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大纲.doc_第1页
2017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大纲.doc_第2页
2017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大纲.doc_第3页
2017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大纲.doc_第4页
2017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韩山师范学院本科插班生考试教育技术学导论考试大纲 考试性质与目的本科插班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院将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和适当的难度。 考试内容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本科目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本科目知识进行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具体含义是:1识记:能理解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2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3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第一章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一、考核知识点1教育技术发展的起点、年代2.什么是视听教学法;3.视听教学运动的渊源;4. 视听教学运动产生的背景;5.视听教学的基本原理;6. 戴尔“经验之塔” 基本内容及意义;7. 个别化教学、教学系统方法;8. 掌握学习法;录音指导法;9. 凯勒制;10. 程序教学的基本要素;11程序教学的两种不同模式;12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13早期的系统化教学模型;14. 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的。二、考核要求1识记教育技术发展的起点、年代;视听教学运动的渊源;什么是视听教学法;视听教学方法、个别化教学、教学系统方法;掌握学习法、录音指导法;凯勒制;程序教学的基本要素;程序教学的两种不同模式;2理解说明视听教学运动产生的原因;视听教学的基本原理及意义;戴尔“经验之塔”的基本内容及意义;强化理论的基本原理;早期的系统化教学模型。3应用能够说明教育技术是如何形成的。第二章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一、考核知识点1我国电化教育出现的年代与特点;2.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阶段;3. “电化教育”名称的由来;4. 电化教育初步发展时期的特点;5. “电化教育”从新起步、迅速发展的原因;6. 电化教育的定义;7. 电化教育的本质;8教育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9. 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二、考核要求1识记我国电化教育出现的年代与特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阶段“电化教育”名称的由来。电化教育初步发展时期的特点;电化教育的定义;2理解电化教育的本质;“电化教育”从新起步、迅速发展的原因;教育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原因。3应用阐释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意义。第三章 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 一、考核知识点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的涵义及其关系;2教育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3. 教育技术解决教学问题基本实践原则和操作程序;4. 美国“AECT”94定义;5. 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概念的区别于联系;6. 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7. 影响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因素;8. 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变过程;9教育技术的范畴;10.教育技术学的知识体系;11.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含义;12.我国教育大辞典中关于教育技术学的阐述;13.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内容;14.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结构;15. 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及学科性质;16. 我国教育技术人员的专业标准。二、考核要求1识记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的涵义及其关系;美国“AECT”94定义的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含义;教育技术的范畴;我国教育大辞典中关于教育技术学的阐述;教育技术学的基本内容;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结构;2理解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教育技术学的定义及学科性质;我国教育技术人员的专业标准;3应用教育技术概念的演变过程;分析影响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因素;应用我国教育技术人员的专业标准分析说明本专业人员能够从事的具体职业。第四章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一、考核知识点1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理论基础2.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3.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4.系统科学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5.教育技术学术思想的演变 二、考核要求1识记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代表人物、主要观点)。2理解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主要观点);教育技术学术思想的演变过程。3.应用阐释传播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阐释学习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 阐释系统科学理论对教育技术发展的影响。第五章 教学系统设计一、考核知识点1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2.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3. 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4. 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方法;5.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6课程开发的实质;7.制约课程的因素;8. 什么是社会需求;9.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的异同。