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专题一古代的政治制度.doc_第1页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的政治制度.doc_第2页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的政治制度.doc_第3页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的政治制度.doc_第4页
必修一专题一古代的政治制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自主探究课标导学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梳理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1)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2)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3)地区1_流域和长江流域。(4)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2_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3_的初步形成。2传说中的帝王:传说中的黄帝以战争手段平定四方,安抚万民,又分置官员,确定了初步的4_秩序。3王位世袭制(1)禅让制:在禹之前,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5_的方式实现。(2)王位世袭制:禹之子启继承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6_”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7_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4商代政治特点(1)商代贵族以8_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2)9_和王权密切结合,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二、西周分封制1背景:西周建立。(1)商朝危机:在商纣王统治时期,商王朝出现政治危机。(2)武王伐纣:周武王举兵在10_击败商军主力,占领朝歌,商朝灭亡。2内容(1)分封对象:周朝将11_和功臣以及亲周的商朝旧贵族分封于各地,建立诸侯国。(2)主要诸侯国:姬姓贵族封国燕、鲁等,商朝旧贵族封国宋等。(3)诸侯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12_权,对周天子定期13_并提供军赋和力役。3影响(1)有利于稳定当时的14_秩序。(2)使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3)后来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15_逐渐削弱。三、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16_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2大宗与小宗3核心:嫡长子继承制。4影响(1)形成了“周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这样的由17_决定的等级。(2)宗法制在此后长时间里,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参考答案1黄河 2贫富分化 3礼制 4政治管理 5禅让 6传贤 7宗族关系 8血缘关系 9神权 10.牧野 11子弟 12.世袭统治 13.朝贡 14.政治 15.权威 16.血缘宗族 17.宗法关系重难点突破疑难剖析一、分封制与宗法制之比较分封制宗法制目的有效地统治辽阔的疆域,巩固政权保证权力继承的规范有 序,保证王权的稳定内容周王将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后裔。受封者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重要的诸侯国:齐、鲁、晋、燕、卫、宋等核心内容是嫡长予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兄弟,在政治上是君臣关系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使周朝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完善和巩固了分封制,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的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结果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边疆的开发,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力量发生了倒置,出现了诸侯争霸局面,分封制逐渐瓦解宗法制并没有随分封制的瓦解而瓦解,它在封建社会仍是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在封建社会继续传承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维护着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结合。如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也通过这一手段主宰国政。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和商周时期的宗法制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政治关系。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的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周王只是天下共主。典型题解1.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点在于( ) A巩固周王朝的统治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D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解析 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官职世袭;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因而两者最突出的相同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答案B2.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有(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国家政治结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家天下”的制度逐步确立并得到强化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A BC D解析 “家天下”制度使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而当时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含的选项即可。答案A提升训练1大禹治水,为民造福,永远受到华夏子孙称颂。下列关于大禹的表述,正确的有( )传说中的人物舜的儿子以禅让的方式取得政治权力开创“家天下”的制度A BC D2“家天下”制度是制度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政治权力由“传子”演化为“传贤” 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王位是世袭的,在一家一姓中传承A BC D3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商鞅)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自然的崇拜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4奥地利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其他领主的进贡。国王无权对其他领主的领地直接征税。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A西周 B秦朝C唐朝 D清朝5公元前782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B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6从图一、图二中,反映出中国古代哪一项政治制度的痕迹( )台湾蒋孝严赴大陆祭祖图一浙江东阳胡氏祠堂图二(第6题)A分封制 B宗法制C世袭制 D禅让制7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妻(正室)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C大哥(25岁)妾二D二哥(22岁)8分封制和宗法制对西周统治的有利作用是( )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的继承而发生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巩固了奴隶主统治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A BC D9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孔子这句话中的“礼”的主要含义是( )A礼仪 B政权 C风俗 D政治制度10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11左传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说明在我国奴隶社会统治者非常( )A尊重祖先B迷信无知C重视礼仪与征伐D善于带兵打仗12.“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天子之县,内诸侯,禄也;外诸侯,嗣也。礼记王制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朱绍侯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依据这两则材料指出,为什么先“贬其爵”后“削其地”?(2)材料三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两种制度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夏朝自启以后,后(王)位只能在夏后氏王族内世袭。禹家族的其他支族,都被分封在全国各地,“以国为姓”,成为夏王朝的侯、伯。这些同姓侯伯封国,成为夏王朝控制全国的依靠力量。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材料二 春秋初期,郑庄公一度独揽王室大权。周郑双方互换太子为质,史称“周郑交质”;后来双方反目,郑军打败周军,周桓王中箭负伤,史称“射中王肩”。从此,“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春秋后期和战国前期,不少诸侯国内的卿大夫逐渐取代国君掌握了国政。