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五大连池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1页
齐齐哈尔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五大连池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2页
齐齐哈尔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五大连池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3页
齐齐哈尔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五大连池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4页
齐齐哈尔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五大连池地质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齐齐哈尔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班 级: 土木111 姓 名: 1 学 号:2 指 导 教 师: 3 实 习 时 间: 2013年5月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一、实习目的及意义实习目的: 地质实习是土木工程地质这门课程学习的必不可少了的课程。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具体的目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内容。1.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辨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2. 学会使用地质罗盘。掌握野外判断能力,初步建立对某一种岩石的工程地质评价。3.培养辨别各种地质现象的能力,提高野外地质现象的鉴别能力及敏感性。4.使学生更加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从而保护自然,珍惜资源。5.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新的良好的世界观,从而更好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地质实习也是一场苦乐观教育,使学生具备更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 。实习的意义: 土木工程地质对于我们是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进行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对于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建立基本构造的感性认识初步了解构造地质野外观测方法,初步接触从局部构造现象推到整体构造.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野外教学实习不仅要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扩大课堂所学知识,还要培养同学们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工作态度与劳动观点。实习时正值酷暑炎热,既要翻山越岭,又要仔细认真的进行勘察,比较劳累。要获得扎实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就要有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又认真负责和严肃的科学作风,有勇于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二、实习过程及内容五大连池概况: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位于我省北部,距哈尔滨380公里,距黑河230公里。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60平方公里。五大连池火山群是由远古、中期和近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地质地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上少见的类型齐全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专家概括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典型性和美学性,是中国首屈一指世界著名的火山。五大连池火山群有14个独立的火山锥和一系列盾状火山。火山锥和盾状火山形成于第四纪,而最近的火山喷发,则于公元1719年1721年,发生在老黑山和火烧山。此次喷发溢流的熔岩在四个地方阻塞了区内的石龙江,形成了五个火山堰塞湖,最终形成“五大连池”。老黑山是我国典型火山之一,是14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势高耸,海拔515.9米,山林多由黑色浮石组成,因称“老黑山”。老黑山也叫黑龙山,俗称仙人山,1720年喷发,1721年再次喷发,史料记载至今已喷发过6次,由于地貌典型,状如黑龙,夏天的绿色植被和冬天的皑皑白雪都掩不住它黑色的光泽,所以称为黑龙山。黑龙山海拔515.9米,高出地面165.9米,是五大连池第二大火山。在我们从山脚向老黑山攀爬时看见了石海,如图。石海,它犹如无垠的大海一样壮阔,故得名石海。它是火山爆发时岩浆喷涌漫流,冷凝后形成的。在石海中我们见到有很多喷气锥,据地质专家介绍,石海 图1 老黑山 图2 石海中共有喷气锥1500余座。每个喷气锥都是由黑褐色的熔岩饼一层一层堆叠而成,一般在10至30层。记者围在一处处保护区前,登高向低处望去,发现每个喷气锥的内部都一样,全是空空的,像个极粗的竖井。当年火山喷发时,气体、熔岩浆及火山碎屑物,都是沿着这条通道喷出地面的。其状态下部粗上部细,顶部一般都有一个圆圆的开口。锥体的内壁上,雕塑着岩浆和气体朝外喷发时的一道道精美的纹饰,也有的是岩浆往下垂落时凝固的一条条熔岩钟乳,犹如壁画,恰似浮雕。有的喷气碟里面顽强地生长着五颜六色的花草和树木。 图3 喷气锥 图4 熔岩流 熔岩流:呈液态在地表流动的熔岩被称为熔岩流,熔岩流冷却后形成固体岩石堆积有时也称之为熔岩流。呈液态流动的熔岩温度熔岩流常在900C1200C之间,如熔岩中气体的含量多,更低的温度也能流动。酸性熔岩粘滞,流动 不远,大面积的熔岩流常为基性熔岩。 经过一段时间的攀爬,我们来到了老黑山顶,在山顶上看到了很大的火山口。其直径约350米,深约140米,内壁陡峭,景象森然。之后我们下了老黑山,坐车来到了火烧山。在途中见到很多长在熔岩台地和石崖峭壁上的袖珍杨树,就是著名的火山杨,它的科考名称叫小黑杨。别看它只有二米多高,可是树龄一般都在几十年上百年,恶劣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它的顽强,为了适应玄武岩台地上生长,尽量缩小自己的体态,减少水分蒸发,而根部异常发达,搜索着岩石中每一处生命之源。可以想象在火山喷发的时候,一切生命都毁掉了,鸟兽绝迹,草木成灰,一阵惊天地、泣鬼神的躁动之后,一切切归于沉寂。 图5 老黑山山顶处火山口 图6 火山杨火烧山喷发于1719-1721年,地质地貌极为原始壮观,是地质考察的核心地带。远远望去,山体似乎被分割成东西两个部分,犹如神工巨斧劈成。