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能力的培养张瑞霞.doc_第1页
谈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能力的培养张瑞霞.doc_第2页
谈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能力的培养张瑞霞.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中学思想政治课创新能力的培养上海南汇区老港中学张瑞霞 邮编:20130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做了一些尝试,期待和同行们商榷。一、正确认识创新,消除神秘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提到创新,也许有人认为“创新”是那些学者、研究人员、科学家的事, 是少数天才的专长,是高不可攀的,总是习惯于把它与了不起的发明创造等同起来。其实,创造力是人类最富有的特色能力之一,和其他技能一样可以培养并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每个人都有再创造的潜能,只是在再创造的层次和水平上不同而已;科学家和中学生的创造性区别只是科学家探索新的规律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而中学生学习的是前人积累的知识。但对中学生本人而言是“第一次”,故对他们来说也是从事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由于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创新意识来自于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因此,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事例深刻剖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消除对创新的神秘感。二、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质疑、思考、大胆想象能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深入地去想、说、做,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教师对不同意见的学生应采取尊重、宽容、鼓励的态度,决不强制、苛求、压制学生,对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扬。比如在学到“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这一哲学观点时,有学生就提出“人定胜天”的疑问,针对此我启示学生:人真的能胜天吗?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有位学生就大胆提出,目前,自然环境和生态的失衡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洪水肆虐、沙尘暴天气等,已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这正是人类自身盲目开采资源、滥垦滥伐,违背自然规律造成的,结果不仅人未胜天,反而受到了自然界的惩罚。这不正说明人不能胜天吗?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钻研精神及其答案的正确性。接着我又设问:还有从其他角度说明的吗?这时就有同学说,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如果主观与客观相背离,就不能达到人定胜天的目的。也有同学从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说明,“人定胜天”取决于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我又接着问,为什么不能对“人定胜天”的命题绝对化呢?由此自然地又导出“任何真理都有相对性”这一科学结论。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求老师为他们创设充满积极创新的课堂氛围,向他们尽可能多地提供一些创新机会,引发他们去质疑、思考、想象,激发学生认知结构上的矛盾,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三、巧用漫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能力。漫画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对人的感知活动有调节和支配作用,巧用漫画,可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奥问题浅显化,不但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所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时,我出示一幅“找水的漫画”(其主题是“半途而废” )。让学生观察、动脑,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仔细观察漫画,使学生深深领会到量的积累的重要性,领会到了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进行知识素养的点滴积累与培养难以成为社会的栋梁。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四、情景设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思维方法,其显著特征是思维不依常规,不受固有模式束缚,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了造就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就要贯穿发散思维的培养。其主要方法之一就是情景设疑。例如,我在复习哲学部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采用幻灯设置了这样的情景:草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绒山羊是我国重要的一种生物资源,绒山羊所产的羊绒被誉为“软黄金。”曾一段时间国际市场对山羊绒需求增强,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绒山羊养殖业,并成为这些地区农牧民生活的重要经济来源。他们获知这一信息后,增加绒山羊的养殖,导致数量猛增,竟超过当地草场合理载蓄量的50%。在草原资源锐减的情况下,绒山羊出于求生的本能,不可避免的进行尽量觅食,甚至啃树皮,扒草根,这就不能不加剧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针对上述材料所揭示的问题,我让学生谈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意义。这时,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的从哲学角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入手谈自己的见解,有的从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谈看法,更有的同学则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国家的宏观调控等方面谈。真所谓各有千秋,不见分晓。通过这样的设疑学习,不但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教育事业是明天的事业。我们今天的教育对象 学生,将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要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创造性的要求,培养富有创造型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