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程考试大纲.doc_第1页
高等数学程考试大纲.doc_第2页
高等数学程考试大纲.doc_第3页
高等数学程考试大纲.doc_第4页
高等数学程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数学程考试大纲摘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向量代数.电流线(4)电流的效应2.电流的连续性方程(1)电流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在高等数学(一元和多元微积分,.关键词:代数,线,性,微积分类别:专题技术来源:牛档搜索(Niudown.COM)本文系牛档搜索(Niudown.COM)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牛档搜索(Niudown.COM)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Niudown.COM)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高等数学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03070201201学 分:5学分总 学 时:90学时适用专业:物理学先修课程:一、考试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二、课程的性质、目的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函数、极限和连续、一元函数微分学、一元函数积分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应具有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考试内容及要求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运算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函数的表达式、定义域及函数值。(2)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有界性和周期性。(3)了解函数与其反函数之间的关系,会求单调函数的反函数。熟练掌握函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运算。(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5)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左极限与右极限,了解函数在一点处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6)了解极限的有关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7)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性质、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关系。掌握无穷小量阶的比较。运用等价无穷小量代换求极限。(8)熟练掌握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9)理解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间断的概念,理解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与极限存在的关系,掌握判断函数在一点处的连续性的方法。(10)掌握求函数的间断点及确定其类型。(11)掌握在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会用介值定理推证一些简单命题。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1)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掌握用定义求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方法。(2)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公式、四则运算法则及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掌握求反函数的导数。(3)掌握隐函数求导法、对数求导法以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方法。(4)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掌握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5)理解函数的微分概念,掌握微分法则,了解连续、可微与可导的关系,会求函数的微分。第三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1)掌握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证明简单的不等式。了解柯西中值定理。(2)熟练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的极限的方法。(3)掌握利用导数判定函数的单调性及求函数的单调增、减区间的方法,会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简单的不等式。(4)理解函数极值的概念。掌握求函数的极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方法,会解简单的应用问题。(5)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求函数图形的拐点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第四章 不定积分(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关系,掌握不定积分的性质,了解原函数存在定理。(2)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3)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第一换元法,掌握第二换元法。(4)熟练掌握不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掌握求简单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第五章 定积分(1)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可积的条件。