“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指的制度是什么?对后世政权有何影响?(2)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哪些问题?原因何在?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自主探究课标导学1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2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基础梳理一、“六王毕,四海一”1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1_年。(2)影响: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2秦朝扩展(1)概况北击匈奴a公元前215年,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2_地区。b修筑3_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统一岭南a修建4_以便于补充兵员和军需物资,终于平定岭南。b秦在5_设置三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开拓西南:秦朝在“6_”开辟了“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2)统一的意义在平定六国的基础上,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扩大了7_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8_格局的形成。二、海内为郡县1郡县制的演变(1)由来:9_时期,陆续出现了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形式。(2)推行:秦始皇采纳10_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郡设郡守、郡尉、11_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12_职责。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另有负责13_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3)西汉继续推行郡县制。汉初曾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2郡县制的特点(1)郡县制是中央14_管理地方的形式。(2)郡县长官一概由15_任免调动,不得16_。3郡县制的意义(1) 17_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 18_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统一后,秦王赢政采用“19_ ”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三公九卿制(1)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20_。(2)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和少府,分掌中央各重要部分。3“朝议”制度(1)含义: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21_”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2)作用:专制制度之下减少22_的有效途径。(3)破坏:秦始皇晚年推行极端的23_,朝臣参与议政的制度遭到破坏。4“汉承秦制”:西汉大体沿袭秦朝的官僚制度。汉武帝时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参考答案1. 221 2河套 3长城 4灵渠 5岭南 6西南夷 7统一帝国 8多元一体 9春秋战国 10.李斯 11.监御史 12.监察 13.地方治安 14.垂直 15.皇帝 16.世袭 17.中央集权制 18.官僚政治 19.皇帝 20.监察系统 21.朝议 22.决策失误 23.君主专制重难点突破疑难剖析一、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封制郡县制盛行于奴隶社会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关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划分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主要区别)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虽拓展了周朝疆域,但易发展成为割据势力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原因、内容和作用1原因(1)政治方面:为完成和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2)经济方面: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具有分散性的特点,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以保证封建经济沿正常轨道发展。(3)历史因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中央集权制初步建立。(4)思想基础: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2内容:秦王赢政确立皇帝制,建立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3作用(1)积极作用: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国家的统一,以及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2)消极作用:皇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秦朝地主阶级凭借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大加强了统治力量,使人民的处境日趋恶劣。思想文化专制的加强,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典型题解例1: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的分封制相比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主要是因为郡县制( )A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B扩大了统治的疆域C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D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解析 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周朝后期的分封制导致地方割据混战,国家分裂,而郡县制下地方听命于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例2 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适应了( )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自然经济存在的需要保护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推动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A BC D解析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同时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所以都正确。答案D提升训练1秦王朝建立后的重大军事行动有( )兼并六国北击匈奴统一岭南进军西南夷A BC D2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这主要是指他( )A继承了泰国王位 B在全国推行郡县制C灭六国统一天下 D修建万里长城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4机器猫是广受世界各地儿童喜爱的动画片,里面机器猫的时光机更是让很多人产生穿越时空的想法。假如你乘坐它的时光机回到了秦朝建立前后的中国,你不可能遇到的情景是( )A公元前21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用小篆给家人写了一封信B公元前228年某月某日,一官员称呼赢政为大王,未受斥责C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某郡郡尉,并享有皇帝所赐的一块封地D公元前219年,九卿之一的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5秦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B郡县是地方行政的管理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官吏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能世袭6下列有关郡县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扬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和出新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重要标志A BC D7某班同学正在排演历史短剧秦始皇,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秦始皇赐某大臣“银印青绶,掌监察”。该大臣的官职应该是( )A太尉 B丞相C御史大夫 D廷尉8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秦朝统一了文字A BC D9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委以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10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11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12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面对疆域辽阔的帝国,地方该如何去管理,秦王和群臣展开了一场讨论: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秦王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请回答:(1)材料中王绾和李斯的观点各是什么?其观点的依据分别是什么?(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为什么?(3)秦始皇将新创的制度很快推向全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制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4)秦统一后不久就灭亡了,但后世却“百代尽行秦制”,这是为什么?