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类型大总结.doc_第1页
中国古建筑类型大总结.doc_第2页
中国古建筑类型大总结.doc_第3页
中国古建筑类型大总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佛塔类建筑楼阁式塔 名称 建造年代 台基 平面 高度 塔身结构 建筑材料 建筑特点 其他 备注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辽代 方形及八角形的2层砖台基 八角形副阶周匝 9层(外观5层) 殿阁型构架,内外柱(金厢斗底槽) 砖石台基、木构塔身、砖砌刹座、铸铁塔刹 楼层间的平座暗层在结构上增加了梁柱间的斜向支撑(独乐寺观音阁)。采用内外槽双层套筒式平面结构,合理按排门窗楼梯,塔内楼梯逐层移位。除四面当心间开门外,余皆用灰泥墙。底层内外槽柱用砖土墙包砌,二三四层内外槽柱和五层外槽柱内加抱柱。各层檐柱与其下暗层檐柱结合使用叉柱造,上层暗层檐柱移下层檐柱半个柱径,使用缠柱造。 各层都设平坐与走廊,全塔斗拱60余种。 国内现存唯一最古最完整的木塔,世界现存最高古代木构建筑 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 五代 八角形副阶周匝 7层 塔外壁、回廊、塔心壁、塔心室 大部用砖,仅外檐斗拱中的个别构件用木骨加固。 (双层塔壁)塔心壁亦八角形,四面开门正对外壁塔门。内部走道用砖拱券,使塔外壁与心壁联成一体。 塔内枋上用“七朱八白”,走道天花用菱角牙子、如意头、拱眼壁用钱纹、写生花等装饰内容。 江苏苏州报恩寺塔 南宋 八角形副阶周匝 9层 塔外壁、回廊、塔心壁、塔心室 木外廊砖塔身 塔身为双套筒式砖砌结构。外壁各层施木构平座、腰檐。底层引出砖砌柱额,每面分三间,四面当心间开门,门侧用木兼柱,塔内用瓜楞柱及圆梭柱,柱下有石礩。 内檐斗拱五铺作出双抄,或以单抄托上昂。柱头铺作用园栌斗,补间用讹角斗,内转角用凹斗。 福建泉州开元寺双石塔仁寿塔 始建于五代,木构,南宋改为石建 具石阶及勾阑的八边形台座(须弥座式样) 八角形 5层 设塔心石柱 全部花岗岩石建 塔身每面都以木兼柱划分为3间,一三五层正面开门,斜面设龛。二四层正面设龛斜面辟门。转角都置圆倚柱,中间隐出阑额无普拍枋。一二层又出棹幕枋。 斗拱用五铺作双抄偷心造,补间一二层每面两朵,以上均一朵。各层设平座及勾阑 我国石塔中最高的一对塔身粗壮 南京报恩寺琉璃塔 明代 八角形台座3层 八角形副阶周匝 9层 塔身外皮全部用琉璃构件镶砌 每层八面均开圆拱门,塔室为方形。各层递收。 塔外壁白色,塔檐、斗拱、平座、栏杆则用无色琉璃。 世界建筑七大奇迹之一,毁于太平天国密檐式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始建于北魏,重修于唐代 有低平台座 下段12边形(孤例)上段为八角形 15层 两段塔身,塔心室为八角形直井式,以木楼板隔为十层 砖砌 塔身外轮廓有缓和收分。下层塔身平素无门窗和装饰,上层用火焰式尖瓣的拱门和小龛装饰,龛下置有壶门的须弥座。转角立莲瓣倚柱。密檐挑出用叠涩,距离逐层向上缩短。檐下有小窗。 塔刹的形式为在简单台座上置俯莲覆钵,束腰及仰莲,再叠相轮七重与宝珠一枚。 我国现存最古的(密檐式砖)塔和砖构地面建筑。门楣及佛龛上已用圆拱券,但装饰仍多保存外来风格。 山西西安荐福寺小雁塔 唐代 无基座 正方形 15层(现余13层) 塔身五层以下收分极微,六层以上急剧收杀,形成圆和流畅的抛物线轮廓。塔身一层较高,壁面简洁,仅南北各开1门,外部有缠腰。上部密檐逐层降低,辟南北向券窗。各层出砖叠涩挑檐,上再置低矮平坐(孤例)。檐下做菱角牙子。 