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用水检验规程.docx_第1页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docx_第2页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docx_第3页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docx_第4页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艺用水监测管理规程1工艺用水监控管理规程5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6工艺用水检验规程8工艺用水检验规程15工艺用水监测管理规程1.目的本文件规定了工艺用水的监测、取样等管理要求,保证药品生产用水的质量。2.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饮用水(原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等工艺用水的管理。3.责任3.1.本文件由质量部QA负责起草,QA主管审核,质量副总批准。3.2.质量部、生产部、各生产车间负责实施。3.3.质量部QA负责监督检查。4.内容4.1.工艺用水我公司使用的工艺用水包括:饮用水、纯化水和注射用水4.2.饮用水监测 4.2.1第三方监测监测频次:每年一次监测部门:安徽省蚌埠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检测项目: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视当地水质情况按生活饮用水标准选项。取水点:制水间。饮用水管网近水点和远水点4.2.2.内部检测监测频次:每季度一次监测部门:QC监测标准:饮用水质量标准检验项目为性状、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氯化物、总硬度等。取水点:制水间、生产车间各主要使用点以及管网最远端饮用水系统检测计划见附表一4.3.纯化水监测4.3.1.QA人员按工艺用水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080003)取纯化水样品送QC全检。纯化水系统监测计划地点:针剂车间取样点编号取样频率监测项目备注总送水口1(提取车间)CS001每周一次全检总送水口2(针剂车间)CS002每周一次全检总回水口1(提取车间)CS003每周一次全检总回水口2(针剂车间)CS004每周一次全检进纯水贮罐前(针剂车间)CS005每周一次全检最远点(提取车间)CS019每周一次全检其它各使用点CS005-CS027每月一次全检4.3.2.制水人员生产时,每两小时监测一次性状、酸碱度、氨、电导率。4.3.2.1.纯化水取样点 纯化水系统取样点编号对照表编号取样点编号取样点CS001三楼制水间纯化水总送水口1(提取车间)CS015二楼容器具清洗间CS002三楼制水间纯化水总送水口2(针剂车间)CS016二楼洁具间CS003三楼制水间纯化水总回水口1(提取车间)CS017二楼B级脱衣洗手间CS004三楼制水间纯化水总回水口2(针剂车间)CS018一楼灭菌间CS005三楼制水间进纯水贮罐前CS019回收乙醇贮罐(提取车间大厅)(最远点)CS006三楼男更洗手CS020蟾酥浓缩罐(提取车间大厅)CS007三楼女更洗手CS021白花蛇舌草浓缩罐(提取车间大厅)CS008三楼消毒剂配置间CS022三吨多功能提取罐(提取车间大厅)CS009三楼洗衣间CS023乙醇配制罐(提取车间大厅) CS010三楼容器具清洗间CS024回收乙醇贮罐存放间(提取车间大厅)CS011三楼过滤器清洗间CS025D级区容器具清洗间(提取车间)CS012三楼车间化验室CS026D级蟾酥收膏间(提取车间)CS013二楼C级脱衣洗手间CS027D级浓缩收膏间/ (提取车间)CS014二楼洗衣间4.3.3.检查标准 纯化水质量标准(TSSQ0002)4.4.注射用水监测4.4.1.QA人员按工艺用水取样标准操作规程(SOP080003)取注射用水样品送QC全检。注射用水系统监测计划取样点编号取样频率项目备注注射用水总送水口2(针剂车间)ZS002每周一次全检注射用水总回水口2(针剂车间)ZS004每周一次全检多效蒸馏水机出口(针剂车间)ZS005每周一次全检回收乙醇贮罐(提取车间大厅) 最远点ZS014每周一次全检D级区蟾酥收膏间(提取车间)ZS015每周一次全检其它各使用点ZS006-ZS013 每月一次全检注射用水系统取样点编号编号取样点编号取样点ZS002注射用水贮罐总送水口2(针剂车间)ZS011三楼C级区消毒剂配置间(针剂车间)ZS004注射用水贮罐总回水口2(针剂车间)ZS013二楼C级区容器具清洗间(针剂车间)ZS005多效蒸馏水机出口(针剂车间)ZS014回收乙醇贮罐(提取车间大厅)(最远点)ZS006三楼C级区浓配间(针剂车间)ZS015D级区蟾酥收膏间(提取车间)4.4.2.制水人员生产时,每二小时监测一次性状、pH值、氨、电导率总有机碳等。4.4.3.检查标准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注射用水质量标准(TSSQ0003)4.5纯蒸汽监测4.5.1.制水间在纯蒸汽发生器出汽口设置1个取样装置,使纯蒸汽冷凝为冷凝水便于取样。每月由QA取样送QC全检一次。纯蒸汽系统监测计划取样点取样频率项目备注纯蒸汽冷凝水每月一次全检4.5.2.取样点纯蒸汽系统取样点编号对照表编号取样点QS-001一般区纯蒸汽发生器出汽取样口4.5.3.制水人员生产纯蒸汽时,生产前检查原水(纯化水)电导率、酸碱度一次。4.5.4.检查标准纯蒸汽冷凝水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注射用水质量标准4.6.