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整合)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10月131 项目概况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区位于贵州省安龙县洒雨镇、戈塘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5561051750,北纬: 251421 251622。矿区面积为6.413km2,开采深度由1696m至800m标高。采矿16万t/a,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服务年限25.3a。矿床采用斜井开拓方案,房柱式采矿方法采矿。项目投资3085万元,其中410万元,项目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1.54%。2 项目组成矿山整合前原戈塘金矿(一期)矿石开采区、原戈塘(二期)露天开采区和戈洒金矿开采,矿山整合完成后此场地将不再利用。整合后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金矿主要由井巷工程、办公生活场地、工业场地、废石场、附属系统等组成。见表1。本次环评仅评价原生矿矿山采矿部分,选矿部分以及氧化矿开采另作环评。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分类项目组成工程内容建设情况备注井巷工程主井(竖井)井口标高为1415m,井筒净直径为4.7m,全长223m。主要作为矿石、材料、人员的提升运输;同时作为进风、铺设管线等。已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竖井1#风井井口标高为1367.83m,井筒净断面为5.0m2,掘进断面为5.7m2。主要作为矿井开采13、31、32、38号矿体的回风之用。未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回风斜井2#风井井口标高为1380m,净断面为5.0m2,掘进断面为5.7m。主要作为矿井开采15、33号矿体的回风之用。待开采15、33号矿体时再建。未建新建办公生活区综合办公楼建筑面积1286m2,4层已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办公生活区招待所建筑面积226m2,3层锅炉房不设置燃煤锅炉,选用电锅炉食堂建筑面积538m2,1层澡堂建筑面积76m2,1层值班室建筑面积1290m2,5栋1层,2栋1层工业场地空压机房建筑面积100m2,1层未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坑木加工房建筑面积100m2,1层机修车间建筑面积200m2,1层泵房建筑面积50m2,1层续表1 项目组成一览表分类项目组成工程内容建设情况备注风井场地通风机房建筑面积50m2,1层未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废石场废石场占地面积4.7hm2、库容为11万m3未建新建附属系统炸药库炸药库储量为15t 已建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炸药库连接道路道路长1300m,宽5m,泥结碎石路面已建利用原有道路供电矿山供电电源引自当地10kv农网,电源基本可靠,供电距离5Km,并配备200kw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已建利用原有设施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5m3/h未建新建井下水处理站处理规模120m3/h未建新建3 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表2 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或设施环境保护目标达到的标准或要求名称方位与距离受项目污染影响的保护目标办公生活区地表水(污水影响)免补小溪办公生活区东面1k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筏子河办公生活区东面2km工业场地环境空气(粉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地表水(污水影响)科发小溪工业场地南面600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筏子河工业场地东北面3.6km声环境(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风井场地环境空气(粉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声环境(噪声影响)/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受开采沉陷影响的保护目标地表水科发小溪,影响范围内长度约为2km保护平桥水库地下水井田内地下水资源及含水层(茅口组、龙潭组)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III类标准Q1(饮用泉点)矿界外西南600mQ2(饮用泉点)矿界边缘Q3(饮用泉点)矿界外东700mQ4(饮用泉点)矿界外东2.2kmQ5(饮用泉点)矿界外东北1.2km社会环境下免浪(25户、120人)矿区范围内受地下采矿诱发的地表沉陷影响,地面建构筑物可能遭到破坏,防止房屋倒塌及保护村民安全。松木林(16户83人)矿界外东100m大坪(18户、80人)矿界外东南100m坛子厂(28户124人)矿界外南100m上免浪(45户180人)矿界外西200m生态环境井田范围内农田和地表植被受地下采矿诱发的地表沉陷影响,水田可能漏水,耕地、林地可能滑坡、裂缝,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和森林植被。4 环境质量现状4.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大气监测点G1点(八坎组)、G2点(吉祥煤矿工业场地)SO2、TSP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值均未有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分析,W1、W2除TP超标外其余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超标倍数分别为0.60、0.60,W3、W4、W5、W6所有指标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4.