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短缺应对策略2.doc_第1页
水资源短缺应对策略2.doc_第2页
水资源短缺应对策略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评价范围内由当地降是所形成的地表与地下水量的总和。 根据1956- 2000年的水文资料最新评价结果,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4万亿m3,地表水与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之比仍为96.4:3.6。中国水资源主要特点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4万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 2000 m3左右(2008年2071 m3,2009年1816 m3 ),仅为世界人均值的14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在时间上:降水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约占全年的60-80,其中北方有些地区可达90以上。在空间上 :在降水空间分布上,全国年降水量小于400mm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5以上,降水量最多的东南沿海地区在2600mm以上,降水最少的西北内陆地区不足5mm,相差500多倍。河川径流时空分布不均 在时间上:时间上:汛期水量集中(6-9月河川径流正全年的60-80,最多超过90)在空间上 :全国外流区占国土面积的64,水资源量占全国的95,内流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6,水资源只占全国的5。 北方地区(包括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海河、西北诸河等6个水资源一级区)面积占全国的64,耕地和人口分别占65和46,但水资源仅占18.5;南方地区(包括长江、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等4个水资源一级区)面积占全国的36,耕地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5和46,但水资源占全国的81.5。三、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指现状年特定区域或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量与当地多年平均自产水量之比。 全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2008年全国总供水量5910亿m3,(其中地表水4796亿m3,地下水为1085亿m3,其他水源为29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0.8,其中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为17.5。水资源一级区开发利用程度 根据水资源各一级区用水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的是西南诸河,仅为1.9,最高的是海河,为100.3,其次为淮河和黄河,分别为66.7和53.4。在内陆河地区,不少河流已超过80,黑河超过110,石羊河超过150。省级行政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008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的是西藏,仅为0.9;最高的是宁夏,为675,其次是上海428,江苏172,天津139,均大于100。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水多、水少、水脏、水浑”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短缺的内涵水资源短缺是指由于气象、水文情势异常、人类活动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综合因素所导致的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水量和水质不能满足正常需求,从而影响饮水安全、经济安全和生态安全的现象。 水资源短缺与干旱缺水,两者这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水资源短缺的主要类型 资源型缺水 工程性缺水 水质型缺水 管理型缺水 混合型缺水 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 流域水资源短缺现状 在全国10个水资源一级区中,北方地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为900 m3 ,其中海河、淮河流域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北方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4、人口占46,耕地面积占64,而水资源仅占19。 区域水资源短缺现状 以省级行政区为单元,全国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低于2000 m3 (中度缺水下限),其中10个低于1000 m3 (重度缺水上限),9个低于500 m3 (极度缺水上限)。也就是说我国有9个省(市、区)极度缺水,人口占全国的31,国土面积占全国的9;有1个省重度缺水,人口占全国的3,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6;有6个省中度缺水,人口占全国的19,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2。 国民经济缺水现状 据初步估计,以2000年国民经济需水量为基数,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里我国多年平均国民经济缺水量约为350亿m3 ,平均缺水6左右。其中正常年份,缺水量约为240亿m3 ,缺水率4左右;中等干旱年份缺水量为420亿m3 ,缺水率为6.4;特枯年份缺水量近1000亿m3 ,缺水率约为14。特别是海河流域,正常年份和中等干旱年份缺水量达70亿m3和120亿m3 ,缺水率分别为17和24。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影响(损失) 缺水对农村饮水安全的影响 缺水对城市供水安全的影响缺水对农业的影响缺水对工业的影响缺水对生态的影响五、应对水资源短缺的策略 开源、水利工程措施、大力开发利用各种非传统水源节流、农业节水: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主要就是将传统的粗放型灌溉农业和旱地雨养农业转变为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地农业。、工业节水、生活节水治污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提高城市污染水处理率,并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