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区居民理财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宁波市区居民理财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宁波市区居民理财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宁波市区居民理财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宁波市区居民理财需求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本次调查总体统计数据显示,61%的家庭属于风险中性型;21%的家庭属于风险偏好型;18%的家庭属于风险规避型.回报预期和风险偏好ValueCount.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宁波市区居民理财需求调研报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宁波市区居民理财需求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家庭收入层次、不同教育程度的家庭进行风险偏好及家庭理财目的侧重点两指标的调查测定和比较分析分类分析,对宁波市区居民家庭理财需求现状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关键词: 家庭理财 风险偏好 家庭生命周期 引言: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的居民,其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个人财富积累大幅度增长。中国的中产阶级已然崛起。同时社会在急剧转型,当人们过惯了几十年的“计划生活” ,要开始自己买房、自己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自己承担部分医疗费用,要自己安排一生的时候;当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和越来越复杂的税务和遗产问题时;当人们面对诸多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开始茫然甚至恐慌时,对个人财务规划师的需求便产生了。据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就全国范围内约有70%的居民希望得到理财顾问的指导。我国个人理财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 宁波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重化工业基地,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工业城市,也是浙江省经济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据宁波市统计局最新统计,2005年1-7月,宁波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662元,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3位。人均消费性支出6634元,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5位。调查取样基本情况:我们宁波市区居民理财需求问卷调查小组于2005年8月,在宁波市区进行了一次居民家庭理财需求状况的问卷调查。我们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家庭结构、不同收入层次、不同教育程度的家庭的风险偏好、投资方式和理财目的侧重点的分类分析,形成一个总体的认识。调查共发放问卷206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具体情况如下:1、 性别统计:本次调查男性占到60.50%,占大多数。 ValueCountPercent112160.5027939.50Total200100.00* 1=男 2=女2、 年龄统计:若将家庭划分为青年家庭、中年家庭、老年家庭,对家庭理财活动的侧重点则更显分明。本次调查30岁以下和3140岁的比例最多,分别占比为41.5%和36%.ValueCountPercent18341.5027236.0032814.004178.50Total200100.00*1= 30岁以下(含) 2=3140岁 3=4150岁 4=50以上3、 教育程度:本次调查样本结果显示,高中(中专/技校)的比重最大,占比30%。其次是大专和本科,分别占比28%和26%。ValueCountPercent12311.5026030.0035628.0045226.00594.50Total200100.00 * 1=初中及以下 2=高中(中专/技校) 3=大专 4=本科 5=研究生及以上4、家庭结构:若将家庭进行细分,可划分为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教育期、家庭成熟期和退休期6个阶段。