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学总论部分习题集.doc_第1页
针灸治疗学总论部分习题集.doc_第2页
针灸治疗学总论部分习题集.doc_第3页
针灸治疗学总论部分习题集.doc_第4页
针灸治疗学总论部分习题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论第一章 针灸治疗作用一、填空1针灸治疗作用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三个方面。2(疏通经络)是针灸治病最主要、最直接的作用;(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3以针灸之法疏通经络,黄帝内经称之为(解结。4灵枢官针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5备急千金要方云: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6经络闭阻不通,因实热引起者宜用针刺;由虚寒引起者宜行灸疗。7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8针灸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作用,可以变不通则痛为通则不痛。9针灸治病,不外乎扶正与祛邪两个方面。针灸治病的过程,就是不断发挥扶正祛邪的作用。10针灸扶正祛邪作用的实现,除了与补泻手法有关外,还与部分腧穴的偏补偏泄性能有关。11灵枢根结篇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1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二、选择题(一)A型题(在题下五个备用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下同。)1“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出自:(B)A灵枢九针十二原B灵枢官针C素问异法方宜论D难经二十九难E备急千金要方2以下哪种属于针灸治疗作用的范畴?(D)A消炎B行气C镇静D调和阴阳E都不是(二)B型题(每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用答案可以选择一次或多次,也可以一次也不选用,下同。)A止痛B升压C降压D安眠E增乳1疏通经络作用的体现:(A)2调和阴阳作用的体现:(D)A咳喘取肺俞B亡阳灸关元C失眠补照海、泻申脉D嗜睡泻照海、补申脉E都不对3阴病治阳:(A)4阳病治阴:(B)5阴盛阳虚病症治法:(D)(三)D型题(在题下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相互间有联系的正确答案,下同。)1在针刺疏通经络中,金针赋运用的通经接气手法是:(AB)A青龙摆尾B白虎摇头C龙虎交战D阴中隐阳E阳中隐阴2下列治失眠用穴体现调和阴阳治疗作用的是:(CD)A补心俞B泻行间C补照海D泻申脉E补胆俞三、改错(在下列各题下划线部分内,找出错误或不准确之处并改正)1、灵枢官针篇曰:“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2针刺补法和艾灸,其抑制作用大于兴奋作用。四、简答题1针灸有什么治疗作用?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2黄帝内经中的“解结”是什么意思?疏通经络3备急千金要方中关于疏通经络的方法是什么?针以开导之,灸以温暖之五、问答题1针灸调和阴阳应遵循什么原则?2针灸治疗作用的发挥,与哪些主观、客观因素密切相关?第二章 针灸治疗原则一、填空1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如临_,手如_,神无_。”2经气在针灸疗法中的体现有_等形式。3针灸清热溫寒的原则包括_和寒则留之。4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诸热者,如_,刺寒清者,如_。5对于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灵枢经脉篇提出:“_泻之,虚则补之_则灸之,不盛不虚_。”