(2)掌握定积分的基本性质。(3)理解变上限积分是变上限的函数,掌握对变上限定积分求导数的方法。(4)熟练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5)熟练掌握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6)理解无穷区间和无界函数的广义积分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第六章 定积分的应用(1)熟练掌握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面积及平面图形绕坐标轴旋转所生成的旋转体体积。(2)掌握用定积分计算平面图形的弧长和变力所作的功。 四、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五、考试题型结构1各种题型所占比例:选择题 约15%,填空题 约15%,解答与证明题 约70%2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 约30%,中等难度题 约50%,较难题 约20%六、课程综合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考试2.总评成绩的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半期成绩占总成绩2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七、考试教材高等数学(第四版)上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高等数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03070201202学 分:5学分总 学 时:90学时适用专业:物理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一、考试对象适用于物理学专业本科生。二、课程的性质、目的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或理解“高等数学”中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学、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或熟练掌握上述各部分的基本方法。应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推理证明,准确地计算;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考试内容及要求本大纲对内容的要求由低到高,对概念和理论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方法和运算分为“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1)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坐标表示法,掌握求单位向量、方向余弦。(2)熟练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的计算,掌握混合积的计算。(3)熟练掌握二向量共线、垂直和三向量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5)掌握求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一般式方程。判定两平面的相关位置。求点到平面的距离。(6)了解直线的一般式方程,掌握求直线的标准式方程、参数式方程。会判定两直线平行、垂直。(7)掌握判定直线与平面间的关系。(8)了解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圆锥面和椭球面、抛物面及双曲面的方程及其图形。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3)理解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4)熟练掌握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5)掌握求隐函数(包括由方程组确定的隐函数)的偏导数。(6)了解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7)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掌握求二元函数的极值,掌握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第九章 重积分(1)理解二重积分、三重积分的概念,了解重积分的性质,了解二重积分的中值定理。 (2)熟练掌握二重积分(直角坐标、极坐标)的计算方法。(3)掌握计算三重积分(直角坐标、柱面坐标、球面坐标)的方法。(4)会用二重积分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曲面面积、体积、质量、重心)。第十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1)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了解两类曲线积分的性质及两类曲线积分的关系。(2)掌握计算两类曲线积分的方法。(3)熟练掌握格林公式并会运用平面曲线积分与路径元关的条件,会求全微分的原函数。(4)了解两类曲面积分的概念、性质及两类曲面积分的关系。(5)掌握计算两类曲面积分的方法,了解高斯公式、斯托克斯公式,会用高斯公式计算曲面积分。第十一章 无穷级数(1)理解常数项级数收敛、发散以及收敛级数的和的概念,掌握级数的基本性质及收敛的必要条件。(2)会用正项级数的比较审敛法和根值审敛法,掌握正项级数的比值审敛法。(3)会用交错级数的莱布尼茨定理。(4)了解无穷级数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及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关系。(5)了解函数项级数的收敛域及和函数的概念。(6)掌握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区间的求法。(7)了解幂级数在其收敛区间内的一些基本性质,会求一些幂级数在收敛区间内的和函数。(8)了解函数展开为泰勒级数的充分必要条件。(9)掌握一些函数的麦克劳林展开式,会用它们将一些简单函数间接展开成幂级数。(10)了解幂级数在近似计算上的简单应用。第十二章 微分方程(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方程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3)会解齐次方程、和全微分方程,会用简单的变量代换解某些微分方程。