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讲)(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讲)(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讲)(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讲)(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讲)(提升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重难点“精讲”】一、理解新中国三大外交政策1“一边倒”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初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新中国明确地宣布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为了保护革命的胜利果实,中国必须站在世界无产阶级一边,共同抵制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扰和破坏。该外交方针的实行,抵制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干扰和破坏,使人民革命的胜利果实得以巩固。2“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守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人民政府把他们当做普通侨民对待,不当作外交代表对待。这一政策清除了帝国主义国家在华的政治经济势力,做到了真正的独立自主。3“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先把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清除掉。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对中国社会存在一定影响,这对新中国的独立必然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立外交关系之前有步骤地把“屋子”打扫一下,然后再“请客”是十分必要的。二、新中国初期实施“一边倒”的原因:(1)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两大阵营的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针对新中国采取了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2)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是中国革命的盟友。(3)从目的看: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保卫和平,在维护独立和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孤立,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仅不相悖,反而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重要体现。三、全面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1)国际苏联等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许多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纷纷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和激烈斗争,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2)国内新生人民民主政权得到巩固,需要加强和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国民经济基本恢复,需要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2相互关系(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其中,尊重主权是主权国家独立处理本国内政的前提,领土完整则是主权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体现。(2)平等互利是各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3)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3主要特点(1)包容性: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2)开放性:能够在不同历史时期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4作用:(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政治基础,它的提出和运用,被誉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知识拓展】对“求同存异”方针的理解1同:中国和亚非国家都曾遭受殖民统治;都面临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2异:中国和亚非一些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易错易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的“三大政策”的不同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从影响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外交政策的实质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素质拓展】1、史料与史证史料主题1:新中国外交方针及成就【史料】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在国际上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线的一方面。并明确宣布“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史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或不同的国家,适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54周年史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不同国家的和平相处,体现了包容性;“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体现了开放性。【史料】1954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的。周恩来史证:史料表明日内瓦会议上,参加国家达成了和平协议,说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取得了一致,正是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史料研习与应用21:史料主题:一边倒政策材料一: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提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在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中间,“中立”是不可能的,中国必须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明确宣布“一边倒”,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这一外交方针对新中国建设起了重大作用。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实施不仅使新中国在经济援助、外交等方面倚重苏联,并且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某些方面也照搬苏联经验,产生了许多弊端,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加剧了中美关系的冻结程度,限制了中国外交向纵深的发展。游艳丽美国对华政策与新中国22:读史三步曲粗读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材料二主要阐述了“一边倒”的政策所带来的局限性或者说是消极影响。 细读材料三中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一边倒”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材料二中划线部分的关键信息:指出了“一边倒”在国际关系方面的局限性。史证“一边倒”既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也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 23:史料应用请选择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进行评述。注意:(1)评述要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由史实支持。(3)论述要层次分明。(4)语言要通顺流畅。第二种观点:“一边倒”外交政策产生很多消极影响。【解题技巧指导】图表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技法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了命题形式。解答图表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技法:(1)读懂图,要“三读”:读标题、读内容、读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