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分析,5个地下水监测点除总大肠菌群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外,其他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的要求,主要是受到生活污染源的污染。4.4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场址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较好,昼夜间监测值均没有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4.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内各类拼块的优势度值中,草地植被的D0值最高,为44.63%,其景观比例Lp值为28.88%,出现的频率Rf值为87.39%;其次为灌丛植被,D0值为39.26%,景观比例Lp值为28.82%,出现的频率Rf值为75.23%。因此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控制性组分主要为草地植被和灌丛植被。5 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5.1施工期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1)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井下排水、冲洗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井下排水主要源于掘进巷道时形成的基岩渗水和井下施工用水。施工期矿井排水中主要污染物为SS,浓度为200mg/L左右。矿井排水经沉淀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抑尘、施工用水等。施工废水主要为混凝土搅拌废水和冲洗废水,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采用简单沉淀处理后大部分回用。施工期间施工场地采用旱厕,旱厕粪便用于周围农田作农肥使用,工业场地少量的食堂污水采用隔油池处理,日常生活污水采用沉淀设施处理。(2)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矿井的建设施工会对地下水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可能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和地下水资源的破坏,同时也会影响施工的进展,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井巷掘进过程中,采用先探后掘、一次成形的施工方法。巷道施工中所揭穿的含水层应及时封堵,应使用隔水性能良好且毒性小的材料。掘进过程所产生的淋水必须排入地面矿井水处理站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地表水体或地下就地入渗。处理后的地下水应回用于施工用水,提高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率。矿井建设期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环节及影响程度均较小,在采取合理措施后,这种不利影响是轻微的、短期的,也是环境可接受的。(3)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过程中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施工作业面和交通运输产生的扬尘、场地平整产生的扬尘、散状物料堆放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及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施工生活炉灶排烟等,施工期对大气环境有一定的影响。(4)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建井施工过程中,主要噪声源是地面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机械和为井筒及井下施工服务的通风机和压风机。地面工程施工主要噪声源有推土机、挖掘机、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机、电锯、运输车辆等。影响较大的噪声源有推土机、挖掘机、电锯、运输车辆,这些噪声源夜间影响范围均超过100m,昼间影响不超过50m。应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合理布局施工现场,避免对其造成影响;物料进场要安排在白天进行,避免夜间进场影响村民休息等措施,项目施工对周围村民的影响可得到控制,且施工过程是暂时的,施工噪声的不利影响会随施工结束而停止。(5)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本矿矿井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包括井筒开凿和巷道掘进产生的掘井岩土及废石、场地建设的弃土石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矿井掘进产生的废石送废石场堆存。建筑垃圾主要是废弃的碎砖、石、砼块等和各类包装箱、纸等,产生量较少。废弃碎砖、石、砼块等一般作为地基的填筑料,各类包装箱、纸一般有专人负责收集分类存放,统一运往废品收购站进行回收利用,因此,本矿矿井工程施工中建筑垃圾不会对矿区环境产生影响。施工期生活垃圾是由施工人员产生的,产生量与施工人员数量有关。矿井工程施工区的生活垃圾如不及时处理,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则会滋生蚊虫、产生恶臭、传播疾病,对施工区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集中收后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6)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矿井工业场地建设,因开挖地表使原有植被遭到破坏,不仅破坏了地表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而且在施工中挖方与弃方将引起新的水土流失。