检验不合格的处理4.6.1.如有取样点水质检验不合格,进行偏差调查,然后确定是否重新取样检查。4.6.2.如排除取样、检验因素重测仍不合格,应立即通知使用车间停止使用。4.6.3.生产部、生产车间、质量部有关人员共同调查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整改,重新取样检查,确认合格后才能使用。4.7.警戒限和纠偏限4.7.1全厂纯化水或注射用水点的所有使用点在一个全检周期内(月)内有大于10%比例的点,超过警戒限度,需向制水间通报,需加强监测或清洗;大于10%比例的点超过纠偏限,需增加消毒灭菌频次进行纠偏。4.7.2警戒限和纠偏限的制订 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将平均值加上2倍的标准差作为警戒限度,加上3倍的标准差作为纠偏限,如遇到检测值连续为零时,则以规定标准的20%作为警戒限,规定标准的50%作为纠偏限。如果没有历史数据,则以规定标准的50%作为警戒限,规定标准的80%作为纠偏限。警戒限和纠偏限设定以后,应每年回顾评价一次,每年根据上年底水系统数据,纯化水以微生物、电导率;注射用水以微生物、TOC监测数据重新制订下年度的警戒限和纠偏限。例如:2013年我公司纯化水系统各检测点电导率平均值为2.0us/cm,SD(标准差)为0.2,警戒限则为2.4us/cm,纠偏限为2.6us/cm。 4.8.记录报告QA取水时,应填写工艺用水取样记录;QC的检验过程、项目、结果应填写检验记录,并出具检验报告;制水人员填写日常水质监测记录。5.纯化水、注射用水、纯蒸汽各系统监测点分布图见纯化水系统管理规程(SMP040023)和注射用水系统管理规程)(SMP040025)、纯蒸汽系统管理规程(SMP040024)。6.附表1取样点取样频率监测项目备注制水间每年一次宿州市卫生防疫中心制水间每季度一次肉眼可见物、臭和味、值、总硬度、细菌、霉菌、大肠埃希菌、大肠菌群提取车间提取用水使用点每季度取样检测一次,各点依次循环附表一:饮用水系统检测计划7.附件2电导率标准表温度()电导率温度()电导率温度()电导率温度()电导率02.40113.67224.62335.7312.52123.74234.78345.8422.64133.81244.94355.9532.76143.88255.10366.0642.88153.95265.16376.1753.00164.02275.22386.2863.12174.09285.28396.3973.24184.16295.34406.5083.36194.23305.40注:表中数值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得出93.48204.30315.51103.60214.46325.62K=式中k为测定温度下的电导率限度值;K1为表中高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对应的电导率限度值;K0为表中低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对应的电导率限度值;T0 测定温度;T1为表中高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T0为表中低于测定温度的最接近温度。工艺用水监控管理规程1.目的:建立工艺用水的质量监控规程,保证水处理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工艺用水。2.范围:工艺用水包括生产过程中清洁设备、配料及检验等所用的水,按水质的等级分为饮用水、纯化水。3.责任:生产技术部、品质管理部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4.内容:4.1 原水4.1.1饮用水:饮用水作为生产过程中洗手、清洁设备的水,应符合饮用水国家标准。由卫生防疫部门或自来水公司定期监测,并提供检验报告单。4.1.2 二次原水:本公司饮用水经砂滤、碳滤、一级反渗透后成为纯化水的原水,为二次原水,其电导率25s/cm。4.2.纯化水:4.2.1检测标准及方法:4.2.1.1常规监测:由化验室化验员按纯化水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检验。监测项目包括:4.2.1.1.1电导率:5s/cm。4.2.1.1.2酸碱度:符合药典标准。4.2.1.1.3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应符合药典标准。4.2.1.2全项检测:由化验室化验员按纯化水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检验。4.2.2检测周期:贮水罐、总送水口、总回水口在纯化水生产及使用过程中每月取样1次,作常规监测,每季度全检1次。4.2.3取样方法:4.2.3.1取样工具:4.2.3.1.1 广口瓶(500ml供理化检验取样用)。4.2.3.1.2 经121,30分钟灭菌的广口瓶(500 ml供无菌检测取样用,必要时除热原)。4.2.3.1.3 75%酒精棉。4.2.3.2取样步骤: 4.2.3.2.1用75%酒精棉擦拭取样点水龙头表面两遍进行消毒。4.2.3.2.2打开水龙头,放流35分钟。4.2.3.2.3用75%酒精棉消毒手部及广口瓶外表。4.2.3.2.4用广口瓶接取样点之水,冲洗瓶内2次,装取所需水量,密封。4.2.3.2.5取样时水龙头不可开启过大。4.3工艺用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后,循环水泵一般不停止工作,若较长时间停用,在正式生产3个星期前开启水处理系统,并做3个周期(每一个星期为一周期)的监控,以保证工艺用水的质量。4.4检测结果的评价。