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3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4页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共安排十三个单元。首先,安排了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四个单元,让学生初步感受观察、数数、比较、分类、认识方位等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以后的数学学习作好必要的准备。然后分四个领域安排教学内容。其中“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6个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认数,安排在教材的第五单元认数(一)、第七单元分与合,第十单元认数(二),分别认识10以内的数和1120各数;第二部分是计算,安排在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第十二单元加法,分别教学10以内的加减和20以内的进位加;第三部分认识钟表,安排在第十一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1个单元,即第六单元的认识物体,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1个单元,即第九单元的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分别安排在第六、八单元里。另外用一个单元进行期末复习。第一单元:数一数一、教学内容:在提供的场景中分别数110个物体的个数。因为这是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所以教材选择了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习。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习数学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进行初步的常规教育。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为个。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相应的点子图。每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是从综合场景里分离出来的。点子图表示物体的数量。二、教学建议:.组织学生观察。场景图里的内容很丰富,其中的各种物体及其数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有些物体数量较少,有些物体数量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较隐蔽的部分。观察和交流是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活动。容易兴奋但不能持久是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的观察比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体就不再关注其他物体;在交流的时候不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不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因此,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这些物体在哪里。带领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致”的观察过程,不但了解图的内容,而且学习观察的方法。要组织学生交流,相互倾听和相互补充,使观察的效果更好,还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学习常规。.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十幅小图都是从场景中分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尚未进行认数教学,暂时不宜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是几个物体画几个圆点,圆点与物体的个数相同,渗透对应思想;三是圆点能且只能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种初步的抽象,对后面的认数十分重要。前三幅小图,物体及圆点都已画好。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圆点表示什么意思”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圆点的作用。这样,在飞机、蝴蝶、鸟下面画表示个数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至于根据已经画出的七个、八个、十个圆点,说出小图中的物体,只要在情境图里指一指有关的物体,数一数是这样的几个,不要求学生画这些物体。接下来的环节,可以安排学生寻找身边的数,可以是小朋友身体上的,教室里的,还可以是校园里、马路上看到的。为了锻炼一年级小朋友的口语表达能力,我安排了根据老师的口令来寻找,尝试分层安排了“数身边的一个物体”、“数身边的一个很大很大的物体”、“数身边的一个很小很小的物体”、“数身边许多物体构成的一个整体”。一年级小朋友的回答真让我兴奋,学生说:“我们学校有一个美丽的操场”、“校门中有一个自动门”、“南京是一个我喜欢的城市”、“一根针很小很小”、“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许多小朋友组成了一(1)班”、-小朋友的童心世界是非常丰富的。第二单元:比一比一、教学内容: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二、教学建议:.突出比较的方法。学生在幼儿期间的生活中,经常遇到比两个物体的长短、轻重等实际问题。那时,他们只注意问题的结果,比较的过程往往是模糊的。本单元教学的比一比,突出比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比的方法。教学中我发现,区分长与短的概念并不难,孩子们都是有生活经验的,有这方面的认识基础。关键是怎样比?我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容易比不清。因此,怎样比?是教学的重点,如,比两根跳绳哪根长,要把这两根绳拉直,一端对齐着平放。比两个小朋友谁长得高,两人要站在平地上,背靠着背。又如,比柿子和石榴哪个重,可以把它们分别放在支架的两端,根据支架的倾斜情况作出判断。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方法,并体会方法的合理性。.鼓励学生寻找比的对象。例题在比较跳绳的长短、小朋友的高矮、柿子和石榴的轻重之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图中找一找、比一比吗?”鼓励学生寻找对象进行比较。如:石榴树和柿子树的高矮,桌子和凳子的高矮,两条石子路的长短两根跳绳除了比长短,还能比轻重;两个小朋友除了比高矮,也能比轻重。