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沪青年群体与城市融合度的分析研究.docx_第1页
来沪青年群体与城市融合度的分析研究.docx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来沪青年群体与城市融合度的分析研究特征码aljvilaujcfwoenlhdyt 来沪青年群体与城市融合度的分析研究 内容摘要城市的生命在于开放,“有容乃大”是我们对待来沪青年应有的姿态。来沪青年的到来,是多元文化和多元人才的融合,保证了上海的发展活力。面对这样一个日益庞大的新上海青年群体,如何关注他们的愿望需求,如何使其适应、融合上海这座城市,如何帮助他们与上海的发展同步和匹配,关系到上海的未来发展。带着这样一种思考,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来沪青年群体的现状开展分析研究,以期能为解决来沪青年的“融入”问题提供一些依据。关键词来沪青年 城市融入融合度 一、研究的背景与方法(一)研究背景根据人口迁移“推拉”理论,人口从原住地向外流动的动因概括起来不外有两大类,一大类是来自外部的“拉力”,另一类是来自内部的“推力”。就流入地来说,较高的生活水准及较好的发展前景就是“拉力”,而原住地的贫困、落后、机会匮乏就是“推力”。归因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的普遍存在,在这种强大的“推拉”力作用下,欠发达地区人口开始大规模向发达城市迁流,这种人口流动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生产力合理配置的必然要求。上海作为一个日益国际化的大都市,随着自身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极为频繁,来沪青年的数量也迅速攀升,面对这样一个日益庞大的青年群体,如何关注他们的愿望需求,如何使其适应、融入上海,如何帮助他们与上海的发展同步和匹配,关系到上海的城市进步、社会管理,更关系到上海的未来发展。为此,我们对来沪青年群体的现状开展调研,以进一步研究探讨来沪青年融入城市社会的路径方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问卷调查为主的方法收集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有关理论展开分析。1、调查地选取。本研究选取上海市松江区为调查地。上海市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经济、文化较为发达,流动人口比重大,来沪青年分布比较集中,松江区作为调查地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据20xx年上半年最新统计数据,该区来沪人员总量已达73万人,其中,16岁以上青年50万人,占外来总人口的73%。调查时间为20xx年8月中旬至9月底,为期一个半月。2样本选取。在综合考虑样本代表性的基础上,选取一个街道(社区)、二个镇,分别代表本地区的城乡结合部、工业园区和繁华中心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符合调查条件的对象,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有效问卷368份,有效率为87.62%。3样本的基本情况。调查对象为外省市来沪青年,平均年龄为25.64岁。其中,男性占52.4%,女性占47.6%;外省市非农业户口占52.4%,外省市农业户口占47.6%,农业户口中经常干农活的占37.3%,偶尔干农活的占41.8%,基本不干的占20.9%;独生子女占20.9%;党员占13%,团员占47.8%,群众占39.2%;未上过学的占0.3%,小学占2.7%,初中占14.4%,高中占33.4%,大专占16%,本科占30.5%,研究生占2.7%;主要流出地为安徽、广东、江苏、浙江四省。二、来沪青年群体城市融入的现状问卷中包括了基本情况、生活和工作状况、融入情况、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等五个部分。为便于分析,我们把这五个部分划分为三个层次: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这是依次递进的层次,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反映来沪青年的社会融入情况。来沪青年从老家来到上海,首先必须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土作,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和住所,才能在城市中生存下去,经济层面的适应是立足城市的基础;在完成了初步的生存融入之后,来沪青年才能形成与城市人接近的生活方式,才会与城市人进行社会交往和参与城市社会生活,即是来沪青年社会层面的城市融入;心理层面的融入是属于精神上的,反映的是来沪青年对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认同程度。