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江东乡关圣村土地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衡山县江东乡关圣村土地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衡山县江东乡关圣村土地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衡山县江东乡关圣村土地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衡山县江东乡关圣村土地经营情况的调研报告黑龙江李志军、云南陈粉、贵州张燕、甘肃安建军2013年12月16日,我们湖南农大现代农艺班2组国培学员10人,赴湖南省横山县江东乡关圣村,调研当地基本建设、基础教育、农业生产等方面情况。乡里驻村工作人员丁晓兵、村书记兼村主任周炳炎在村委会介绍了相关情况,并与国培学员交换了各自看法,提出了殷切希望。我们通过调研得到很大收获,了解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和解读。现将情况汇报如下:一、江东乡关圣村的基本情况江东乡关圣村位于涓水河岸,全村八个村民小组,拥有水田850亩,旱田400亩,山林1350亩,有农户277户,全村人口1219人,劳动力500人左右。拥有一所村级小学,现有学生150多名,教师9名,多为年轻教师,教学条件正在逐年改善。近三年来,村组组实现通水泥路,通村通组水泥路共计5.9公里。全程2.5公里的村级公路进行全面加宽、压实、埋涵基础,通过各种渠道,向上对外跑项争资达45万多元,村道于2010年10月全面俊工,工程质量优越,荣获 “县村级道路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新修高标准水渠2400多米,全村水利灌溉系统得到完善,基本实现旱涝保收。新建了村部,通过各个渠道筹集资金30多万元,修建了建筑面积620平方米的村部大楼,全村从此告别支部活动无固定场所的尴尬局面。改造了村校,新建了学校的厨房和厕所,修缮了屋顶和天花板,排除了各种安全隐患。目前村里的新农保、新农合、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都处在全乡前列。二、关圣村土地经营的现状1、土地流转。土地实行流转种植,水田850亩分散为,以20亩、30亩、50亩的单户种植为主。另外,有一个种植230亩的种植合作社。主要种植双季稻,两季统收稻谷每亩1000公斤左右。旱田大面积的种植用材林、板栗等。小丘块的种点菜和桔子,自种自食。由于旱田较为分散,不适合集中利用,在土地流转中受限,效益偏低。流转土地一般周期为5-10年左右,国家直补给农户,另外支付一定的租金给农户,其他补贴,谁种地谁受益。并与农户签订经过法律公证的合同文本。本地一般每亩200元左右。没有进行土地流转时,有些农户责任田因劳动力短缺,不但没有经济效益,反而成了外出打工农户的负担。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户安心打工,有些人甚至弃农从工,效益较好的都在外面买了房子,及解决了生计,有解决了子女受教育问题。2、合作社模式。先运行较好的模式是合作社形式。土地流转后由合作社集中种植管理销售。主要有几个优点:一是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是利于种子布局。三是便于科技配套管理。目前,有一个由两个村民小组土地流转组成的合作社,水田面积230亩,通过采用优质水稻种植,进行科学管理,采用无毒、低毒及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大型机械进行农事操作,土地集中种植后,还便于用水管理,进行合理调控,节约用水,降低用水量,抗旱效果好,特别是今年生长期,50多天未下雨的情况下,水稻还喜获丰收。收获的优质稻谷由供种单位订单回收,每百斤优质稻比普通稻多卖45元,既实现增产又实现增收。预计,明年,合作社再流转土地200亩左右!合作社种植技术主要靠乡里农技人员、县里农技人员、省农科院专家的技术指导。有定期的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进行科技服务。三、关圣村土地经营的有效策略1、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托管式。是指把自家承包地无偿委托他人耕种管理。置换式。是在对土地依赖较大的村、村民之间通过协商交换承包地的办法,达到统一品种布局、规模开发、避免分散经营的目的。转租式。是指大户(龙头企业)根据地域、土地肥力、灌溉条件等,以当年粮食价格折款,成规模地向农户转租土地,从事农业开发。合作式。是指由政府部门做出成片开发规划,由农业加工或农产品运销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签订产品收购合同,以保护价收购产品,企业提供种苗、种养植技术等服务,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相对松散。股份式。是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成立股份有责任公司,建立正规的法人治理结构,按公司章程运作,农民成为公司股东,按股份多少享受公司生产经营的效益。转让式。是指农民经发包方(村委会)同意,将已承包的土地经营权转让他人。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为发展现代农业,走出一条特色之路。2、科学的建立农村合作组织,发挥其优势作用,引领村民致富通过加快农村合作组织建设,吸引农业院所,大型农业企业,进村合作,共同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探索“农户合作社企业(客商)”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探索“科研院所、农业科技公司合作社农户”育繁推于一体的科研成果推广模式,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合作组织建设是今后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发展的有效手段。今后,国家会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大力扶持,最先找到出路的一定会获得优先发展权,立足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