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村镇建设检查调研材料_第1页
乡镇村镇建设检查调研材料_第2页
乡镇村镇建设检查调研材料_第3页
乡镇村镇建设检查调研材料_第4页
乡镇村镇建设检查调研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 乡镇村镇建设检查调研材料 九龙镇村镇建设检查调研材料 九龙镇距合江主城 22 公里,是大江区的南大门,大江区唯一的三峡移民异地搬迁集镇,又是大江区重点建设的七个中心镇,合江市首批启动的 45 个中心镇之一,合江市三大化工园区之一。 2016 年 5 月因行政区划调整,九龙镇由原九龙镇与三江乡合并而成,现有 16 个行政村、 1 个社区, 116个村民小组、 3 个居民小组,总人口 51452 人,其中城镇人口 18520 人,城镇化率为 幅员面积 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 3798 公顷。镇内设有天原危化、建设化肥、建设大件 、奇达物流、后阳溪客运 5 个水运码头,渝怀铁路在镇内设有货运站 2 个客运站 1 个。全镇现有各类企、事业单位 80 家,中国核工业建设化工总厂、合江天原化工有限公司、中日合资合江化医大塚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华新水泥厂坐落在集镇腹地,属典型的工矿复合型乡镇。按照合江市千亿化医的建设目标,到 2016 年,镇域经济总量达 200 亿元,到 2020 年,九龙将建成全国一流的化肥生产基地,年产值达 500元的合江新兴化学工业城、合江市旅游名镇、乌江流域最大的山区特色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形成工业经济发达、商贸流通繁荣、文化底蕴深厚、社 会功能完善、人民生活富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兴城镇。 二、近两年建设发展情况 2 / 9 城镇化工作,有序推进 1、城镇化率,不断提升。 2016 年我镇城镇人口为 镇化率只有 到 2016 人,城镇化率达 城镇化率年均递增 2、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07 年我镇集镇主要集中在江东老街,江西商贸区还在起步发展阶段,只是兴隆街、钟灵街有零星房屋,城镇建成区面积仅有 方公里,到 09年底江西商贸区的兴政路、建设路、建国路等 7 条街道逐 步形成,一个环境优美天原生活小区投入使用,建成区面积增加到 方公里。初步形成了江东工业区、江西商贸区的城镇格局。 3、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08 年转移富余劳动力 11255人, 09 年转移富余劳动力 850 人。 4、区域中心,日渐显现。九龙镇是以前的九龙区公所驻地,历史以来,都是大江区东南部的物资集散地,又有 319国道横贯其中,交通优势明显,是周边三江、三木、白马等乡镇的必经之路。特别是九龙成为合江市的中心镇和特色工业园区后,一些企业纷至踏来,进镇务工经商定居九龙的农民越来越多。九龙区域中心的地位日 渐显现。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依托建设化工的产业优势,引进化工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先后引进了天原化工、水合肼、三聚氢胺、建设二化、3 / 9 华新水泥、多晶硅、双甘磷、斯托赛克等一大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入住九龙,协议资金?亿元,到位资金?亿元。依托化工产业积极发展了建工建材、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等行业。09 年底镇域经济总量已达 元,本级财政收入 镇居民人均收入为 156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5012元,社会商品零售额为 元。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1、道路骨架基本形成。建成了建设景 观大道、建设西路、兴隆街、兴政路、建国路、钟灵街等 7 条主干道 7300米 ,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城镇道路网络,道路硬化率达到100%。 2、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镇有日供水 5 万吨的供水厂一座,自来水普及率 100%;有排洪沟、下水道 31600 米 ,排水系统畅通。有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厂各一座,均投入使用,集镇污水处理率达 90%;有垃圾中转站 2 座,垃圾车一台,垃圾处理率达 100%。在城镇绿化方面,严格控制绿地面积,采取栽植行道树、增加公共绿地、控制小区绿化三条腿走路的办法,不断增大绿地面积,新建了二泵房绿地、兴政路憩园、政府小游园、建设机关小区绿化带和人行道绿化带等,绿化总面积达到 420000 ,绿化率达到 28%。 3、公共设施较为完善。建成区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比较完善,有建设客运和九龙客运两个客公司和4 / 9 两个客运站;有乌江购物中心、建设菜市场和建设综合市场等三个专业市场;有幼儿园 4 所、小学 3 所、中学一所;有医院 4 个。公益事业配套齐全,各项设施完善。 规划管理,严格依法 1、规划编制与时俱进。 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2016 年 8 月,我镇委托合江市渝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九龙镇江西片区控制 性规划和三门子村庄规划,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依据。 09 年 5 月,又编制了辖区官小村、大门村、九龙村三个村的新村规划编制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发展思路。 2、项目储备留有余地。为加快九龙城镇建设步伐,我镇建立了城镇建设项目储备制度,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编制一批项目,储备在项目库中,进行招商引资,争取国家政策投入,项目库中储备的建设景观大道、建设西路、兴隆街滑坡治理等项目都已按计划完成了项目实施。 3、建设管理、严格依法。为切实抓好村镇建设管理,镇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等规 范性文件,全面落实了管理责任,严把选址、设计、招投标、质量、安全关。要求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进行设计,设计须通过有资质的单位审查合格后才用于施工。