坡体浮石满山,火山特征非常典型,被称为一座能够漂浮在“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火山”。火烧山的山体由砖红色和桔黄色的岩石构成,色彩艳丽,石质坚硬,为侏罗系地质构造。阳光下的火烧山真像一片火海,那些起伏的红色山头就像升腾的火焰,你的第一感觉就是仿佛来到了西游记里的火焰山。火烧山的岩石原为泥岩,由于地下的煤层自燃,让其烧烤成现在的模样,因而地质表面到处散落着被熔变的岩石。这些岩石不但质地坚硬,而且色彩鲜艳,形状奇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参观完火烧山后我们又去了龙门石寨,龙门石寨喷发于2834万年前的龙门山首期喷发的盾火山滚滚岩浆浩浩荡荡顺 坡而下,上部凝固后,下部的岩流推进破裂成块,后经多次龙门山喷发运动和大地震筛抖推移,喷涌起许多石块、石柱,有的如禽似兽,有的如塔似锥,而最为气势雄伟、景象壮观的,就是外形如古寨护城石一样的高垒,似倒塌的古城墙,故此被称为龙门石寨,大小石寨相距千米,总面积可达近五十平方公里。 第二次我们去了大庆,当天上午参观了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大庆油田科技博物馆分为九个展厅,包括历程厅、科普厅、勘探厅、油藏厅、信息厅、钻采厅、地面厅、炼化厅、影像厅。 图7 石寨堡垒参观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观了科普厅,我们了解到石油开采的过程与艰辛,看到了很多岩石,包括沉积、火成岩、变质岩。通过仔细的观察,是我们在在课堂上的学习有了更加深的印象。 图8 辉长岩 图9 交错层理 图10 断层面 图11 沉积岩板岩: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由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静轻微变质所形成。原岩因脱水硬度增大,但矿物成分基本上没有重结晶或只有不分重结晶,常具变余结构和变余构造。外表呈致密隐晶质,矿物颗粒很细,肉眼难以辨别。有时在板面上有少量的绢云母、绿泥石等新生矿物。板岩一般根据颜色和杂质不同而详细命名,如黑色炭质板岩、灰绿色钙质板岩等。 图12 褶皱 图13 皱曲 交错层理:通常也称为斜层理。它是由一系列斜交于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斜层系可以彼此重叠、交错、切割的方式组合。其特点是细层理大致规则地与层间的分隔面(主层理)呈斜交的关系,上部与主层理截交,下部与主层理相切。可以利用斜层理的倾向了解沉积物的来源方向。这种层理是由沉积介质(水流及风)的流动造成的。当介质具有一定流速 时,底床上可以产生一系列的砂波,这种砂波顺流移动的结果,在陡坡加积作用一侧形成了由一系列纹层组成的斜层系。斜层系互相平行或彼切割构成不同形态的交错层理。纹层倾向表示介质流动方向。褶皱;褶皱是岩石受力发生的弯曲变形,它是岩石中原来近于平直的面变成了曲面而表现出来的。形成褶皱的变形面绝大多数是层理面;变质岩的劈理、片理或片麻理以及岩浆岩的原生流面等也可成为褶皱面;有时岩层和岩体中的节理面、断层面或不整合面,受力后也可能变形而形成褶皱。因此,褶皱是地壳上一种常见的地质构造。它在层状岩石中表现得最明显。褶皱也并不都是向上隆起,褶皱面向上弯曲的称为背形;褶皱面向下弯曲的称为向形。一般褶皱很少由一种力量而形成,往往是多种力量造成的。有些褶皱并不明显,有些褶皱很显著。它们的大小也相差悬殊,大的绵延几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小的却只有几厘米甚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很多大的褶皱顶部因为表面被风化侵蚀掉而露出岩石的剖面,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褶皱的样子。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进入馆里我们首先了解了王进喜的成长历程。王进喜,年月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岁讨饭,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年的春天,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担任了司钻、队长等职位,荣获“钢铁钻井队”的称号。年月日,他患胃癌医治无效逝世,当时年仅岁。在他工作期间喊出了很多振奋人心的口号,有“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不干,半点马列主义都没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一切一切的经典口号,逐渐地凝聚升华成了一种“铁人精神”。大庆博物馆 大庆博物馆全方位展示大庆古代、近代历史,油田开发建设史、现代化城市建设史,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草原、湿地景观及特有的珍稀兽类、禽类、昆虫、蝴蝶等标本,展示远古时代的恐龙、东北地区特有的猛犸象、披毛犀等古生物化石,展示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和珍稀的海洋动物。东北第四纪古生物展区是大庆博物馆陈列展示的重中之重。陈列镇馆之宝迄今为止国内出土最完整的真猛犸象化石骨架。展区展示该时期动物群完整骨架12具,物种近50种。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 质学习还仅仅局限与课本知识的认知,通过听课,复习,考试等环节,认识并了解了大量的地质知识,但这些都仅仅是纸上谈兵,我知道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却还都只是能从插图上判断,到野外旅游的时候见了很多岩体,也没有能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判断什么是断层,什么是节理,而褶皱的向斜与背斜构造,更是无从判断。但经过这次野外实习,听了老师的讲解和分析,再加上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同学之间的合作,我对之前所学的课本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更感性的理解,不但能够正确迅速地区分节理和断层,用罗盘仪测产状从而判断褶曲是向斜还是背斜,还解决了很多课本学习中遗留下来无从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际的操作,学会了绘制柱状图、节理玫瑰图,而不仅仅是教条的背诵,对罗盘仪的使用也熟悉起来,而不是先前仅仅对插图的认识。野外实习在工程地质实习课程的学习中是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对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补充,虽然时间并不长,前后不过两天的时间,但是在这期间学到的方法,观念上的改变,是课堂学习中所不能得到的。只有真正走出课堂,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通过自己的操作加深理解,才能算是学习过程得到了完善。举一反三地说,任何工程实际与课本上的罗列都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实际中的情况往往更复杂,是各方面的很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有通观全局的能力,在做分析的时候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与工程相关的课程,都需要真正地走出课堂,工程地质是这样,其他课程也是这样,通过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