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翻译理论史.doc_第1页
西方翻译理论史.doc_第2页
西方翻译理论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翻译(理论)史概述1. 西方翻译史上的5个重大历史时期:1). 古代时期 (古希腊/罗马时期) - 拉丁文版奥德赛被视为西方翻译史上最早的译作2). 罗马帝国后期 - 圣.哲罗姆翻译钦定拉丁文版 圣经与此同时大批阿拉伯语作品被译为拉丁语3). 文艺复兴时期(renaissance 14世纪至17世纪初) - 英国 钦定 英文版 圣经 4). 近代时期(17世纪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 大量西方文学名著的互译以及东方的优秀文学作品也被译为西方各国语言5). 现(当)代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 翻译活动和组织日趋成熟。翻译活动空前繁荣:翻译从以往的文学领域扩展到:商业翻译 - 科技翻译 - 机器翻译2.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v 翻译的语言学派: 以语言为核心,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研究翻译的对等问题 。语言学派代表人物主要集中于英美,代表人物有奈达(Nida)、卡特福德(J.C.Catford)、纽马克(Peter Newmark)、哈蒂姆(Hatim)等v 功能学派翻译理论 广泛借鉴交际理论、行动理论、信息论、语篇语言学和接受美学的思想,将研究的视线从源语文本转向目标文本。目的论影响深远,功能学派因此有时也被称为目的学派。功能学派主要集中在德国,其代表人物为汉斯.韦米尔(Hans Vermeer)v 文化学派 “文化学派”在中国翻译界普遍使用,其核心研究范式是“描写/系统/操纵范式”。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述性的研究范式。代表人物有詹姆斯.霍尔姆斯James Homles和英国的苏珊 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v 阐释学派翻译理论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关于理解、解释及其方法论的学科。以阐释学的角度论述了翻译与理解的密切关系,从理论上探讨了翻译的原则和途径,指出翻译可以采取两种途径:译者不打扰原作者,带读者靠近作者,或者尽量不打扰读者,使作者靠近读者。论文对笔译与口译活动、文学翻译与机械翻译都加以区分并进行阐述。其代表人物为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v 解构主意翻译学派 解构主义思潮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的批判理论,它以解释哲学作为哲学基础,主张多元性地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解构学派翻译理论强调消除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比较著名的学者有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西蒙Sherry Simon等。3. 西方翻译理论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v J.C. Catford (卡特福德)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曾任爱丁堡大学教授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为翻译理论语言学派的代表作。其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翻译等值论 (translation equivalence)即:任何译语成分都应该在形式上与原文完全等值。v Alexander Tytler(泰特勒): 18世纪末英国学者 爱丁堡大学历史学教授。提出了著名的翻译 “三原则”,类似严复的 “信达雅”原则(Thre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1). A translation should give a complete transcript of the ideas of the original work. 译文应完整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 2). The style and manner of writing should be of the same character as that of the original. 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一致; 3). A translation should have all the ease of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译文应和原文同样流畅。v Peter Newmark(纽马克)英国翻译研究界的元老,英国萨里大学(Surrey University)的教授。他在其成名之作翻译研究途径(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1)中所提出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之说。他的代表作翻译教科书(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1988)成了世界各地许多大学的翻译教材或参考书籍。其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文本中心论”。纽马克把要翻译的对象看成文本,并根据语言的功能把文本分为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三大类。表达功能包括严肃的文学作品、声明和信件等;信息功能包括书籍、报告、论文、备忘录等;呼唤包括各种宣传品、说明书和通俗小说等。他认为不同的文本应该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纽马克把翻译方法分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前者强调忠实于原作“原作者”;后者强调忠实于译作“读者”),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等效”要求。v 奈达 (Eugene Nida)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学家,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译论之一。其理论对中国译论影响最为深刻。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functional equivalence 即“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例如,英语谚语“white as snow”翻译成汉语可以是字面意义上的“白如雪”。但是,中国南方几乎全年无雪,在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中,没有“雪”的概念,如何理解雪的内涵? 在译文中,译者可以通过改变词汇的形式来消除文化上的差异。因此,这个谚语在汉语中也可以译作“白如蘑菇”,“白如鹅毛”。再如,英语成语“spring uplike mushroom”中“mushroom”原意为“蘑菇”, 但译为汉语多为“雨后春笋”,而不是“雨后蘑菇”,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更为熟悉的成语和理解的意象是“雨后春笋”。v Hans Vermeer (维米尔) 德国翻译理论家。其翻译目的论 (skopos theory)为功能学派的奠理论。 “Skopos”一词来自希腊语,指行为的目标、功能或意图。该理论认为应将翻译研究从原文中心论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翻译必须遵循一系列法则,其中目的法则居于首位。也就是说,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