4.4.1如取样检测指标有不合格者,可在不合格使用点再重复取样一次,必要时,在不合格点的前后分段取样,重复检测,如合格判定为合格,如不合格即判定为不合格。4.4.2凡不合格,品质管理部通知使用部门不准使用。工程部门做出明显标志,并立即查找原因,尽快解决。饮用水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饮用水检验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饮用水的质量。范围本公司所用工艺用水即饮用水的检验分析。责任质量部、质控员4内容41检品名称:饮用水42分子式:H2O43分子量:1844标准依据:国家标准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5检查项目与限度451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液体,无异味。452PH值4521仪器设备:PHS-25型精密PH计4522操作方法见PHS-25型精密PH计使用标准操作规程4523结果判定PH6.5-8.5453肉眼可见物将水样摇匀,直接观察,记录。454臭和味4541原水样的臭和味取100ml水样,置于250ml三角烧瓶中,振摇后从瓶口嗅水的气味,用适当词名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其强度。与此同时,取少量水放入口中,不要咽下去,尝尝水的味道,加以描述,并按六级记录强度,见下表:臭和味的强度等级等级强度说明012345无微弱弱明显强很强无任何臭和味一般饮用者甚难察觉,但嗅味敏感者可以发觉一般饮用者刚能察觉已能明显察觉已有很显著的臭味有强烈的恶臭或异味注:可用活性炭处理的水作为无臭对照水455总硬度:4551仪器设备45511锥形瓶250ml45512移液管:1ml、10ml45513碱式滴定管:50ml45514电子分析天平(万分之一)4552试剂和溶液45521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取氯化铵5.4g,加水20ml溶解后,加浓氨溶液35ml,再加水稀释100ml,即得。45522铬黑T指示剂取铬黑T0.1g,加氯化钠10g,研磨均匀,即得。45523 0.05mol/L EDTA-2Na液配制:取乙二胺四醋酸二钠19g,加适量的水使溶解成1000ml摇匀。标定:取于约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0.12g,精密称定,加稀盐酸3ml使溶解,加水25ml,加0.0025%甲基红的乙醇溶液1滴,滴加氨试液至溶液显微黄色,加水25ml与氨-氨化铵缓冲液(PH10.0)10ml,再加铬黑T指示剂少量,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紫色变为纯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069mg的氧化锌。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氧化锌的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贮藏:置玻璃塞瓶中,避免与橡皮塞、橡皮管等接触。4553操作方法取本品100ml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氨-氯化铵缓冲液(PH10),10ml及铬黑T指示剂,用EDTA-2Na液(0.05mol/L)滴定。直于溶液呈兰色,即得。每1ml 0.05mol/L EDTA-2Na液相当于5.005mg的CaCo3。4554计算依据V标F10005.005总硬度(CaCo3)mg/L=V式中:V样品量:样品取样 V标:样品消耗EDTA-2Na液的体积数(ml) F:0.05mol/L EDTA-2Na液的校正因子4555结果判定:总硬度(CaCo3)450mg/L4556允许差本法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 0.3%4557注意事项45571酸度对络合反应平衡,金属离子水解,EDTA解离度有影响,为此要调好酸度,并加入适宜缓冲液,否则将直接影响测定结果。45572金属指示剂为有机染料,本身具有颜色。与金属离子络合生成另一种颜色指示终点。但指示剂本身的颜色在不同PH溶液中,有不同颜色,故必须按规定控制滴定液的PH值。45573滴定速度要适宜,近终点时EDTA液要逐滴加入,并充分振摇,以防终点滴过。45574 EDTA滴定液应于具玻璃塞瓶中保存,避免与橡皮塞、橡皮管等接触。46检验周期:每三个月一次。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1. 目的:为本公司制取的纯化水提供检验要求、方法和依据。2 检验要求:2.1 纯化水:测电导率2s/cm 1次/班。2.2 用蒸馏法制得的纯化水和注射用水:测PH值、氯化物、铵盐,1次/班,检测全性能1次/周。3. 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3.1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3.2酸碱度 取本品10mL,加甲基红指示液2滴。不得显红色;另取本品10mL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5滴。不得显蓝色。注射用水pH值 应为5.07.0。10mL,加3.3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 取本品。分置三支试管中,每管各50 mL。第一管中加硝酸5滴与硝酸银试液1mL,第二管中加氯化钡试液2mL,第三管中加草酸铵试液2mL,均不得发生浑浊。