(4)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5)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6)了解求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和通解。四、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五、考试题型结构1各种题型所占比例:选择题 约15%,填空题 约15%,解答与证明题 约70%2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 约30%,中等难度题 约50%,较难题 约20%六、课程综合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考试2.总评成绩的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60%,半期考试成绩占总成绩2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七、考试教材高等数学(第四版)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高等数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高等数学课程代码:03070201203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 学 时:72学 分: 4学分 一、 考试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二、 考试目的:通过考试检查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课程完成情况与效果,同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掌握程度与合格情况。要求考试题目近几年内不能相同,选题以教材为主,重点在检查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的掌握和应用,难度适中,覆盖主要章节,能区分学生优劣层次。三、 考试内容及要求(各章的基本内容与考试要求)线性代数部分第一章 行列式理解排列、n阶行列式定义、并能灵活运用n阶行列式性质、行列式依行依列展开展开法则进行行列式的计算并熟练掌握行列式的计算方法掌握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法则。第二章 矩阵及其运算理解矩阵的概念、掌握矩阵的转置、矩阵的运算、方阵的行列式、可逆矩阵、可逆矩阵的求逆(伴随矩阵法)、矩阵分块并熟练其运算规律。掌握矩阵分块的方法及作用.第三章 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初等变换及初等矩阵、熟练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把矩阵化成阶梯形和行最简形理解并能判定线性方程组无解、有惟一解和无穷多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求秩的第二种方法(初等变换法);理解初等矩阵与初等变换的联系,矩阵的标准形与秩的联系。第四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掌握n维向量、向量的线性表出、线性相关、线性无关、极大线性无关组,基础解系等概念。理解向量空间的相关定义。熟练掌握求基础解系方法,求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方法,能利用解的判定定理求含参数的线性方程组。理解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关系。第五章 相似矩阵及二次型理解向量的内积、长度、正交、规范正交基、正交矩阵等概念,掌握施密特正交化方法;掌握特征值、特征向量、相似矩阵、实对称矩阵的标准形等概念。熟练掌握特征值、特征向量求法。相似矩阵性质,实对称矩阵的相似标准形求法;掌握二次型的概念和矩阵表示、二次型的秩、二次型的标准型和规范型的概念,正定二次型概念与判定方法。概率统计部分第一章 随机事件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之间的关系,事件的运算及性质。第二章 事件的概率理解概率的公理化定义与性质,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第三章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条件概率,乘法公式,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的定义,和应用事件的独立性进行概率计算;伯努利试验和二项概率。第四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包括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的计算,其中包括:均匀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以及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的计算。第五章 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二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的概念;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律和边缘分布律,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密度函数和边缘分布密度函数;随机变量的相互独立性四、 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五、 考试题型结构1、各种题型所占比例客观题在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中选择,占2040%;主观题在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中选择,占6080%; 2、试题难易程度较易题约占45,中等难度题占45,较难题占10。六、 课程综合评定办法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半期考试成绩占20。