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师心理诊断咨询与应试经验.doc_第1页
咨询师心理诊断咨询与应试经验.doc_第2页
咨询师心理诊断咨询与应试经验.doc_第3页
咨询师心理诊断咨询与应试经验.doc_第4页
咨询师心理诊断咨询与应试经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诊断一、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认知方面:如感觉过敏、思维迟缓等。意志方面:如意向缺乏、强迫意向等。情绪情感方面:如焦虑、情绪低落等。行为方面:如回避、退缩等。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等。二、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1)精神状态: A 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B 情绪、情感表现 C 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 D 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 身体状态: A 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B 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3) 社会功能状态: A 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 B 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三、心理咨询师还要了解哪些资料? 1) 既往病史、家族史、教养史等:躯体、精神检查是否正常,有无重大疾病和遗传疾病史。 2) 案例有关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等方面缺乏的资料。 3)成长史、社会支持系统、他人反映看可靠性3) 心理测验结果:根据案例提供线索,确定需要智力测验、人格测评或是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测量结果。 4) 对照诊断依据(如时间维度、症状维度),找出案例中所缺乏的能够做出明确诊断的资料。四、你对本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1) 使用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衡量临床资料中的可疑点。精神分裂症除外。 2) 初步区分一般心理问题和神经症。五、通常从哪些方面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通常根据以下几点根据来判定求助者心理紊乱的严重程度:(1)临床症状表现(2)求助者的自知力(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4)求助者本人的痛苦(5)问题持续时间(6)问题是否泛化(7)心理测量量表的评定六、依据本案例,您认为需要选择何种量表对求助者进行心理测验?量表选择的原则: 1) 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量表,量化问题严重程度。如判断求助者焦虑情绪的程度,可选用SAS等。 2) 用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问卷和量表,探求引发临床表现的内在因素。如探索求助者焦虑的人格因素,选择EPQ等。 3) 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探究远期影响因素。如选用“生活事件量表”了解两年以内的重大事件等等。 4) 为排除其他疾病而使用量表。临床表现超出心理问题范畴,鉴定其是否存在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可选用多项人格测验、智力量表、神经心理测验等。 测验的种类: 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心理卫生评定量表 可选择量表MMPI病理性人格特征和程度;EPQ人格特征;SCL90了解其在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程度;SAS焦虑情绪及程度;SDS抑郁情绪及程度。七、本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诊断的依据是什么?诊断:1、非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强迫症(恐怖症)2、心理正常、心理不健康、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首先使用三原则做心理正常和异常的区分: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2、诊断神经症:1)病程:不到3月为短程评1分;3月到1年评2分;一年以上评3分。2)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设法摆脱1分,需借助外界2分,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帮忙也无济于事3分。3)社会功能:轻微妨碍1分,显著下降2分,完全回避3分。45分为可疑病例,不小于6分为确诊神经症。3、症状符合*症诊断标准1)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2)主导症状4、(如果已排除神经症)根据求助者心理和行为异常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做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系统分类诊断。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一般心理问题)。四标准:“主要”是指刺激的性质,反应的时间,反应的强度,反应是否泛化八、还需要做哪些鉴别诊断?可能需要做的鉴别诊断有: 1) 与重性精神病鉴别 2) 与其他神经症进行鉴别 3) 与其他非精神病性心理紊乱进行鉴别10 如何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系统分类诊断? 存在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求助者处于心理不健康状态,对非精神病性心理问题进行非类即对心理不健康问题进行非类。1、符合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状态即为心理问题。