山西灵丘觉山寺塔 辽代 方形及八角形基座2重,上置两层须弥座 八角形 13层 外壁、回廊、塔心柱。塔心室八角形,中央建塔心柱(不同于其他辽塔) 塔身底层转角置圆倚柱,隐出阑额、普拍枋、斗拱。南北设圆券门,东西为假门,其余四面假窗。第二层起层高和层宽均有递减。各层挑檐用斗拱。檐上无平坐。 塔下须弥座第二层有斗拱及平坐,束腰角部及壶门间雕刻力神,壶门内浮雕佛像。平坐栏板饰以几何纹样及莲花,平坐以上再以莲瓣三重托八角形塔身。塔身底层檐下斗拱五铺作出双抄,补间铺作一朵,出斜拱。2层以上斗拱均减一跳,其他作法相同。二、佛寺、道观、礼拜寺建筑佛教寺庙 寺院名称 介绍 殿堂 年代 平面 构架 斗拱 殿内空间 外观 备注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始建于北魏,依山势沿东西轴线布置,分三层台地,三重院落。现存大殿(晚唐)、文殊殿(金代)、无垢净光禅师墓塔(唐代)、陀罗尼经幢。大殿高踞山腰台地,可俯视全寺,地形利用很成功。 佛光寺大殿 唐代 面阔7间,进深4间(八架椽),金厢斗底槽,内外柱高相等,柱径略有差别。正面中间5间设板门,尽间和山面后间辟直棂窗,余皆围以厚墙。内槽后部设佛坛,背面、两侧有扇面墙和夹山墙。 殿堂型构架,分柱网层、铺作层、屋架层。柱网层有明显生起和侧脚,柱子上端略有卷杀;左右后侧外檐柱砌在土坯墙内;屋架层用四椽草袱草乳袱;平梁用叉手,四椽草袱上用托脚;斗拱用“材”标准化;阑额上无普拍枋。 7种。外檐柱头七铺作出双抄双下昂半偷心,出挑2.02米.补间施一朵,不用栌斗在柱头枋上立蜀柱,内外出双抄。内柱柱头七铺作出四抄全偷心。明乳袱两端分别插入柱头铺作,砍作第二跳华拱。 内槽佛坛供奉30余尊唐塑。外槽依两山及后檐墙砌台三级,置五百罗汉像(明清)。内槽空间宽大高敞规整,明袱架空。平棋天花、月梁、斗拱、精致的背光与朴素的结构构件形成对比。 庑殿顶,下承低矮台基。柱高与面阔比例略呈方形,斗拱高约柱高1/2。举高约1:4.77,正脊微凹,端部用邸尾,对准左右第二缝梁架。整体外观简洁、稳健、恢宏。 构架是现存唐宋殿堂型构架建筑中时间最早尺度最大形制最典型的。 河北正定隆兴寺 始建于隋代,宋代改建,北宋风格。沿南北中轴线狭长布置。山门前有照壁和石桥、牌坊。门内大觉六师殿和钟鼓楼已毁,北面第二进院有摩尼殿及其东西配殿。第三进院有主殿佛香阁(大悲殿)及其左右的转轮藏殿与慈氏阁。还有清代建的戒台(四周回廊和后部的韦陀殿已毁)和两座碑亭。最后以弥陀殿及其朵殿作为轴线终结。沿轴线院落纵横变化,殿宇楼阁高低错落,反映唐末至北宋以高阁为中心的高型佛寺建筑特点。 隆兴寺摩尼殿 北宋 四出抱厦,平面近方形。面阔进深各7间,山面两次间为半间,通进深仅12椽。大殿金厢斗底槽,副阶周匝。 殿堂型构架。副阶柱间满砌檐墙,只在抱厦正面开门窗。檐柱有侧脚及生起。阑额上已经使用普拍枋,阑额端部伸出柱外做卷云头饰样。 尺度硕大,分布疏朗,均为五铺作。殿身与副阶柱头铺作为一抄一昂,下一抄偷心,耍头做昂型;抱厦柱头为双抄下一抄偷心。补间铺作添加45度斜拱,当心间两朵,次间一朵。 内槽佛坛三面砌墙,后墙背面悬塑佛像,佛像体态神色明显具有世俗生活情调,宗教艺术已揉进世俗色彩。殿内采光及通风不好。 重檐歇山顶,南出抱厦3间,余皆1间 ,均为歇山顶,造型潇洒丰富。 宋代建筑中使用斜拱的最早实例。 隆兴寺转轮藏殿 平面近方形,面阔进深各3间。底层正面伸出副阶,其他三面出腰檐。上层四周出平坐。 堂阁型构架,两层间无平坐暗层。上层梁架为彻上明造,上下层柱用叉柱造,平坐檐柱与下层檐柱用缠柱造。内外柱径有所区别,又因柱身高,檐柱与内柱间使用穿插枋。为置转轮藏,底层两根内柱向左右推移,上层对应内柱取消。底层正面与山面当心间檐柱上使用曲梁。 为置转轮藏,上层檐柱柱头铺作的第二跳昂延伸到三架梁下成为大斜撑。补间铺作的昂尾也延伸到下金檩下。 