6对于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篇提出:“虚则_,满则_,宛陈则_,邪盛则_。”7灵枢经脉篇曰:“十五络者,实则_,虚则_,视之不见”。8实证的针灸治疗原则是_或_。9素问针解篇曰:“宛陈则除之,是出恶血也。”10腱鞘囊肿、小儿疳证的点刺放液治疗属于_的治疗原则。二、选择题(一)A型题1下列属于针灸治疗原则的是:A扶正祛邪B虚则补之C子母补泻D调和阴阳E都不是2针灸治疗原则中,“热则疾之”是指:A施灸壮数多B急吹其火C拔罐速度快D拔罐火力强E毫针点刺疾出少留或不留针3下列与“热则疾之”无关的是:A浅刺疾出B热病可灸C少留针D泻法E点刺出血4根据灵枢经脉篇提出的针灸治疗原则,寒则:A除之B疾之C补之D泻之E留之5针灸治疗原则中,“寒则留之”是指:A艾灸时间长B艾灸量大C寒证行针时间长D坐罐E都不是6最能体现“寒则(温之)留之”治疗原则的是:A埋针法B艾炷灸C拔罐D温针灸E火针法(二)B型题A久泄B寒痹C水肿D发热E扭伤1、虚则补之:()2、陷下则灸之:()3、寒则留之:()4、宛陈则除之:()A实则泻之B寒者热之C热者寒之D陷下则灸之E宛陈则除之5出自灵枢经脉:()6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三)D型题1下列同出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篇的针灸治疗原则是:()A虚则补之B盛则泻之C满则泄之D邪盛则虚之E不盛不虚以经取之2“陷下则灸之”适宜于:()A失眠B多寐C中气不足D子宫脱垂E遗精3根据病因病机,可施行“陷下则灸之”的病症是:()A水肿B久泄C尿闭D脱肛E中风闭证(四)X型题1下列针灸治疗原则哪些出自灵枢经脉篇?(ABE)A虚则补之B盛则泻之C满则泄之D宛陈则除之E陷下则灸之2适合“实则泻之”治则的病症是:(ABD)A高热B中暑C久痢D剧痛E脱肛3可用于“宛陈则除之”的穴位有:(DCE)A血海B膈俞C曲泽D委中E十宣三、改错1灵枢经脉篇对于热证和寒证提出的治疗原则是:_2“热则疾之”是指_3针灸治疗_证宜浅刺疾出。四、简答题1针灸“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具体内容是什么?热则疾之、寒则留之2针灸对热性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应用?热则疾之,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少留针或不留针、针用泻法3针灸对寒性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如何应用?寒则(温之)留之,灸法、深刺而久留针五、问答题1“治神守气”在针灸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2针灸临床如何运用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并举例说明。第三章针灸临床辩辨证论治一、填空1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应以_为基础,以经络证治为核心,以_为纲领。2标本施治在临床上运用的原则是:_。当标本俱急或俱缓时,则应标本同治。3素问标本病传论篇说:知标本者,_,不知标本,_。4三因制宜即_制宜。5阴虚火旺的治则,一般是_。6阴证转为阳证,表明病情有好转的趋势;阳证转为阴证,提示病情有加重的倾向。7里寒证最宜施行_疗法,以_最为适宜。8肺气不足治宜_调气、_益气、_纳气;肺阴不足治宜滋养_之阴、清泻_。9气陷证应本着陷下则灸之的治疗原则,_。10辨证归经是以_为依据的归经形式。11辨位归经是直接按_作为依据的一种归经形式。12经穴触诊又称_,经穴切诊。13按压巨阙、膻中过敏或迟钝,可判为_的病变。14肾俞穴下按之空软,表明肾和_虚弱。15皮肤的良导现象,是_的表现,经穴的电位变化是_的反映。