3.4硝酸盐 取本品5mL置试管中,于冰浴中冷却,加10%氯化钾溶液0.4mL与0.1%二苯胺硫酸溶液0.1 mL,摇匀,缓缓滴加硫酸5mL,摇匀,将试管于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溶液产生的蓝色与标准硝酸盐溶液取硝酸钾0.163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 mL再精密量取10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gNO3)0.3mL,加无硝酸盐的水4.7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06%)。3.5亚硝酸盐 取本品10 mL,置纳氏色管中,加对氨基苯磺酰胺的稀盐酸溶液(1100)1 mL及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1mL,产生的粉红色,与标准亚硝酸盐溶液取亚硝酸钠0.750g(按干燥品计算),加水溶解,稀释至100mL,摇匀,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100mL,摇匀,再精密量取1mL,加水稀释成50 mL,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gNO2)0.2mL,加无亚硝酸盐的水9.8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02%)。3.6氨 去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 2 mL,放置15分钟;如显色,与氯化铵溶液(取氯化铵31.5mg,加无氨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成1000mL)1.5mL,加无氨水48mL与碱性碘化汞钾试液2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3%)。3.7二氧化碳 取本品25 mL,置50 mL具塞量筒中,加氢氧化钙试液25mL密塞振药,放置1 标题: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第1页 共8页技有限公司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小时内不得发生浑浊。3.8易氧化物 取本品100 mL,加稀硫酸10 mL,煮沸后,加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0.10mL,再煮沸10分钟,粉红色不得完全消失。3.9不挥发物 取本品100,置105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1mg。3.10重金属 取本品40mL,加醋酸盐缓冲液(Ph3.5)2 mL与硫代乙酰胺试液2mL,摇匀,放置2分钟,与标准铅溶液2.0 mL加水38 mL用同一方法处理后的颜色比较,不得更深(0.000 05%)。3.11电导率:2us/。4. 指示剂、试液、标准对照液、缓冲液、滴定液及相关的溶液的配置方法。4.1甲基红指示液 甲基红0.1g+0.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7.4mL,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 mL,即得。变色范围 pH4.26.3(红黄)4.2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 药典附录176页麝香草酚蓝0.1mg+0.05 mol/L氢氧化钠溶液3.2mL,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 mL,即的。变色范围 pH6.07.6(黄蓝)4.3 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0.28 mL+新沸过的冷水至100 mL。4.4氢氧化钠饱和溶液(贮备液)取氢氧化钠适量+水振荡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至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 标题: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文件 修改状态/版本:0/B 第2页 共8页有限公司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4.5硝酸银试液 附录169页4.6氯化钡试液取氯化钡细粉5g+水溶解再+水至100 mL。4.7草酸铵试液取草酸铵3.5g+水100 mL。4.8 10%氯化钾取氯化钾10g+水搅溶100 mL。4.9 0.1%二苯胺0.1g+硫酸溶解100 mL。4.10标准硝酸盐溶液照标准上配制。4.11无硝酸盐的水 买注射用水。4.12对氨基苯磺酰胺+稀盐酸至100 mL,搅溶。4.13稀盐酸溶液取盐酸23.4 mL+水100 mL。4.14盐酸萘乙二胺溶液(0.1100) 取酸萘乙二胺溶液0.1g+至100 mL。4.15标准亚硝酸盐溶液照标准配。4.16无硝酸盐的水买注射用水。4.17碱性碘化汞钾试液 药典附录171页 取碘化钾10g+水10 mL,溶解,缓缓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再加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 mL,或1 mL以上,并用适量的水稀释使成200 mL,静置使沉淀即的,用时倾取上层的澄明液应用。