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五步走.doc_第1页
记叙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五步走.doc_第2页
记叙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五步走.doc_第3页
记叙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五步走.doc_第4页
记叙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五步走.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叙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五步走-中学语文论文记叙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要五步走 于保东新课程标准表现出淡化文体的理念倾向,但文体是客观的存在。记叙文作为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学习文体,教师既要遵循文体,用确定性、客观性、普遍性的知识给学生呈现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又要引领学生依照文脉,确定学习的路径;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还要披文入情,体会作品中表达的真挚感情;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而自能读、能写的最终目的。一、遵循文体,确定知识记叙文的文体知识看似简单,不过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但记叙文文体的确定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一般意义上讲,记叙文与其他文艺作品的区分标志在于事件的真实与否,但在宽泛意义上,一般写人、记事的文艺性作品也可以列入记叙文的范畴。人教版教材中的记叙文,大致可以分为“叙事”“写人”两类。稍微细分,大致有以下几类:回忆往事类、事件记叙类、人物写真类、世相写真类、新闻报道类等。记叙文的六要素之间并不是简单并列关系呈现,时间和地点既有显性呈现也有隐性呈现,人物、事件有的也呈现出主次、详略。学生学习记叙文(这里指狭义的记叙文)的基本路径首先是要明确记叙文六要素在文本中的基本呈现,也即明确是谁、在哪里、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的基本问题,这是教学记叙文起始要求。二、依照文脉,探寻路径记叙文文脉是作者行文的思路,是时间、事件、情感发展的轨迹,是文章结构的基础。结构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本身的内部规律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经过深思熟虑所形成的思路在文章中的体现。因此,记叙文教学要注意依照文脉,理清作者的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结构。这要引导学生找出贯穿全篇、统领全文的线索,弄清文章的主干,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线索是记叙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如学习我的老师,可以把课后练习题二作为一个抓手,与学生共同探讨清楚。抓住了记叙文的线索之后,还需研究其内部的布局和构造,进一步把握记叙文的结构规律,理清文章的层次段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纵式结构,是以时间为序或以事件发展过程为序的结构。这种结构,情节完整,脉络分明,便于突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和发展,揭示事件的本质意义。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这篇传记是按时间推移组织文章的。横式结构,是以空间场景的转换或按事件性质的分类为序组织文章。杨振宁的邓稼先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介绍了邓稼先先生学习、工作、为人等六个方面。纵横结合式结构是时空交错的结构方式,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文势跌宕多姿。如藤野先生,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为“回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那些事”,在回忆中,巧妙地与暗线“强烈爱国感情”交织在一起,通过从东京到仙台再到北京地点的转换,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使得文章的脉络清晰,便于学生探寻。三、品味语言,悟意审美记叙文既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那么,生动形象便成为记叙文语言上的一个突出特点。记叙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可以从词语、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的运用等方面去品味揣摩。文章往往通过动词、形容词等各种语言的巧妙运用,各种句式及大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新鲜、活泼、富有形象性。在教学中,就要结合内容的分析,体会语言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背影一文在车站送别的场景中,作者用他特有的心灵感触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细致、特写般地描绘:“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要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黑”“深青”暗示父亲仍在丧中,内心失去亲人的痛苦是难以掩饰的。“蹒跚”“探”“爬”“攀”“缩”“微倾”“努力”等词语的运用,表现了父亲为自己买橘子的艰难,“我”的流泪并不简单的是为父亲对“我”的爱而感动,更多的是看到一个长期抵触、反抗的权威竟然也会有如此艰难无力的时刻,朱自清感到了更广阔意义上的生存艰辛和迟暮的悲凉,朱自清此时的内心是非常复杂的,温暖、无奈、茫然、痛苦、悲凉交织在一起,从亲情到人生产生了难以言喻的回响。老王的开头这样写道:“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看似平平的起笔,却为这篇文章奠定了叙事和感情的基调。“常”表示什么?“他蹬,我坐”,表明什么?为什么是说“闲话”,而不是“拉家常”?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探究这些问题,就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教学价值。四、体悟真情,明确主旨在记叙文教学中,通过对主题思想的把握,可以训练学生把握本质的能力,同时,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道德情操的培养,审美情趣的提高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种类型的记叙文,都不能仅仅浮于表面文字的分析,要在对具体内容分析掌握的基础上,通过提炼、综合,从具体的人物、事件的记叙中,抽象出事件的本质意义和人物的性格特性,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题。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与把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容易落空与泛化,这要求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对文本进行深入、仔细地研读,并尽量把自己对主题的理解结合对学生的引导落实到学生学习中。如秋天的怀念一文,在学生初读文章时,对文本的主题很容易得出的结论是写“母爱”的,当然这样的理解不能说错,可是,文本仅仅表现的是“母爱”吗?“母爱”的落脚点在哪里?如果学生理解了“母爱”的落脚点是“好好活”,可是对于史铁生来讲,什么样的“活”才是母亲认为的“好好活呢”?我们要顺着这样的教学思路去不断地追问,就会发现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对菊花的描写大有深意,真正探究清楚了“菊花”在这篇文章中的含义,才能真正领悟作者要表达的主旨。文章绝不是简单地写“母爱”,文章写得更多的内容是对“母爱”的理解,也就是说,是通过秋天的怀念,来怀念自己去世7年的母亲,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章的另一层面应该写的是“思念母亲”或者说“爱母”。同样的文章还有我的母亲背影等。只有把文本做这样的解读,并且设计到教学中,才是对文本主旨全面、深刻、明确的解读。五、学以致用,达成目的记叙文是中学生写作最常用的体裁,可是记叙文的写作现实却不理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阅读和写作人为地割裂开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很多教师没有很好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把几乎所有的记叙文都当做阅读性文本来解读,在课堂上不遗余力讲解,唯恐学生理解不透,理解不深。更有甚者,自己做了教参的传声筒,缺乏对文本的独立见解。教师在记叙文备课时,要认真对文本的特征进行研究,还要善于勾连前后类似的几篇文章,这几篇中哪一篇适合做解读性文本,哪一篇可以当做写作型文本,这样教材作为例子的特性才能彰显。我们怎么设计散步这篇课文的教学?不妨作如下考虑:一是作为阅读型文本来教学,我们可以先解读,设计一个教学课时,再让学生仿写,设计一个写作课时。二是作为写作型文本来教学,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仿写这篇课文,再通过学生的习作和这篇文章的比较来学习本文。学生仿写并不是简单地照葫芦画瓢,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写作的疑难点,如可以转换写作角度,可以站在母亲的角度写,那这篇文章该怎么写?站在妻子的角度写,冲突的焦点是什么?站在小孩的角度写,该注意哪些问题?尽管对文本学习切入的方式不一样,但都指向学生学习的根本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