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次经历比的过程,应用比的方法,感受这些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应用意识。3.适当提升思维的要求。“想想做做”里安排了一些略微变式或稍复杂的比较问题,既要应用例题里教学的方法,还要通过推理作出判断。学生从中既能获得更多的体验,还能受到其他内容的教育。一种是组织活动,包括第1题和第5题。第1题比铅笔的长短,不是比插图中哪枝铅笔长,哪枝铅笔最长,而是让学生模仿插图的样子拿出铅笔进行比较;可以组织同桌互相比、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比等等,第5题是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队,进一步体会比高矮的方法。另一种是看图判断,第2题左边一题,仅看图中两人的脚和头,身高似乎一样。如果伤员也站在地面上,他一定比女孩高,这就是简单的推理。另外,学生还能受到爱心教育。因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刚开始完成练习,像我们农村学校的小朋友,有些孩子他们不会读题,更不知道书写的格式,所以在本节课中,从例题开始,教师就应该做好示范,带领学生一起完成练习,教会他们如何画勾,在哪个地方画勾。右边一题,最高的画勾,最矮的画圆,有些小朋友,他认为在这三个小动物中,小兔矮,小鹿和小熊高,所以他们会在小鹿和小熊的下面都画上勾,这时候老师要让学生去讨论、交流,总结出小熊在三个小动物中,既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矮的,所以不能有任何标记。学生可以体会高与矮是相对的。第3题比路的远近是比长短的变式,通过直路近、弯路远,渗透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的思想。第4题右边一题中,支架平衡表示1个红萝卜和3根胡萝卜同样重,得出1个红萝卜比1根胡萝卜重的结论,看似很简单的推理,但对于少数孩子来说却很难。因为在教学时,如何要找这样的实物来演示也不是很容易,必须要几个物体的总重量和一个物体刚好同样重,如果有实物进行演示可能学生更容易理解,没有实物的时候,我是这样带领孩子来思考的,让学生去想像,一个萝卜和三个胡萝卜比太不公平了,假如三个胡萝卜这边的盘子里拿掉2根,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孩子们马上就会想到萝卜会沉下去,所以一个萝卜应该比一根胡萝卜重。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判断与推理,是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别人无法替代。教学时要注意创设情境,引发主动思考;组织交流,体会思考过程,帮助学生逐渐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第三单元:分一分一、教学内容:把一些东西按某种标准分类。分类和比较是相随相伴的,分类离不开比较,分类能促进比较。所以,教材在“比一比”之后及时安排“分一分”的教学。本单元把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分类的对象,如食品、玩具、书本、动物、交通工具、树叶等。大多数学生都知道这些物体的名称、用途和特点,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验简单的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二、教学建议:1.例题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分类的思想。例题呈现一幅商店里摆放商品的图片,通过“你能说说商店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重点要让学生观察、交流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分成了几部分,以及这样摆放的好处是什么,体会可以按商品的用途、特点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作用。首先看到图中把玩具、书、食品分别放在三个柜上。而且在玩具中,把两种车放在最上面一层,盒装的其他玩具放在另两层;在书中,童话、数学书、英语书是分开放的;饼干、油、面粉三种食品也是各摆一层。接着,可以提问:你觉得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吗?引导学生发表感想2.“想想做做”是有层次地安排的。“想想做做”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活动,从分类的标准惟一或多样、分成两类或三类两个方面有层次地安排。前两道题的分类标准都是惟一的,让学生在分一分的活动中体会同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惟一的。P7:第1题先要指导学生看清是哪些动物。学生圈完后要组织交流,明确哪些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哪些不能,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标准。从左往右第一排依次是鱼、狗、兔、青蛙、海豚;第二排依次是鹿、螃蟹、猴、松树、虾、鸟。能在水中生活的有:鱼、青蛙、海豚、螃蟹和虾。P8:第2题要鼓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先分别说说它们各在哪里行驶,然后讨论可以把这些工具分成几类,每一类各有哪些。第3题学生可以按形状或者颜色把树叶分成三类,体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第4题的分类标准是开放的,让学生确定,进一步体会不同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多样的。可以按性别分,可以按衣服颜色分,还可以按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分第3题和第4题,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他们不会连线,也不会画圈。如果教师事先制作一份练学具,在黑板上进行演示,让学生去分一分,他们可能会更感兴趣,更容易接受。第5题引导学生以分类的思想整理书包和房间,既培养良好的习惯,又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第四单元: 认位置一、教学内容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教学建议这节教学内容对于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不久的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是一大难点。首先,一年级小朋友极少认识汉字,存在书面语言障碍;其次,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尽管儿童在日常生活对它们有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判断,尤其是对左右的认识。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左右手能分清,但当说到“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还有说物体左右时,有一定的困难。1.例题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编排。