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请回答:(1)材料一图示A、B方框中代表的官职名称分别是什么?概括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中权力集中的趋势。 (2)以上材料反映了秦王朝为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三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迸与强化自主探究课标导学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基础梳理一、法令出一1确立:秦始皇确立的“l_”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2核心(1)皇权至上:皇帝集行政权、2_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2)专制独裁:君主主宰3 _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对他有所制约。(3)皇帝独尊。3特点:皇权带有4_和随意性的特点,影响封建国家政治决策。4影响(1)官僚体制以维护5_、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2)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二、君权和相权1矛盾:中国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职务相当的高级官员是帝王的6_,在执政过程中,帝相之间难免发生矛盾。2调整目的:主要是防范宰相擅权,也有提高7_的因素。有时也是为了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3调整(1)汉武帝:措施:频繁更换丞相,改变丞相8_的传统。建立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组成的“9_”,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策。(2)唐朝:中央设10_、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六部,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在11_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政的场所。后来,凡参加政事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进一步分散。(3)宋朝:中书门下长官“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又增设“12_”,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又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4)元朝:沿用宋制。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秦朝在中央政府和13_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演变西汉中央:14_属下的官员,执掌中央机构官员的监察职责。御史大夫的地位仅次于丞相地方:汉武帝把全国划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15_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唐代16_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宋朝17_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元朝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18_复按作用19_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20_,防止官员贪污腐败评价局限性21_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官员以至22_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各个王朝末期的23_,使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世官制:先秦时期将官职限定在24_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1)含义:由25_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演变:汉武帝时:诏令中央和地方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后来,又下诏26_,并规定了郡国必须选举的人数。魏晋南北朝:以27_为基础选拔官吏,又称九品中正制。(3)特点:从考选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看,都体现出28_的特征。(4)局限: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29_无从体现。3科举制(1)实行:30_创立科举制以后,科举制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2)特点: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31_的范围,特别是明清32_束缚了人们的思想。(3)评价积极方面:a.破除了33_对官场的垄断。b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利于提高34_。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35_风气的形成。d以严格的考试选官,也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消极方面:a.将“36_”诱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b八股取士使读书人缺乏进取精神和37_。五、行省的设置1秦汉至宋代地方行政区划(1)秦汉主要有郡、县两级,后来在郡之上又设置38_。(2)唐代为道、州、县三级。(3)宋代为路、州、县。2元代行省制(1)设立:在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行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2)职责: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39_,军政要务则需呈报40_。(3)中央对行省的控制: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41_。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还采取42_等形式加以控制。3元后,依然沿用行省的设置。4行省设置的意义:便利了中央对方的管理,对于加强43_,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创了中国省制之先河。参考答案1皇帝 2司法权 3国家政治 4独断性 5皇权 6政治助手 7行政效率 8位尊权重9中朝(内朝) 10.中书省 11.门下省 12.参知政事 13.郡 14.御史大夫 15.刺史 16.御史台 17.提点刑狱司 18.监察御史 19.监察体制 20.规范执政 21.专制制度 22.监察机构 23.腐败 24.贵族 25.官吏 26.策试贤良 27.九品官人法 28.封闭 29.民意 30.隋朝 31.儒学经义 32.八股取士 33.世家大族 34.行政效率 35.重学 36.天下英雄 37.创造意识 38.州 39.中书省 40.枢密院 41.述职 42.省官互迁 43.中央集权重难点突破疑难剖析一、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的比较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盛行的时代不同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确立并盛行于元朝不同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同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郡、县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点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二、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1特征(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2)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4)虽然历代王朝都重视监察,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的效能十分有限。2影响(1)积极: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这有效地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有利于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2)消极: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吏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因而也难以对所辖地区实施有效的管理。典型题解例1 与下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解析 第一幅图片中有郡、国,是汉代实行的郡国并行制;第二幅图片是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度。答案C提升训练1史记集解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2“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即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尚书被中书取代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3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A秦汉三公制 B隋唐三省制C宋代三司使制 D元代的中书省制4下图是古代某位官员的印信,上刻“冀州刺史”,你觉得这位官员可能生活在( )第4题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东汉5小华今年暑假去山西旅游,在参观一位古代著名宰相的纪念堂时,看到介绍这位宰相的石碑上刻着:“字子隆,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寡言好学。举明经及第。初任濮州司仓参军,累迁黄门侍郎。受高宗遗诏,辅中宗嗣位,任中书令。”