(一)经济层面的融入来沪青年的流动是把获取经济收入作为首要目的,他们只要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有一份可以维持最低消费的收入,解决了住宿、吃饭等日常必需问题,就有了在这个城市开始生活和立足的资本。因此,有学者把我国进城青年在经济层面上的适应,称之为生存适应。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了以下几个主要指标进行分析。1、职业。从行业分布看,松江区来沪青年从事的行业以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为主,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占66.8%,从事社会服务业的占15.2%,从事餐饮业占9.1%,其他行业占8.9%。从工作单位性质看,私营企业(8人及以上)占多数,占65.1%,其后依次为个体工商户占10.5%,外商独资占7.8%,合资占6.4%,国营企事业占3.6%,集体企业占3.3%,港澳台资占2.4%,居民家庭占0.6%,党政机关占0.3%。从找工作的途径看,47.3%的受访者在上海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过招聘会,33.1%通过同乡(包括家人亲属或朋友),7.4%通过网络,其他途径占12.2%。当问及“如果您现在再找工作,您主要会通过什么渠道?(限选两项)”时,与找到第一份工作情况相同的是通过招聘会的比例最大,占58.4%;不同的是,通过网络的比例大大增加,占48.4%,通过同乡的下降到20.9%。从工作稳定性来看,没换过工作的占72.1%,换过一次工作的占7.1%,换过两次工作的占10.9%,三次及以上的占9.9%。可见,在松江区的来沪青年工作还是相对稳定的。来沪青年来上海从事什么职业直接关系到他们如何在城市里立足和以什么方式融入城市。调查显示,大部分来沪青年由于文化层次较高,基本是通过正规的招聘来找工作,所从事的也大多是技术性的土作,而且较为稳定。2收入。从工作收入来看,平均月收入在1000至1999元之间有32.9%,在3000至3999元之间有24.7%,在2000至2999元之间有19.6%。经济收入决定来沪青年在城市的生活水平。应该说,松江区的来沪青年收入不低,这与他们的工作多为技术性质分不开,说明来沪青年经过自己的奋斗初步在上海立住脚了。3居住。从居住状态看,来沪青年住在单位提供的简易宿舍比例最高,占67.4%,其他居住方式依次是自己租房,占27.4%;自己买房,占4.6%;居住在建筑工地工棚,占0.5%。可见,绝大多数来沪青年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商品房,也没有资格享受城市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只能租赁私房或由单位提供住处。来沪青年租房主要集中在城郊结合部,这主要是由于地理位置接近市区、当地农民房屋有余、租金便宜等。单位提供宿舍一般不收取房租,宿舍大多比较简易,少数是新建的专用集体宿舍。从居住时间看(见图1),松江区来沪青年平均累计居住时间为28个月左右;30个月以内的和30个月以上的各占一半左右。随着来沪青年居住时间的增长,他们对于城市生活的融入程度也会逐渐提高,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城市的各种文化,其价值观念也会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从居住环境看,约一半以上的受访者知道居住地附近有公益性或较为便宜的文化体育设施,50.8%去过运动场,47.2%去过活动室,45.9%去过图书室,34%去过棋牌室,31.4%去过健身苑,28.8%去过社区学校。 图1外来青年平均居住时间分布图4权益保障。从参保情况看,松江区来沪青年参加外来人口综合保险的覆盖率较高,占50%,知道但没有参加的占28%,不知道雇主有没有投保的占9.8%,不知道这种保险的占12.2%。综合保险是为外来从业人员“量身定做”的社会保险,在创造良好就业环境、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知道参加综合保险能享受什么待遇的受访者仅占48.9%。出现上述情况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性质是社会保险,缴费主体是用人单位,由于松江区来沪青年大部分工作在正规单位,有稳定的工作,所以参保率很高;二是由于保险与个人健康状况联系在一起,而来沪青年大多身体健康,所以尽管自己参保,但自身参保意识淡薄,保险知识缺乏。综上所述,松江区来沪青年大多数还是处于一种生存适应状态,而这种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直接限制和妨碍了其社会融入度。