七、 考试教材 线性代数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工程数学概率统计简明教程第三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力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力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0301070201204学 分:4学分总 学 时:72 学时 适用专业:物理学一、考试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生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物理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有效地引导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具体地说,从主观上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内容上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力学基础理论知识;从方法上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从能力上使学生能够准确、灵活地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具体的力学问题。培养学生处理力学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和毕业后从事中学物理教学的工作打下基础。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物理学与力学1考试内容第一节 物理学的特点及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简史 第三节 时间与长度的测量,单位制与量纲 第四节 数量级的估计,坐标系 2考试要求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内容分类,明确力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物理学中的地位。理解测量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介绍长度,时间和质量的测量的标准。掌握认识数量级估计的方法,掌握坐标系的建立。第二章 质点运动学1考试内容第一节 质点运动学 第二节 瞬时速度与瞬时加速度 第三节 质点直线运动 第四节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五节 自然坐标 第六节 极坐标坐标 第七节 伽利略变换 2考试要求:理解质点、时刻、时间、位移、路程、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会从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与速度图线来计算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掌握对自然坐标、极坐标的对运动的描写方法和意义。熟练掌握伽利略表达式及思想。第三章 动量、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1考试内容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参照系 第二节 惯性质量和动量 第三节 主动力和被动力,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第四节 非惯性系中的动力学 第五节 冲量及用冲量表述的动量定理 第六节 质点系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理 第七节 动量守恒定律 2考试要求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理解惯性参照系的意义,能正确应用牛顿定律分析力学问题,熟练掌握用隔离体法解题的方法。掌握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律。对非惯性系仅限于介绍直线加速和匀速转动的情况,要求掌握惯性力的概念,初步掌握科理奥利力。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第四章 动能和势能1考试内容第一节 能量和功 第二节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第三节 保守力的非保守力 势能 第四节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五节 对心碰撞,非对心碰撞 2考试要求理解能量、功、动能、保守力、非保守力、势能等概念。掌握质点和质点组的动能定理及其应用。掌握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动力学问题。掌握对心碰撞运动规律,了解非对心碰撞的运动规律。第五章 角动量和关于对称性1考试内容第一节 质点角动量 第二节 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三节 质点系对质心的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 第四节 对称性 对称性与守恒律 第五节 经典动力学的适用范围 2考试要求了解对称性,对称性与守恒律,了解经典动力学的运用范围,掌握质点和质点系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律,理解质点系关于质心的角动量定理和角动量守恒律。第六章 万有引力1考试内容第一节 开普勒定律 第二节 万有引力定律,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 第三节 引力势能 2考试要求理解惯性质量、引力质量、引力势能等概念,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能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三种宇宙速度的物理意义。第七章 刚体力学1考试要求第一节 刚体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 刚体的质量和质心运动的定理 第三节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 转动惯量 第四节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 第五节 刚体平面运动的动力学 第六节 刚体的平衡,自旋与旋进 2考试要求理解角速度、角加速度、转动惯量、力偶、力矩、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量与线量的关系。掌握作用在刚体上的平面力系和简化方法以及刚体在平面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掌握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理和动能定理,掌握平行轴定理、垂直轴定理。掌握刚体的平面运动,专题讨论无滑滚动的平面运动。