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doc_第1页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doc_第2页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doc_第3页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doc_第4页
工程水文学试题-考试专用复习(客观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概 念 题(一) 填空题.水文学的含义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 存在、分布、循环和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他环境因素 的变化规律, 预测、预报 各种水文现象 的变化情势。2.工程水文学的含义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 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 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3.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 平均多年年降水量和平均多年年径流量 描述。4.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二个方面: 水文分析与计算 和 水文预报 。5.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二个方面,它们是: 成因规律 和 统计规律 。6.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成因分析法 和 数理统计法 。(二) 选择题1.水文现象的发生D 。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C 的概率分布情况。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c.未来很长很长的时期内 d.某一时刻3.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B 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 a.任一时期内 b.预见期内 c.以前很长的时期内 d.某一时刻 4.水资源是一种B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再生资源c.非再生资源 d.无限的资源5.长江三峡工程位于A 。 a.湖北宜昌的三斗坪 b.湖北宜昌的茅坪c. 湖北宜昌的南津关 d.重庆市的万县6.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位和设计洪水位分别为 B。 a.185.0m、 180.0m b.180.4m、175.0mc.175.0m、180.0m d.155.0m、145.0m7. 长江三峡工程的校核洪水洪峰流量和设计洪水洪峰流量分别为 A 。 a.124300、98800 b.124300、110000c.110000、98800 d.110000、800008.长江三峡工程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和多年平均年发电量分别为C 。a. 2000万kW、1000亿kW.h b. 1820万kW、1000亿kW.hc. 1820万kW、847亿kW.h d. 2000万kW、506亿kW.h9.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具有偶然性,因此,它的发生和变化B 。a杂乱无章. b.具有统计规律c.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10. 水文现象的发生、发展,都是有成因的,因此,其变化 C。 a. 具有完全的确定性规律 b. 具有完全的统计规律c.具有成因规律 d. 没有任何规律(三) 判断题.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分支,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水文学。T 2.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 T3.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其相应的成因,因此,只能应用成因分析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 F4. 水文现象的产生和变化,都有某种程度的随机性,因此,都要应用数理统计法进行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F 5.工程水文学的主要目标,是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提供水文设计和水文预报成果,如设计洪水、设计年径流、预见期间的水位、流量等。T 6.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具有完全肯定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和日变化周期。F 7.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T 8.水文现象的变化,既有确定性又有随机性,因此,水文计算和水文预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成因分析法或数理统计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T第二章 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一、 概 念 题(五) 填空题1. 地球上的水以_汽_态,_液_态,_固_态三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_大气_ 、_陆地_ 和_海洋_ 中。2. 空气中的水汽凝结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要有吸附水分的_微粒_, 以及使空气湿度_达到或超过饱和_状态。3. 使暖湿空气达到饱和主要靠空气_强烈上升_运动引起的 绝热冷却 冷却。4. 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_大_循环和_小_循环。5. 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_大循环_ 。6. 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_小循环_。7.水循环的外因是_太阳辐射和地球重力作用_ ,内因是_水具有固液汽三态转换的物理特性。8.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有_蒸发_,_降雨_,_下渗_,_径流_。9. 