ValueCountPercent16934.6722814.0738140.704115.53584.02621.00Total199100.00*1=单身阶段 2=夫妻二人世界 3=已婚并与孩子一起居住4=子女已成人(两代分居) 5=两代以上家庭 6离丧5、 家庭收入结构:家庭月收入在35015000元的占比最多为30.5%,其次是20003500元,占比为23.5%。月收入超过八千的总占比为16%。这部分人群年收入十万以上,属于中高收入家庭,下文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ValueCountPercent12512.5024723.5036130.5042110.505147.006189.00773.50873.50Total200100.00* 1=少于2000元 2=20003500元 3=35015000元 4=50016500元5=65018000元6=800110000元 7=1000115000元 8=15000以6、 家庭平均每月消费支出占固定收入比。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家庭平均每月消费支出3150%的和5171%的家庭,分别为38%和37.5%。大部分家庭有闲置资金。ValueCountPercent142.0022412.0037537.5047638.0052110.50Total200100.00* 1=100%以上 2=71100% 3=5170% 4= 3150% 5=030%总体居民的风险偏好分析(一)风险偏好的含义1、风险偏好的概念所谓风险偏好是指一个人对所面临的具有一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决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一般来说,风险偏好是一个人内在观念的外在表现。在现有的文献中,有关风险有三个相关的概念:风险态度(risk attitude);风险偏好(risk preference);风险观念(risk perception)。在大量有关金融和决策的文献中,这些名词交替出现,但是缺少权威区分它们的定义。一般来说,风险态度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属性,风险偏好是指人们在做选择时的行为,通常人们的风险态度是通过人们表现出来的行为来测定的,也就是说,人们在面临风险决策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其风险态度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险偏好与风险态度大致相同,本文中对这两种概念不加以区分。2、风险偏好的分类传统的经济学文献告诉我们,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分为三种:风险规避,风险中立和风险偏好。人们对风险的态度一般用效用和收入的关系来描述,对于风险规避即效用是随收入的递增而以递减的速度递增;对于风险中立,即效用是以同样的速度随收入的递增而递增;对于风险偏好,即效用是以更快的速度随收入的递增而递增。(二)研究风险偏好的意义实证行为研究有一个分支应当是无可争议的:对个人投资者处置他们的金钱的行为研究。即使个人的行为不影响价格,理解个人的风险偏好,对投资者、投资咨询机构以及其他金融都是有一定帮助的。因为得到有关个人行为的数据相对比较困难,这方面的研究就没有那么普遍。因此利用行为经济研究方法对一般消费者或投资者心理行为的研究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在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金融消费者的心理账户的调查与研究,进行分类与界定,并对不同心理账户的回报预期和风险偏好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行为金融产品的设计、产品开发、营销方式与金融服务的创新等。另外,对风险偏好的研究得到的将是特定群体或者市场消费者(包括投资者)的偏好,这些结论对金融、市场营销、管理以及谈判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提供商来说,不管是基金、股票还是日用消费品,他们都希望最大程度地吸引消费者从而赚取利润,知道了消费者的风险偏好,他们在进行产品定价和促销方式上可以尽量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对消费者来说,如果能够很好的了解市场上其他消费者的风险偏好,在选择购买商品的时候,就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些信息,从而在一定的经济约束条件下使购买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对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尤为重要;对整个市场来说,了解消费者的风险偏好,可以优化整个系统资源从而达到最大满意度。 引入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家庭家庭生命周期的家庭进行风险偏好测定和比较分析,对我们进一步确定家庭理财需求这潜在市场有一定指导意义。