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方法的思考.doc_第1页
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方法的思考.doc_第2页
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方法的思考.doc_第3页
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方法的思考.doc_第4页
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方法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教学“主问题”设计方法的思考凉州区金山九年一贯制学校 张永春新课程倡导“对话”式教学,强调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是师生间积极互动的过程。为体现互动,教师不遗余力,所以我们的课堂变成了教师连续性的提问。学生不断的举手或是教师指名提问回答的场所。表面上看,课堂在贯彻“以人为本”,在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但我们对提问仔细甄别后生发疑问:整堂课中提出的有效问题又有多少?正如苏霍姆斯基所讲:“学生在课堂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诸多问题大量侵占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时间,有效阅读被琐屑提问逼向课堂的边缘。毋须置疑,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堂成功的“问题教学课”,研究表明:语文课注重学生智慧技能的习得,发展与问题教学相伴而生,随答问能力提高而优化,以教师提问水平优劣为基准条件(何更生作文教学与心理学)。所以语文教学要真正实现“对话”,教师的提问必须以启发思考为灵魂,让课堂成为学生积极思考的场所。笔者认为,教师设置问题应该本着务实教学目标、细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作用、优化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一堂课里设置一两个目标明确,提法新颖,难易适度,发人深省的“主问题”,达到“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效果。在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主要提问或问题。称为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主问题”是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构成课堂的主框架,其下面还可以分出若干个二级或三级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成为全面阅读文本的切入点,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触发学生思考、探究的精神,引起学生激烈的讨论。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创设“主问题”,以独特的角度和方式进行重点突破,达到简化教学头绪,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率的作用呢?笔者谈谈对 “主问题” 创设的几点粗浅认识。一、创设“主问题”,要以准确把握其基本特性为前提。主要表现为:1、启发性。要使问题变得有效,问题必须具有启发功能,要引导学生探求和思考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并积极组织答案。这就意味着,教师要避免提出一些只有唯一答案或修饰性的问题,使问题既能启迪学生智慧,留给学生思维拓展的空间,又能紧扣书本,进入文本。如学习汪曾祺的陈小平。笔者的“主问题”是:“团长打死了陈小平,自己还觉得怪委屈,这是为什么?”该问题从团长入手,来揭示军阀草菅人命的现实,再从陈小平被打死,理解人们内心的狭隘、愚昧,从而启发学生审视传统观念对人的扼杀。学习深入到作者的创作意图的探究中。2、鲜明性。“主问题”在教学中是提纲挈领的,就应该是旗帜鲜明。它在课堂中是夺目的,吸引人心的,它让人深刻思考,让人思想激越,让人回味不绝。或许是一个话题,一个句子或是一个词语。但都能从中让你感到喜爱无比。如冰心的谈生命,我的“主问题”是,不敢说生命是什么,却能说生命像什么,这是为什么?到底生命对我意味着什么?学生围绕“是”与“像”展开探究,从生命的表征、历程谈到实质,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和广泛思考。探明作者用比喻诠释生命的原因,懂得如何善待生命,珍惜生命。3、灵活性。有价值的问题就在于能够激发学生思维动因。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主问题”提问巧妙灵活,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中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问题。对新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过程中,学生创造能力会不断加强。“主问题”的设计要简练新颖,朝着思维逆向,具有发散性,批判性,要从学生易忽略出着眼,从思维路径的导向着手,着力触发学生思考的兴奋点。如教项链,提出:评论界认为,马蒂尔德是虚荣的典范,你对此有何高见?学生从自我思想倾向去思考,仁智俱现,对人物形象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二、创设“主问题”的方法。1、咬定“题目”不放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本的灵魂再现,往往会体现作者独特的构思。那些体现作者思路,点明内容要点,统领全文的题目都是设计“主问题”的突破口。如教斑羚飞渡,可以设问,斑羚为什么要飞渡?斑羚怎样飞渡?从前一个问题探明,人对弱小生命的威胁,后一个问题来总结团队合作精神的震撼,引发人们对自我行为的反思。又如教小石潭记,设计的问题是,小、石、潭、记四个字在课文中都有文章,请同学任选一个字来说话,谈谈课文中那些内容能够分别表现这四个字。教师以其中一个做示范后,学生自选内容,自由品析,从景、情、意、写作方法等方面都做了探究,可谓一问切中肯啓,“解牛”游刃有余。2、立足“重点词句”中。一篇文章中,可能会有文章的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或是有在全文内容和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短语等,这些都把它叫做品读文本中的重点词句。抓住文章的中心句,等于抓住了文本的灵魂。如白杨礼赞中,抓住中心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提出“主问题”:司空见惯的白杨树怎么不平凡,还值得作者如此赞美呢?学生探究出平凡之中见崇高精神,问题已扩散于全文了;教皇帝的新装可以抓住关键句“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提问:织工因何赋予新装这样的特性?学生在探究新装中认识大臣和皇帝的愚蠢;在孔乙己中抓住过渡句“孔乙己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设问:孔乙己为什么会使人快活,其原因是什么?本文的主题就能理解清楚;抓“孔乙己”中诸多语句中的“半”字来分析其半字人生;抓与朱元思书中的短语“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问文中写了哪些“奇山”哪些“异水”,“独绝”如何表现出来的?分析借景抒怀。3、一“点”一“线”需抓紧。有时文章中出现的一个“点”,往往也是设定主题的主要素材,如孔乙己的半字中,有人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读读孔乙己与“偷”。教师让学生任选课文中的一个点进行讨论,结果由“偷”引出“酒”,由“偷”引出“笑”,由“偷”引出“打”,由“偷”引出“情”。一个“偷”字贯穿全文,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对于叙事文体,一般都有线索。从中精心选择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点形成一个问题。就可全程引导学生积极阅读和思考,还使得学生快速读懂课文,思维及时得到有效训练。如藤野先生有两条线索:明线写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写我在藤野先生引导下的思维的变化,在此提出“主问题”:藤野先生身上的哪些方面对我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从文中叙述描写抒情语句入手,找准我的变化过程,体会先生治学严谨,毫无民族偏见等精神和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阅读是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以从发现文章美点出发创设“主问题”。如教记承天寺夜游设置的问题是:梁衡曾这样讲,有一种互轴静静地垂于厅堂两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请同学们走进课文,从语言之美、画面之美等角度去发现这一精品的精妙之处。学生以探究、欣赏、发现的眼光置身于课文中。尽情感受语言之精,景象之美、意境之深。4、一问贯穿全文中。语文的本质就是品味语言,揣摩写法,感知人文精神,教学中“主问题”设计应关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把握语言规律,理顺行文构思,品评精神内涵。如教岳阳楼记,我的“主问题”是:本文360字,一词一句总关情,你认为文章的情感是通过那些方面表现出的?学生从“衔远山,吞长江”的凝练,骈散的合的整饬,景变引起的情变,先忧后乐的境界等。作品的语言、写法,、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都触动着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根据自己的兴味寻找探究切入点,仔细咀嚼字词佳句。兴味盎然地讲出自己的认识及感受,这样的教学情形,在传统的互动中是很难得一见的。这种用“主问题”组织的阅读教学,学生能快速进入文本,圈点勾画,品评咀嚼,思考表述,听说读写融为一体。引起学生极高的兴趣。但是,创设“主问题”并不是一项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