二、选择题(一)A型题1适宜于胃阴不足的是:()A针灸并用B重用灸法C针补加灸D泻法E平补平泻2取心经、心包经和督脉穴为主可用于:()A心气不足B心血亏虚C心火亢盛D痰蒙心窍E心脉瘀阻3穴取关元、足三里、下巨虚,针灸并用、施行补法适宜于:()A大肠虚证B大肠寒证C小肠虚寒D小肠气滞E都不对4针灸并用、泻法适宜于:()A肝血不足B肝脉寒滞C肝阳上亢D肝气郁结E肝风内动5要求针灸并用、并强调重用灸法的是:()A气虚证B气滞证C气逆证D气陷证E都不是6针灸并用、补法适用于:()A肺气上逆B胃气上逆C肝气上逆D肾不纳气E都不对7只针不灸、平补平泻适宜于:()A气不摄血B血热妄行C阴虚火旺D瘀血内积E气滞血瘀8按辨位归经,后头痛属于:()A阳明头痛B太阳头痛C少阳头痛D厥阴头痛E少阴头痛9哪一种“经络现象”不属于经穴压诊范畴:()A敏感B麻木C结节D丘疹E凹陷10经络电测定中,有临床诊断意义的数据是电阻值大于或小于:()A 万欧姆以上B 1万以下C 2万以上D 2万以下E 5万以上(二)B型题A牙痛取颊车、合谷B足三里补气血C大肠俞止腹泻D印堂、太阳治头痛E天突平喘1局部治疗:()2整体治疗:()3整体与局部同治:()A感冒针外关B五更泄灸命门C咯血针孔最D面瘫取合谷E急性吐泻、四肢逆冷针中脘、灸关元4急则治标:()5缓则治本:()6标本同治:()A补法B泻法C平补平泻D平补平泻加灸E都不是7风寒束肺:()8风寒束肺兼体虚者:()9寒痰阻肺:()A针灸并用B重用灸法C多针少灸D泻法E平补平泻10肾阴亏虚:()11肾阳不足:()12阴虚火旺:()A少商B伏兔C足三里D俞府E都不对13肺气上逆选:()14胃气上逆选:()15肾不纳气选:()A热邪阻肺B邪热蒙心C五更泄D消化不良E膀胱虚寒16与脾有关:()17与肾有关:()18与胃有关:()A按临床证候表现B按病变部位C按表里深浅D按阴阳属性E按脉象虚实19辨证归经:()20辨位归经:()(三)D型题1胃寒偏盛宜用:()A行气活血B温中散寒C只针不灸D多针少灸E针灸并用2与肾相关的病变是:()A消化不良B五更泄C阳痿D晕厥E心悸3针灸并用、平补平泻适宜于:()A气血两虚B气虚血脱C气虚血瘀D血瘀血虚E气滞血瘀4按辨位归经,偏正头痛涉及:()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E少阴经5哪二种经络现象属于经穴压诊的范围:()A红线B肿块C结节D丘疹E脱毛6知热感度测定中,表示机能亢进(属实)的依据是:()A数据偏高B数据偏低C时间长D时间短E时间对等8知热感度测定中,表示机能减退(属虚)的依据是:()A数据偏高B数据偏低C时间长D时间短E时间对等9经络电测定中,确定病经的依据是电阻值:()A大于其他经1万欧姆以上B小于1万欧姆C大于2万以上D小于2万以上E小于3万以上10足太阴脾经证治,应选用:()A本经B手太阴经C足阳明经D任脉E督脉(四)X型题1宜行针灸并用、补法的病症有:()A肠道虚寒泄泻B恶心呕吐C脱肛D脾虚月经过多E痔疮出血2只针不灸、泻法可用于心和心包的病症是:()A心脉瘀阻B心气不足C心血亏虚D心火亢盛E痰蒙心窍3膀胱虚寒和膀胱湿热均适用的腧穴是:()A中极B膀胱俞C气海D京骨E委中4太冲、行间适宜于下列哪些病症?()A肝气郁结B肝阳上亢C肝火上炎D肝血不足E肝风内动5气虚血瘀、血瘀血虚的共同治则是:()A只针不灸B针灸并用C补法D泻法E平补平泻6循经按压所得的异常反应有:()A压痛B皮下出血C结节D脱毛E条索状反应物7针灸临床应突出经络辨证的病症是:()A水肿B尿闭C牙痛D头痛E面瘫8井穴知热感度测定数据大、时间长提示:()A机能亢进B属实C机能低下D属虚E无意义9井穴知热感度测定数据小、时间短提示:()A机能亢进B属实C机能低下D属虚E无意义10手太阴肺经证治中,除选用本经腧穴外,还可配用:()A手太阳经穴B足太阳经穴C手阳明经穴D足阳明经穴E任脉经穴三、改错1针灸辨证论治,以_为基础,_为核心。2按经络辨证,_属少阳经病变。3按经络辨证,_属太阳经病变。4辨证归经是按_位为依据的归经形式。5肾阴亏虚兼见火旺宜_。6井穴对热力的感知时间长、超过正常值的_以上为机能亢进。7难经二十九难曰:“带之为病,腹满、_。”8难经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_。”9关于络脉证治,素问调经论提出“病在_,调之_。”10灵枢经筋篇对经筋病症提出了“_”的治疗方法。四、简答题1针灸临床辨证论治的特点是什么?以脏腑气血证治为基础,经络证治为核心,八纲辨证为纲领2针灸临床如何处理病症的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俱急或俱缓则应标本同治3胃气上逆的针灸治疗原则和方法是什么?理气和胃,平降冲逆,只针不灸,泻法4气滞血瘀的针灸治疗原则和方法是什么?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以针为主,泻法,并施行三棱针点刺出血或刺血拔罐术5牙痛如何辨位归经?下齿龈归手阳明经,上齿龈归足阳明经6某一病变部位有数经分布时如何辨位归经?