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本次调查总体统计数据显示,61%的家庭属于风险中性型;21%的家庭属于风险偏好型;18%的家庭属于风险规避型。回报预期和风险偏好ValueCountPercent13618.00212261.0034221.00Total200100.00* 1=平均投资回报率为2%,最好的情况是6%,最坏的情况为0.8%(风险规避型) 2=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0%,最好的情况是30%,最坏的情况为-20%( 风险中性)3=平均投资回报率为20%,最好的情况是50%,最坏的情况为-35%(风险偏好型)避险是家庭理财的基石,这里的避险指家庭资产投资风险的控制和规避(包括通货膨胀的影响)。获利是家庭理财的根本,这里的获利指家庭资产的增值。本次调查总体显示,57%的家庭更关注获利。43%的家庭更关注避险。更关注家庭理财的哪个方面ValueCountPercent18643.00211457.00Total200100.00*1 =避险 2=获利 本次调查总体显示,49.50%的家庭愿意接受银行等专业理财机构的理财服务,以更好的规划其家庭财务状况。是否愿意私人专业理财机构为您提供理财服务ValueCountPercent19949.50210150.50Total200100.00* 1=愿意 2=不愿意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家庭风险偏好分类分析不同的家庭,因家庭收入来源主导者所处的生命阶段不同,家庭的生活重心亦不同,家庭投资理财的目标也不同。于此相适应,他应选择的投资形态与投资模式也不同。若将家庭进行细分,可划分为家庭形成期、家庭成长期、子女教育期、家庭成熟期和退休期6个阶段。本次调查我们将以年龄段划分为30岁以下(共83份),3140岁(共72份),4150岁(共28份),50岁以上(共17份)等四个家庭生命周期。30岁以下频数风险规避风险中性风险偏好低收入41(50%)6(14.6%)26(63.5%)9(21.9%)中等收入35(42%)5(14%)23(66%)7(20%)高收入7(8%)2(15.4%)9(69.2%)2(15.4%)3140岁低收入18(25%)4(22%)9(50%)5(28%)中等收入38(53%)7(18.4%)24(63.2%)7(18.4%)高收入16(22%)07(43.7%)9(56.3%)4150岁低收入5(17.8%)1(20%)4(80%)0中等收入15(53.4%)4(27%)8(53%)3(20%)高收入8(28.8%)1(12.5%)6(75%)1(12.5%)51岁以上低收入8(47%)3(37.5%)5(62.5%)0中等收入8(47%)5(62.5%)3(37.5%)0高收入1(6%)01(100%)0* 百分比计算方法:横向同层级占比,这样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剔除各家庭生命周期样本比例的巨大差别。家庭生命周期在30岁以下的家庭其风险偏好如图显示: 此家庭生命周期的家庭收入层级差异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很低。在四个家庭生命周期中,风险规避占比最低,说明家庭生命周期在30岁以下的家庭较少采用传统的将闲钱存银行的保守投资方式,同时对投资回报率有较高的要求。家庭生命周期在3140岁的家庭其风险偏好如图显示:家庭生命周期在3140岁的家庭,其家庭收入层级差异逐渐影响了家庭的风险偏好。中低收入家庭风险规避型占比20%左右,较家庭生命周期在30岁以下时有所上升。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家庭负担渐增,低收入家庭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占比达到28%,较家庭生命周期在30岁以下时增多6%。而中等收入家庭较家庭生命周期在30岁以下时风险规避有所上升,风险偏好型投资者比例有所下降。16份高收入家庭调查问卷中没有一份选择预期回报率在2%左右的风险规避型投资,而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占比过半,较家庭生命周期在30岁以下时此投资类型比例上升了40%。家庭生命周期在4150岁的家庭其风险偏好如图显示:家庭生命周期在4150岁的家庭,低收入家庭风险偏好型投资者占比为零,80%家庭为风险中性投资。高收入家庭也更趋于风险中性。中等收入家庭风险规避型投资者比例有所增加,风险中性型反而有所下降。家庭生命周期在51岁以上的家庭其风险偏好 如图显示:此家庭生命周期的家庭无论家庭收入层级差异,风险偏好型投资者都为零。高收入家庭仍然没有一份选择预期回报率在2%左右的风险规避型投资,100%为风险中性型投资。中等收入家庭的风险规避型投资者达到62%,投资回报率追求较低。低收入家庭的风险规避型投资者达到37.5%,也是四个家庭生命周期中最高的。表明老年家庭较偏好传统的本金安全但回报率较低的投资方式。