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微课堂讲稿6篇.docx_第1页
廉政微课堂讲稿6篇.docx_第2页
廉政微课堂讲稿6篇.docx_第3页
廉政微课堂讲稿6篇.docx_第4页
廉政微课堂讲稿6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廉政微课堂讲稿6篇廉政微课堂1:“不燃官烛”守底线1廉政微课堂2:腐败也有“套路”、讲“分寸”?自欺欺人难逃身败名裂3廉政微课堂3:腐败也有“套路”、讲“分寸”?自欺欺人难逃身败名裂4廉政微课堂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8廉政微课堂5:选拔人才当公心为上10廉政微课堂6:横竖撇捺都有深意!汉字里的廉政文化12廉政微课堂1:“不燃官烛”守底线北堂书钞有一则“不燃官烛”的掌故,说的是后汉扬州刺史巴袛为政清廉,品格端方,将公家与私人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从来不愿意占公家一点便宜。他当官时,不曾将妻室儿女接至任所;晚上若有私客来访,他宁愿与客人在黑暗中交谈,也不点公家一支蜡烛。“夜与士对坐,处暝暗之中,不燃官烛。”就是这样一个近似于“迂”的举动,却透露出巴袛对公私分明的严格遵循,对从政为官底线的严格坚守,感受到他对底线的崇高敬畏。巴袛不燃官烛,不是因为官烛的价值有多高,而是因为官烛所代表的公共财产和公事,与私人之事有着分明的界限。官烛一燃,随蜡烛一起燃去的将是公与私的明晰界限,坚守底线的名节操守。不燃官烛,是因为对坚守底线有一种敬畏感、仪式感,对自己履职尽责有一份清醒而坚定的把握,对自己的从政为官有一份高洁的预期,不因心念而动摇,不随外物而流变。公私分明是从政为官最基本的底线。党员干部手中行使的权力,承载着人民的信任和嘱托,负有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职责。难以想象,一位公私不分、私客公待、假公济私的党员干部,如何能够担负起其应尽之责。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领导干部要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严格自律。纵观十八大以来被查处的违纪违法党员领导干部,他们常常在忏悔录中悔悟,之所以走上不归路,都是从人情往来最细微的地方开始疏忽,从最无伤大雅的小节处慢慢滑坡,从最不经意的瞬间开始松懈。正如老虎不是一夜长大的,胃口也不是一天变大的。人的欲望,加以遏制能维持在合理范围,不加遏制就会不断膨胀、无限扩张。大多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都是从用公车办一次私事、用公款请几个私友,从接受所谓的“一点心意”开始,最后逐渐发展到利用公权、公共资源来换取私人的利益。可见,要做到公私分明,还需自细微守。魔鬼和天使都在细节里。最细微的地方,往往是人的意志力、原则性最薄弱的地方。最小的事情,发挥的影响也最大,小处逾越界限,能以“这不算什么”来自我安慰、自我麻醉。久而久之,小事情很可能就麻痹了对底线的敬畏,对原则的警惕。同样,最细微之处,往往也是公私分明的界限、清正廉洁的底线所安身之处。可以说,最无伤大雅的事情里,恰恰深藏着对与错、是与非、清与腐的区分。“一介不取”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既然选择了投身党的事业,就不应只满足于“不犯大错”,而要竭尽全力坚守底线,做到公私分明,这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所在。坚守底线,不难在大部分时候坚守,而难在最脆弱的时刻坚守;不难在对一般的诱惑不动摇,而难在对最细微的环节的把持;不难在一朝一夕自律自定,而难在持之以恒。这需要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意识,树立高线,时刻以党纪党规对照自省,始终警醒自己坚守底线。(中国纪检监察报)廉政微课堂2:腐败也有“套路”、讲“分寸”?自欺欺人难逃身败名裂“咱这儿也出过县委书记呢!”在安徽省天长市万寿镇闫尖村,提到张有志,乡亲们都曾引以为豪。然而,在59岁这一年,接近退休的张有志,却倒在了一个“贪”字上。昔日的荣光散去,他成了一个被人戳脊梁骨的腐败分子。2015年春,安徽省委巡视组发现了滁州市委原副秘书长、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原书记张有志严重违纪问题的线索,迅速将有关情况交由滁州市纪委审查。2015年9月,张有志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张有志,有一个讲“诚信”、讲“义气”的名声,因为他腐败讲“套路”:收钱办事,办不成事退钱;对熟人请托的事能办尽量办,能不收好处的尽量不收。可尽管如此,他还是倒在了自己的贪欲中。廉政微课堂3:腐败也有“套路”、讲“分寸”?