河流的水资源之所以源源不断,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着永不停止的 水文循环过程 。10. 水文循环过程中,对于某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可表述为 某一区域、某一时段流入的水量减去流出的水量等于该时段区域蓄水量的变化 。11. 一条河流,沿水流方向,自上而下可分为 河源 、 上游 、 中游 、 下游 、 河口 五段。12. 河流某一断面的集水区域称为_流域_。13.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相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_闭合_流域 ;否则,称 非闭合 流域。14. 自河源沿主流至河流某一断面的距离称该断面以上的_河流长度_。15.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河流纵比降_。16. 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_河网密度_。17. 霍顿(Horton)提出的河流地貌定律有河数率,河长率 ,面积率, 比降率18. 在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似为_零_。19. 对流层内,与降水有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 气温 、 气压 、 湿度 、 风 、 云度 等。20. 露点的含义是 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情况下温度下降,空气达到饱和的温度 。21. 按暖湿空气抬升而形成动力冷却的原因,降雨可分为_对流_雨, _地形_雨, _锋面_雨, _气旋_雨。22. 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暖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冷锋_。23. 暖气团向冷气团方向移动并占据原属冷气团的地区,这种情况形成降雨的峰称为_暖锋_ 。24. 对流雨的特点是_雨强大_、_降雨范围小_和_降雨历时短。25. 影响我国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有 高空槽 、 锋面气旋 、 低涡 和 切变线 等。26.自记雨量计按传感方式分为_称重_式,_虹吸_式和_翻斗_式。27. 我国年降雨量年际变化很大。年降水量越少的地方,相对于多年平均情况来说,其年降水量的年际变化_越大_。28.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_, _, _。29. 降水量累积曲线上每个时段的平均坡度是_,某点的切线坡度则为 。30.流域总蒸发包括_水面蒸发_ ,_地面蒸发_ 和_植物蒸散发_。31. 观测水面蒸发,我国水文和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水面蒸发器类型有_、 、 和 。32. 自然条件下,某一地点的水面日蒸发量不仅与 温度 、 水汽压饱和差 _ 有关,还与水分子的 扩散 、空气的 对流 和 紊动 有关。33. 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_土壤_蒸发和_植物_蒸散发。 34.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_田间持水量_。35. 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干燥土壤的下渗率(f)随时间(t)呈_下降_变化,称为_下渗能力曲线_曲线。36.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_吸着水_、_薄膜水_、_毛管水_和_重力水_等类型。37. 毛管悬着水是依靠_毛管力_支持的水分,悬吊于孔隙之中,并不与地下潜水水面接触。38. 降雨初期的损失包括_蒸发_,_植物截留_, _填洼_, _补充土壤水分。39.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产流_过程和 _汇流_过程。40. 河川径流的成分包括_地面径流_、 _壤中流_ 和 _地下径流_。41.取多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部分,沿时间轴平移使其尾部重合,作出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曲线称为_标准地下退水曲线_。42.某一时段的降雨与其形成的径流深之比值称为_径流系数_。43.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_流量_。44.流域出口断面的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径流模数_。45. 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与流域面积的比值称为_洪峰流量模数_。(六) 选择题. 使水资源具有再生性的原因是自然界的B 。a、径流 b、水文循环 c、蒸发 d、降水2. 自然界中,海陆间的水文循环称为C 。a、内陆水循环 b、小循环 c、大循环 d、海洋水循环3. 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使水资源具有 A。 a、再生性 b、非再生性 c、随机性 d、地区性4. 流域面积是指河流某断面以上D 。 a、地面分水线和地下分水线包围的面积之和b、地下分水线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c、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面积d、地面分水线所包围的水平投影面积5.某河段上、下断面的河底高程分别为725m和425m,河段长120km,则该河段的河道纵比降 D。a、0.25 b、2.5 c、2.5% d、2.56. 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D。a、相当 b、小 c、平缓 d、大7.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坡度甲的大于乙的外,其它的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都一样,则甲流域出口断面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8.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B 。 a、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d、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9. 某流域有两次暴雨,除暴雨中心前者在上游,后者在下游外,其它情况都一样,则前者在流域出口断面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D 。 a、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c、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10.