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在教学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习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一般不要求学生同时说两句话,不要刻意进行练习。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辨别谁在谁的哪边,要尽量联系自己的身体进行判断。2、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想想做做”第3题通过“苹果上面是鸡蛋”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观察和表达。教学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地说。图中的五种物体放在冰箱的四层里,每两层物体的位置都有上、下关系。因此,可说的内容很多。让学生充分地说,既能调动积极性,又给他们大量的练习机会。二是语言结构不要过分单调、机械。可以像教材示范的那样说“什么的上(下)面是什么”,也可以说“什么在什么的上(下)面”。在注意语言准确、完整的同时,鼓励说法多样,通过语言的灵活促进思维的灵活,但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三是收集一些相关的语言,如苹果的上面是鸡蛋,鸡蛋的下面是苹果;面包的上面是苹果,面包的下面是白菜;牛奶在苹果的下面,牛奶在白菜的上面等,让学生从中体会位置关系是相对的。 第五单元:认数(一)一、教学内容:认识10以内的数。教材分成六段安排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把认识各数的教学都安排成四个环节。学生认、读、写各数并不困难,但初步形成这些数的概念却不容易,所以教材把认数教学分成四个连贯的环节,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体会数的意义。下面以各数的教学为例,分析这四个环节。(1)在现实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例题有一幅主题图,画面中有人和许多物体,数量各不相同。让学生仔细看图,分别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一方面获得认数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感受数()产生于数()。数图中的物体,可以看到什么数什么。如1块黑板,上面有5个字;3个女孩跳舞,1个男孩拉手风琴(2)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1个男孩、1架手风琴、1块黑板的个数都是1,都可以用1粒算珠来表示。2盆花、2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的个数都是2,都可以用2粒算珠来表示。教材通过1粒、2粒5粒算珠,分别表示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教学的时候,先让学生在主题图中寻找哪些物体是1个、哪些物体是2个再分别用1粒、2粒算珠表示个数。2粒算珠表示2的时候,1粒算珠浅色,1粒算珠深色;3粒算珠表示3的时候,2粒算珠浅色,1粒算珠深色;4粒算珠、5粒算珠里也各有1粒深色的算珠。这是因为教学15各数,是先认识1,再依次认识2、3、4、5。1粒浅色珠和1粒深色珠,表示1添上1是2;2粒浅色珠和1粒深色珠,表示2添1是3这里的1粒深色珠表达了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教学的时候,要渗透这样的关系。(3)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4)写数指导。通过示范、描红、独立书写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规范、工整地在“日”字格上写数。2、几和第几的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例题中先数出有几个人排队买票,再数出戴帽子的男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在这里,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数出一共几个人排队,怎样数出两个男孩分别排在第几。明白前者要数队伍里所有的人,后者只要数到那个男孩为止。体会“5个人”表示队伍的总人数,“第5个”表示不戴帽子的男孩在队伍里的位置。在数的活动中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初步体会它们的区别,认识几和第几。“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涂4个和涂第4个的操作与比较,进一步区分几和第几,体会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应用几和第几的知识回答实际问题。在判断第几时除了数之外还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物体按什么方位排序,是上下、前后、从左起还是从右起,二是怎样确定起始的方位。教材中有三种情况。介绍我家:我家住的楼房有几层,我住在第几层。3、0的含义比较宽广,教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0,在不同场合,0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对此,教材有明确的要求。(1)例题着重教学“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2)结合直尺教学0。直尺上有05六个数,0在直尺的左端,直观显示出0在直尺上的意思:从这里开始。这是数轴上表示数和用直尺量长度必须具备的认识。(3)“想想做做”第4题展示了0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温度计上的0,既表示一个特定的温度,又表示零上与零下的分界线,电话机上的0是一个备用的数字,105室中的0表示空位等)只要学生有所体会,不必解释其中0的具体含义。4、在=、和的教材中突出两点内容。例题首先将这些符号赋予“森林运动会”的情境图中,从中分别提取兔与猴的只数、松鼠与熊的只数进行比较,是让学生知道,比较两种物体数量的多少,只要把两种物体对齐着排一排、比一比。这是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后继学习中经常进行的数学活动,从现在起就要帮助学生逐渐掌握。通过排和比,获得对“同样多”“多”“少”的体验。教学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用符号表示关系比图画和文字语言简便。如何让刚入校门不久的学生掌握这三种符号的含义并正确使用它们呢?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情境中体验并理解大于、小于、等于号的含义。认识了这三种符号后,我让学生说说你用什么好方法来记住这三个符号?怎么来区别“”、“”?有的学生说:“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小,小于号”。有的说:“大于号开口在左边,小于号开口在右边”。有的说:“开口旁边是大数,尖尖旁边是小数”。