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语下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训练歙县教育资源网.doc_第1页
九语下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训练歙县教育资源网.doc_第2页
九语下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训练歙县教育资源网.doc_第3页
九语下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训练歙县教育资源网.doc_第4页
九语下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训练歙县教育资源网.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真题训练(一) 练习 + 讲解 + 答案 17.从全文看,母亲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心情不一样,请根据方框中的提示,在横线上分别补出体现母亲心情的一个词语。(2分) 起初: 悲观 后来: 近来 。 18揣摩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1)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喂,老姐姐,你好吗?” (2)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19.在描绘文中两个主要人物杨姨和母亲时,作者运用了照应的方法,请从文中找出前后相照应的一组句子,并结合内容说说表达作用。(3分) 照应句子: 表达作用: 20常言道:做人要诚实。文中杨姨和母亲面对病友,都说了假话,对此,你赞同她们的做法吗?请说明理由。(3分) 21.结合文意,说说母亲为什么值得崇敬,再从你的角度谈谈对困难的认识。(3分) 端午的鸭蛋(节选) 汪曾祺 A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B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C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14.选段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先写了高邮咸鸭蛋 , 然后写 了高邮咸鸭蛋 (2分)15.仔细揣摩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16.选文透露出作者对家乡的咸鸭蛋什么感情?请结合文段举一例句简要分析。(4分) 17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 自己在语言上的 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文中画线A、B、C三句分别体现了他怎样的语言特色,请任选一处并简要 赏析。(3分) 答:我选 处,简要赏析: 18、请你就如何保护我国传统节日提出两点建议。(2分) * * 制作: 歙县岔口中心学校 方永生 2011-12 1(2011?四川省眉山市) 母亲的病友名单 朱成玉 母亲在肿瘤医院住院期间,认识了一些老姐妹,慢慢地,她们建立了一种相依为命的情感。回家那天,眼神不好的母亲,让我把她们相互留的电话号码工工整整地抄下来。长长的一排,算上母亲自己,一共12个危在旦夕的生命。 从此,家里的电话忙得不可开交,几乎每天都有母亲的病友打来电话,她们互相询问病情,嘘寒问暖,相互鼓励,俨然成了天底下最知心的莫逆之交。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害怕错过每一个病友的问候。 我们特地为母亲买了个手机,让她可以随时随地接听病友的电话。我把那11个人的号码挨个儿存进了母亲手机的通讯录里,仿佛存进去一笔巨额财产。 那是一群在死亡线上挣扎着的人,她们共同筑起了一道生命的墙。不仅是母亲,她们每个人都有一本通讯录,那是她们要从死神手里抢回来的生命名单,每个人都是另一个人要拯救的对象。 起初,母亲是悲观的,治疗上不太配合,我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使她振作,可都无济于事 后来,我们发现只要母亲和那些病友通过电话之后,就变得开朗了许多,心情舒畅。我们为母亲的手机多备了几块电池,保证母亲的手机一天24小时开着。 杨姨是12个人中最乐观的一个,其实也是病情最严重的一个。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了全身。但每次母亲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打电话过去,杨姨都会兴高采烈地给母亲讲一些她的“奋斗”经历。通过电话后,母亲都会开心好一阵子,因为生命又有了新的希望。 又一个阴雨天,母亲疼得厉害,心情变得很坏。我们赶紧替她拨通了杨姨的手机,杨姨爽朗的声音很快传了过来:“喂,老姐妹好啊。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昨天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的癌细胞控制住了,活个十年八年的不成问题。我现在忙着打太极呢,不和你说了,改天再聊吧!”杨姨的话像连珠炮一样,没等母亲问什么,那边就挂断了。虽然母亲没说什么话,但知道自己的病友又一次胜利了,心里顿时敞亮了很多,感觉身体也不那么疼了。 直到有一天,母亲打电话给杨姨,这次换成一个年轻人接电话:“我妈去世已经半年了,她临终前几天让我们替她在手机里录制了几段录音。告诉我们不能关机,免得你们打不进来电话。”说到这些,年轻人有些哽咽,“阿姨,我不能再瞒您了,这半年来,你们听到的,都是我妈妈的电话录音” 挂了电话,母亲的手开始抖了起来。她拿过那本通讯录,用笔轻轻地把杨姨的名字圈了起来。那一堵生命的墙,忽然就裂开了一个缺口。我听到母亲喃喃地说着:“他杨姨啊,你先走了,等些日子,我去陪你。” 我们的心跟着凉了。母亲一直依赖的希望没有了,她的心会不会就此沉进谷底呢? 