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理论知识、业务规范试题答案.doc_第1页
辽宁理论知识、业务规范试题答案.doc_第2页
辽宁理论知识、业务规范试题答案.doc_第3页
辽宁理论知识、业务规范试题答案.doc_第4页
辽宁理论知识、业务规范试题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作单位: 姓名: 考号: 辽宁省气象局天气预报技能竞赛一、填空(20个小题,每空0.5分,共25分)1. 大气环流形成与维持是由影响大气运动的一些基本因子长期作用造成的,其中最主要因子是 太阳辐射 、地球自转、地球表面不均匀 和地面摩擦。2. 在对流层底部,由于海陆热力差异造成东亚四个大气活动区为 蒙古冷高、阿留申低压、印度热低压和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3. 我国寒潮中短期天气形势可归纳为三个大类,即_小槽发展型_、低槽东移型、_横槽型_。4高空槽和地面气旋移近大山时,在山前填塞,山后重新发展。在无明显系统东移时,迎风坡常有_地形脊_形成,而背风坡常有_地形槽_形成。5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热带和副热带天气系统有:副热带高压、_南亚高压_、_东风波_、赤道辐合带、_赤道缓冲_。6. 南亚高压脊线的位置和变动与我国主要雨带的位置和季节性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南亚高压通常分为:东部型、西部型、带状型三种类型。当南亚高压为东部型时,500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 _西伸北跳_,588线控制在长江中下游,长江流域少雨,而_西北和东北地区_一带多雨。当南亚高压为西部型时,500hPa588线偏东偏南,雨带多在_长江流域_。7阻塞高压应具备以下条件:(1)中高纬度高空有闭合_暖高压_中心存在;(2)暖高至少维持3天以上,且呈_准静止_状态;(3)阻高区内西风急流减弱,急流分支与汇合点的距离大于4050经度。8台风的结构被分为三个区,分别是台风眼区(也称内圈)、_旋涡_区(也称中圈)、大风区(也称外圈)。9. 雷电是由积雨云中冰晶“ 温差起电 ”以及其它起电作用所造成的云与地之间或云与云之间的放电现象。一般当云顶发展到 -20 等温线高度以上时,云中便有了足够多的冰晶,因此,就会出现闪电和雷鸣。10 对流性天气形成的条件为水汽条件 、 不稳定层结 、抬升条件。11. 超级单体风暴与其它强风暴本质的区别在于超级单体风暴含有一个持久深厚的 中气旋 。12. 在雷达硬件定标正确的情况下,影响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是 地物杂波 、 距离折叠 、 速度模糊 。13. 当45-55dBZ的回波强度达到 -20 度层的高度时,最有可能产生冰雹。14. 右图是假定大气中每一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比较均匀情况下的模拟速度图。白色为零速度线,图中呈“S”形状,则此图表示风向随高度 顺 时针旋转,有 暖 平流。15填写出下列四个地面天气图填图符号表示的云状:积云性高积云 :淡积云或碎积云:碎雨云 :普通层积云 16填写出下列四个地面天气图填图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现象:天顶可辩雾变浓 :扬沙:冻雨 :连续性中毛毛雨 17.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规定了 14 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18.按照天气预报等级用语业务规定(试行)中规定,寒潮预报等级分为 大风降温消息 、 寒潮预报 、 寒潮警报 、 强寒潮警报 、_寒潮预警信号 五级。19我国七大江河流域包括_松花江流域_、辽河流域、_海河流域_、黄河流域、淮河流域、长江流域、_珠江流域_。20精细天气预报的“细”,是指气象要素和气象及相关灾害的时间、空间分辨率以及_强度_、_量级_的细化程度,是精细天气预报的核心和关键。二、单项选择题(20个小题,每题0.5分,共10分)1延伸期天气预报是指( C )天的天气预报。A7-15 B10-20 C10-30 D15-302温度气旋生命史分为( A )、成熟、锢囚、消亡四个阶段。A波动 B生成 C发展 D初生3强沙尘暴是指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C )的天气现象。A10000 m B 1000 m C500 m D50 m4强热带风暴底层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 B )级。A8-9 B.1011 C.1213 D.14155判断以下锋附近3小时变压场,正确的图是( C )。A B C D6在没有或者不考虑摩擦力的作用时,( B )三力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A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和向心力B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C气压梯度力、惯性离心力和向心力D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向心力7爆发性气旋生成的背景流场。绝大多数东亚爆发性气旋形成于( C )。A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左侧 B高空西风急流入口区的右侧C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的左侧 D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的右侧8副热带高压是一个动力性高压,它控制的范围内是比较均匀的( A )气团,大气基本为( )状态,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暖、正压 B暖、斜压 C冷、正压 D冷、斜压9冷涡结构的非对称性,决定了强对流天气大多出现在冷涡的( D )。