2、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刺激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强烈、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列为严重心理问题。3、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列为可疑神经症范畴。九、引发求助者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 生理原因:a) 生理功能改变 b) 躯体疾病 c) 生物年龄 d) 性别因素 2 认知原因:a) 认知能力及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 b) 对现实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 c) 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对事的持久偏见 d) 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e) 有无反逻辑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 f) 经验系统中有无不利因素(老眼光) g) 价值观有无问题 h) 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 3 社会原因: a) 生活事件 b) 社会支持系统 c) 人际关系 d) 社会文化 第二部分 咨询一、根据以上案例,请你为该求助者拟定咨询方案。1) 对方案实施的简单说明: 对某人的咨询方案(在与求助者达成口头或书面形式的咨询协议后,实施以下方案) 2) 说明咨询总体目标: 3) 方法选择与理由: a) 针对求助者,采用的咨询方法是: b) 选用以上方法的理由是: 4) 矫治的操作原则: a) 各阶段功能及目标: b) 咨询的中断和转介: 5) 具体操作步骤: (一)心理帮助阶段: 心理帮助阶段内的各个具体阶段描述: a)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b)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二)巩固提高阶段: c) 该疗法实施阶段的原理及实际操作 d) 该阶段咨询效果的评估:方法与指标(语言、行为、情绪等。) 6) 咨询效果的评估 完成阶段性评估后,通过访谈法、观察法、测验法等方法和外部语言、行为、情绪等指标对咨询效果作整体评估。二、假如你是该求助者的心理咨询师,你计划怎样与她商定咨询目标?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三、 如何确定本案例的咨询目标?(或请结合本案例,为求助者拟订的有效的咨询目标。)与求助者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如协商不能确定,以求助者目标为主。拟定的咨询目标是:(1)近期目标:(缓解情绪,减少不良行为,改变不合理认知。)缓解焦虑情绪、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直到强迫症状消失。使用Scl90、SAS测验,使焦虑分数、强迫分数降低至正常范围。(2)远期目标:使求助者正确看待自我,接纳自我的不完美,走向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终极目标。四、 结合本案例,对拟订的咨询目标的有效性进行评价?(1)具体:将近期目标集中在症状的消除上。(2)可行:对求助者而言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进行,因此是可行的。 (3)积极(4)可接受(5)可评估:使用强迫出现次数、心理测验分数作为量化评定指标。(6)符合多层次统一:考虑到以症状消除为主的近期目标,也考虑到以自我发展、自我认识为主的远期目标,并将其有效结合。(7)符合心理学原则:解决求助者情绪、意向、行为方面的困扰,属于心理学范畴。五、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应如何选择适合求助者的咨询方法? 选择咨询方法的一般原则:1、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2、不同的阶段可选择不同的方法;3、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4、不同的专长和经验会影响方法的选择。六、通常从哪些方面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的评估(3)求助者社会生活状况改善情况(4)求助者周围人对其改善状态的评价(5)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第三部分 应试经验紧扣主题;逐一对照;多个选优;注意辨析。1、不合理信念可以纠正,妄想不可纠正。快退休那两年,她时常回来念叨说他们厂子里的某某总在算计她,企图使她在退休的犯错误;同车间的某某总与她过不去,就是看她快退休了讨厌她等等。(不合理信念)我对此只是一笑置之,并没在意,后来她提前办内退,在家里种种花,养养鱼,日子很清闲,我想这回她可以静心休养了。没想到她不是怀疑对门的邻居在议论她,就是猜疑楼上的人家往我们阳台上扔东西,(妄想)我一下班回来,她就叨叨个没完,有些想法真是幼稚得可笑。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求助者有( ) (1分) A.强迫回忆 B.思维贫乏 C.思维迟缓 D.以上都不对选C,因心理问题是抑郁,先抓主题2、咨:根据我了解的情况,你的叙述以及心理测验的结果,我初步判定你的问题属于我们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你现在主要面临着“青春期危机”的问题。求:青春期危机?咨:这个你都不懂? “青春期危机”也叫做“青春期危机症候群”,是指青少年到了十七、八岁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今天只是对你的问题有了大概的了解,在以后的咨询中,我们还要确定咨询目标,对你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求:好的。在本段咨询中,咨询师不当的做法是(AB ) (1分) A.打断求助者的对话 B.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C.批评求助者 三年级的对策:不可象做英语阅读一样,自己主观猜测。按事实说话。D.指责求助者3、促使求助者问题形成的因素是( )单选题选最优的。A.依赖 B.听话 C.独立性差 D.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4、根据收集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