(二)社会层面的融入以工业化生产为特征的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方式不同,因而在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质方面也不同。来沪青年从外地进入上海,实际上就是与发达的城市文明和社会不断整合的过程,也是以“上海人”为参照群体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的社会过程。而来沪青年社会层面的融入主要指来沪青年与城市居民的互动及日常生活方式方面的适应,经济条件对来沪青年社会层面的城市融入具有决定性作用。1、语言使用和生活习惯。从语言方面看,90.5%的受访者在上海大部分时间是讲普通话,讲上海话的仅有1.4%,讲家乡话的占8.1%;6.5%的受访者能完全听懂上海话,45.7%能听懂一些上海话,47.8%听不懂上海话;仅有3%的受访者能非常流利地用上海话与上海人交流,有19%能说日常用语,其余78%不能用上海话与上海人交流。由于工作环境中同事大多来自各地,所以绝大部分来沪青年的日常交流语言是普通话。从饮食方面看,“完全适应”上海饮食习惯的占4.9%,“适应”的占20.4%,“一般,还能接受”的占40.2%,“不太适应”的占16.6%,“不适应”的占16.3%,“说不清”的占1.6%。2社会交往。从交友方面看,55.5%的受访者愿意与上海本地人交朋友,32.3%回答无所谓;当问及经常联络的朋友中有多少上海本地人时,32.9%选择“没有”,47%选择“5个以下”,20.1%选择“5个以上”;对于是如何认识上海本地人朋友,75.3%是通过工作,38.1%是通过平时生活,14.2%是通过别人介绍,13%是通过网络,7.3%是通过娱乐活动。从社会支持方面看,有接近七成的受访者认为上海本地人对外来人员比较友好,但遇到困难时认为上海人会提供帮助的比例只有38.6%,来沪青年遇到困难时还是愿意找自己熟悉的老乡帮忙(60.7%)或自己解决(25.4%)。有33.4%的来沪青年接受过上海市民基本常识方面的教育,主要是居委会、社区组织(46.5%)和所在企业(40.5%)提供的。可以看出,来沪青年的社会交往具有地缘相似性和身份相识性,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凸现其封闭性特点,而这种封闭性客观上会形成一定的自我隔离状态,从而制约来沪青年的社会融入。从婚恋观方面看,45%的单身受访者希望自己的配偶是上海人,原因包括“可以更好地融入上海生活”(61.8%),“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53.3%),“以后自己有更好的发展”(40%),“有上海本地亲戚照顾”(10.9%)。3社会组织参与。从对社会组织的兴趣上看,48.9%的来沪青年对校友会最感兴趣,实际参加校友会活动的有35.9%;28.3%对同乡会最感兴趣,实际参加同乡会的有18.5%;9.5%对工青妇组织最感兴趣,实际参加工青妇活动的占10.10%;此外,还有28.3%的来沪青年没参加过任何组织或团体的活动。对于参加组织或团体活动的目的,42.1%是想拓展人际关系,18.5%是想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14.4%是想有一种归属感满足精神需要,10.1%是想学到知识和技能,此外,满足兴趣爱好的占9.5%,打发时间的占2.7%,为社会和群众办好事的仅占1.9%,想展示自己才华的占了0.8%。当问及来沪青年遇到困难时最想寻求哪个组织帮助时,选择政府部门的比例最高,占65.2%,其后依次是同乡会(13.9%)、社区居委会(10.3%)、校友会(6.3%)、工青妇(4.3%)。而当问及是否参加社区的文化活动和志愿性公益活动时,有51%的来沪青年不知道如何参加,有10.3%不想参加。可见,由于目前我国城市社会组织结构的封闭性,来沪青年被各种社会组织排斥在外,成为一个既缺乏保护也缺乏约束的社会群体。综上所述,来沪青年未能快速地适应和融入上海城市生活的原因之一是来沪青年和本地市民之间缺乏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而只有接触与交往才可以消除偏见和歧视。随着来沪青年在上海生活时间的增长,来沪青年和本地市民之间会有越来越多的接触和交往机会,两者之间融合的程度会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来沪青年将越来越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三)心理层面的融入来沪青年的深层社会融入要求其内化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在情感上找到归宿,心理融入是来沪青年城市融入的标志。来沪青年在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之后,最基本的生存融入也随之完成,但是他们在观念、心态等方面与本地市民的区别或者说差距,是内在的,不容易缩小。