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1.doc_第1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1.doc_第2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1.doc_第3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1.doc_第4页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1声现象考点一:声音是由 产生的, 停止,发声停止。考点二:声音的传播需要 。 、 、 都能传播声音,在 中传播的最快。 不能传声。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考点三:回声是指 。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 ,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 m。考点四: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 发出声音,通过 传到人耳,引起 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 传给 ,然后又把信号传给 ,人们就听到了声音。考点五: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 。影响因素: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响度: 。影响因素: 和 。(3)音色: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考点六:噪声(1)含义: (物理角度)。 (环境保护角度)。(2)噪声的等级用 表示,单位是 ,字母是 。噪声的危害:大于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大于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大于90dB,会破坏听力。(3)控制噪声的途径: 、 、 。考点七: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 。如:用来探测海底的“声呐”装置;医学上的“B超”等。(2)声音可以 。如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密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等光现象知识点1: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m/s。应用: 。知识点2:在光的反射中 角等于 角。在反射时,光路是 的。反射类型分为 反射和 反射,他们都遵守 。能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它的表面发生了 。常见现象 ,黑板反光是 现象知识点3: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 立的 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体大小 ;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成像原理:根据 成像。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越远像 知识点4:光从一种介质 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 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光从空气 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折射角 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在折射时光路也是 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于入射角。常见的折射现象有 光是有_、_、_、_、_、_、_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有它 的光决定的。光学仪器知识点1: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 3、过光心的光线。知识点2:1、照相机的原理是: ; 2、幻灯机的原理是: ;3、放大镜的原理是: 。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 ,二倍焦距分 ,近焦像 像变 。光学作图:1、太阳光以与水平地面成300角的方向射到井口。为使光能照亮井底,请在图4-24中作出平面镜。2、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A,这发光点发出的光线中有一条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 试用作图法画出这条光线的入射点3、在图4-49中,入射光线已画出,请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在图4-50中,折射光线已经画出,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3.0实验:1平面镜成像:(1)实验中使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的目的是 。实验中选用两根蜡烛的要求是 ,目的是 。(2)实验中找不到像的原因是 看到两个像的原因是 (3)实验中让像更清晰的方法: ;(4)实验中像的大小由 决定的,当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 (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 。2、凸透镜成像:(1)调节 、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2)当蜡烛从远处靠近透镜时,光屏应 透镜;(2)光屏接不到像的原因有 或 。物态及其变化知识点1: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温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摄氏温度是把 的温度规定为零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使用温度计时应注意:1、使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2、看清它的分度值和零刻度;3、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 被测液体中,不接触 ,待温度计示数 后再读数;1、 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 温度计,视线要与液柱 相平。 知识点2:晶体都有一定 ,而非晶体没有。常见非晶体 常见晶体 画出晶体的熔化图像 液体沸腾图像知识点3: 六种物态变化 ( )( 热)( )( 热) ( )( 热) 固态 液态 气态 ( )( 热) ( )( 热)( )( 热) 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达到 ,二是要继续 热,但温度 ;同样凝固时要 热,但温度 知识点4: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 、 沸腾的条件是:液体的温度达到 ,必须继续 热,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 时降低,气压 时升高。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 。写出下列常见自然现象的物态变化:雨 雪 霜 露 雾 “白气” 质量和密度知识点1: 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 、 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还有 。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 1 kg= 斤 实验中常用 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知识点2:天平使用方法:(1) 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 上, (2)把游码 再调节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这时横梁平衡。如果指针向左偏 向 调(3) 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 盘,砝码放在 盘,用 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 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知识点3: 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通常用字母 表示密度, 表示质量, 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 。密度的单位就是: ;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1 m3 = dm3 (升)= cm3 (毫升)= mm3。知识点4: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 和 。写出测小石块密度的步骤 写出测牛奶密度的步骤1) 1)2) 2)3) 3)4)表达式 4)表达式知识点5:密度的应用: (1) 利用公式 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 求质量。(3)利用公式 求体积。物体的运动知识点1:机械运动:1.物理学里_叫机械运动。在描述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知识点2:长度的单位与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_。符号是_。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_。它们的符号分别是_ 2.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认真观察刻度尺:要做到三看:一看_,二看_,三看_.使用刻度尺测长度应注意的问题:首先,刻度尺要放正不可歪斜。其次,测量时要将刻度尺的零刻度与被测物体的起始点对齐。第三,视线要垂直待测物体的长度和直尺的刻度面。第四,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3.误差: 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误差与错误不同: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及进行测量的人有关。测量时误差是不可绝对避免的。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由于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_求取平均值,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与原测量值中小数点后位数_。例1:如图所示两物体的长度如下:此物体的长度为_。 此物体的长度为_。例2:选择适当的单位填空:(1)一根头发丝的直径为75_。(2)大拇指指甲宽约为0.01_。例3: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用一把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先后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中,记录正确的是( )A. 25.81 B. 25.82dm C. 25.82cm D. 25.816cm知识点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是表示物体_ 物理量。