有的说“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在符号书写上,大于号有的小朋友写得像数字7,角度不对,有的小朋友开口又写得太大,不太美观,所以要指导学生写好这三个数学符号,5、教学数字“10”,丰富学生的认识。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所以单独安排了这一节课。认识10的教学仍然按“数物体个数用算珠表示个数用数表示个数写数指导与练习”的线索进行。“想想做做”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认识。(1)渗透10个一是1个十。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这项活动中感受10根和1捆的关系,直观接触10个一和1个十,为以后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作些铺垫。(2)学习按群数数。引导学生2个2个地数樱桃的个数,5个5个地数手指的个数,既提高数物体个数的效率,又具体感受10与2、10与5的关系。(3)体会双数和单数。10只鸭排成一行,戴帽子的和不戴帽子的一一间隔。从左边数起,戴帽子的鸭依次是第2、第4第10只,这些数都是双数。从右边数起,戴帽子的鸭依次是第1、第3第9只,这些数都是单数。学生照这样数一数,感受了双数和单数。6、培养数感。数感是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数感强的人,在遇到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主动地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进行思考、解释和交流。数感是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与具有的数学知识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例。数感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尤其要从小培养。例如:第22页的第4、5题,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第25页第2题,掌握数序,第25页第1题,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让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述信息。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一、教学内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二、教学建议:在这学期安排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一年级下册将安排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材安排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这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学科的知识体系。 “面”是附着于“体”上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认识“体”,后认识“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木时认识物体。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大致分成四步:堆积木的场景整理出典型的物体揭示各类物体的图形和名称寻找生活中相关的物体。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应和学生共同准备积木。如果没有积木,可以准备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形状的物体。比如说易拉罐、玻璃球、纸盒等等器材的数量要多准备些。这节课没有积木或其他可供操作的物体,是无法教学的。把积木分类。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学生可能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成一类,把圆柱和球分成一类。这种分类表明他们已经感受到平面与曲面的不同,应给予表扬,再引导继续分,直至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开,把圆柱和球分开。二是让学生说说分类时的思考,只要求说出视觉、触觉的感受,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的面都是“平”的,圆柱和球都有“弯”(曲)的面。不要求语言严密、完整、有条理,更不能归纳“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等特征。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活动的内容有五项。“滚一滚”“堆一堆”是体验物体上的平面与曲面。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斜面上不会滚动,可以堆得很高;圆柱和球在斜面上会滚动,不容易堆起来。主要原因是前者都是平面,后者有曲面。 “搭一搭”是各种立体的形状特征的简单应用。如果要搭得高一些、多一些,使用哪些形状的积木比较好?如果搭成的物体能前后运动,应该使用什么形状的积木?搭汽车车身用什么积木?搭工厂烟囱用什么积木?教学这一单元时还应注意:(1)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2)课堂上创设宽松的活动空间。第七单元:分与合一、教学内容:10以内数的组成。分四段安排:5以内数的组成;6、7的组成;8、9的组成;10的组成。这样编排,是因为较小数的组成比较简单,也容易记忆,所以教学的容量可以大一点;较大数的组成比较复杂,记忆需要时间,所以教学的步子放小一点;10的组成与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关系密切,所以单独教学,更突出一点。二、教学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平。除2以外,310各数都有两种或多种分解。把一个数的各种分解有序地依次排列是对称的。如5的分解。掌握这种对称,能提高学习效率,减轻记忆负担。教材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应用这种对称。教学4的组成,虽然4分成3和1、2和2、1和3是对称的,但考虑到初步教学数的组成,重点应放在理解“分”与“合”的意义和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上,暂时不揭示这种对称。教学5的组成,通过两个学生在不同位置观察5朵花摆成1朵和4朵的同一种分法,体会把5分成4和1和把5分成1和4是一致的,实质上是一组分解的两种表达。然后让学生看着5朵花摆成2朵和3朵的图,写出这组分解的两种表示。教材给一种表达画上虚线框,让学生明白它可以从另一种表达得到。教学6和7的组成,根据一幅图写出数的一组分解,虚线框里的表达直接从左边得到。感受研究6、7的组成,只要进行三次操作就够了,为提高8、9、10的组成的教学效率打下基础。教学8、9、10的组成,通过“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从这些数的一些分解说出另一些分解。体会较大数的组成,只要记住其中的一半,就记住了另一半。3、研究数的组成要有序地进行,能提高效率,也方便记忆。教材引导学生逐步达到这一要求。