只有来沪青年完成了心理的融入,才算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融入过程。这种心理的融入直接地反映在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以及现代观念等方面。1、归属感。马斯洛认为归属感是居于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之后人的第三层次的需要,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来沪青年的社会融入情况也反映在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上面,即来沪青年是否已从心理上对所在城市产生了某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当问及未来的打算时,“看情况再定”的比例最高,占44.8%,其后依次是“长期留在上海”(16.6%)、“在上海创业”(9.8%),“终归要回老家”(9.5%)等。当问及上海是否是理想的生活城市时,36.4%回答“是”,24.7%回答“不是”,另有26.1%“看情况而定”,12.8%“说不清”。从当前状态看,对自己在上海的个人发展前途“有时乐观有时悲观”的比例最高,占37.2%,“很乐观”的仅有17.4%。当受访者评估自己目前生活的幸福度时,认为“一般”的占61.4%,“幸福”占25.8%,“很幸福”仅占4.3%。具体分析,对个人收入感到“满意”的只有8.4%,对居住条件感到“满意”的有19.3%,对自己在上海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的有40.2%。2现代价值观念。从价值观上看,69.6%的受访者认为来沪青年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能力,接下来依次是机遇(47.3%)、学历(24.5%)、社会关系(20.7%)和人品(15.5%)。在将品德、知识、金钱、才能、成就、地位、权力和健康这八种人生价值按重要程度排序时,73.9%的受访者把健康排在第一位。有77.7%的受访者认为人生价值的最重要标准是家庭幸福。此外,92.1%的受访者认为参加工作后应该继续学习,其中,51.2%认为最需要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18.5%认为最需要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和知识,13.8%认为是外语知识,8.3%认为是计算机知识,可见绝大部分来沪青年都具有不断学习和发展自我的意识。身处城市这个陌生而又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职业技能、政策法规等,以谋求更好的职业和更高的收入。综上所述,与本地市民接触、交往的困难直接影响了来沪青年城市归属感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总体上看,松江区来沪青年在城市的生存状况目前还停留在经济融入层面,要完成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融入任重而道远。三、来沪青年社会融入的困境(一)来沪青年社会角色与社会身份的交错性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某种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角色是身份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地位的外在形式,在通常情况下,角色的转换与身份的转换是一致的,一个人具体地扮演了某个社会角色,随之也就获得了相应的社会身份,占据了一定的社会位置,但这一状况在来沪青年身上却发生了变异,出现了角色与身份错位的情况。目前来沪青年由于长期在上海从事稳定的工作,以致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上和上海本地人没有多少区别,从角色上讲他们扮演的是新上海人,这与外地人是有所区别的。但来沪青年的身份却没有发生相应的变换,他们的户口仍留在老家,是一群被贴上了外来人员身份标签的群体。这就造成来沪青年角色转换虽然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实现,但来沪青年具有先赋性质的外来市民身份的转换则需要得到制度认可和社会认同,而这不是仅凭个人努力就可做到的。所以,来沪青年生活在城市,但他们仍然被政府(制度)认可和被城市(居民)认同是外来人员,从而造成来沪青年角色转换和身份转换的分离。来沪青年身份与角色的错位,说明他们已经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单元,即事实上不完全等同于外地人又不能等同于市民,可以说是离开了故土的外地人却又是没有融进城市的市民,而这正是来沪青年社会融入边缘化的一个基本表现,这造成来沪青年在角色扮演上表现出模糊性、摇摆性、不稳定性等边缘特征。