5.2营运期影响及防治措施(1)营运期地表水影响及防治措施正常情况下矿井水处理达标全部回用,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全部排放的情况下,W2、W4、W5预测断面各种污染物的预测浓度均没有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事故情况下当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全部未经处理外排时,W2、 W5断面各项水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W2断面COD超标0.02倍、 Fe超标0.96倍、Mn超标2.52倍, W5断面Fe超标0.33倍、Mn超标1.20倍,W4断面由于只受纳生活污水,各项预测指标均未超标,但均有不同程度增高,事故排污时,对地表水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应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排放的发生。本矿区范围有地表水体科发小溪由东西向东流过井田,为矿区的排泄基准面。本次评价仅针对原生矿部分,原生矿开采包括8个原生矿,8个原生矿矿体的地板标高为1225.95-1370.33m,部分矿体位于矿区排泄基准面以下,但是科发小溪距离开采边界距离在150m以上,因此,矿山开采对谢家沟河影响不大。本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783 m3/d,矿井最大涌水量为2657 m/d,处理规模为120 m3/h,设计采用调节+混凝沉淀+一级曝气+一级锰砂过滤+消毒处理工艺处理矿井水。工业场地生活污水量为30.593/d,处理规模为5m3/h,通过脱磷脱氮一体化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器,对工业场地的生活污废水进行集中处理。(2)营运期地下水影响及防治措施本项目金矿体开采后导水裂隙带将在龙潭组第二段(P3l2)和龙潭组第三段(P3l 3)内发育,对茅口组(P2m)强含水层影响较大,对龙潭组弱含水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他含水层影响不大。泉点Q1、Q2、Q3、Q4、Q5均出露于龙潭组,泉点相对盘区位置均大于影响半径,因此,矿山开采对附近泉点影响小。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对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影响很小。(3)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本项目原矿石堆场为露天堆放,其原矿石在卸载和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颗粒物无组织排放。为了防止起风扬尘及降雨冲刷原矿石产生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本环评要求搭建堆棚并设置围堰,并适时洒水降尘。矿石转载点设置喷雾洒水系统,场内运输采取封闭运输,能有效控制矿石厂内运输、转载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本项目废石运输方式为汽车运输,运输过程产生的扬尘与车流量及道路路面等因素有关。本项目运输公路沿线有村民居住,因此要求运输汽车箱体应保持良好的密闭性,不得超速行驶,不得超高、超重装载,同时进行洒水抑尘,空车也应保持良好的密闭性。因为本项目的运输量不大,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废气等对空气的影响不大。(4)营运期声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选用符合要求的低噪声设备,如节能风机等,并注意维持设备处于良好运转状态;对高噪声设备采取:引风机吸风口、排气口安装消音器;引风机、鼓风机、空压机设置隔声间;在设备基础施工时加装橡胶隔振垫、水泥减振基础墩等;为保证厂内声环境的质量,应注意根据“闹静分开”“合理布局”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采用声学控制措施,从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各主要噪声源所在车间应提高建筑物的综合隔声系数,使隔声量的要求达到相应环境噪声标准。对于料场、破碎机及振动筛应设置建筑物隔声,包括墙内壁、房顶安装吸声材料,设备基础设隔振缝,缝内填木屑等,同时,严禁露天作业;对于工作地点距噪声源较近的工人应佩带耳塞、耳罩等保护装备,并保证连续暴露在噪声环境的时间不大于8小时。经治理并取得相应的降噪效果后,工业场地各场界噪声均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5)营运期固体废物影响及防治措施采矿废石:正常生产期,年排废石量1.53万t/a,送废石场堆存。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39.5t/a,收集后集中运往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污水处理站污泥:包括矿井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和生活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有机污泥,矿井水处理站产生的污泥量为89.78t/a,压滤后送原戈塘金矿尾矿库堆存。生活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有机污泥量为4.27t/a,干化后与生活垃圾一起运往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6)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本项目项目区占地面积80.79hm2,其中坡耕地4.5hm2,梯坪地2.1hm2,工矿用地63hm2,交通用地3.6hm2,灌木林地6.72hm2,荒草地0.87hm2。 项目建设占地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为工矿用地,面积为63hm2,这部分占地主要指项目建设前期已经动工(完工)的区域及利用原有整合前的场地。大量的占用工矿用地,可以有效地减少项目建设占用其他生产力较高或者水土保持功能较强的土地利用类型,这对减少项目区水土流失、尽可能保护现有土地利用现状是十分有利的。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占用耕地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耕地的占用,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后续施工中,建设单位应做好对受影响群众的经济补偿工作,并在建设末期做好土地复垦工作,尽量的恢复土地利用的原状,减少占用耕地的不利影响。