如、教学8、9的组成,以移花片和翻贝壳活动为载体。教材要求学生“每次移动一个”“每次翻一个”,指导他们有序地探索,体会有序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又如,教学10的组成,明确提出“有次序地涂一涂、分一分”,让学生运用前面的体验,主动获得知识。4、在有趣的氛围中练习数的组成。10以内各数的组成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练习是主要途径。教材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避免机械、枯燥地练习,经常变换练习形式,重情趣、重口答,提高练习的效率。每一段教学都安排“对口令”,不但动口说,还动手摆。对口令,学生最感兴趣,教师可以变换组织形成,老师和学生对,学生和学生对,男女生对口令比赛,小组间对口令争霸赛等等。对于数的组成,很多孩子都会,但有时候会写错,我们常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孩子们都会按照顺序把10以内数的组成说出来,但做练习时,比如6可以分成3和几,上面一个6,下面一个3还有一个方框,孩子们会在方框里写上9,这是因为他把6和3合成9,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各数所表示的意思,合成的数在上面或者在下面,只有一个数,而在另一面的两个数就是分成的数。 2010年8月31日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内容:(1)加、减法的含义;(2)10 以内加减法的口;(3)解决求总数、求剩余数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成九段安排: 5以内的加、减;有关0的加、减;有关6、7的加、减;有关8的加、减;有关9的加、减;有关10的加、减;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求未知加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二、教材编排特点和教学建议1、加法和减法意义的教学分四个阶段进行。(1)联系生活经验以及分与合的思想,初步认识加、减法。第4047页是教学加、减法意义的第一阶段。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分与合的思想,有意义地接受加法和减法,知道加、减法的一些知识。在加法例题的情境图里,3个小朋友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学生立即会想到“合起来一共5个小朋友”。这里的“合”是加法概念的生长点,也是加法意义的核心成分。3人和2人“合”起来可以用3“加”2计算,很自然地引出了加法运算。减法例题设计了两幅内容连续的画面,呈现原来有5个小朋友浇花,走了2个小朋友的情境。有助于学生结合现实情境和具体数量关系感知减法的意义。(2)通过“一图两式”发展对加法和减法的认识。第4853页是教学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第二阶段。根据一幅图中“合起来”的数量关系写两道加法算式;根据一幅图里总数的构成,从中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的数量关系,写两道减法算式,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第48页例题求一共多少人植树,两个卡通分别在情景图的右上角和右下角观察。一个卡通先看到近处的队伍中有5人,再看到远处还有1人推着车,于是列算式5 1=6。另一个卡通先看到身旁的1人,再看到另外5人,列出算式1 5=6。两个算式虽然不同,但只要把两部分学生人数合起来,都能算出参加植树的人数。第50页例题一共有6人植树,通过已知男同学人数求女同学人数和已知女同学人数求男同学人数两个问题,列出两道减法算式,直观显示从6人里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这两道例题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现象,列出不同算式,体会“一图两式”。减法的“一图两式”只要学生写减数,一般不要他们写被减数。一方面是适当降低要求,另一方面防止出现其他意思的减法算式。(3)通过“一图四式”感受加、减法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第5460页是教学加、减法意义的第三阶段,在“一图两式”的基础上继续提出“一图四式”的要求。四道算式中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分别在第二阶段教了,现在只是把两个“一图两式”组合成“一图四式”。第54页有关8的加减法,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一图四式”。我觉得教学要注意三点:一是仔细看图,统一看法。学生对情境图一定很有兴趣,各人观察的切入点不同,获得的信息也不同。如2人有救生圈,其他人没有;1人戴游泳帽,其他人不戴这些信息与下面的算式无关,必须排除。要组织学生交流,把观察点放在“池里有5人,池边有3人”上。二是让学生解释算式的意思。在写出得数后,先一道一道地进行。然后两道加法算式为一组,两道减法算式为另一组,一组一组地解释。三是让学生看一看,根据一幅图列了几道算式,其中几道加法、几道减法,从而知道“一图四式”。(4)在应用中加强理解。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连加、连减,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得数,或者由于看不见第一步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因此,本课设计时重点通过画符号确定运算的顺序,并记下第一步的得数,然后再接着往后算,从而解决了这一难点。我觉得在本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课件进行动态演示效果会更好,或者可以配合学生的表演进行练习,课前事先请几个小朋友练习一下,不一定要运南瓜,摘丝瓜,可以利用教具小猴运桃、摘苹果等,本课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具有开放性的问题: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用连加连减计算的例子? 生举例:我原来有5支铅笔,妈妈先买来了3支铅笔,又买来了1支,现在我一共有几支铅笔?可以用 5+3+1=9 来计算。生:妈妈给了我10元钱,我买铅笔用了2元,买本子用了3元,我还剩多少钱?10-2-3=5,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对知识有一种实质性的理解,从而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2、改革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应用题教学确实存在许多弊端。和孩子们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比反差太大。教材安排了许多现实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题材开放,以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生活原型;还给学生收集、表述、加工信息的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