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C 。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11. 甲乙两流域除河网密度甲大于乙的外,其它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D 。 a、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 d、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12. 某流域两次暴雨,除降雨强度前者小于后者外,其它情况均相同,则前者形成的洪峰流量比后者的 C。 a、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大 b、峰现时间早、洪峰流量小c、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小 d、峰现时间晚、洪峰流量大13.日降水量50100mm 的降水称为D 。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14.大气中某一高程上的气压,等于该处单位水平面积上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该气柱的高度为C 。 a、从该高程到海拔1000m b、从海平面到大气顶界c、从该高程到大气顶界 d、从海平面到海拔1000m15. 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原因为各地 B 。a、 温度不同 b、气压不同 c、湿度不同 d、云量不同16. 露点表示空气的C 。a.温度 b.密度 c.湿度 d.透明度17. 暴雨形成的条件是C 。 a、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高b、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温度低c、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d、该地区水汽来源充足,且没有强烈的空气上升运动18. 若上升气块内部既没有发生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发生热量交换,这种情况下的气块温度变化过程为B 。a、 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c、凝结过程 d、假绝热过程19. 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仍留在气块中与其一起运动,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化为 A。a、 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c、降水过程 d、假绝热过程20.气块中的水汽凝结后,若凝结物作为降水随时脱离气块降到地面,则称这种情况下的空气状态变化为 D。a、 湿绝热过程 b、干绝热过程 c、降水过程 d、假绝热过程21. 因地表局部受热,气温向上递减率增大,大气稳定性降低,因而使地表的湿热空气膨胀,强烈上升而降雨,称这种降雨为C 。a、地形雨 b、锋面雨 c、对流雨 d、气旋雨43. 河川径流组成一般可划分为B 。 a、地面径流、坡面径流、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表层流、地下径流 c、地面径流、表层流、深层地下径流 d、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潜水、深层地下径流44. 一次降雨形成径流的损失量包括B。 a、植物截留,填洼和蒸发 b、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缺水和蒸发 c、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吸着水和蒸发d、植物截留、填洼、补充土壤毛管水和蒸发45. 形成地面径流的必要条件是B 。 a、雨强等于下渗能力 b、雨强大于下渗能力c、雨强小于下渗能力 d、雨强小于、等于下渗能力46. 流域汇流过程主要包括 C 。 a、坡面漫流和坡地汇流 b、河网汇流和河槽集流c、坡地汇流和河网汇流 d、坡面漫流和坡面汇流47. 一次流域降雨的净雨深形成的洪水,在数量上应该 A。 a、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b、大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c、小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d、大于、等于该次洪水的径流深48. 不同径流成份的汇流,其主要区别发生在C 。 a、河网汇流过程中 b、坡面漫流过程中c、坡地汇流过程中 d、河槽集流过程中49. 河网汇流速度与坡面汇流速度相比,一般 B。 a、前者较小 b、前者较大c、二者相等 d、无法肯定50. 产生壤中流(表层流)的条件是通气层中存在相对不透水层,并且它上面土层的下渗率与该层的相比,要 A 。a、前者较大 b、二者相等 c、前者较小 d、前者小于、等于后者51. 自然界中水文循环的主要环节是B 。 a、截留、填洼、下渗、蒸发b、蒸发、降水、下渗、径流c、截留、下渗、径流、蒸发d、蒸发、散发、降水、下渗52. 某流域的一场洪水中,地面径流的消退速度与地下径流的相比,其情况是B 。 a、前者小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等于后者 d、二者相等53. 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B 。a、450mm b、500mm c、950mm d、1400mm54. 某流域面积为500km2,多年平均流量为7.5m3/s,换算成多年平均径流深为 。a、887.7mm b、500mm c、473mm d、805mm55. 某流域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15m3/s,该流域多年平均的径流系数为 。a、0.55 b、0.45 c、0.65 d、0.6856. 某水文站控制面积为680km2,多年平均年径流模数为10 L/(skm2),则换算成年径流深为 。a、315.4mm b、587.5mm c、463.8mm d、408.5mm57. 已知某流域,一次历时3小时的降雨,降雨强度均大于上层土壤入渗能力4.0mm/h,下层土壤入渗能力为2.5mm/h,不考虑其它损失,则此次降雨所产生的壤中流(表层流)净雨为 。a、2.0mm b、6.0mm c、4.5mm d、7.5mm58. 某闭合流域的面积为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5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576mm,则多年平均流量为 。a、150m3/s b、15 m3/s c、74m3/s d、18m3/s59. 