底层中部设木构转轮藏,直径约7米,是个可转动的八角亭式藏经橱。上层正中一间供佛像。 两层楼阁。歇山顶。清修缮时再上层檐的下面增添一层覆盖平坐得腰檐,造成重檐歇山的假象,后又拆除。 改变柱子位置的方式在宋金建筑中常用。 隆兴寺慈氏阁 同上,只是底层正面伸出副阶,其他三面为缠腰周匝腰檐,与上不同。 堂阁型构架。为疏朗像前空间,底层采用减柱造减去两根内柱。 正中置木雕慈氏立像,头部及背光伸到二层,形成了楼层空井。 同上 天津蓟县独乐寺 始建于唐,辽代重建,现存辽代建筑为山门及观音阁。其余殿屋均明清重建。主轴线上依次布置山门、观音阁、佛殿、法堂,四周环绕庑廊,东西庑上对峙建阁。 山门 辽代 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建在石砌台阶上,平面分心槽式样。两次间中柱间垒墙分为前后间,当心间中柱安两扇板门。 殿堂型构架。柱子收分小,但有显著侧脚。阑额出头垂直切割,未用普拍枋。梁架上仍用叉手、托脚。 柱头五铺作,双抄偷心造。补间一朵,于斗子蜀柱上外出华拱两跳托挑檐檩,第二跳华拱是耍头。内出华拱四跳,第二跳为耍头尾,第三跳为撑头木尾。 彻上明造 庑殿顶,举高约1/4。屋檐伸出深远,斗拱雄大,台基较矮,脊尾邸吻形制遒劲,形成庄严稳固的气氛。与后面的观音阁空间关系处理得很好。 观音阁 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有腰檐、平坐。台基为石建,前附月台。金厢斗底槽。 殿阁型构架。柱子有卷杀和侧脚,上下层叉柱造,上层和夹层檐柱较底层收进半个柱径。底层斗拱以上和平坐楼板以下的夹层在柱间施斜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梁架分明扶、草扶,仍用叉手与托脚。 24种。上檐柱头铺作双抄双下昂,昂尾压在草扶之下。补间一朵铺作,下承以斗子蜀柱或驼峰。整体结构在竖向上有3个斗拱层、3个柱网层、一个屋架层层叠而成。 二层形成六边形井口,以容纳观音像。天花大多用平棋,仅当心间中央用八角形藻井。井口勾阑用通长的扶手及承托的斗子蜀柱。 外观两层,内部三层,下层挑出斗拱、下檐,中层挑出斗拱、平坐,上层挑出斗拱、上檐。歇山顶式样。 观音主像高15.4米是现存中国古代最高的塑像。阁历经28次地震不倒。 山西大同善化寺 沿中轴线自南向北为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前设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左右毗连东西朵殿,殿前庭院西侧有普贤阁,东侧文殊殿已毁,贯通全寺的东西廊也已毁。现存辽金佛寺中规模最大的一处,总平面为疏放大雄宝殿,特将普贤文殊两阁位置靠南布置。 大雄宝殿 辽代 台基3米高,前附月台。殿身面阔7间,进深5间。尽间沿山墙砌凹型台。 厅堂型构架,柱网采用减柱造,前檐第一列内柱和后檐第二列内柱各减去四根。 外檐补简铺作采用45度和60度两种斜拱,藻井也用斗拱装饰,已显繁丽趋向。 室内前半部较矮,供礼佛、法式之用,后半部较高,砌有五间通长的佛坛。上部梁架为彻上明造,当心间前部施平棋,后装斗八藻井。 正面当心间、稍间辟板门和方格横披,余为厚墙。庑殿顶。外观尺度宏大,形象简洁。两侧配以小尺度朵殿。 三圣殿 金代 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坐落在带月台的台基上。 厅堂型构架。柱网布置运用减柱和移柱,内住仅4根,其中两根包在佛坛后扇面墙内。另两根位于佛坛两侧。 外檐次间补间铺作每跳都出45度斜拱,笨重累赘。 庑殿顶。前后檐当心间铺板门,前檐左右次间辟直棂窗,余皆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