高效过滤器的效率、阻力应符合 GB/T 14295-2008 空气过滤器的要求; c) 高效 B 类过滤器应符合 GB/T 13554-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的要求:B 类过滤器按 GB 6165 要求检验,在额定风量和 20%额定风量下分别检验,其效率均应不低于 99.99%;按 GB 6165 方法检验,在额定风量下过滤器阻力应不高于 220Pa。 6.4 消声器 DB32/T 2548-2013 4 消声器的选择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a) 按风机的噪声及频谱特性噪声允许标准确定的所需消声量, 即所选消声器的消声性能与需要消 声量相适应; b) 所选消声器的压力损失应与管道系统所允许的压力损失相适应; c) 消声器的气流再生噪声应与声源及消声性能相适应,使消声器的消声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d) 消声器的外形尺寸及长度与实际可供安装的位置相适应; e) 所选消声器应满足防火、防潮、防尘、防腐等工艺条件。 6.5 冷却器 冷却器的选择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a) 冷却器通过热交换器出口处高温空气和大气的热交换把空气温度降为 60或更低; b) 传热效果好;结构简单;清洗方便。 6.6 沿主缆敷设的送气管道宜采用增强热塑性塑料管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与耐候性。 6.7 风管与加压风机等振动设备的连接处,应装设柔性接头,其长度宜为 150300mm。 6.8 消声器应尽可能设置在气流比较稳定的管道段;安装方向必须正确,单独设置支吊架。 7 监测与控制 7.1 一般要求 7.1.1 主缆除湿系统应设置监测与控制系统,监测与控制内容一般包括参数检测、参数与设 备状态显示、自动调节与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设备联锁与自动保护、能量计量以及中央监控 与管理等。 7.1.2 设备设置联动、联锁等保护措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当采用集中监控系统时,联动、联锁等保护措施应由集中监控系统实现; b) 当采用就地自动控制系统时,联动、联锁等保护措施,应为自控系统的一部分或独立设置。 7.1.3 主缆除湿系统有代表性的参数,室内应在便于观察的地点设置就地检测仪表,室外宜 在便于观察的地点设置便于连接就地检测仪表的装置。 7.1.4 采用集中监控系统控制的动力设备, 应设就地手动控制装置, 并通过远动/手动转换开 关实现远动与就地手动控制的转换;远动/手动转换开关的状态应为集中监控系统的输入参数 之一。 7.1.5 主缆除湿系统的耗电量应计量。除湿机的耗电量宜单独计量。 7.1.6 中央级监控管理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能以与现场测量仪表相同的时间间隔与测量精度连续记录、显示各系统运行参数和设备状 态。其存储介质和数据库应能保证记录连续两年以上的运行参数; b) 应能计算和定期统计系统的能量消耗、各台设备连续和累计运行时间; c) 应能改变各控制器的设定值,并依据节能控制程序自动进行系统或设备的启停; d) 应设立权限控制等安全机制,并宜设置可与其它弱电系统数据共享的集成接口; DB32/T 2548-2013 5 e) 应有参数越线报警、事故报警及报警记录功能,并宜设有系统或设备故障诊断功能。 7.2 传感器和执行器 7.2.1 温度、湿度传感器的设置,应满足下列条件: a) 温度、湿度传感器测量范围宜为测点温度、湿度范围的 1.21.5 倍,传感器测量范围和精度 应与二次仪表匹配,并高于工艺要求的控制和测量精度; b) 温度、湿度传感器应保证插入深度,不得在探测头与主缆外侧形成热桥。 7.2.2 压力(压差)传感器的设置,应满足下列条件: a) 选择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工作压力(压差)应大于该点可能出现的最大压力(压差)的 1.5 倍, 量程宜为该点压力(压差)正常变化范围的 1.21.3 倍; b) 测压点和取压点的设置应根据系统需要,选在管内流动稳定的地方并满足产品需要的安装条 件。 7.2.3 流量传感器的设置,应满足下列条件: a) 流量传感器量程宜为系统最大工作流量的 1.21.3 倍; b) 流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前后应有保证产品所要求的直管段长度或其他安装条件; c) 应选用具有瞬态值输出的流量传感器。 7.3 除湿及送风系统的监测与控制 7.3.1 除湿及送风系统应对下列参数进行监测: a) 除湿机的启停状态显示; b) 加压风机的启停状态显示; c) 环境温湿度与除湿机组、送气夹、排气夹的温湿度; d) 空气过滤器进出口静压差的超限报警; e) 除湿机组、送气夹、排气夹的压力; f) 送气夹的流量。 7.3.2 送风系统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应设置调节主缆内温度、湿度、压力、流量装置; b) 保持主缆内对缆外的相对正压,能防止外部空气侵入。 8 防雷与接地 8.1 主缆除湿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等级为 B 级, 应在低压配电系统及信息系统信号传输线路 中采用电涌保护器(SPD)进行保护。 a) 配电线路用 SPD 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 SPD 的标称导通电压、 标称放电电流、 冲击通流容量、 限制电压、残压等参数进行选择; b) 信息系统的信号传输线路 SPD 的选择应根据线路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工作电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