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授课方法学习体会.doc_第1页
高中音乐鉴赏授课方法学习体会.doc_第2页
高中音乐鉴赏授课方法学习体会.doc_第3页
高中音乐鉴赏授课方法学习体会.doc_第4页
高中音乐鉴赏授课方法学习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音乐鉴赏授课方法学习体会 作者:李伟转贴自:荣成市第一中学点击数:37文章录入:管佩鸿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总结了八种高中音乐鉴赏授课方法,在此与大家一块讨论研究。一、传统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口传心授”新课程内容。或者说,教师把自己准备的知识,讲授给学生的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以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进行。这种教学方法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在在课堂中是种实效的教学方法。但只有讲授法那就势必成为“一言课”、“填鸭式”、“满堂灌”等等陈旧的教学方法,与当今的时代大向悖逆。二、特势传授法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亲自为学生示范演唱或者演奏的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激情,对老师的授课由歆慕自觉积极。如:教师在讲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十三节流行风,中思念这首歌曲的时候,自己亲自演唱,证明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较强的上课基本功。再如:教师在讲黄河大合唱中黄河颂的片段,亲自为学生演唱黄河颂的歌曲。这种授课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很老师产生兴趣,更有利于新课程内容的进行,从而达到有利于学生掌握新课的知识。三、辩论授课法“辩论”来自古希腊文的“对话”、“论战”一词,原意是在辩论中用来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如教师在授课流水这课的时候,让学生听完音乐马上阐述自己的想法,后又分出主流的两种观点进行辩论。你们分成两组先讨论3分钟。、 正方观点:我方认为:流水是表现实景、实情的一首乐曲。实景是高山、流水。实情是借助于高山、流水抒发俞伯牙的思想感情。从乐曲中,可以感受到巍巍的高山和涓涓的山泉、小溪以及奔腾的江河与大海。难道,对方辩友没有这样的感觉吗?、 反方观点:我方认为:流水这首乐曲,表现的是虚幻、臆想的精神境界。作者只是借助于高山、流水来表达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感情。这种感觉音响是梦幻般的。请问对方辩友,你在音乐中听到了高山的石头相碰,滴水穿石以及哗哗的流水声吗?既然没有这样实实在在的声音,怎么能说是表现实景、实情呢?、正方观点:对方辩友,音乐描写流水,就非得有哗哗的流水声吗?中国古曲百鸟朝凤里面用唢呐模仿鸟叫,二胡曲赛马里面的马叫声,都是用乐器在模仿实实在在的动物的声音,没有必要抓一群鸟,牵一匹马,在舞台上叫,才是实物。这就是音乐。对方辩友,在欣赏这些乐曲,你们不是这样的感受吗?、反方观点: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印象派作品大海,当别人问德彪西:“我没有听到大海,没有看到大海,没有感觉到大海,怎么能说你写的是大海呢?”德彪西说:“我创造的不是大海的复制品,而是大海的意象。”流水的感受如同大海,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首中国风格的印象主义作品。、正方观点:对方辩友,印象主义音乐,大家都知道是欧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一个人的流派。中国的古琴曲流水产生在2000年前,也就是说,中国的流水与印象主义音乐相距大约1800年,这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还有,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是:和声胜于旋律,如同美术中的色彩胜于线条。流水这首乐曲的旋律很突出,听不到明显的和声走向,又怎么能说是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呢?、反方观点:对方辩友,我说的是中国风格的印象主义音乐。李老师刚才讲的幼儿园小孩儿的把苹果画成方的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要创新。音乐需要创新,知识也需要创新,只有创新,人类社会才能发展。如果只是延续和生搬硬套,死背教条,那我们今天的人类还会处于原始社会的,我们也可能到今天,身上还穿的是树叶和兽皮呀!、正方观点:我们是在谈论流水是实景、实情,还是梦幻、臆想,流水也有作者创新的成分,所谓听着不象,也许是古代琴的设计和制造的工艺不够完美。但我们应该为人类能够创造这件乐器而感动高兴。、反方观点:如果找理由说是古代制琴工艺不够完美而强调,或者说片面强调自己的观点,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骡子说成是马呢?如果不能,那就说,流水作品,还是一种虚幻、臆想的。 教师总结:好了,今天的辩论就到这里,课后大家有兴趣可以继续。时间过得太快了,人生可短暂了,“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哦”四、启发、引导授课法讲解知识点时,提出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这种方法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教师在讲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十三节流行风,首先,概括的讲通俗音乐又叫流行音乐。马上提出问题,什么是通俗音乐呢?它的内容和题材是怎么样的?它的音乐特点是什么呢?一连串的问题提出,然后带领同学逐个的解决。1、通俗音乐的定义:泛指富于娱乐性的器乐曲和声乐曲。通俗音乐易于流传,拥有较多的听众。但通俗音乐层次有高低,良莠不齐,精华与糟粕共存,其中也有一些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作品类型,如一部份 轻音乐,爵士乐,迪斯科音乐,摇滚乐和通俗歌曲等。其音乐家多为轻松活泼,通俗易懂,有的还富于舞蹈性。2、内容与题材:一般取材于日常生活,以爱情的题材居多,也有描写亲情和朋友的,思念故乡,生活伦理为内容的。通俗音乐有内容的广泛性。3、音乐特点:娱乐性和即兴性。娱乐性主要表现在,会不会音乐都能听得懂,没有什么人生的伦理的要求,也没有层次的高低的选择等等。即兴性主要体现在,演唱歌手对音乐的把握上,如同民歌中的传唱相似。教师在讲这段知识的时候,就是传统的讲授法,偶尔还有些提问和学生的一问一答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进行课堂的内容。五、收集资料交流授课法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收集某一课有关的资料,上课时集体相互交流的学习方法。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例如在讲中国汉族民歌师: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民歌,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我们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汉族民歌。