在施工期间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监理、监督制度,任何建设项目都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完善监理和监督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通5 / 9 过完善建设程序,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近几年来,全镇没有不合格工程交付使用。加大违法建筑查处力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目前为止,镇区无违法建筑发生。在管理工作方面,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城镇房屋小区化。九龙城镇建设之初,没有逾越其他乡镇建设的老 路,即一条街、两排房、火柴盒的建设模式,既浪费土地,又不便管理,居住环境差。针对这一情况,逐步转变了建设观念,现在按小区模式在规划建设。 、农房建设规范化。我镇为了加强农房建设管理,根据城乡规划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全面落实了管理责任,严把建设选址关、设计关、建设管理关。严格按村镇建设程序办理。两年来,共办证 265户,建筑面积 47010 平方米,办证率达 100%。基本杜绝了违法建筑现象。 、镇容管理制度化。抓住文明镇创 建和实施清洁工程等契机,组建了环卫清扫队伍,建立了环卫清扫管理制度,落实了门前 “ 三包 ” 责任制,增添了环卫车、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加大了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无卫生死角,无暴露垃圾,切实改变了城镇面貌。 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1、资金管理。为了加强城镇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提高6 / 9 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安全使用。镇政府把市、区安排的补助资金和本级财政投入的建设资金,纳入财政统一管理,支出由政府主要领导一支笔审批,财政统一支付,做到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2、项目管理。城镇建设项目的管理 ,由镇建环所提出项目计划,经有证设计单位设计,多方论证后报镇党委、政府集体讨论确定,按招投标管理办法实施招标投标,建环所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从而加强了项目管理,保证了质量安全。 3、资金投入。加大城镇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城镇建设高速发展,一是将建环所、市政所人员、办公、市政设施维护维修、路灯电费、环卫设施、人员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保证了城镇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每年该项投入在80元左右。二是加大了市政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的投入度,每年镇政府都要规划建设一批市政建设项目,两年来,我镇投资 70 万元完成 了建设景观大道市政管网工程,投资51 万元完成了建设景观大道人行道彩板工程,投资 40 万元,完成了建设景观大道路灯安装工程,投资 20 万元完成了地下管线沟建设,其它零星市政、绿化工程投入 60 万元。 5 年来累计投入市政建设工程 241 万元,其中市级补贴 80 万元,区级补助 54 万元,镇财政投入 107 万元。 政策措施,保障有力 7 / 9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为加强我镇规划建设管理,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我镇在区域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镇党委 、政府把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加强了领导,落实了责任,成立了村镇规划建设、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党委成员担任,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设立办公室,将规划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给相关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实行奖惩制度。 2、机构健全,人员到位。镇政府设立了建设环境保护所,市政管理所,落实工作人员 22 人,专门负责城镇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镇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等工作。做到有人抓、有人管,建立了分管领导,包村包片领 导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村社责任人负责制的横到边纵到底的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全面加强了城镇规划建设工作,有效推动了城镇化进程,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3、抢抓机遇,促进发展 紧紧抓做九龙化工园区建设机遇,打好园区牌,以服务园区发展为中心,以化工产业为依托,很抓物流货运,建工建材,产品加工等二、三产业,推动了城镇建设,促进了城乡统筹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8 / 9 紧紧抓做合江市 45 个中心镇和大江区 4 个重点镇建设机遇,争取市、区对我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并以中心镇为品牌,宣传九龙,集聚人 才、资金、生产要素发展九龙城镇,促进了我镇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存在问题 由于我镇城镇建设用地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开发成本高,本级财政收入有限,造成城镇建设投入不足,欠债多,城镇化进程推进速度慢。城镇常住人口中,有相当部分是农村转移进镇落户的村民,人口素质相对较差,文明意识、城镇意识、环境卫生意识还有待提高,宣传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今后工作打算 紧紧抓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