了解自旋与旋进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第八章 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1考试内容第一节 弹性体的拉伸和压缩 第二节 弹性体的剪切形变,弯曲和扭转 2 考试要求掌握应变、应力、剪切形变、形变势能等概念、胡克定律和力偶矩的应用了解横向与纵向的形变的关系,泊松系数,直杆的扭转关系。第九章 振动1考试内容第一节 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 第二节 简谐振动的运动学 第三节 简谐振动的能量转换 第四节 简谐振动的合成 第五节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 2考试要求深刻理解振幅,圆频率,位相和位相差等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掌握理解简谐振动的规律,。掌握简谐振动的矢量表示法,并能应用它来研究振动的合成问题。掌握阻尼振动和受拍振动的振动方程,讨论共振现象。第十章 波动和声1考试内容 第一节 波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平面简谐波的方程 第三节 波动方程、波速 第四节 波的能理,平均能流密度,声强与声压 第五节 驻波 第六节 多普勒效应 2考试要求理解振动与波动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平面简谐波的规律,并能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了解声强、声压、平均能流密度的概念。可通过演示讲授波的干涉与驻波的形成,并明确指出驻波与行波的区别。掌握多普勒效应,计算波的传播速度。第十一章 流体力学1考试内容第一节 理想流体 第二节 静止流体内部的压强 第三节 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第四节 流体的动量和角动量 第五节 粘性流体的运动 2考试要求:掌握流体静压强的概念和重力场中静止流体内部压强的分布规律。掌握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并能正常流动的一般问题。了解流体的动量和角动量、雷诺系数、泊肃公式、层流、湍流、固体在液体中所受的阻力现象等。四、考试方式与时间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120分钟五、考试题型结构1、各种题型所占比例:选择题30%,填空题20%,计算题50%。2、试题难易程度:容易题40%,中等题40%,难题20%。六、课程综合评定办法 总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20%)+ 半期考试成绩(20%)七、考试教材漆安慎 杜婵英 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6热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热学课程代码:03070201205 总 学 时:72学 分: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考试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考试目的:检查学生对热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应用热学知识,分析、讨论和解决有关热学问题的能力。一、考试内容及要求(一) 导论(1)考试内容1、宏观描述方法与微观描述2、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3、物态方程4、温度与温度计5、物质的微观模型6、理想气体微观描述的初级理论7、分子间作用势能与真实气体状态方程(2)考试目标1、掌握平衡态概念和描述平衡态的状态参量;2、了解热力学第零定律,理解温度的概念和的微观实质,知道温标的建立方法,能熟练进行绝对温标、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之间的换算;3、理解理想气体的的概念,熟练掌握理想状态方程的应用。4、知道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5、掌握理想气体压强公式和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公式6、理解范德瓦尔斯常量的物理意义,掌握范德瓦尔斯方程的应用。7、了解分子间作用势能与真实气体状态方程(二)分子动理学理论的平衡态理论 (1)考试内容1、分子动理学理论与统计物理学2、概率论的基本知识 3、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4、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5、外力场中自由粒子的分布 玻尔兹曼分布律6、能量均分定理(2)考试目标1、掌握概率、比率、分布函数等概念,了解统计规律和涨落现象。掌握麦克斯韦速率和速度分布函数的数学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理解分布曲线所含的物理意义。理解三种特征速率的物理意义,掌握运用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求三种特征速率的方法;掌握运用麦克斯韦分布律求给定区间范围内的分子数或分子比率的方法。2、了解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实验验证方法;3、掌握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掌握理想气体内能的微观实质,掌握理想气体的内能和摩尔热容的计算公式;4、理解玻耳兹曼分布律的物理意义,掌握等温气压公式。 (三)输运现象与分子动理学理论的非平衡态理论(1)考试内容1、粘性现象的宏观规律2、扩散现象的宏观规律3、热传导现象的宏观规律4、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5、气体输运系数的导出6、稀薄气体的输运过程(2)考试目标1、掌握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和平均碰撞频率的概念和规律。2、掌握输运过程中粘滞现象、热传导现象和扩散现象的三个宏观实验规律,了解输运过程的微观解释,了解粘滞系数、热传导系数、扩散系数与气体性质和状态之间的关系。3、了解稀薄气体热运动的特点。(四) 热力学第一定律(1)考试内容1、可逆与不可逆过程2、功和热量3、热力学第一定律4、热熔与焓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气体的应用6、热机7、焦尔汤姆孙效应与制冷机(2)考试目标1、掌握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卡诺循环、功、热量、内能、焓、摩尔热容、热机效率和致冷系数等概念。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物理意义及其在理想气体等容、等压、等温、绝热和多方过程中的应用。3、理解热机效率和致冷系数的计算公式,掌握卡诺热机效率和卡诺致冷机致冷系数的计算公式。