某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0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00mm,则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a、0.47 b、0.50 c、0.65 d、0.3560. 水量平衡方程式(其中P、R、E、分别为某一时段的流域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和蓄水变量),适用于 。 a、非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 b、非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c、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情况 d、闭合流域任意时段情况61. 流域中的湖泊围垦后,流域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肯定62. 流域中大量毁林开荒后,流域的洪水流量一般比毁林开荒前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减少或不 变63. 某闭合流域一次暴雨洪水的地面净雨与相应的地面径流深的关系是 。 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 d、二者可能相等或不等64. 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 。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c、分布基本均匀 d、自西向东递减65. 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66. 流域退田还湖,将使流域蒸发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难以肯定67. 土层的包气带是指 。a.土壤的表层 b.地面到地下潜水面之间的土层 c.地面以下的整个土层 d.地下潜水面以下的土层68. 下渗率总是 。a.等于下渗能力 b.大于下渗能力 c.小于下渗能力 d.小于、等于下渗能力69. .田间持水量可以转化为 。a.地下径流 b.地面径流 c.地面和地下径流 d.蒸、散发水量70. 某流域(为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 。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 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 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七) 判断题.计算时段的长短,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有影响。 .计算区域的大小,对水量平衡计算原理没有影响。 .水资源是再生资源,因此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河川径流来自降水,因此,流域特征对径流变化没有重要影响。 .闭合流域的径流系数应当小于。 .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溶洞常常比较发育,流域常常为非闭合流域。 .非闭合流域的径流系数必须小于。 . 雨量筒可观测到一场降水的瞬时强度变化过程。 .自记雨量计只能观测一定时间间隔内的降雨量。 10. 虹吸式自记雨量计纪录的是降雨累计过程。 11. 土壤中的吸湿水(或称吸着水)不能被植物利用。 12. 用等雨深线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适用于地形变化比较大的大流域。 13. 用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时,它的出发点是流域上各点的雨量用离该点最近的雨量站的降雨量代表。 14. 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假定雨量站所代表的面积在不同降水过程中固定不变,因此与实际降水空间分布不完全符合。 15. 一个地区天气的好坏与这里的天气系统情况有密切关系。 20. 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流域日蒸发量基本上与土壤含水量成正比。 21.采用流域水量平衡法推求多年平均流域蒸发量,常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 22.降雨过程中,土壤实际下渗过程始终是按下渗能力进行的。 23.降雨过程中,降雨强度大于下渗能力时,下渗按下渗能力进行;降雨强度小于下渗能力时,下渗按降多少下渗多少进行。 25.天然状况下,一般流域的地面径流消退比地下径流消退慢。 26.对于同一流域,因受降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场洪水的地面径流消退过程都不一致。 28 .对同一流域,降雨一定时,雨前流域土壤蓄水量大,损失小,则净雨多,产流量大。 29 .流域土壤蓄水量是指流域土壤含蓄的吸着水、薄膜水、悬着毛管水和重力水。 30.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降雨历时大于净雨历时,净雨历时又大于洪水历时。 31.一次暴雨洪水过程中,洪水历时大于降雨历时,降雨历时又大于净雨历时。 (八) 问答题1. 何谓自然界的水文循环?产生水文循环的原因是什么?2. 何谓水资源?为什么说水资源是再生资源?4.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5. 实际上,从哪些方面判别一个流域是否为闭合流域?14. 形成降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第三章 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一、概 念 题(一)填空题1水文测站是指 。2根据水文测站的性质, 测站可分为 、 两大类。3水文测站的建站包括 和 两项工作。4 是对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起控制作用的断面或河段的水力因素的总称。5决定河道流量大小的水力因素有: 、 、 和 。 6根据不同用途,水文站一般应布设 、 和 、 、 及 、 各种断面。7目前,按信息采集工作方式的不同,采集水文信息的基本途径可分为 、 、 _ 和 。8观测降水量最常用的仪器通常有 和 。9自记雨量计是观测降雨过程的自记仪器。常用的自记雨量计有三种类型: 、 和 。10用雨量器观测降水量的方法一般是采用 观测,一般采用 进行观测,即 及 各观测一次,日雨量是将 至 的降水量作为本日的降水量。11水面蒸发量 观测一次,日蒸发量是以 作为分界,将 至 的蒸发水深,作为本日的水面蒸发量。12水位是指 。 13我国现在统一规定的水准基面为 青岛黄海基面 。14根据所采用的观测设备和记录方式,水位观测方法可分为4种类型: 、 、 、 。15水位观测的常用设备有 水尺 和 自记水位计 两类。16水位的观测包括 基本水尺 和 比降水尺 的水位。17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_ _时至 时。18. 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_ _时至 时。