结果完全相反,母亲的做法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到惊讶。一辈子没跳过舞的母亲,让我们替她报名参加秧歌队!穿着大红大绿的母亲,样子很滑稽,扭起的秧歌也很生硬,但不管在晨曦里,还是夕阳下,我看到的母亲都是最美丽的。我知道,母亲不仅仅是为她自己活着,也为她的亲人们活着,更为那些病友名单上的病友们活着,就像杨姨一样。 近来,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虚弱得很,额头上沁着大颗的汗珠。有一天,母亲的手机响了,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看了看那个电话号码,马上示意我们静下来,然后清了清嗓子,用比平常高了八度的声音对着电话欢快地喊道:“喂,老姐姐,你好吗?我好着呢,刚刚扭完秧歌,你看把我累的,气喘吁吁啦” 我们含着眼泪听着母亲撒谎。我们知道,杨姨走了之后,母亲终于成了那堵生命的墙上,那一块最坚强的砖。 (摘自青年文摘2010年8月下,有改动) 开朗(或舒畅), 乐观(或豁达), (若答“坚强”等不得分 答:“颤巍巍”反映了母亲的病情严重,(1分), 依然接听病友的电话,表现了她的高尚品格(1分)。 答:运用夸张性比喻,把“通讯录”比喻成“巨额财产”,表明通讯录的重要性, 是赖以生存的坚强动力,有了彼此的问候、鼓励,生命就有了新的希望,这是无 价之宝。(修辞1分,含义理解1分,意同即可) 照应句子::“通过电话之后新的希望”照应“母亲一直依赖的希望没 有了沉进谷底呢”; 表达作用:前句写母亲通电话,受到杨姨乐观的影响,从悲观中渐渐看到生命的 希望;后句写母亲知道杨姨已死,希望没有了,通过对比来照应,突出 我们的担心,为下文起到铺垫作用。 照应句子: “我现在忙着再聊吧”照应“喂,老姐姐气喘吁吁啦”; 表达作用:杨姨用善意的谎言把乐观传递给母亲,母亲接过杨姨生命 散发的火光,把坚强、乐观传递给另外的病友,把无限的希望 与美好送给对方。 照应句子“母亲每天都会守着电话问候”照应“告诉我们不能关机打 不进来电话”; 表达作用:前句体现了母亲与其他病友间的相互关心,深厚友谊;后句体现 了杨姨为给病友们传达希望和乐观,死后也不让后人关机,体现了杨 姨的高尚品质。 (找准照应的句子1分,作用2分,意近即可,若未找准照应句子,则该小题不得分。) 答案2: 答案1 答案3 答: 赞同;因为善意的谎言,能给病友鼓励,能让病友看到希望。(围绕谎言目的作答) 言之成理即可; 若答不赞同,理由充分给满分,理由一般,给1分,不充分,不给分 (赞同或不赞同1分,理由2分) 答: 因为母亲乐观坚强,生命危在旦夕时,却以关爱和鼓励传递着生命的快乐, 让短暂的时光更有价值,所以值得崇敬(1分,意近即可)。 我作为一个健康(或健全)的人,也许平时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畏缩不前,如 今想来真惭愧,今后,我一定要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相信: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把更多的爱和快乐带给别人。(2分,意近即可) (2011?山东省东营市)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 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 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 着 的 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 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 亡失,更难过得多。 郑振铎猫 答:凭表面现象判断是非,不可取。 惩戒邪恶,表明其正义感。 发现冤屈无辜后悔、自责,表明其内心善良、严于自省。 评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 13.梳理选文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完成下列填空。(2分) 无 奈 。 14.从选文及课文全文来看,“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根据和这只猫遭受冤屈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15.根据选文,对“我”做简要评价。(3分) 愤怒 悔恨 悲痛 答:根据是:它常常对鸟笼望着。 原因:“我”的主观臆断。猫自身存在的弱点、缺陷。 评分:根据1分;原因答对一个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本题共3分。 名声大 质细而油多的特点。 评分说明:只要答到关键词“名声”、“特点”即可得2分。 答: “吱”,形象地描摹出筷子扎进咸鸭蛋红油从中冒出来的情态, 生动地写出了家乡咸鸭蛋的美味可口,让人垂涎欲滴。 返 回 答:透露了赞美,自豪的感情(1分) 如:“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两个“多”,一个“善于”写出了对家乡人的赞美。 (3分) 如:“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完全不能相比”和“实在瞧不上”从侧面突出家乡鸭蛋的好,表达作者赞美、自豪之情。 如:“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但是腌蛋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觉得很亲切”,因为爱屋及乌,所以热爱家乡的我对不喜欢的袁枚产生了好感。“与有荣焉”,则写出了作者的自豪之情。 如:“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包含着对他乡鸭蛋有不屑,对家乡鸭蛋的自豪。 返 回 答:我选A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说的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