4、了解焦耳-汤姆孙实验,了解节流膨胀效应,了解真实气体的内能和理想气体的区别。(五)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1)考试内容1、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其实质2、卡诺定理3、熵与熵增加原理(2)考试目标1、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实质。2、理解判断不可逆过程的方法。3、掌握卡诺定理。4、了解热力学温标的建立方法及其与理想气体温标的联系和区别。5、理解熵的概念和熵增原理。掌握简单过程熵变的计算方法。(六) 物态与相变(1)考试内容1、物质的五种物态2、液体3、液体的表面现象4、气液相变5、固液 固气相变(2)考试目标1、了解固态和液态的分子结构和热运动特点。2、理解表面张力的成因和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掌握表面张力的计算公式。3、了解润湿和不润湿现象。掌握球形液面内外压强差公式和毛细管液面高度公式。4、掌握相变的的概念和一级相变的基本特征。掌握潜热的计算方法。5、掌握克拉珀龙方程的物理意义,掌握沸点与压强、熔点与压强、饱和蒸汽压与温度的关系。6、掌握三相图的物理意义和状态参量变化与物相变化的关系。二、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考试时间: 120分钟三、考试题型结构1、各种题型所占比例 (1)选择题(20分);(2)填空题(10分);(3)计算题(70分)2、试题难易程度(1)易作题(20分);(2)中等难度题(60);(3)较难题(20分)四、课程综合评定办法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半期考成绩占0%五、考试教材 热学(第二版)秦允豪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电磁学考试大纲课程名称:电磁学课程代码:03070201206 课程学时:72课程学分: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一、考试对象: 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二、考试目的: 考核学生掌握本课程情况三、考试内容: 电磁学是研究电磁运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物理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应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掌握电磁运动中的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能分析和解决电磁学最基本的问题,具有分析和处理初中物理课程中电磁学部分的能力;了解电磁学发展史上某些重大发现和发明过程中的物理思想和实验方法。一 静 电 场目的和要求1.本章包含电荷的相互作用,电荷激发静电场的规律以及静电场的性质等三部分内容。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牢固掌握电场强度的三种计算方法和电位的两种计算方法。2.本章重点是电场强度矢量和电位两个概念,静电场的两个方程,本章的难点是梯度的概念和电场对称性和分析。3.本章是整个电磁学的开始篇,学好这部分内容对整个电磁学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应使学生掌握研究场的基本方法。考试内容1静电现象(1)两种电荷及其检验(2)物质的电结构(3)电荷守恒定律2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及其矢量形式(2)静电力的叠加原理3电场强度(1)电场(2)电场强度矢量(3)电场的叠加原理(4)电力线及性质4高斯定理(1)电通量(2)高斯定理(3)应用高斯定理计算场强5静电力的功 电位(1)静电场的环路定理(2)电位 电位差(3)电位的叠加原理和电位的计算(4)等位面及其性质(5)电位和场强的关系6电偶极子二 静电场中的导体 目的和要求1本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导体上的电荷在外电场中重新分布和导体上重新分布的电荷对电场的作用。2本章的重点是静电平衡,导体的电容,静电场能三个概念和静电平衡时导体的性质以及电容的计算方法。3注意培育学生应用静电知识分析,处理生活生产中的有关问题的能力。考试内容1静电平衡(1)静电感应现象(2)静电平衡条件(3)孤立导体在静电平衡时的性质(4)尖端放电现象2电场中的导体空腔(1)腔内无电荷时导体的性质(2)腔内有电荷时导体的性质(3)静电加速器(4)电静屏蔽3电容 电容器(1)孤立导体的电容(2)电容器和电容(3)电容器的联接4电荷在电场中运动(1)运动电荷在均匀电场中的偏转5真空中电场的能量(1)带电体的静电势能(2)点电荷组的静电势能(3)电容器的静电能(4)电场能密度三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目的和要求1.本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电介质在电场中极化,极化电介质反过来影响电场。2.本章重点为2,3,5节,难点是电位移矢量概念的物理意义。考试内容1电介质的极化(1)无极分子的位移极化(2)有极分子的取向极化2极化强度矢量和极化电荷(1)极化强度矢量(2)极化电荷(3)极化强度矢量和极化电荷的关系(4)线性电介质的极化规律3有电介质时的静电场方程(1)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 电位移矢量(2)有电介质时的静电场方程4电场的边界关系(1)电位移矢量法向连续(2)电场强度矢量切向连续5静电场的能量和场能密度四 稳 恒 电 流目的和要求1本章包含导体导电的一般规律及电路方程两部分内容。2本章重点为电流密度,电动势概念,电流的连续性方程和欧姆定律,难点是电动势概念3本章教学要多联系中学实际及生产,生活实际。考试内容1电流(1)电流强度(2)电流密度(3)电流线(4)电流的效应2电流的连续性方程(1)电流的连续性方程(2)稳恒电流(3)稳恒电流和电场3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2)电阻率(3)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4焦耳定律(1)电功率(2)焦耳定律及其微分形式5金属导电的经典微观解释(1)金属经典电子论(2)对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的微观解释6电源和电动势(1)电源(2)电动势7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1)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2)全电路欧姆定律(3)电动势的测量(4)直流电流中的能量转换8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1)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2)电流强度的测量(3)电压的测量(4)电阻的测量9基尔霍夫定理(1)有关电路的几个基本概念(2)基尔霍夫定理(3)应用举例五 稳 恒 电 流 的 磁 场 目的和要求1本章主要研究电流激发磁场对电流以及运动电荷的作用两部分内容。