结合其他兼证考虑归经五、问答题1表证如何应用针灸疗法施治?2里证如何应用针灸疗法施治?3寒证如何运用针灸疗法施治?4举例说明热性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5风寒束肺、邪热壅肺的针灸治则和具体方法有何不同?第四章针灸配穴处方一、填空1针灸选穴原则有_。2局部选穴体现了_的治疗规律。3远端选穴在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远道刺”。这种选穴方法紧密结合经脉的循行,体现了“_”的治疗规律。4“四总穴歌”是_选穴的范例。5前额痛取印堂、内庭为_选穴法和远端选穴法的综合应用。6发热选大椎,痰多选丰隆属于_法。7按部位配穴的方法主要有_。8按经脉配穴的方法主要有_。二、选择题(一)A型题1脏腑病远端取穴应首选:()A头面B胸腹C腰背D四肢肘膝关节以上E四肢肘膝关节以下2下列属随症选穴的是:()A肝阳上亢取太冲B发热针曲池C心肾不交灸神门D五更泄灸命门E脾虚腹泄针足三里3百会、长强、足三里治痔疮属什么配穴法?:()A局部B远端C上下D三部E前后4下列属表里配穴的是:()A合谷、偏历B孔最、列缺C内关、外关D合谷、太冲E太溪、太冲5艾条灸的符号是:()ABCDE(二)B型题A合谷治面瘫B曲池退热C后溪治腰扭伤D劳宫治手心热E头维治偏正头痛1根据循经取穴原则:(A)2根据交经缪刺理论:(A)3根据对症取穴:(B)(三)D型题1痰多选丰隆、呕吐选内关体现了:()A辨证选穴B随症选穴C经验选穴D特定穴选穴E循经选穴2类似的配穴方法是:()A上下配穴B前后配穴C左右配穴D表里配穴E俞募配穴(四)X型题1常用选穴方法有:()A局部选穴B远端选穴C特定选穴D辨证选穴E随证选穴2下列属局部取穴的是:()A升压取素髎B头痛取百会C手麻取八邪D失眠取神门E腰扭伤取阳陵泉3下列属邻近选穴的是:()A鼻塞取迎香B鼻塞取通天C近视取风池D近视取光明E阳痿取关元4下列属远道远穴的是:()A昏迷选水沟B癫痫选大椎C高血压选曲池D项强选列缺E牙疼选合谷三、改错1三部配穴法即_三个部位的综合配穴法。2灵枢终始篇说:“_,病在头者取之足,_。”3循经取穴体现了“_”的治疗规律。四、简答题1针灸临床的选穴原则有哪些?局部选穴,邻近选穴,远端选穴,辩证选穴,随证选穴2局部选穴体现了什么治疗规律?腧穴所在,主治所及3四总穴歌是什么选穴法的典范?远端选穴4循经远端选穴体现了什么治疗规律?经络所通,主治所及5针灸临床常用配穴方法有哪几种?局部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三部配穴法6子母经配穴法的治疗原则是什么?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五、问答题1何为“三部配穴”法?以眼病和胃病为例说明之。三部配穴法是在病变的局部、邻近和远端同时选穴,配伍成方。例如眼病以局部的睛明、邻近的风池、远端的光明相配;胃病以腹部的中脘、梁门,背部的胃俞配四肢的内关、足三里等。2举例说明左右配穴法的临床应用。第五章特定穴的临床应用一、填空1五输穴中,阴经经脉的合穴五行属_,阳经经脉的荥穴五行属_。2手少阳三焦经的五输穴按_的排列次序,分别是五输的井,输,经,荥,合,相应穴位是_穴。3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曰:“病在脏者_,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_”。4据难经六十八难的记载,五输穴中,井主_,荥主_,输主_,经主_合主_。5子母补泻法的应用原则是_。7按五输穴异经补母泻子法,肝实证应泻_穴,肝虚证应补阴谷穴。8五输穴子母补泻时,若遇到井穴补泻,可以采用_之法。9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五脏之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又说:“五脏之有疾也,当取十二原”。10十六大絡中,除了十二经脉脉各有一个络穴外,还有任脉之络_,督脉之络长强,脾之大络_、胃之大络虚里。11原络配穴法又称主客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的代表。如肺经先病,大肠经后病,取肺经原穴太溪,配大肠经络穴偏历。12任脉上的6个募穴从上到下依次是膻中,巨阙,中脘,石门,关元,中极。