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创业工作会议经验材料_第1页
全民创业工作会议经验材料_第2页
全民创业工作会议经验材料_第3页
全民创业工作会议经验材料_第4页
全民创业工作会议经验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全民创业工作会议经验材料 愚公移山志 硬汉桑梓情 我是一个从不甘于现状的人,不屈于贫穷的人,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命运,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 ! 这是居住在边远山区里一位普通农民的心声和愿望,也正是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他的理想和愿望正在一步步实现。他就是陕西省白河县宋家镇光荣村的村民王启武。今年45 岁的他, 201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006 年当选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2007 年被县政府授予 务工能人 。 2009 年被评为市级 劳动模范 , 010 年被评为全县 全民创业标兵 , 2016 年当选为 市人大代表。 2016 年以来,先后获得县外出务工能人荣誉称号、县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市级道德模范荣誉称号等,这一个个荣誉无不承载着他艰辛的心路历程。 人穷志远,用智慧与汗水创造生活奇迹 由于家庭贫困,王启武初中毕业后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那年他才 14 岁。人穷志不穷,认识到仅凭几亩薄田一双手要想发家致富是不可能的,不屈于现状的他立志要走出去,去看看外边的世界,闯荡 江湖 发家致富。想做就做,在辍学的第二年,他求爹爹告奶奶,最终,硬是说动了他一个远方表叔,帮忙说情,在信用联社借贷 50 元钱,尝试着2 / 7 贩卖土特产等 小本生意。他翻山越岭,一家一户收购农产品,有时候运气不好,一天跑几十里山路,只能收购 10 几个土鸡蛋,但他并不气馁,硬是凭借着自己的毅力,用自己的双脚跑遍了宋家镇的沟沟岔岔,有付出就有收获,他用 50 元钱的本钱尽赚两万余元的利润,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的他也成了宋家镇光荣村仅有的万元户。 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王启武认识到在家发展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带着做小本生意赚来的一万多元钱,毅然离开家乡,开始了 10 年的打工生涯。 1997 年,他凭借在砖厂打工积蓄的人气和经验,带领当地农民工 200 余人到河南省平顶山市承包了 两个砖厂,经过他的苦心经营和努力,年收益达 40 余万元。 有了管理和经营经验的他,在 2006 年扩大了经营规模,带领 300 余名农民工到河南省平顶山市一次承包了 3 家砖厂,又在湖北省胡家营承包砖厂 1 个,年收入达 200 余万元,就这样,他凭着良好的信誉与务实的作风得到了窑厂老板的认可,从一个普通窑工成长为砖窑的 小包头 ,一步步走向成熟,迈向成功。此时,他个人资本积累达 400 余万元,也带动 200 余名农民工走上了发家致富得道路,有 100 余名和他一块务工的农民工盖起了二层小洋楼。王启武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外出务工能人。 饮水思源,返乡创业引领家乡致富 3 / 7 10 年磨一剑,富裕起来的王启武,经常说道: 我一个人富裕不叫富裕,赚钱了,只有带动家乡的老百姓走上致富道路,为他们办几件实事才是我发展的愿望 他时刻提醒自己,虽然家乡贫穷,但是却是光荣村的山山水水养育了自己,如何让改变家乡贫穷的现状是他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他时刻寻找机会帮助家乡改变生活环境。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现在有了资金积累,我要回家创业,让自己的家乡更加美好繁荣! 他说道做到, 2006 2007 年间,宋家镇争取到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在向农民筹资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远在河南务工的王启武得知消息后,主动回乡承包了水泥路硬化建设项目。他说: 钱现在筹不够没问题,只要家乡的路能修起来就好,钱可以先欠着 。他先后垫资 30 余万,修通水泥硬化路 5 条,历程达 31 公里。在王启武的建设推动下,如今的宋家镇已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这每条平整的道路无不蕴含着王启武的心血和汗水。要使农民增收有路子,王启武意识到仅靠外出务工不是长久之计,只有依靠发展产业才能保证农民持续增收。