自欺欺人难逃身败名裂即使知道“鱼钩”有毒,他还是一口咬了上去“他很能干,看问题总比一般人要长远些。”提起张有志,熟悉他的干部说。张有志,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74年高中毕业后,曾在村里当了3年多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长县农业局工作。此时的张有志,胸中燃烧着熊熊的希望之火。1986年至1992年间,他通过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获得了省部级奖励。此后,他先后担任天长市大通镇党委书记、秦栏镇党委书记。2003年,担任来安县县长、县委书记。此后,又历任滁州市委副秘书长,琅琊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党委书记。在多年的从政生涯中,张有志有一个显著特点他交往最多的就是商人,喜欢和他们打交道。他主政来安后,老板们蜂拥而至,换着法儿拉拢他,向他示好,他心里十分受用,却从没有想过为什么。时间长了之后,看到那些在自己面前毕恭毕敬的老板,出入高档酒店、住别墅、开豪车,张有志羡慕不已。同时,他觉得自己辛苦这么久,还不如这些老板活得潇洒,心态逐渐失去了平衡,开始有了用手中权力来换取“想要的生活”的想法。2004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安徽某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长董某某,跑到来安县招待所张有志的住处,以拜年为名,悄悄地送给他一个2000美元的“红包”。董某某走后,张有志看着眼前一沓“耀眼”的美元,既兴奋不已,又忐忑不安。他心里清楚,商人的“投入”从来都是奔着“回报”去的,给自己送钱就是想要“钓鱼”啊。然而,他舍不得将到手的钱还回去,即使知道“鱼钩”有毒,还是一口咬了上去。果然,很快董某某就表示,希望张有志能在协调解决企业改制遗留矛盾及搬迁方面给予支持。张有志积极为其“排忧解难”。其间,董某某又多次送给张有志现金共计12万元,他均一一笑纳。张有志心理失衡,迷失在贪欲中,教训深刻。他与商人比较,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一开始就摆错了坐标。领导干部仰望的应该是始终以群众利益为先的优秀党员干部,应该比的是政治信念、是遵规守纪、是道德品行、是奉献作为,而他斤斤计较于利益得失,是私心蒙蔽了初心,迟早要出问题。为确保“不出事”,收钱只收“朋友圈”的钱熟悉张有志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办事有“套路”、讲“分寸”、善“权衡”的人,非常“谨慎”。为确保以后“不出事”,他立足于“稳”,长期打交道的也就是他认为“靠得住”的10来个“铁哥们”老板。安徽某医药公司,在厂区扩建用地方面遇到问题。该公司董事长曹某某通过中间人结识张有志。张有志不急不忙,经仔细观察,认为曹某某沉稳、靠得住,于是将其纳入了朋友圈。从2004年开始,曹某某连续5年给张有志送礼9万元,其所托之事张有志都帮他一一搞定。无独有偶,安徽另外一家医药公司董事长赵某某如法炮制,也进入了张有志朋友圈,为感谢张有志帮其解决各种问题,2004年至2009年,每年都要给张有志送上“好处费”,5年里共送了9万元。执纪人员介绍,张有志为了求“稳”,不但权力寻租的圈子小,而且人数也不多,还表现在收钱即办事,办不成事则退钱;再就是老家人,尤其是从小在村子里一起长大的同学、“发小”托请之事,能办尽量办,能不收好处的尽量不收。因此,在圈子里的人看来,张有志是一个讲“诚信”、讲“义气”的人。可事实上,他是怕事情败露,在社会上,尤其是在家乡留下坏名声。套路再深,手段再隐形,在党纪国法面前还是原形毕露。张有志不讲规矩讲“套路”,不讲纪律讲“潜规则”,结果在歪路上越走越远。他所谓求“稳”,不过是心存侥幸、自欺欺人,最后只能是身败名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终究付出惨重代价“这一步步走来,实属不易。本应带着感恩的心,努力工作,保持本色,清正廉明,继续为党工作,但由于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严重扭曲,丧失党性,以权谋私,蜕化变质,腐败堕落,走向犯罪深渊。”落马后,张有志忏悔说。张有志在悔过书中反思了自己的蜕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思想的蜕变,他痛心疾首写下三句话“放松学习,思想境界严重滑坡”“放松改造,人生观和价值观严重扭曲”“放任权力,手中的权力严重滥用”。执纪人员介绍,张有志主政来安7年,收受的贿赂也大部分集中在这7年,时间长,范围广。送钱送物的不仅有企业老板、乡镇干部,还有外地客商等;涉及的领域有城市规划建设、建筑工程项目、房地产开发,还包括干部提拔和工作、人事调动等。这种滥用职权的行为,不仅造成了他自己的腐化堕落,还给来安很多工作带来了“后遗症”,影响很坏。