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天小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科任老师: 郑燕敏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围绕“多彩的秋天”来编排的,识字课选的是关于秋天的词语,课文写的是秋天的景,秋天的人,秋天的事,口语交际也是关于秋天的话题。具体内容有:识字一;1、秋天的图画;2、黄山齐石;3、植物妈妈有办法;4、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二、教学目标1、认识61个生字。会写42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部分课文会背诵。3、了解秋天景物的特点,知道秋天里事物的变化,喜欢观察秋天,喜欢秋天这个季节。4、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三、重难点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总结识字方法,自主识字。进行自主识字的展示和交流,激发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兴趣,是教学的重点。通过学习课文和实地观察,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秋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六、课时分配 13课时识字一 1课时1、秋天的图画 2课时2、黄山奇石 2课时3、植物妈妈有办法 2课时4、古诗两首 2课时语文园地一 4课时识字1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二、读中识字。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4、开火车读生字。5 同桌卡片抽读。三、朗读感悟。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5、 多种形式读。(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四、在读中巩固识字。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3、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2、卡片游戏找朋友。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认读字音。2、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3、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4、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5、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七、 关于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秋风萧瑟、秋雨绵绵八、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识字1 宜 实 秋天的词语:一叶知秋、春种秋收、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教学反思: 本课都是描写秋天的词语,有些词语并不好理解,我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图来理解词语了的意思,就容易多了,他们很快就领会了意思,体会了秋天的美。1、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记生字,感悟课文,指导写“波、浪”两个字。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说说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3、引入新课,出示课文。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任务:(1)、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然后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2)、把课文读通顺。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3、合作识字。同桌互相认读“我会认”中的生字,不会认的请教对方,相互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出示生字卡片:燃 勤 笼 浪 粱 读一读,你发现了么?(“燃、勤”是前鼻音的字,“笼、浪、粱”是后鼻音的字。)5、课件出示词语: 灯笼 高粱 指导:“笼”、“粱”在上面的词中都读轻声。6、“点豆豆”游戏巩固生字三、感悟课文。1、请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2、教师范读。3、学生自读,边读边想象秋天的图画。4、小组合作。(1)、选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小组其他同学听,再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句子,然后互帮互学,读好每个句子。(2)、比赛读,看谁读得美。5、提出自己在读中弄不明白的问题。6、配乐齐读课文,读出秋天的美好,读出人们的喜悦。四、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波、浪”两个字。说说两个字有什么区别?2、范写。3、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临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指导背诵课文,指导写字。教学过程:一、指导背诵全文。1、全文共有四句话,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试背。2、齐背课文、指名背、配乐背。二、指导写字。1、课件出示生字:灯、作、字、苹、丽、劳2、给这些生字组词。3、写字指导。作:左窄右宽,注意“作”字右边的写法。丽:上下结构,上边一横不要写断成两画。劳:上中下结构。4、学生在课本上描红。5、学生在练习本上写生字,写后互相评议。三、指导实践活动。 1、自由读“我会读”中的句子,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图画。 2、开火车读这四个句子。 3、课外实践活动指导。 (1)、讨论:我们用什么方式表现秋天呢? (2)、讨论后了解可用以下方式表现秋天:画秋天的果园、画秋天的田野、用落叶作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用日记赞美秋天、唱赞美秋天的歌曲、读赞美秋天的诗等。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2、背诵自己喜欢的内容。板书设计:1、秋天的图画梨树挂灯笼山野美丽 苹果露笑脸 人们勤劳稻海翻波浪大雁排“人”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重点指导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开始时是自由读课文,同桌对读。大声读文来初步感知课文,又回到文中让学生喜欢哪句就读哪句,想怎样朗读就怎样朗读。同时分句进行朗读指导。有指名读,自由速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而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2、黄山奇石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运用学生讲、读、画、表演等各种方式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你河山的热爱之情。 3、结合观察图画,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教学重点、难点:1、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2、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课前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看图初步感受黄山石的奇妙。2、学习生字词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你去过黄山吗?知道黄山有哪四绝?2、黄山在我过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四绝。读了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中可能要写什么呢?二、观察图画。