【检查】取液2 mL,加入含氨0.05mg的水50 mL中,应及时显黄棕色。4.18二氧化汞适量+水搅溶至成饱和溶液。 标题: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文件 修改状态/版本:0/B 第3页 共8页科技有限公司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4.19无氨水 药典附录145页取蒸馏水1000 mL+1 mL与高锰酸钾试液1 mL,蒸馏即的。【检查】取本品50mL,加碱性碘化汞钾试液1 mL,不得显色。4.20氢氧化钙试液 药典附录168页4.21稀硫酸 药典附录170页取硫酸57mL+水稀释至1000mL。4.22高锰酸钾滴定液(0.02mol/L) 药典附录180页【配置】取高锰酸钾3.2g,加水1000 mL,煮沸5分钟,密塞,静置2日以上,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摇匀。【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约0.2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250 mL与硫酸10mL,搅拌使溶解,自滴定管中迅速加入本液约25mL,待褪色后,加热致65,继续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并保持30秒中不褪;当滴定终了时,溶液温度应不低雨55,每1 mL高锰酸钾滴定液(0.02 mol/L)相当于6.70mg的草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草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的。4.23醋酸盐缓冲液(pH3.5) 药典附录173页 取醋酸铵25g+水25 mL,溶解加7 mol/L盐酸溶液38 mL,用2mol/L盐酸溶液或5mol/L氨溶液准确调节pH值至3.5(电位法指示)+水稀释至100 mL。4.24 7 mol/L盐酸溶液取盐酸63 mL+水至1000 mL。4.25 5mol/L氨溶液取浓氨385 mL+水至1000 mL。4.26硫代乙酰胺试液 药典附录169页由两种溶液临用前混合后使用。4%硫代乙酰胺溶液:取硫代乙酰胺4g+水100 mL。甘油混合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15 mL+水5.0 mL+甘油20 mL。临用前取甘油混合液5.0 mL,4%硫代乙酰胺溶液1.0 mL,混合后置水浴上加热20秒钟,冷却,立即使用。 标题: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Y 修改状态/版本:0/B 第4页 共8页科技有限公司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4.27 1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 mL+水至100 mL。4.28标准铅溶液 药典附录59页称取硝酸铅0.160g,置1000 mL量瓶中,加硝酸5mL+水50 mL,溶解后,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g的铅(pb)。4.29无硝酸盐的水的制备(参考)于蒸馏水中加入少许高锰酸钾晶体,使呈红色,再加氢氧化钡或氢氧化钙使呈碱性,置全玻璃蒸馏瓶中,弃去50mL初馏液,收集中间的70%不含锰的馏出液。5.溶液配制的注意事项:5.1一般试剂,用量筒、量杯即可,0.1100或者2100,即是称取0.1(2)g加溶剂溶解至100mL,如果未指明溶剂的名称,即为水溶液。5.2标准对照液:如标准硝酸盐溶液、标准铅溶液、标准亚硝酸盐溶液、标准氯化铵溶液。一定要准确配置,如称取硝酸钾0.163g,一定要称准,可用加量法(先称小烧杯记录重量,再加上KNO30.163g重量,称好后加少量水溶液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该过程用的是容量瓶,不用量筒。另外,精密量取,要用移液管(常称胖肚吸管)量取,因为精密量取指所量取体积的准确度要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准确度要求,购买移液管要有MC标记的。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校正。5.3滴定液如0.02mol/L高锰酸钾滴定液,一定要按药典配置、标定。要双人标定,精密度要符合要求。5.4配置过程要注意安全。如(1)称NaOH时,不要用手触及,应该用药勺取药。因NaOH有腐蚀性,可用玻璃杯称量;又因为有吸潮性,取后应及时将盖盖好。(2)配置硫酸溶液时,要将硫酸慢慢倾入水中,不可将水倾入硫酸中。 标题: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修改状态/版本:0/B 第5页 共8页技有限公司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3)二氧化汞是毒品,要按毒品管理办法来管理保存,配置时要注意安全。6. 检查的原理及操作要点:检查项目共十一项;6.1 酸碱度 目的:检查制备与贮存过程中引入的酸性杂质,如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或碱性杂质,如氨等。滴加甲基红指示剂,查酸,如偏酸,变红,就不符合规定。滴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剂,查碱,如偏碱,变蓝,就不符合规定。如结果不符合规定,则要检查所用容器干净与否,指示剂的灵敏度是否准确,配置的时间是否太长。