国际单位:_ 1m/s=_km/h,匀速直线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_,通过的路程与它的时间成_.画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路程与时间: (2)速度与时间:例8: 270km /h =_m/s。40m /s =_km/h。力和运动复习题纲一、力的有关知识1、力的基础知识:(1)力是_。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踢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 。这时 也受到了球的作用力,所以会觉得疼。(3)力的单位是_,简称_,符号_。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_ N,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_N(4)力的作用效果是_和_。因为力的_、_、_ 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以被称为力的_。“风吹草低”说明力可以 ;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进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 发生改变。(5)力的示意图:用_表示力的方法,线段的_或_表示力的起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 ;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_。如图1所示,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的人与电梯保持相对静止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人受到的所有力如图3所示,实心铁球正在水中下沉。画出此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图1 图2 图32、力的测量(1)测量力的工具叫_;(2)实验室常用的测力计是_,是根据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前就观察_和_。(1)右图中,弹簧测力计量程是 N,分度值是 N,示数为 N。请在图中标出4.2N的位置。(2)下列有关弹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越长,所受拉力一定越大。 B、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C、只要弹簧不断,它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就成正比D、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就成正比(3)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当运动员离开跳板之后,跳板又恢复原判,跳板的这种特性叫做 ,跳板因形变而产生的力叫 。3、常见的三种力弹力:定义:物体由于发生_而产生的力。应用: 重力:(1)定义:由于_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_-成 。 (3) 公式:G=_ (用于求物体的重力) 可变形为m=_(用于求物体的质量) g=_N/Kg,表示_.(g是物体的重力和质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它与物体的所受的重力和质量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同一地点g的值不变,不同的地点g的值大小不同) (4) 方向:_,应用:_,利用它可判断物体是否_或_(5)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 。在墙上挂相框时,可自制一个 来检查相框是否挂正,如右图所示;这是利用了 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_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_的力,就是摩擦力。(注意: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是静摩擦力;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是滚动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 (2) 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是起阻力作用(如踢出去在操场上滚动的足球所受的摩擦力),有时起动力作用(如走路时的摩擦力、爬竿时的摩擦力) (3) 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_和_。探究“摩擦力大小有关因素“的实验中:a、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沿_方向拉物体做_运动,根据_的知识可知,此时摩擦力_拉力,就可以间接测出摩擦力的大小。(原理: )b、课本15页探究实验中:比较甲乙两图可得结论: 比较甲丙两图可得结论: c、该实验采用了 法。d、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 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_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_A、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增大还是减小摩擦的。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是采用 的方法来 摩擦。旱冰鞋下装有滚轮是采用 的方法来 摩擦。运动鞋底有花纹是采用 的方法来 摩擦。自行车车轴处装有滚珠是采用 的方法来 摩擦。塑料套紧套在车把上是采用 的方法来 摩擦。B、一人用2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着重600N的箱子在水平地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若此人突然将推力增大到300N,则地板对箱子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100N B、200N C、300N D、600N二、力和运动(一)、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1)三次实验中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目的:_._(2)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越_,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3)推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_。(4)该实验采用了独特的实验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称为理想化实验。2、牛顿第一定律内容:_。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_-基础上,通过进一步_-得出的。我们周围的物体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该定律。(2)该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定义:物体_的性质。 注意:惯性是物体的一种_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_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_关系。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惯性是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的,而惯性定律的成立是有条件的。(1)火车进站时,虽然关闭了发动机,但是火车会继续前进,是因为 ;但是火车最终停下来,又是因为受到了 的缘故。(2)日常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又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有利”一面的是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C、跳远运动员跳远时的助跑 D、人踩到西瓜皮时会滑倒。(3)下列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引起的是A、人骑自行车,当脚不蹬时,自行车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B、公共汽车突然刹车时,车上的乘客向前倒 C、小球从空中落下,速度不断增大D、锤头松了,用力将锤顶竖直撞击 坚硬地面,使锤头套牢。(二)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处于_和_状态。2、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能保持_-或_我们称二力平衡。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把木块放在 的水平桌面上,向两端的小盘里加砝码,当两盘砝码质量 时,木块静止。保持两盘质量相等,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观察到木块发生 ,当木块重新恢复到原来的静止状态时,F1、F2作用在 。由上述实验可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_ -。4将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正确填写在下面的图形中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相互推出的意思(三)力和运动的关系: 静止不受力或受 力 运动状态 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 速度大小改变或 改变 (1)下列由做饭联想到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把鸡蛋往碗上一磕,鸡蛋就破了,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包子皮上捏出了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D、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由于惯性飞出去(2)一个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时,则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3)一个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A、物体所受合力可能为零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保持不变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D、无法确定(4)小明沿水平方向用力将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但是小汽车仍然保持静止,则A、小明对车的推力大于受到的阻力 B、小明对车的推力等于受到的阻力C、小明对车的推力小于受到的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