2本章重点为2,3,5节,难点是磁感应强度的概念以及环路定理的物理意义。3本章研究问题的方法与第一章类似,故在教学中一应加强它们的比较。考试内容1基本磁现象(1)磁相互作用(2)磁场2安培定律3磁感应强度矢量(1)安培力的叠加原理(2)磁感应强度矢量(3)磁感应强度的单位4磁场的高斯定理(1)磁感应线(2)磁感应通量密度(3)磁场的高斯定理5毕奥萨伐尔定律6电流磁场的计算(1)长直载流导线的磁场(2)载流圆线圈轴线上的磁场(3)圆柱形螺线管的磁场7安培环路定理(1)安培环路定理及其证明(2)安培环路定理的应用8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1)安培力公式(2)平行无限长直导线间的相互作用(3)均匀磁场对平面载流线圈的作用(4)载流线圈的磁矩9安培的定义以及电流强度的测量10磁场对运动带电粒子的作用(1)洛仑兹力(2)洛仑兹力和安培力的关系(3)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4)磁聚焦 回旋加速器(5)霍尔效应六 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目的和要求1本章介绍电磁感应现象,规律及其应用。2本章重点为2,4,5节,难点为涡漩电场。考试内容1电磁感应现象(1)几个实验(2)楞次定律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电磁感应定理(2)感应电量3动生电动势(1)动生电动势与洛仑兹力(2)动生电动势的计算(3)交流发电机原理4感生电动势 涡漩电场(1)感生电动势与涡漩电场(2)涡漩电场的性质(3)电子感应加速器5互感和自感(1)自感和自感系数(2)互感和互感系数(3)互感和自感的关系6涡电流 趋肤效应(1)涡电流的各种效应和应用(2)趋肤效应以及应用7磁能(1)自感线圈的磁能(2)互感线圈的磁能8暂态过程(1)R L电路的暂态过程(2)R C电路的暂态过程七 磁 介 质目的和要求(1)本章包括磁场对介质的作用以及磁化的介质对磁场的影响两方面的内容。(2)本章的重点为1节。考试内容1磁介质(1)磁介质的磁化 磁化强度矢量(2)磁化电流(3)磁场强度 磁介质中的环路定理和高斯定理(4)磁化率 磁导率2顺磁质与抗磁质3铁磁质(1)铁磁质的磁化规律(2)铁磁质的分类(3)铁磁性的起因 4磁场的能量 磁能密度八 交 流 电目的和要求本章为电工,无线电课程打一定的基础,许多具体问题将在电工和无线电课程中研究。考试内容1交流电2交流电路(1)纯电阻电路(2)纯电感电路(3)纯电容电路3交流电路的矢量法(1)三角函数法(2)矢量法(3)矢量法的应用九 电磁场和电磁波目的和要求本章重要内容为电磁场理论以及电磁场的物质性。考试内容1位移电流(1)位移电流 全电流连续性方程(2)电磁场2麦克斯韦方程组3平面电磁波及其性质(1)平面电磁波及其性质(2)坡印亭矢量4电磁波的产生5光的电磁理论和电磁波谱6电磁场的物质三、考试方式及时间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四、题型结构1、各种题型所占比例 填空 20%,选择 20% 计算 60%2、试题难易程度 易 20% 中60% 难 20%五、课程综合评定办法(期末考试成绩60%,平时成绩20%,半期考成绩20%六、考试教材 电磁学 贾起民 高教出版社 光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光学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课程代码:0301070201207学 分:4总 学 时:72适用专业:物理学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电磁学一、考试对象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二、考试性质、目的课程的性质:专业基础课;考试目的:检查学生对光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应用光学知识分析、讨论和解决有关光学问题的能力。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光的干涉(1)考试内容1.光的电磁理论2.波动的独立性、叠加性和相干性3.由单色波叠加所形成的干涉图样4.分波面双光束干涉5.干涉条纹的可见度6.分振幅薄膜干涉(一)等倾干涉7.分振幅薄膜干涉(一)等厚干涉8.迈克尔孙干涉仪9.法布里-珀罗干涉仪10.干涉现象的一些应用 牛顿环(2).考试目标1.理解光的相干条件及获得相干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实验规律及干涉条纹位置的计算;3.深入理解光程的概念,掌握光程和光程差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光程差和相位差的换算关系,知道什么情况下有半波损失和额外程差;4.熟练掌握薄膜等厚干涉(劈尖和牛顿环)的规律,理解等倾干涉条纹产生的原理,掌握薄膜干涉的应用;5.掌握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及其应用,了解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原理及其应用,会用之分析多光束干涉的特点。第二章 光的衍射 (1).考试内容1.光的衍射现象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3.菲涅耳半波带4.菲涅耳衍射(圆孔和圆屏)5.夫琅禾费单缝衍射6.夫琅禾费圆孔衍射7.平面光栅衍射(2).考试目标 1.了解光的衍射现象,理解衍射与干涉、直线传播的联系和区别;2.理解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理解菲涅耳衍射积分公式的意义;3.了解夫琅和费衍射和菲涅耳衍射之间的区别;4.掌握菲涅耳半波带法,了解环状波带片的应用;5.掌握夫琅和费单缝衍射光强公式和光强分布的规律;6.理解光栅衍射条纹的成因和特点,熟练掌握光栅方程的应用;掌握光栅光谱的特点;7.掌握夫琅和费圆孔衍射光强的分布规律,熟练掌握艾里斑角半径公式。第三章 几何光学原理(1).考试内容1.光线的概念2.费马原理3.单心光束 实像和虚像4.光在平面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光学纤维5.光在球面上的反射和折射6.光连续在几个球面界面上的折射 虚物的概念7.薄透镜8.近轴物点近轴光线成像的条件9.理想光具组的基面和基点10.理想光具组的放大率 基面和基点的性质11.一般理想光具组的作图求像法和物像公式(2).考试目标1.掌握光线、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