二、考核要求1识记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的层次;教学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方法;2理解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什么是社会需求;制约课程的因素;课程开发的实质。3应用说明教学设计与课程开发的异同。第六章 教学媒体开发与利用一、考核知识点1.媒体的定义;2.教学媒体的定义;3.教学资源的定义;4.教学媒体的主要发展阶段和主要发展趋势;5.教学媒体的类型;6.教学媒体的主要特性;7.麦克卢汉关于媒体的重要观点;8.教学媒体的主要作用;9.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依据;10.教学媒体材料的选题原则;11. 教学媒体的基本编制要求;12. 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编制过程;13. 常规教学媒体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14. 投影类媒体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15. 电声类媒体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16. 电视类媒体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17. 计算机类媒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二、考核要求1识记媒体的定义;教学媒体的定义;教学资源的定义;教学媒体的类型;麦克卢汉关于媒体的重要观点;常用教学媒体的基本编制过程;教学媒体的主要发展阶段;教学媒体的主要发展趋势;2理解教学媒体的主要特性;教学媒体的主要作用;教学媒体的主要选择依据教学媒体材料的选题原则;教学媒体的基本编制要求常规教学媒体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投影类媒体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电声类媒体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电视类媒体的种类、特点及适用范围;计算机类媒体的特点及适用范围。3应用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第七章 以视听技术为基础的集体教学模式与方法一、考核知识点1集体教学的含义与特点;2集体教学的基本结构;3以学校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系统的优缺点;4. 课堂多种媒体教学传播模式;5. 几种主要的集体教学方法;6. 集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7.视听媒体辅助教学方法;8. 视听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的特点;9.集体教学中视听媒体选择的一般原则。二、考核要求1识记集体教学的含义;集体教学的基本结构;几种主要的集体教学方法;课堂多种媒体教学传播模式;视听媒体辅助教学方法;2理解几种集体教学方法的优缺点;以学校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系统的优缺点;视听媒体辅助教学方法的特点;集体教学中视听媒体选择的一般原则。3应用:能够根据集体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视听教学媒体。第八章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育模式与方法一、考核知识点1个别化教学的基本含义;2. 个人利用媒体自学的教育传播模式;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4. 以学生为中心的个别化教学系统的三种形式及特点;5.个别化教学的优缺点;6.个别化教学中常用的媒体及特点;7.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8.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的含义;9.什么是多媒体技术;10.影响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因素;11. 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12. 基于网络通信的“及时提供信息系统”。二、考核要求1识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含义;个人利用媒体自学的教育传播模式;多媒体技术;个别化教学系统的三种形式及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信息高速公路; “及时提供信息系统”。2理解个别化教学的优缺点;个别化教学中常用的媒体及特点;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影响计算机教育应用的因素;新发展的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3应用:能够根据个别化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第九章 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模式和方法一、考核知识点1什么是过程技术;2.小组学习模式的两个基本结构及特点;3.小组学习模式的优缺点;4.各种小组学习方法及特点。二、考核要求1识记过程技术的基本含义;小组学习的两个基本结构;各种小组学习方法;2理解过程技术的特点;小组学习模式与方法的一般特点;各种小组学习方法的特点;3应用:能够正确评价各种小组学习方法;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小组学习方法。第十章 以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模式与方法一、考核知识点1远程教育;2.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3.远程教学过程的一般模式及特点;4.远程传播系统的功能;5.网络教学的优缺点;6.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7. 网络教学的级别与层次;8.实施网络教学需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9.远程教育中采用的媒体技术。二、考核要求1识记远程教育的含义;远程教育的一般模式及特点;网络教学的级别与层次;远程教育中采用的媒体技术;远程教育的发展阶段;2理解互联网对教育教学的影响;网络教学的优缺点;远程传播系统的功能;实施网络教学需要解决的几个基本问题。3应用:能够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第十一章 教育开发研究的系统方法一、考核知识点1系统与系统方法的含义;2. 教育开发研究的系统方法;3.系统方法与教育研究的三个层次;4.应用系统方法的步骤。二、考核要求1识记系统与系统方法的含义;系统方法与教育研究的三个层次;2理解系统方法与教育研究的三个层次;应用系统方法的步骤。3应用:能够应用系统方法的步骤拟定一个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案。 考核形式及试卷结构1本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2试卷覆盖各章节的内容,知识、能力、素质及创新各占的比例大致是20%、20%、20%、40%。3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识记占20%,理解占40%;应用占40%。3试题难易占分比例是:易约占30%,中约占50%,难约占20%。4本科目考试的题型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概念解释、简答题、分析题和教学设计等类型。 参考书目教育技术学导论,尹俊华 庄榕霞 戴正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 题型示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技术学的实践领域是 、 、 。二、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美国,_运动的兴起被称作教育技术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