30岁以下频数更关注避险更关注获利愿意不愿意低收入41(50%)15(36.5%)26(63.5%)26(63.5%)15(36.5%)中等收入35(42%)10(29%)25(71%)28(80%)7(20%)高收入7(8%)3(42.9%)4(57.1%)4(57.1%)3(42.9%)3140岁低收入18(25%)11(61%)7(39%)7(39%)11(61%)中等收入38(53%)18(47%)20(53%)12(31.6%)26(68.4%)高收入16(22%)3(19%)13(81%)7(43.7%)9(56.3%)4150岁低收入5(17.8%)2(40%)3(60%)3(60%)2(40%)中等收入15(53.4%)7(47%)8(53%)3(20%)12(80%)高收入8(28.8%)4(50%)4(50%)4(50%)4(50%)51岁以上低收入8(47%)8(100%)02(25%)6(75%)中等收入8(47%)5(62.5%)3(37.5%)2(25%)6(75%)高收入1(6%)01(100%)1(100%)0* 百分比计算方法:横向同层级占比,这样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剔除各家庭生命周期样本比例的巨大差别。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对于家庭理财目的的侧重点分析* 横坐标为家庭生命周期 纵坐标为对于理财更关注避险的比率总体来看,中等收入家庭只在30岁以下阶段更偏好获利,然后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增长而关注家庭避险渐多,中等收入家庭投资表现均较攻守兼备,较稳定。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在四个家庭生命周期变化中,家庭理财的关注点差异较明显,基本呈相反趋势。家庭生命周期在30岁以下时,三个不同的家庭收入层级的家庭对于家庭理财更关注避险的比例基本相当,但均不超过50%,意味着此生命周期的家庭普遍更关注家庭理财的获利性。家庭生命周期在3140岁时,家庭收入层级的差异使得对家庭理财的关注点开始分化,中低收入家庭比高收入家庭更关注家庭理财避险。与30岁以下的家庭相比,中低收入家庭关注理财避险的比率有所上升,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避险比率超过半数,达到61%,而中等收入家庭的避险比率也达到47%。均属攻守兼备型投资者;而高收入家庭则相反,更关注避险的比率大幅下降,表示此群体更关注获利,这符合因家庭收入来源主导者所处的生命阶段步入中年,已完成知识和经验的原始积累、社会人力资源的原始积累以及财富的原始积累,正是事业稳定期和收获期,因此更关注获利是可以理解的。家庭生命周期在4150岁时,总体而言,均属于攻守兼备型投资者。此生命周期的低收入家庭相较家庭生命周期为3140岁的更关注获利,而此生命周期的高收入家庭相较家庭生命周期为3140岁的更关注避险,投资表现转为攻守兼备型。家庭生命周期在51岁以上时,8份低收入问卷全选择更关注家庭理财的避险,老年人确实非常保守。中等收入家庭的避险比率也上升到最高,达到62.5%。由于高收入只有1份,此解释力不大。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家庭对专业理财机构理财服务的态度分析 * 横坐标为家庭生命周期 纵坐标为愿意接受专业理财机构理财服务的比率总体来说,在家庭生命周期为30岁以下时,最愿意接受专业理财机构理财服务的是中等收入家庭,占比为80%。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分别占比为60%上下。在家庭生命周期为3140岁时,愿意接受专业理财机构理财服务的比例不同家庭收入层级的家庭比家庭生命周期为30岁以下时,都呈现下降趋势,下降最多的是中等收入的家庭,下降了近50点,占比为31.6%。而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均呈下降趋势,但未能维持半数的比例,均在40%上下。在家庭生命周期为4150岁时,中等收入家庭愿意接受专业理财机构理财服务的比例比家庭生命周期为30岁以下时又有所下降,占比降为20%。而家高收入家庭愿意接受专业理财机构理财服务的比例为50%,比家庭生命周期为30岁以下时平稳上升了6.3%,刚好半数。低收入家庭愿意接受专业理财机构理财服务的比例上升比例较快,升了20%,达到60%,过了半数。在家庭生命周期为51岁以上的家庭,高收入家庭只有一份,因其愿意接受专业理财机构理财服务,所以占比100%,但样本太少,不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低收入家庭和中等收入家庭愿意接受专业理财机构理财服务的比例维持在20%左右,表明老年家庭观念较传统,较不愿意接受理财服务。调查总结:本次调查研究对宁波市区居民家庭理财需求有初步了解,特别是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家庭进行风险偏好及家庭理财目的侧重点两指标的测定和比较分析。然后定性的分析出较具家庭理财的需求市场潜力的家庭类型。以便于下次做更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问卷设计方面,涉及到居民家庭理财需求的问卷指标较少,未能对不同类别的理财服务需求状况深入调查。例如未对专业理财机构的理财服务进行细分,如商业银行的储蓄理财、消费信贷和委托咨询都是个人理财业务,这样本次调查结果受访者为什么愿意或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专业理财机构的理财服务就未能详细的分析。在调查问卷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