“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置于阳光下,不仅是我们党长久执政的需要,从个人而言,也是给党员干部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执纪人员说,缺乏了必要的监督和“阳光照射”,产生腐败是必然的。张有志严重违纪违法的原因很多,但临近退休前心理失衡,是导致他顶不住诱惑的重要原因。“船到码头车到站,是人最容易放松的时候,辛辛苦苦几十年,快要退休了,也是最容易放纵自我的时候。”回想自己的贪腐过程,张有志感受颇深,“对临近退休的干部更要加强监督”在张有志的忏悔书中,他用自身的深刻教训,为广大党员干部再次敲响了警钟。2016年6月,张有志因犯受贿罪,被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35万元。廉政微课堂4: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解读作风问题无小事,小问题置之不管,也会酿成大问题。对此,习近平同志有着清醒认识,他在不同场合强调,“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无论是改作风,还是反腐败,“大问题要抓,小问题也要抓”都是一以贯之的治理思路。从反对公款送节礼,到打击会所歪风,再到根除“舌尖上的腐败”,雷霆万钧的行动,展示出不弃微末的决心。两年多来改作风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造成与民更始、咸与维新的社会反响?答案就在从小事情切入,铁面问责、刚性约束、严格执纪,让制度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让纪律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从领导干部角度看,就应该做到慎独慎微,不要以为吃点、喝点、拿点没什么,不要认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就能万事大吉。通往腐败的不归路往往就从细节开始,对小事、小节、小利又怎能掉以轻心? 原典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 释义上文为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序言的结语。伶官为封建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伶官传是后唐庄宗李存勖(x)所宠幸的伶官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一篇合传。在伶官传序中,欧阳修通过对后唐庄宗励精图治得天下、宠信伶人失天下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由人事决定的道理。“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意思是,祸患常常是由一些微小的失误累积而成的,而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他们所沉迷的事物困扰。接着作者用一句“岂独伶人也哉”拓宽了文章的内涵,使唐庄宗因宠爱伶人国破身亡的历史教训有了普遍意义。英格兰有一首古老的民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说的是1485年,因少了一枚铁钉,致使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在波斯沃斯战役中惨败的史实。看来,祸患积于忽微,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廉政微课堂5:选拔人才当公心为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保证”。欲有可堪大用之才,选好人才是前提。如何选到优秀人才?就是出于公心、客观公正。诚如一位领导干部所言,没有私心私利就容易发现人才、选到人才。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优秀人才可选,而是选人者让私心私利蒙蔽了双眼。一旦私字为上,就会把选人作为谋利的工具,看重的不是人才而是背后的交易,再优秀的人也入不了他的法眼。相反,公心为上,优秀人才就会纳入视野,因为优秀人才好比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而且群众多有公论,是很容易发现的。一名领导干部,以党的事业为重,身边就会有大批优秀人才。反之,私心太重,下面就少有“千里马”。“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建国初期,毛泽东的一些亲友到北京看望他,当他们提出要毛泽东推荐介绍到北京参加工作时,毛泽东一概没有答应。