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老师让同学们课前收集民歌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展示交流,使之对民歌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师:什么叫民歌?生:民歌就是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是劳动人民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再如在欣赏贝多芬一课,可以让学生交流课后收集的关于贝多芬的资料,得出关于贝多芬的介绍。每人一条,全班50多人,就有30多条关于贝多芬的资料。在这种情况,还用老师讲吗?六、讨论授课法讨论法一般是指在教师精心准备和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方法。 讲解新课,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展开讨论、教师加以引导。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交互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深化、拓宽所学内容,可避免教师“满堂灌”、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讨论法一般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讨论法的优点显而易见: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集思广益,从而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对知识的认识;通过讨论,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共同切磋琢磨,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协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对生物教学而言,讨论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自然、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此外,讨论中有时会提出一些教师未考虑到的新问题、新见解,这可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即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如: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与广东音乐娱乐升平听完后,让学生讨论民族乐器。说出两首作品里一些其它乐器的名称?-扬琴琵琶 笛子 箫等乐器。民乐队就出来了。再讨论,课前播放的音乐和这两首乐曲,属于我国哪个区域:东北江南中原 或西北地区?学生回答:江南地区/南方。教师小结:这些乐器中有弦乐器,也有竹制的吹管乐器,所以通称为“丝竹乐器”,丝与竹是中国古老八大乐器的两种,在晋时就有“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 的文字流传。视频观看、听赏中花六板 ,讨论乐曲情绪和使用功能(喜庆、活泼、追求幸福、乐观向上) 音乐风格特征(优美抒情、清新悠扬、庄重典雅,婉转流畅,具江南色彩。)教师小结:江南丝竹所使用的乐器以民族管弦乐器为主,辅之以轻型的打击乐器(增添乐曲欢乐的气息)。乐队编制可大可小,大者十数人,小者至两人,一丝(二胡)一竹(笛子)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唱一唱老六板的旋律,再与中花六板的旋律做比较,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结: 中花六板是老六板的放慢加花,主干音不变,将母曲的音调节奏,逐层成倍加以扩充,而速度由一拍放慢至四拍,旋律一次又一次地加花,这是传统民族器乐创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观看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介绍:讨论江南音乐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征讨论归纳:音乐风格的形成与江南的历史、文化、景致、地理环境直接相关,乐曲内容多表现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欢乐性格,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江南山清水秀的美丽风貌。音乐以加花、纤细、轻盈、小型、灵活为其典型风格特征。视频观看、听赏娱乐升平 讨论思考: 1)音乐的情绪怎样?你有何感受?(情绪欢快活泼、热情开朗、富有朝气,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色彩。2)比较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两首作品的色彩与风格有何不同?学生回答:中花六板悠扬抒情、典雅娱乐升平-热情开朗,华丽3)思考:主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其对音乐风格的影响?讨论归纳:主奏乐器是高胡、扬琴。高胡的音色高亢清脆明亮,刚劲有力,使用作品节奏更清晰,旋律悠扬悦耳活跃。4)比较音响与课本上乐谱的区别:讨论归纳:广东音乐,原谱比较简单,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进行了再创作,主要有:对旋律的加花和装饰音,以及滑音的配合,使用音乐更华丽与细腻。5)观看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介绍:广东音乐的地域特征及文化特征讨论归纳:广东音乐的风格与所处的地理位置、环境、经济文化等密切相关。形成了一种轻快活泼、细腻缠绵、艳郁华丽、流畅动听的音乐风格。为表现广东音乐的这处地域特征,在音乐的表现手法上,使用高胡和扬琴作为主奏乐器,在创作手法上则以旋律的加花和装饰音,以及滑音的配合来突出这种风格。最后课后作业:课后讨论探究:什么叫“新民乐”?新在哪里?你喜欢当今流行的女子十二乐坊的音乐吗?为什么?再如:在欣赏中国戏剧与舞蹈模块,关于“戏”的两个重要的因素讨论,老师总结得出结论。七、对比鉴赏授课法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鉴赏的一种方法。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後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诸葛亮 吴斌说:“在高中音乐鉴赏中,有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比较的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在课堂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会是非常有效的。”在高中音乐鉴赏课本中,如把现代京剧和传统京剧对比欣赏,把巴洛克音乐马太受难曲和爵士乐进行比较欣赏,巴赫是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巨擘,爵士乐是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大众娱乐。前者亦庄亦谐,方圆有序;后者则疏放姿肆、随心所欲。这一雅一俗的异响,本难交手搭界,可有人偏要别出新裁、自垒一窖,将三百年前的“巴赫老酒”与现代的“爵士可乐”兑在一起,让学生尝尝新酿的味道。把古典时期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印象主义音乐开山鼻祖创作的管弦乐大海对比欣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