为此王启武串门入户,动员在家群众发展烤烟、茶叶、核桃等产业, 2016年、 2016 年他个人先后流转土地 100 余亩, 带头发展烤烟50 余亩、种植茶叶 50 余亩,并帮扶两户烤烟大户种植烤烟40 亩,资助资金 2000 元,带动全村烤烟种植面积达 250 余亩,茶叶 500 余亩,新建核桃示范园 2000 余亩,如今发展4 / 7 产业已成为光荣村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路通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方便了,生产成本得到节约,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产业发展起来了,农民的持续增收能够实现了,农民的钱袋子也足了。富裕的农民感激他,发财的群众拥护他,但王启武依然谦虚的说: 我做的远远不够,我还需要为家乡和父老乡亲做更多的事 ! 慷慨解囊,乐于助人奉献爱心 王启武同 志在自己富裕的同时,从没忘过他家乡贫苦的乡亲父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爱心。 1997 年,他捐资 4000 元架设了通往长沟的便民桥,桥修通后,大大缓解了长沟 200余名老百姓的通行难问题; 2006年又为宋家初中捐资 2000 元,用于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2007 年,宋家中心敬老院建设中期,资金十分紧张,王启武听说是为孤寡老人建敬老院,个人捐资 10000 元,通过个人努力为敬老院建设添砖加瓦。如今,敬老院的五保老人逢人便说:王启武是个好人,他为敬老院的五保老人做了很多好事,我们真的很感激他。 008 年,当大家 都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春节气氛中时,双喜村杨登高的妻子张龙英,却经医院诊断为恶性脑瘤,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 6 余万元的手术费对于杨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王启武知晓后,捐资 5000 元以解杨家之危。张龙英于正月初六成功实施了手术。出院后的张龙英到王启家致5 / 7 谢说: 要不是你,我可能活不到现在,是你救了我 010 年双喜村 11 组张晓考上了大学却凑不齐学费,打算放弃学业出外务工,王启武得知情况后立即为她送去了 3000元现金,缓解了张晓的燃眉之急,之后张晓说:要不是王叔叔的慷慨解囊,我可能早就辍学外出务工了,也不可能有 现在这样好的机会继续读书深造,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辜负他的期望,用最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多年来,得到王启武同志救助的困难群众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有多少,他不图回报,时刻把帮助别人当成一件快乐的事。 愚公移山,开山平地建设美好家乡 穷则变,变则通。 2008 年,当看到县上搬掉三座大山,平整土地千余亩,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时,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准备在光荣村 12 组投资 1000 余万元,平整100 亩土地建设一流的生态新村,让家乡的父老乡亲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设想已定,说干就干,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经过 一番努力,他的设想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投进自己全部积蓄,并贷款上百万,先后投入 1000多万,按照工程计划改河开山,平整土地 100 多亩。 新村建设中,遇到了拆迁征地、筹措资金等难题,他没有打过退堂鼓,而是迎难而上,一家一户,苦口婆心地给征迁对象做思想工作,通过以地换房和以房换房等优厚条件,6 / 7 最终取得征迁农户的同意。在资金严重紧缺的情况下,他发动全家动员,向亲戚、朋友、银行等四处筹借建设资金,累计筹措资金 300 万元,硬是凑够了投资资金 1000 余万元。如今,光荣生态新村建设已完成一、二期工程,三 期工程正在实施中。建起房屋 150 余间, 2016 年底 120 户 1000 余人在这里安家落户,当地和附近村民无房户、危房户、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王启武挖山平地的举动赢得了当地村民的交口称赞,更是白河 三苦 精神群众苦干建家园的真实写照。在新村建设中,他不仅吸收 100 多名乡亲就业,而且把房屋以低于市场价 300 多元的价格卖给乡亲,仅首批 60套房就少收入 300 多万元,被同行笑称为 傻子 。 2009 年10 月,安康市委书记刘建明来白河考察工作,在光荣村建设工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随行的干部说, 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需要更多王启武这样的 傻子 。 也正是这种 傻子 精神,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评价,各界媒体的认可和关注,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陕西日报、华商报、安康日报及安康广播电视台等省、市、县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