19由各次观测或从自记水位资料上摘录的瞬时水位值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方法有 和 两种。20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 ,时段T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称为 ,将径流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深度称为 。21流量测量工作实质上是由 和 两部分工作组成。22断面测量包括测量 、 和 。23水道断面面积包括 和 。 24测量水深常用的方法有 、 、 、 。 25起点距是指 。26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 。27为了消除水流脉动的影响,用流速仪测速的历时一般不应少于 。28用浮标法测流,断面流量等于断面的流量再乘以 。29用浮标法测流时,浮标系数与 、 等因素有关。30河流中的泥沙,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 、 和 三类。31描述河流中悬移质的情况,常用的两个定量指标是 和 。32悬移质含沙量测验,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采样器有 和 。33输沙率测验是由 与 两部分工作组成的。34单样含沙量(单沙)是指 ;断沙是指 。35泥沙的颗粒级配是指 。36水质监测站是 。它可以由若干个 组成。37水质监测分为3类: , , 。38水域的污染除了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引起外,还有来自乡镇、农田、林区、牧区以及矿区的地表径流的面污染源,前者称 ,后者称 。39水文调查的内容分为 、 、 、 四大类。40在新调查的河段无水文站情况下,洪水调查的洪峰流量可采用 和 。41流量数据处理主要包括 和 两个环节。 是指建立流量与某种或两种以上实测水文要素间关系的工作, 则是根据已建立的水位或其它水文要素与流量的关系来推求流量。42水位流量关系可分为 和 两类,同一水位只有一个相应流量,其关系呈单一的曲线,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 ,同一水位不同时期断面通过的流量不是一个定值,点绘出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其点据分布比较散乱,这时的水位流量关系称为 。43一般说来,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关系是不稳定的,其影响的主要因素 、 、 、 、 等。44为推求全年完整流量过程,必须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高水或低水作适当延长,一般要求高水外延幅度不超过当年实测水位变幅的 ,低水外延不超过 。(二)选择题1.根据测站的性质,水文测站可分为( C )A. 水位站、雨量站 B.基本站、雨量站 C.基本站、专用站 D.水位站、流量站2.对于测验河段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原则是( A )A.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测站的水位与流量之间呈单一关系B.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在距离城市近的地方C.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应更能提高测量精度D.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任何河段都行3.基线的长度一般(D )A. 愈长愈好 B.愈短愈好 C.长短对测量没有影响 D.视河宽B而定,一般应为0.6B4.目前全国水位统一采用的基准面是( D )A.大沽基面 B.吴淞基面 C.珠江基面 D.黄海基面5.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 C ) A.1m B.0.1m C.0.01m D.0.001m6.当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时,计算日平均水位应采用( C )A.加权平均 B.几何平均法 C.算术平均法 D.面积包围法7.当一日内水位较大时,由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推求日平均流量,其水位是用( C )A.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B.12时的水位C.面积包围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D.日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平均值8.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 A )时至( ) 时。A.024 B.0808 C.1212 D.20209.我国计算日降水量的日分界是从( B )时至( ) 时。A.024 B.0808 C.1212 D.202010.水道断面面积包括( C )A.过水断面面积 B.死水面积 C. 过水断面面积和死水面积 D.大断面11.水文测验中断面流量的确定,关键是( D ) A.施测过水断面 B.测流期间水位的观测C.计算垂线平均流速 D.测点流速的施测12.用流速仪施测点流速时,每次要求施测的时间( C ) A.越短越好 B.越长越好 C.大约100s D.不受限制13.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从河底开始分别施测( A )处的流速。A.0.2h、0.6h、0.8h B. 0.2h、0.4h、0.8h C. 0.4h、0.6h、0.8h D. 0.2h、0.4h、0.6h14.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 A )。A.转速 B.水力螺距 C.摩阻常数 D.测速历时15.我国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 A )时至( )时。A.024 B.0808 C.1212 D.202016.我国计算日蒸散发量的日分界是从( B ) 时至( )时。A.024 B.0808 C.1212 D.202017.用浮标法测流,断面流量等于断面徐流量再乘以( C )。A.风速 B.水位 C.浮标系数 D.糙率18.常用来表示输沙特征的指标有( B )。A. 输沙率、流量 B. 含沙量、输沙率 C. 含沙量、流量 D. 输沙率、输沙量19. 人们从不断的实践中发现,当( A )时,断面平均含沙量与断面某一垂线或某一测点的含沙量之间有稳定关系,通过建立其相关关系,便可大大地简化了泥沙测验工作。A. 断面比较稳定、主流摆动不大 B. 断面比较稳定、河道比较窄 C. 断面比较稳定、河道比较宽 D.主流摆动不大、河道比较窄 20.历史洪水的洪峰流量是由( B )得到的。A. 在调查断面进行测量 B.由调查的历史洪水的洪峰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C.查当地洪峰流量的频率曲线 D.