(二)来沪青年关系网络建构的局限性“人生不能无群”,人是社会性动物,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依靠他人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社会群体对社会个体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社会群体的建立和维持体现为一个或多个社会关系网络,该网络的建构不是随意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成员总是按照某种相似的特质进行交往。来沪青年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网络建构也不例外。来沪青年离开老家来到上海后,渐渐远离了原来的生活圈。在老家,走亲串门、婚丧嫁娶是熟人之间联系感情、增进了解的主要渠道和重要纽带,长时间不参加此类活动,加上通讯不便造成他们之间联系甚少,原有的亲戚、朋友圈子会慢慢淡化;而且,来沪青年在老家公共活动上参与机会也比较少,使得来沪青年与普通老家人之间的联系骤减,久而久之就会慢慢远离老家社会的主流人群。与此同时,来沪青年在上海的社会性参与活动也不多,不能真正融入上海城市的主流人群。一方面,出于职业、经济地位、语言文化的差异,来沪青年与本地居民缺少感情互动的基础;另一方面,来沪青年在上海生活、交往、教育等方面受到的限制也阻抑了他们与城市社会的靠拢,这些限制不仅来自一般的城市居民群体,有些甚至是政府以制度的形式规定下来的。因此,种种制度性和非制度性因素使来沪青年在城市中无法与市民进行深入互动,交往活动极其局限。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他们社会交往的内倾性上,即来沪青年在上海交往的对象指向同乡,他们以自我组织形式为主,通过初级群体的网络关系,以亲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为纽带,在城市立足生存,形成了“城市中的老乡”等特殊的居住场所与社交圈子。因此,来沪青年日常的交往对象既不是老家的主流人群,也不是上海城市的主流人群,关系网络建构呈现出边缘化特征。(三)来沪青年社区归属感的模糊性社区归属是指社会成员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况。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会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对该地域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感情色彩。社会关系、社区环境满意程度和社区活动参与度等是影响社会成员对某一社区归属的重要因素,人们在社区内社会关系越好、满意度越高、社区参与度越高,对社区的归属感也就越强。来沪青年根在故土,长在故土,对故土有一种天然的归属感和勿庸置疑的认同感。但是,随着从老家流出,来沪青年在老家的关系圈淡化、公共活动参与机会减少,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触摸到了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五光十色的现代文明,体验到了都市文明的进步和魅力,从心理上他们羡慕上海的先进与文明、繁荣与富庶,对老家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也逐步降低。因此,随着流出时间的增加,来沪青年对家乡的依恋在减退,对故土社会的认同感、归属感会不断下降,加上原来人际关系网的淡化,他们已不愿或无法回归原来的故土社会。然而在城市冷漠与排斥的双重作用下,来沪青年却始终是上海的过客与看客,城市归属感很难形成。首先,在政策上,上海为缓解就业压力,对来沪青年进城会进行一定限制,来沪青年得不到公平的生存环境;本地居民享有失业补助、医疗、养老退休金等劳动权益保障和福利待遇,来沪青年却无法享受。这些导致来沪青年在上海难以安定。其次,在社会态度上,一些本地居民把就业压力归罪于来沪青年,来沪青年在老家所承袭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被某些本地居民定义为愚昧和落后,而他们在上海城市生活中的文化权利与心理需求往往被忽略,这也无助于来沪青年对上海产生归属感。最后,对部分来沪青年自身而言,他们外出打工只是挣钱,最终还要回到家乡,所以他们无法割断与故土的“脐带”关系,未来回家的打算使他们对上海没有产生根本性依赖条件,对上海的归属感难以产生。可见,来沪青年中相当一部分人虽身居城市,却无法作为一个永久性居民被接收,或只能在故土和城市之间作“候鸟型”的循环流动,呈现一种“钟摆”状态,这造成了他们在对故土和城市归属上呈现出“双重边缘”的尴尬心理。四、来沪青年社会融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