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图上的三块石头象什么。2、过渡。课文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石头呢?读一读就知道了。三、读文识字。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读流利。不会读的字可通过“桃子”、“树叶”上的拼音来解决。2、第二遍,要求边读边想想课文介绍了几种黄山奇石,用横线画出来。3、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14个生字,让学生认读。4、找一找这些生字在文中组成了什么词语。即:风景区 尤其 仙桃石 石盘 山峰 胳膊 巨石 每当 脖子 著名 形状5、课件出示以上词语,开火车认读。注意“膊”在“胳膊”一词中读轻声。6、巩固识字。(1)、猜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当);一个人,在山边(仙);学者头上带草帽(著)。(2)、读新组的词语:山区 其它 仙人 盘子 巨人 当然 著作 图形 形态7、指名读,分组读,全班读课文。四、指导写字。1、观察“尤、其、区、巨、它、安”六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说说怎样写。3、比较字形。区巨,都是半包围结构。笔顺分别为 : 尤其,都是独体字。它安,都有宝盖儿。4、师范写生字,请学生认真观看。5、学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写好后组织学生评议、参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图文结合,感悟课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词语。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二、新授: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黄山还有哪些怪石呢?(想象说话) 10、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板书设计: 2、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奇特 有趣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我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奇石研读,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如有的同学喜欢朗读,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等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节课中,学生用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产生的效果也非常好。3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2、识字写字。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2、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访问植物妈妈好吗?你认识哪些植物呢?(相机出示苍耳、蒲公英、豌豆、稻谷、棉花等植物图片)。你认识它们的孩子吗?(出示苍耳、蒲公英、豌豆、稻谷、棉花及它们的种子对应的图片。)2、植物妈妈的孩子长大了。想出去旅行,植物妈妈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的孩子呢?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录音朗读课文。 3、学生模仿录音练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在小组内汇报朗读情况,读给同学听。三、识记生字。 1、集体拼读“树叶”、“苹果”中的生字。 2、课件出示“我会认”中的生字。 旅、蒲、降、娃、纷、苍、洼、啪、炸、蹦、察、识 (1)自己考考自己,看能不能全部正确认读。(2)同桌互读互查。3、找出这些生字在课文中组成的词语,读一读。旅行 蒲公英降 落伞 娃 娃 纷 纷 苍 耳 山 洼 炸开 蹦着跳着 观 察 知 识(1)、指名读。(2)、指导:“炸、察”是翘舌音;“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4、齐读课文,在读文中巩固生字。四、指导写字。1、让学生观察“已、甲”等8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先描一描,发现字的特点。 3、重点指导。 比较“已己”的区别。“纷、经”两字有绞丝旁,写好撇折。“如、好”都有女字旁,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4、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辅导。5、写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布置作业1、读熟课文。2、抄写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2、学习生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以课件形式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二、研读感悟。1、学习第一节。(1)自由读。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你能联系整篇课文说一说吗? (“四海”指到处,“四海为家”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2)指导读好问句,读出疑问的语气。2、学习第二节。(1)出示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动画。学生看动画,听老师朗读第二节。(2)比赛朗读。谁能比老师读得更好?指名读,读中指导。(3)看动画课件,蒲公英的种子乘着风纷纷出发,理解“纷纷”。然后给学生试着用“纷纷“造句。(4)趣味对话练习。蒲公英妈妈的孩子就要去旅行了,临行时,它和妈妈说些什么呢?如:妈妈:“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广阔的田野、高高的山冈才是你们的家。我为你们准备好了降落伞,风儿一来,我们就告别您老人家,到别处去安家。”)3、学习第三、四节。(1)自由朗读。(2)小组交流:自己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3)出示“苍耳”的种子。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摸一摸,结合课前观察说一说有什么感觉?结合课文理解“铠甲”,知道在文中指苍耳带刺的硬壳。(4)启发表达:小兔子带着苍耳的种子到哪里去呢?相机画图理解“山洼”。(5)“蹦着跳着”能换成哪个词?(蹦蹦跳跳)配上动作练读第四节。(6)指名读第三、四节。4、学习第四节。(1)齐读。(2)说说读后受到什么启发?(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学到很多知识。)5、背诵比赛。6、读“读读抄抄”中的词语,照样子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三、说一说。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四、指导写字。1、观察“娃、洼”两个字,说说写时注意什么?2、指导:两个字的右边是由两个“土”字组成,不要把一竖写到底。3、学生练习写字。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背诵课文。教学设计: 3、植物妈妈有办法(准备) (靠)蒲公英 降落伞 风吹苍耳 铠甲 动物带 传播种子豌豆 豆荚 太阳晒(仔细观察、增长知识)教学反思: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教学时我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学生读得兴致勃勃,在读中很快就掌握了植物传播种子的途径。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教学重点:识字写字,背诵古诗。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鼓励学生收集植物的种子,调查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所得。教师讲解: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他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两首(板题)(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理解课题,自读古诗。1、借助拼音读课题。