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航集团扭亏增盈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华航集团扭亏增盈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华航集团扭亏增盈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华航集团扭亏增盈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航集团扭亏增盈案例分析摘要:华中航运集团在国内尤其是长江干线和南北沿海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了不断发展的过程,本文介绍了公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企业物流 经营管理 华中航运 案例提出 1、企业介绍 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综合实力居全国500家最大服务行业水上运输业第25位,并荣获华中地区第一家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称号,在国内尤其是长江干线和南北沿海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存在问题 与共和国同龄的华航集团前身是湖北省航运公司,在计划经济年代曾经为国家、社会及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度陷入亏损严重的泥坑,华航集团从1994年开始出现亏损,2000年基本上靠卖资产度日,2005年跌入历史谷底,1995年至2005年连续十年亏损额高达1.78亿元,企业陷入困境、亏损严重、极不稳定、几乎崩溃。 案例分析 华航集团曾经陷入困境、出现严重亏损的主要原因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思想观念和企业文化落后。企业干部员工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等、靠、要”,企业文化落后,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经济结构不合理。企业流动资金和发展资金紧缺,运输船舶老旧、港口机械设备老化、水下工程和医疗服务等设施设备不足,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市场经营管理人才。 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不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机制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没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历史债务包袱沉重和企业亏损严重。对职工的公积金、养老统筹欠帐较多,许多老的历史债务包袱沉重,企业效益不好、亏损严重。 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不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水运物流价格很低、燃油成本居高不下、人工成本连续攀升、各种规费种类繁多并且负担沉重等等。 问题解决 华航集团陷入困境、出现严重亏损的状况引起了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5年9月,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国资委、武汉新港投资集团及时地调整和充实了以张照建董事长为首的华航集团领导班子,此时成为华航历史的转折点和里程碑。换人,换思想,换方法,最后换了结果。时至今日,仅七年的时间,华航集团得到较大的进步和快速的发展,初步实现了从经营船到经营市场需求的转变。特别是,“大营销、大客户”战略,使华航集团与客户的关系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短期合同服务”变为“长期合同服务”,“从完成客户指令”变为“实行协同运作”,“从提供物流服务”变为“进行物流合作”,确保企业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其主要解决办法如下: 1、明确市场定位,确立商业模式 华航集团领导在大量市场调研基础上,反复分析华航集团国企品牌优势、行业政策环境、航运市场发展走势、客户企业发展方向、同行竞争者现状与发展战略、走势和节奏以及公司的优势和劣势等多方面因素,将企业的市场定位确定在冶金、化工、粮油、电力、制造等行业大企业干散货运输市场上,将商业模式确定为经营市场和经营船。把竞争改为合作,把船东改为物流商,把局部运输改为全程包干运输,把单一水路运输改为水铁公空一体化运输,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 2、调整经营思路,确立营销战略 按照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要求,不断地创新思维,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货源基地为平台、以营销网络为支撑、以船舶管理为保障、以提供运输物流解决方案为手段”的经营方针;“巩固江运、发展海运,全力打造现代水运物流产业链”的发展战略;“跻身大市场、建立大物流、服务大客户、实施大营销”的营销战略。将企业与传统的船东、船代、货代区别开来,不断地“截取客户的功能”,不断地创造客户的新需求,搭建了一条水运物流产业链,努力充当起整合运营商的角色。 华航集团在确立了准确的市场定位之后,近几年全力以赴加大了市场的培育。根据客户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整合社会资源,调整经营思路,创立了多式联运物流新模式,具体讲就是:采取海江联运、铁水联运、水公联运、铁水公联运、海江直达、江湖直达、海船江船对接、多点配送等多式联运物流新方式。将这种多式联运的物流运输新模式不断地进行复制,从长江到国内沿海到近洋、远洋;从水路复制到公路、铁路,不断延伸,实现了从单一的水运向全方位物流运输的转变。 3、健全营销网络,增强服务功能 模式取胜,网络为王,决胜终端。华航集团近几年先后在长江沿线、南北沿海重要港口和客户单位设立了36个办事处,要求各办事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开枝散叶”,不断地将经营触角从长江干线、国内沿海向华北华南、西南内陆、中原腹地延伸,构建出“T”型网络。通过对经营生产各环节流程模块化、程序化的管理,构成一个结构缜密、功能齐全、信息畅通、运转高效的营运主体和营销网络体系,搭建了一条水运物流产业链,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营销团队,组建了长江沿线、国内沿海航运企业少有的营销网络;并通过对客户实行“贴身服务”、“零距离响应”,将企业的经营思想、运营能力和服务水平准确地传递给客户。 4、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实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收入能增能减的分配激励机制,根据相关政策并结合企业实际,对华航集团和二级单位经营管理者实行年薪制,将华航集团年度经营目标分解到二级单位,实行绩效挂钩考核;同时制定并执行华航集团工资分配制度和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对岗位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等多方面量化考核,强化奖优罚劣、多劳多得、重在激励的分配机制,改变了原有的“大锅饭”和“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良局面。 5、打通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 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华航集团进行了多年的努力,率先与浦发银行武汉分行开展银企合作,大胆尝试船舶抵押贷款的方式方法。近几年,上海浦发银行武汉分行不断加大对华航集团的船舶抵押贷款的授信额度,农行、建行、民生银行、汉口银行等金融单位也加大了对华航集团的流动资金贷款力度。 思想汇报 6、实行低成本扩张,组建万吨级船队 近几年来,华航集团通过对运力结构进行调整,淘汰处置不适应市场需求、安全隐患严重的老旧船舶,投资新建、购置一批自航船,运力规模不断增加,运力结构趋向合理,竞争实力明显增强。特别是在2010年,华航集团抓住机遇,通过贷款,内部集资、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方式,一次性发展六艘万吨级长江干散货自航船,组建了长江上最大的万吨级船队,使企业自有运力规模得到空前发展,企业竞争实力得到很大提升。 7、整合社会资源,输出华航品牌 随着华航集团在长江流域及国内沿海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越来越高,市场拓展力度的不断加大和货源组织工作的不断加强,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扩大,货运量也在不断地大幅增加,华航集团自有的船舶运力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江海货物运输物流业务的需要。为此,华航集团通过采取入籍加盟委托管理、联合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方式,输出华航品牌、整合社会船舶运力资源,壮大了华航集团船舶的运力规模。目前,华航集团船舶运力达到28万吨,可直接掌控的江海船舶社会运力达到100万吨以上,成为企业不断壮大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完成江海货物水运物流运输提供了江海船舶运力保障。 8、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确保企业稳定 为了解决2005年以前企业存在的大量债权债务及历史遗留问题,华航集团通过采取清产核资、债务重组、改制分流、加大债权清收力度等多种办法,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确保了企业稳定。 9、培育企业文化,加快人才培养步伐 近几年来,华航集团思想政治工作实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并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 华航人深知“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经营人就是经营人心,经营人心就是经营人的需求”的道理,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不同层次干部员工进行了教育培训,还成立了华航商学院,采取“军队+家庭+学校”的模式,用军队的方式来管理企业,用家庭的方式关心职工,用学校的方式培养员工,员工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