向群众调查21.进行水文调查的目的( B )。 A.使水文系列延长一年 B.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代表性C.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一致性 D.提高水文资料系列的可靠性25.当受回水顶托影响时,水位流量关系的点据,是在原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B )A.以下 B.以上 C.上下摆动 D.不变26.某站水位流量关系为单一线,当断面淤积时,则( A ) A.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抬 B.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下降C.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呈绳套状 D.水位流量关系无变化27.某河流断面,在同一水位情况下,一次洪水中涨洪段相应的流量比落洪段的流量( C )A.小 B.相等 C.大 D.不能肯定(三)判断题1水文测站所观测的项目有水位、流量、泥沙、降水、蒸发、水温、冰凌、水质、地下水位、风等。()2水文测站可以选择在离城市较近的任何河段。()3决定河道流量大小的水力因素有水位、水温、水质、泥沙、断面因素、糙率和水面比降等。()4根据不同用途,水文站一般应布设基线、水准点和各种断面,即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及上、下辅助断面、比降断面。()5基本水文站网布设的总原则是在流域上以布设的站点数越多越密集为好。()6水文调查是为弥补水文基本站网定位观测的不足或其它特定目的,采用其他手段而进行的收集水文及有关信息的工作。它是水文信息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7水位就是河流、湖泊等水体自由水面线的海拔高度。()8自记水位计只能观测一定时间间隔内的水位变化。()9水位的观测是分段定时观测,每日8时和20时各观测一次(称2段制观测,8时是基本时)。()10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当日8时至次日8时;计算日平均流量的日分界是从0时至24时。()11水道断面指的是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0.51.0m的水面线与岸线、河床线之间的范围。()12水道断面面积包括过水断面面积和死水面积两部分。()13当测流断面有死水区,在计算流量时应将该死水区包括进去。( )14不管水面的宽度如何,为保证测量精度,测深垂线数目不应少于50条。()15用流速仪测点流速时,为消除流速脉动影响,每个测点的测速历时愈长愈好。( )16一条垂线上测三点流速计算垂线平均流速时,应从河底开始,分别施测0.2h、0.6h、0.8h(h为水深)处的流速。( )17对于含沙量的测定,为保证测量精度,一般取样垂线数目不少于10条。()18暴雨调查就是调查历史暴雨。暴雨调查的主要内容有暴雨成因、暴雨量、暴雨起迄时间、暴雨变化过程及前期雨量情况、暴雨走向及当时主要风向风力变化等。()19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河槽冲刷时,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偏向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左边;当河槽淤积时,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偏向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右边。()20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洪水涨落影响时,流速与同水位下稳定流相比,涨水时流速增大,流量也增大;落水时流速减小,流量也减小。一次洪水过程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依时序形成一条逆时针方向的绳套曲线。()21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变动回水的影响时,与不受回水顶托影响比较,同水位下的流量变小,受变动回水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点据偏向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右边。()22天然河道中的洪水受到水生植物和结冰影响时,水位流量关系点据的分布,总的趋势是偏在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左边。()23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低水延长方法中的断流水位为流量最小时的水位。()24改进水文测验仪器和测验方法,可以减小水文样本系列的抽样误差。( )计算题:9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图中测线水深,分别表示测线在0.2h,0.8h,0.6h处得测点流速,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图1-3-7 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10某河某站横断面如图所示,试根据图中所给测流资料计算该站流量和断面平均流速。图中测线水深,分别表示测线在0.2h,0.8h,0.6h处得测点流速,分别表示左右岸的岸边系数。图1-3-8 某河某站横断面及测流资料第四章 水文统计(二)选择题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 。a、不可能性 b、偶然性 c、必然性 d、既具有必然性,也具有偶然性2、水文统计的任务是研究和分析水文随机现象的 。a、必然变化特性 b、自然变化特性 c、统计变化特性 d、可能变化特性3、在一次随机试验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的事件叫做 。a、必然事件 b、不可能事件 c、随机事件 d、独立事件16、P=5%的丰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 年。a、5 b、50 c、20 d、9517、P=95%的枯水年,其重现期T等于 年。a、95 b、50 c、5 d、2018、百年一遇洪水,是指 。a、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100年必然会出现一次b、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c、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正好每隔100年出现一次d、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100年可能出现一次19、重现期为一千年的洪水,其含义为 。a、大于等于这一洪水的事件正好一千年出现一次b、大于等于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