据此判断这位宰相生活的时期最早可能是( )A秦汉 B隋唐 C元朝 D清朝6科举制相对于“世官制”和“察举制”而言,其进步之处有(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从政人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进取之士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选官的公平公正A B C D7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如现在日本的一级行政区划单位道、府、县的名称都来源于中国。在中国历史上,“道”最早作为地方行政机构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8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实为十二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因为它是八思巴(吐蕃的大喇嘛,元世祖让他主持宣政院)的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以上材料表明( )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八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八思巴也是元朝中央政府中的高级官员A BC D9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完备,但效能有限,其根本原因是( )A.监察官员素质低下 B.政治腐败C.监察机构自身腐败 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10在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为解决这一矛盾,各个朝代采取了许多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B. 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官僚机构C. 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分散丞相权力D. 宋代设立参知政事,废除丞相11.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 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得到了不断完善12.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征有( )A.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B.中央直接管理地方各县和村C.主要地方官职可世代沿袭 D.地方拥有较独立的行政体系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政治制度的积极作用。(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重大创造?它能否体现“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请说明你的理由。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材料二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材料三 观察下面一幅图片。材料四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官员主要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流行于中国古代的哪一时期?(4)科举制度兴起于何时?其选拔官员的方式是什么?“八股取士”的做法出现于何时?(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自主探究课标导学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2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基础梳理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废除丞相(1)原因:明太祖吸取历史上丞相“1_”、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2)废除:罢除2_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3)影响: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皇权对相权取得了彻底胜利。2设立内阁,(1)原因:废丞相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2)目的:皇帝为加强3_而建立的政治机构。(3)设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4_机构。(4)特点: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行政机构,5 _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5)发展:以6_的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乃至控制内阁,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二、军机处1军机处的设立(1)目的: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7_的需要而设立。(2)职责:由单纯处理8_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3)性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9_机构。(4)特点: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机构简单,人员精干,10_较高。政治决策11_的特征更为明显。(5)作用:进一步加强了12 _制度。2密折奏事(1)目的:加强皇帝对13_的控制。(2)措施:14_命令地方人员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密折奏事。(3)作用:使中央的政治权力更为15_。3军机处和密折奏事的影响(1)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16_。(2)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17_越来越受到压抑。三、清朝的边疆政策1目的: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原则(1)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18_。(2)笼络各民族的19_分子。(3)大事集权,小事放权,20_进行行政管理。3措施(1)中央设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21_,其地位与六部相同。(2)重视边疆地区的22 _建设和军事防卫。(3)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23_ ”,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4影响(1)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2)较好地处理了民族关系,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参考答案1专权乱政 2丞相 3专制 4助理 5职权范围 6司礼监 7西北军务 8军务 9中枢 10.办事效率 11.封闭性 12.君主专制 13.地方行政 14.雍正帝 15.集中 16.行政效率 17.能动性 18.宗教信仰 19.上层 20.因地制宜 21.理藩院 22.交通 23.改土归流重难点突破疑难剖析一、清朝军机处的特点及地位1特点(1)办事效率高: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直接交由中央各部和地方部门去执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办事效率。(2)办事机密:地处皇宫的隆宗门内,不易受外界的干扰,又严禁外官擅入。(3)临时性:军机大臣的任命、职务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4)机构简单:军机处只设军机大臣和军机章京二职。军机大臣一般不超过8人,军机章京是大臣的幕僚,嘉庆时定员32人,如此,整个军机处至多三四十人。2地位:它是清代政治体制中作用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机构,但它始终不是正式的政府机构,完全凭皇帝的个人意志来决定。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清代封建专制主义政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二、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的统治者大大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2特点:极大地强化君主的权力。3影响(1)积极: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2)消极: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典型题解例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没有任何地位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解析 结合军机处的职能考虑并注意试题的限制条件是“直接说明”。军机处虽然“承旨、出政皆在于此”,但它并没有议政王大臣会议那样的决定权。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连讨论的权力也没有。对皇帝的决定,军机大臣只能唯命是从,“跪受笔录”,然后负责往下传达。答案A例2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所产生的影响包括( )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地妨碍了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A BC D解析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强化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因而在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同时,也压抑了地方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并容易导致官僚主义、贪腐之风盛行。答案D提升训练1学完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后,你认为下列哪一现象发生在明朝( )A相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2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下列( )A汉代的内外朝制B唐代的三省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