注意“赠”、“景”是后鼻音。书空“刘”自。2、说说题目的意思。3、苏轼送给刘景文一首什么诗?请大家小声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完后再读给同桌听。4、用笔圈出生字读读。5、同桌合作学习生字,尝试理解字义。三、再读感悟,想象画面。1、自由读诗,结合图画思考:诗歌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色?2、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相机点拨。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合作,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融入感情读。4、小组汇报自学收获和不懂之处。小组间答疑。教师进行指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6、指导感情朗读,带着对秋天的赞美语气来读。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读了这首诗后,头脑中形成了什么画面。2、根据诗意,参看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五、想一想,议一议。秋天难道只有橙黄橘绿两种颜色吗?出示课件(显示五彩斑斓、富有生机的秋景),让学生议一议。六、学写生字。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2、学生认读。首,书空笔顺。注意“枝”的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3、让生观察范字,说说怎样书写。4、指名板书生字,师生共同评价,探索写好字的方法。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2、背诵古诗赠刘景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导入。1、指名背诵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2、出示山行。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根据学赠刘景文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教师提示要利用插图。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帮助。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1、每组读诗,提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2、其他的组的同学和老师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3、师讲解:“白云生处,指漂浮着白云的地方。“坐”,因为的意思。四、启发想象,感情朗读。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2、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3、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一边想象一边读。五、感悟诗意,熟读成诵。1、学生自由读,感悟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想到的情景。2、找个学习伙伴,一起练习背诵。3、你见过满山的红叶吗?说说是什么样的。出示枫叶满山的课件。4、讨论:你觉得红叶怎样?二月的鲜花固然美丽迷人,但禁不起风吹雨淋就飘落了。而枫叶却是在与秋风秋雨秋霜的搏击中变成火红的,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多么了不起!正因为如此,杜牧才写诗赞美它。5、最后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世人传诵的名句,常被用来给风景名胜提名。湖南长沙的岳麓山有个亭子,换了好几个名字,都和这句诗有关。它开始叫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来又改名爱晚亭。6、一边听古曲,一边背诵这首诗。六、指导写字。1、出示字卡:枫、于。学生认读,说说怎样识记。如“于”,干钩于。2、书空笔画。提示:枫字左边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第二笔是“横斜钩”。 3、看范字,说怎样书写美观。4、学生仿写。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背诵古诗山行。2、有机会让爸爸妈妈带你到郊外去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教学反思: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诗的意境。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发现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自主识字。2、过程和方法: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3、能积极参加秋游的实践活动,给老师提建议,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与秋天有关的作品,与同学共享欢乐。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景点和秋游线路的资料。2、带好自己在学习第一组课文中创作的作品。3、实物展示台。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我的发现”部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已学过的熟字:郊、球、枝、帆、笼、梨。2、启发:这些字在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中有什么作用呢?二、自学第一部分:“我会认”。1、看拼音读一读,既读字,也读词。2、辨别字形,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郊交 球求 枝支帆凡 笼龙 梨利3、讨论明确: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的表示读音的部分,前一个字是形声字。这种识字方法可认为是“减一减”。 4、给生字“交、支、龙、求、凡、利”再组几个词。三、学习“我会写”部分。1、读一读列出的汉字,从中你发现了什么?2、讨论明确: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地方,这相同的地方就是每粗字有相同的偏旁。3、你还能写几个相同偏旁的字吗?树 林 柱 桔 胜 胖 朋 腿 草 黄 花 荷 实 宝 室 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日积月累“部分。教学过程:一、学习“我会读”部分。1、自由读。2、熟读记忆。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如:接力读、分组读、竞赛读、同桌读。3、选词造句。如:旅游团去年暑假,我随东方旅游团到北京游览了长城、故宫。4、做找朋友游戏。用课件依次出示“娃娃、橘子、降落伞“等图片,让学生在书上找出相应的词语。二、学习“读读背背”部分。1、学生试读。2、教师范读。3、学生练读。4、指名读,读中指导读出丰收的喜悦心情。5、同桌互相检查,比比谁会读,谁会背。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口语交际”部分和“展示台”部分。教学过程:一、学习“口语交际”部分。1、互相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2、自由找伙伴交谈,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 3、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讨论秋游计划:主要商量一下到哪儿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4、班长主持会议讨论。(1)、让个小组的组长谈自己组的想法和理由。(2)、集中意见。(3)、统一意见后,具体制订秋游的计划。5、班长代表全班向老师建议。二、学习“展示台”部分。1、谈话。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枫林披上火红的风衣,苍翠的松柏绿得更加浓郁,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雪白的棉花张开笑脸,火红的高粱举起了火炬,秋天又是个丰收的季节。在美好的秋天利,你创作了什么作品呢? 2、学生带上自己制作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或其他有关秋天的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