A东北象限 B西北象限 C西南象限 D东南象限10下列因子中哪个不是有利于强冰雹产生的环境因素( B )。ACAPE值较大 B对流层中低层环境温度直减率较大C0层高度不太高 D环境垂直风切变较大11 MCC 形成在( A )环境中。A弱强迫大气 B强斜压 C强垂直切变 D大气锋生12超折射形成的气象条件是( A )。A气温向上递增,水汽向上迅速递减B气温向上递增,水汽向上迅速递增C气温向上递减,水汽向上迅速递增D气温向上递减,水汽向上迅速递减13下图是锋面从西北方向移向雷达时,到达雷达时和移过雷达时的径向速度示意图,锋面经过雷达径向速度示意图的排列顺序是( D )。 (a) (b) (c)Aabc Bbca Cbac Dcab14如果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到的一个模糊的径向速度值是45节,它的邻近值是-55节,最大径向速度是60节,那么这个径向速度的最可能值是( B )节。A-65 B-75 C65 D7515下列哪项不属超级单体回波特征( B )。 A钩状回波 BTBSS CBWER D中气旋16假设单位体积中有90粒直径为1mm的降水粒子,6粒直径为2mm的降水粒子,3粒直径为3mm的降水粒子和1粒直径为4mm的降水粒子,它们对反射因子的贡献是()。A1mm2mm3mm4mmB1mm2mm3mm4mmC2mm3mm4mm1mmD3mm4mm2mm1mm 17城镇天气预报的传输文件名为:FPYYGGnn.CCC,早晨编发08时-08时天气预报时,GG编为( C )。A06 B09 C21 D2418根据蒲氏风级表,风速达到12.6秒米是指( B )风。A五级 B六级 C七级 D四级19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编码043代表( B )A霜冻 B强降温 C强浓雾 D高温(40)20面雨量是指某一时段内一定面积上的( B )。A过程雨量 B平均雨量 C最大雨量 D总雨量三、多项选择题(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漏选只得1分)1霜冻预警信号包括以下哪几种?( A、B、C )A蓝色 B.黄色 C.橙色 D.红色2预报有雾,实况出现强浓雾,以下哪几项评定正确?( B、D )A评定雾 “空报” B评定雾 “预报正确”;C浓雾 “漏报” D强浓雾 “漏报”。3暴雨形成条件包括以下哪几种?( A、B、F )A充分的水汽供应 B强烈的上升运动C“南高北低”气压场 D前倾槽E强风速垂直切变 F较长的持续时间4华北东北雨季的降水特点有哪些?( A、B、C、D )A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B. 降水的局地性强,年际变化大C. 降水时段集中D暴雨与地形关系密切5雷暴单体的生命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 A、C、D )。A塔状积云阶段 B发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消散阶段 E扩散阶段6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试行)规定中,预报检验包括 ( A、B )。A降水预报、温度预报B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C降水预报、温度预报、风向风速预报D重大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风向风速预报7从下列导出产品中选出对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预警最有用的4个产品( B、C、D、F )。A组合切变CS B风暴路径信STIC冰雹指数HI D中气旋ME回波顶ET F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D、E )。A槽上山会使槽减弱B夏半年温带气旋移到海上,此气旋将发展C热力因子作用使槽加深D疏散槽有正相对涡度平流E正热成风涡度平流是:平均层到地面之间由于热成风涡度分布不均,借助热成风将正热成风涡度大往小的方向输送,使得固定点正热成风涡度增大9天气雷达的固有局限性包括( A、B、C )。A波束高度随距离增加 B波束宽度随距离增加C存在静锥区 D存在速度模糊和距离折叠10引起对流不稳定的局地变化因素有( A、C )。A不稳定的垂直输送 B涡度 Cse平流 D温度平流四、简答题(5个小题,共25分)1简述东北冷涡的定义。(5分)答:东北冷涡是指在我国东北附近地区(1分)具有一定强度(闭合等高线多于两根)(1分)、能维持3-4天(1分),且有深厚冷空气(1分)(厚度达300-400m)的高空气旋性涡旋(1分)。2简述天气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5分)答:1)制约和影响形成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2分)2)供应暴雨区的水汽(1分)3)天气尺度系统发展、停滞、迭加易造成较强而持续的暴雨(2分)3中气旋的判别标准是什么?通常将中气旋分为哪三级?在距离雷达50km处对应的旋转速度各为多少?(6分)答:判别标准:(3分)(1)核区直径小于等于10公里,旋转速度超过相应的数值;(1分)(2)垂直伸展高度超过风暴垂直厚度的三分之一;(1分)(3)以上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持续时间至少是2个体扫。(1分)分级:通常将中气旋分为弱、中、强三级。(1.5分)每个0.5分旋转速度:分别为12m/s、16m/s、22m/s。(1.5分)每个0.5分4简述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4分)答:影响东亚季风形成的基本因子主要是下垫面附近的热力因子(1分),包括:(1)太阳辐射的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