如果这些原因都排除。重做依然不好,就可下结论了。6.2氯化物如有氯化物就会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标准上注明不得有浑浊,就是不应该有氯化物存在。6.3硫酸盐如有SO42-存在就会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6.4钙盐如有Ca2+存在就会生成草酸钙的白色沉淀。6.5硝酸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是由水源带入的,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化学物质。检查原理:硝酸盐可使二苯胺氧化生成蓝色的醌型化合物,二苯胺为显色剂。操作注意点:(1)所加试剂加量较少,10%KCl液0.4mL,0.1%二苯胺硫酸盐0.1mL,所以要用刻度吸管准确加入。每加一个试剂都要摇匀,操作要熟练,手指的按捺要自如。(2)加硫酸也用刻度吸管,一要注意安全,二要缓缓滴加,加的速度要慢,边加边摇。(3)显色反应是在50水浴中放置15分钟,所以水浴温度要事前调准并保持恒定在50,因为温度和时间对显色反应影响较大。(4)硝酸盐是作为杂质检查,允许它在一定限度,就为不符合规定。实际上,检品中杂质的含量是通过与标准溶液相比较而知道的。 标题: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文件编技有限公司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杂质的限度=杂质量/检品量 *100% =标准溶液的体积V*标液的浓度C /检品量 *100%硝酸盐 NO3 -KNO3 =101.10 K39.09,N14.0067,O16NO3-/KNO3=6.2/101.1标准对照液中NO3-的浓度:C=0.163/100 * 1/100 * 10/100 * 6.2/101.1=(0.3 * 0.163/100 * 1/100 * 10/100 *6.2/101.1)/5 *100%=0.000005997/100=0.000006%(g/ml)=6g/100 mL不能超过这个限度,如果样品的显色比标准对照管深,即超过规定的限度。(5)显色反应对每一个操作环节都要注意,因为他受光线、湿度、滴加试剂的速度及试剂质量的影响。6.6亚硝酸盐原理: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酰胺及盐酸苯乙二胺反应,显粉红色。操作注意点:(1)配置标准亚硝酸盐溶液时按干燥品计算。 药典规定:应取未干燥的供试品进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中测得的干燥失重(水分)扣除。即取亚硝酸钠0.750g(不含水分的)。6.7氨6.8二氧化碳是由水源带入或放置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CO2而产生的。原理:氢氧化钙与CO2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6.9易氧化物为不挥发性有机物质与还原性物质的污染。原理:如有易氧化物存在,则在酸性条件下,可使高锰酸钾液还原褪色。6.10不挥发物 标题: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文件编 修改状态/版本:0/B 第7页 共8页科技有限公司 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主要检查可溶性无机物及不挥发性有机物。注意点:(1)蒸发皿先在105烘干取出放入干燥器中半小时后称重。恒重,指两次称重的差异在0.3mg以下。(2)放在干燥器中的时间前后两次要一致。6.11重金属 重金属是指在试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标题:工艺用水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 修改状态/版本:0/B 第8页 共8页工艺用水检验规程目 的:建立工艺用水日常监测管理规程。范 围:适用于全厂工艺用水的监测管理。责 任:制水操作人、QA人员负责实施,QA经理负责管理。内 容:工艺用水主要是指制药生产中配料等工序、原料药的精制、洗涤等工序所用的水。按水质不同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等。各工序应根据工艺要求制订各自的用水标准,按规定使用。制药工艺用水要求:类别 用途 水质要求 (1)非无菌药品的设备、器具 应符合卫生部生活用水饮用水 和包装材料的初洗 标准GB57492006 (2)制备纯水的水源 (1)非无菌药品的配料洗瓶 (2)注射剂、无菌冲洗剂瓶子初洗纯化水 (3)非无菌原料药的精制 应符合企业内控标准及现行版中国 (4)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 药典标准 (用于配料和原料药精制时, 应控制杂菌数) 注射 (1)胶塞、浓稀配罐、玻瓶精洗、容器具及管道的最终洗涤; 应符合企业内控标准及现行版(2)注射剂的配制; 中国药典标准 用水 工艺用水的制备饮用水是自来水公司供应的符合饮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纯化水是以饮用水为水源,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后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 3.3 注射用水以纯化水为水源,经蒸馏法制备的制药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