13俞募配穴法同一脏腑的背俞穴与腹募穴相配。为前后配穴法的代表。例如呼吸系统病症以_中府配肺俞。14十六郄穴是十二经的郄穴加阴维之郄、阳维之郄、阴跷之郄、阳跷之郄。15后溪配申脉属上下配穴法,又是八脉交会配穴法,同名经主治耳、目内眦、头项、肩胛、腰背、病症。16特定穴中,脾经原穴是_,胃经络穴是丰隆,肾的募穴是京门,心包经郄穴是郄门,大肠下合穴是上巨虚,髓会悬钟。17既是募穴,又是八会穴的是中脘_章门。18足少阳胆经原穴是_,络穴_,郄穴是外丘,合穴是阳陵泉,八脉交会穴是_。19手太阴肺经的络穴是_,与奇经八脉的_相通,配与阴跷脉相通_穴,主治_病症。20治疗大肠病症,八会穴可取_,下合穴宜用上巨虚穴,俞募配穴应取_穴。二、选择题(一)A型题1阳经经脉五输穴输穴的五行属性为:()A木B火C水D金E土2阴经经脉五输穴五行属性正确的是:()A木火土金水B金水木火土C金木水火土D木火金水土E土木金火水3所属经脉属水、“五行输”也属水的穴是:()A涌泉B昆仑C然谷D阴谷E委中4、井穴不适于:()A心下满B泄热开窍C镇痉宁神D肢端麻木E益气养血5荥穴主治:()A心下满B体重节痛C逆气而泄D身热E喘咳寒热6按异经子母补泻法,大肠虚证应取:()A曲池B二间C三阴交D足三里E上巨虚7太冲是何经的原穴?()A脾经B肝经C肾经D胃经E胆经8下列腧穴中,除()穴外都是原穴。()A合谷B大陵C外关D丘墟E冲阳9列缺属什么特定穴?()A原穴B络穴C郄穴D八会穴E交会穴10下列腧穴除()之外,都是络穴。()A通里B偏历C长强D鸠尾E支沟11关元穴是:()A三焦的募穴B三焦经的募穴C大肠经的募穴D小肠的募穴E小肠经的募穴12治疗六腑痛症宜选:()A井穴B原穴C络穴D俞穴E募穴13下列腧穴除()之外,都是俞募配穴法。()A膻中、心俞B章门、脾俞C关元、小肠俞D京门、肾俞E石门、三焦俞14下列不属俞募配穴的是:()A肝俞、期门B心俞、巨阙C厥阴俞、膻中D脾俞、中脘E没有15按俞募配穴法,胃病应取:()A梁门、胃俞B中脘、胃俞C中脘、脾俞D胃仓、中脘E没有16太渊是八会穴中的:()A气会B血会C筋会D脉会E脏会17八会穴中的血会是:(E)A血海B肝俞C脾俞D心俞E膈俞18按八会穴主治,阳陵泉适宜于:()A筋病B脉病C骨病D髓病E均不对19按八会穴主治,瘀血证宜取:()A气海B血海C膈俞D太渊E都不对20郄会配穴治哮喘的组穴是:()A膻中、中府B膻中、孔最C肺俞、膻中D中府、肺俞E均不是21不属八脉交会组穴的是:()A内关、公孙B合谷、太冲C列缺、照海D后溪、申脉E外关、足临泣22治疗心、胸、胃的病症常选用:()A内关、公孙B列缺、照海C后溪、申脉D支沟、阳陵泉E合谷、太冲23按八脉交会穴的应用,列缺配照海的主治范围是:()A眼病B牙病C耳病D咽喉病E舌体病24治疗目内眦、头项、腰背病症常用申脉配:()A外关B内关C后溪D委中E足临泣25肺经与脾经交会于:()A章门B大包C云门D中府E都不对26中府是哪两经的交会穴?()A心经、肺经B肺经、肝经C肺经、脾经D心经、脾经E都不是27既是合穴又是下合穴的是:()A委中B委阳C上巨虚D下巨虚E阴陵泉28下列足阳明经的特定穴正确的是:()A荥穴内庭B合穴丰隆C络穴解溪D郄穴阴市E都不对(二)B型题(A太溪B太冲C太白D太渊E大陵1足厥阴肝经原穴:()2足少阴肾经原穴:()3手太阴肺经原穴:()4八会穴的脉会:()5手太阴经五输之输穴:()A大肠下合B小肠下合C三焦下合D胆的下合E胃的下合6下巨虚:()7委阳:()8上巨虚:()9足三里:()10阳陵泉:()(三)D型题1下列五行属性都属木的五输穴是:()A少府B少商C少泽D少海E三间2属表里经五输穴的荥穴是:()A、少府B行间C劳宫D前谷E内庭3属同一经脉的“输”穴和原穴是:()A外关B后溪C腕骨D中渚E大陵4互为表里经脉的络穴是:()A内关B偏历C光明D支正E通里5正好位于本经的募穴是:()A中府B膻中C京门D日月E章门6可组合为俞募配穴的是:()A章门B脾俞C肝俞D日月E中脘7同属于奇经八脉的郄穴是:()A水泉B阳交C外丘D交信E金门8下列属髓会的是:()A悬钟B哑门C百会D风府E绝骨(四)X型题1下列腧穴属五输穴“经穴”的是:()A阳溪B阳池C阳谷D阳交E阳辅2根据“五输配五行”的理论,下列子穴正确的是:()A肝经行间B脾经商丘C胆经阳辅D小肠经小海E膀胱经束骨3根据子母补泻法,下列治法正确的是:()A肝实泻行间B肾虚补涌泉C脾虚取太白D心实取少府E肺实取尺泽45属原络配穴法的是:()A公孙、丰隆B太冲、光明C内关、阳池D列缺、合谷E神门、支正6任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