他认为,“人民会说话”。选人用人,取公取私,更见共产党人的信仰、党性、作风和操守。实际生活中,少数领导总认为部属能力较弱,用着不顺手。对此,不妨反思,自己为公选人了吗?如果领导干部选人只想选“家臣”,当作私有财产,选出的只能是“奴才”;如果只选身边人,不去划更大的圈子选人,就很难选出大视野大抱负之人,只能是近亲繁殖;如果搞“为人择官”那一套,就很难选出胜任岗位之人,只能造成工作被动;如果借选人谋取私利,所选之人一旦拥有权力,同样可能会把选人作为捞取金钱的工具。如此一来,就不可能选出“四铁”干部、“三严三实”人才,既害人又害己,既误人又误党的事业。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曾说:“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当前,国家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深入推进期,尤其需要一大批思改革、谋改革、善改革的干部脱颖而出。而这一切,只能靠领导干部公心公正选人,而决不能搞私心私利那一套。否则,改革大厦就会受到损害,强国大业就会遭到损失。“治天下唯以用人为本,其他皆枝叶耳。”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理应不掺私心、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做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只有这样,才能使选出来的干部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才能更好地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中国纪检监察报)廉政微课堂6:横竖撇捺都有深意!汉字里的廉政文化鉴史问廉,每个汉字都由横竖撇捺这些简单的笔画组成,却蕴含着其深刻的寓意,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具有的警示和启发作用。我们通过对一些汉字进行解构分析,从而还原古代思想中的廉洁思想,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信念,提醒自省自律,警钟长鸣。端:有正派、规矩之义。唐朝有一个名叫李畲的人,官至监察御史,专门负责检查官员们在军事、政务等各方面的情况。朝野佥载记载,李畲母亲为人清白正派,更注意教育李畲要行为端正、莫谋私利。有一次,李畲发放俸禄(禄米),由差役送到家里,李母令人按照标准过数,结果多出三石,询问多出来的原因时,差役说:“御史的禄米出库时一向不将高出斗口的部分刮平。”又问雇车脚花了多少钱,差役又说:“给御史家送禄米一向不收车脚钱。”李母一下变了脸色,教训李畲道:“你身为监察御史,检查的就是那些贪赃受贿的不法行为,怎么你自己还这样做呢?李家几代为官,没有像你这样的。想当年,有人牵来成群的马和牛献给你的曾祖父,他老人家只不过喝了人家的一杯敬酒,一匹马、一头牛也没要。你父亲在世的时候,也最讨厌那些贪赃受贿的人。”李畲听完惶恐不已。随即,李畲带着人把多余的粮食一粒不少地送回了官库,并照付了车脚钱。恪:形声字,从心、各声,本义为谨慎而恭敬。明代有唐侃恪守官德、“备棺拒贪”的典故。唐侃,江苏丹徒人,自小刻苦求学,品行端正。明正德八年(1514年),唐侃乡试中了举人,授为永丰知县。唐侃赴任时不带妻子,青菜豆腐、粗茶淡饭,生活很俭朴。久而久之,当地人都信服他清正廉洁。此后,唐侃升任武定知州。一次,朝廷清理军籍,按规定武定应有1.2万人要去充军。而当时武定一共万人口,如果按规定派遣,就空了半个州。唐侃如实报告情况,据理力争。其时朝廷又筹划迁移州境上的居民去服河工的劳役,唐侃再次向上进言,陈明不宜把百姓的财力掏了去填河沟。这两条意见都得到采纳,因此,武定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时太监内官借皇室出殡之机敛财,送殡队伍所到之处,大肆勒索金钱,声言不办者即死。有财力的地方官送钱保命,擅长拍马的官员乘机搜刮。唐侃预先准备了一个空棺材,殡仪经过时内官们索要急迫,唐侃就把贪官们领到棺材旁,指着棺材说,“办吾一死,金钱不可得也。”内官惊愕无奈,悻悻而去。明代贪贿成风,大气候不洁,唐侃在“官以钱得、政以贿成”的官场中恪守道德,保持了清廉节操。责:责,形声字。从朿,喻木刺;从贝,喻货币。说文中说,责,求也。延伸开来,取要求、责备之意,与之相呼应的,则是职责、责任之意。元史中说“资品既高,责任亦重”。用现代语境理解,便为“权力意味责任,责任就要担当”的意思。有典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社会主张,意思是说,民族的存亡,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热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