此外在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应加强渣石的综合利用工作,减少运往废石场的弃渣量,这样也可充分减少废石场占用耕地的影响。此外项目建设过程中占用了灌木林地6.72hm2,荒草地0.87hm2,虽然对植被有损坏,但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没有造成较大影响,且通过后期植物措施的布设,能够基本恢复原有生态环境。本项目采用房柱法采矿,矿层开采后,地表可能产生连续性移动与变形,不会出现地表形成斗状塌陷坑和台阶状的大裂缝(隙)等破坏性变形。项目开采后地表移动范围内无建(构)筑物,因此本项目采矿不存在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本项目采用的是房柱法采矿,对耕地的影响仅为轻度破坏,由于地表仅有轻微变形,不影响农田耕种、植被生长,农作物产量基本不受影响。地表沉陷对林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在地表出现陡坡处和裂缝处的林木将产生歪斜或倾倒,进而对局部地区的林业生产力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地表沉陷对灌木林虽也有一定影响,但只要及时填充地表裂缝,预计对其影响不大。6 项目建设国家政策、规划符合性及选址可行性分析6.1与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划的符合性(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黄金限制类:2.日处理矿石200吨以下,无配套采矿系统的独立黄金选矿厂项目;5.日处理岩金矿石100吨以下的采选项目。本项目采选规模为460t/d, 不属于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限制类和禁止类。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贵州省矿产资源规划:“金属矿产:鼓励金、银、铜、锰矿开采。西南部地区以金、重晶石为主的规划开发区。主要包括:开发黔西南微细粒浸染型(卡林型)金矿。对于重要优势矿产必须规模化开采,新建这些矿产的矿山最低规模要求必须达到最低开采规模表所列要求。”根据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金(岩金)矿山最低生产建设规模1.5万吨。本项目开采规模为13.8万吨/年,属于中型企业,符合贵州省矿产资源规划。根据黔西南州矿产资源规划:“本州随着矿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鼓励开采煤矿和金矿。鼓励开采区:资源丰富、分布相对集中,资源量可靠,具有一定的资源前景,矿产品市场前景好,有较稳定的流向渠道和可依托的后续加工产业,易于形成规模化经营,矿产品开发经济效益好,有较好的开采技术条件和在开发过程中能有效控制对生产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属于黔西南州矿产资源规划中的鼓励类。根据安龙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本项目不位于安龙县城市规划范围,符合城市规划。6.2选址可行性分析6.2.1 办公生活区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办公生活区利用原有办公生活区,不位于尾矿库和废石场的主导风向下风向,因此从环保角度而言选址基本合理。6.2.2 工业场地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工业场地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工业场地,现未建,不位于办公生活区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周围无居民,因此从环保角度而言选址基本合理。6.2.3 风井场地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工业场地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风井场地,现未建,不位于办公生活区的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周围无居民,因此从环保角度而言选址基本合理。6.2.4 废石场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设置废石场1个,定性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类场。该废石场不位于当地城镇总体规划范围内,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不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属于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不位于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上风侧,场址500m范围内无人居住,因此,本项目排土场选址基本符合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类场选址要求。废石场库容11万m3,按1.8t/m3计算,石方松散系数按1.53计算,废石场服务年限约为8年。6.2.5 炸药库选址环境可行性初步分析本项目利用原戈塘金矿(二期)炸药库,位于矿界北面1.5km,炸药库容量为15t。评价主要从安全允许距离方面考虑地面爆破炸药库选址的合理性,评价标准为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中第6章6 安全允许距离与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中6.5.2 地面仓库外部安全允许距离规定,每个仓库或药堆至小型工矿企业围墙或100户200住户村庄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表3的规定。每个仓库或药堆至其他保护对象的允许距离。本矿炸药库的储量为炸药15t,根据表3.5-1中的有关规定,本矿炸药库距离附近村庄的安全允许距离为500m。本矿炸药库的位置周围500m范围内无居民点,符合爆破安全规程(GB6755-2003)中的规定。因此,矿山炸药库的选址基本可行,但该炸药库必须经得当地公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