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9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03课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习题.docx_第1页
江西2019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03课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习题.docx_第2页
江西2019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史第03课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习题.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课内提分练习1.2018盐城 下图所示战役的主要影响是( )A.奠定了秦朝统一全国的基础B.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C.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D.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2.2018无锡 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A.蜀、吴、魏B.魏、蜀、吴C.魏、吴、蜀D.吴、魏、蜀3.2017青岛 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王,国号吴4.2018广东 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 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5.2018滨州 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 )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赶上北方 D.宋代我国经济重心正式转移到南方6.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国家统一 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A. B. C. D.7. 从下面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C.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D.北方民族大量迁往中原8.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9.2018福建 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采用汉族官制、律令。此举( )A.促进了民族交融 B.确立了三国鼎立局面C.加快了江南地区开发 D.实现了南北方的统一10.2018黔西南三州 下图所列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百家争鸣 B.秦始皇巩固统一 C.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11.小明正在准备一篇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主题的小论文,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 颁布均田令 革除鲜卑旧俗,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颁布“推恩令” 迁都洛阳A. B. C. D. 参考答案【课内提分练习】1.C解析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打败曹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B3.A4.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东汉桓帝到西晋统一前处于三国分裂时期,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导致全国人口大量减少,故A项正确。5.B解析 本题考查江南经济的开发。从材料中“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覆衣天下”可以看出江南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又根据宋书,可知描述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的情况。故本题选B项。6.D7.C8.C9.A解析 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494年开始的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三国鼎立局面确立于222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与南方开发无关。故排除B、C、D三项,本题选A项。10.D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