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今离婚制度的利弊周廿立.doc_第1页
论中国古今离婚制度的利弊周廿立.doc_第2页
论中国古今离婚制度的利弊周廿立.doc_第3页
论中国古今离婚制度的利弊周廿立.doc_第4页
论中国古今离婚制度的利弊周廿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中国古今离婚制度的利弊 周廿立.txt单身很痛苦,单身久了更痛苦,前几天我看见一头母猪,都觉得它眉清目秀的什么叫残忍? 是男人,我就打断他三条腿;是公狗,我就打断它五条腿!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论中国古今离婚制度的利弊主考院校:武汉大学专业:法律指导教师:柳正权考生姓名:周廿立准考证号:工作单位:无2010年3月7日 论中国古今离婚制度的利弊 婚姻关系稳定是家庭关系稳定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之一,离婚是婚姻关系中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保持婚姻关系的稳定是人们所努力追求的。我们自古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当其冲的是个人修养和家庭稳定,有了这个基本前提,而后才能兴国安邦,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离婚制度是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古今中外的婚姻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人们对离婚问题提出了各种主张,离婚制度也不断地发生变化,立法者更是从法律方面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 离婚制度对于家庭稳定和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诚然,当代离婚制度相比古代有许多改进,在人权和自由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现代中国离婚制度与古代中国离婚制度相比,还应当改善。现代的离婚制度在一些方面应该更加稳重和保守,这样才能促进婚姻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第一,关注妇女,离婚制度在关注妇女这一弱势群体的很多细节考量上,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优化完善,不能使离婚成为了资源优势男子的特权。第二,关注儿童,离婚所引出的儿童问题造成的高犯罪率和高社会治理成本难道应该由全体公民为离婚人士买单吗?现代离婚制度相较古代过于宽松,直接造成各种社会问题滋生,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从而导致犯罪率和社会治理成本居高不下,进而提高了纳税人的负担。笔者虽然不赞同古代离婚制度保守迂腐的那一套纲常伦理,但是,古代离婚制度仍然有一些有利的方面,我们应该以辩证的态度认识古代离婚制度,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国人常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先人们认为婚姻是天作之合,所以劝人离婚是要遭到天谴的,古代中国讲究从一而终,由于家庭是物质再生产的基本单位,从一而终其实是很好地保护了妇女利益的,家庭的财产是夫妇共同创造的,不能随便将妻子扫地出门。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从古代中国社会到现代中国社会的离婚文化,已经慢慢的从家族主义向个人主义转变,这一点,最直接表现在离婚率上,从我国改革开放直至今日,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离婚已和结婚一样被看成稀松平常的事。北京每年有八万对恋人结婚,同时有一至二万对夫妻离婚。上海市2000年有九万对新人喜结连理,同时有三万对夫妇离婚,离婚数与上年基本持平。中国的粗离婚率(平均1000对夫妻之中离婚夫妻的占有比率)从1980年的0.35%到1995年的0.87% ,年平均上升速度为6.3%,不可忽视的是离婚率年平均上升的速度是很迅速的。离婚率的增长可以说明很多问题,一方面说明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进步,思想文化的繁荣和活跃,但是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弊端,比如单亲家庭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妇女的权益问题,以及儿童的心理成长健康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的话,那么对婚姻家庭对社会稳定所造成的影响后果堪虞! 现代的中国婚姻法规定,男女婚姻自由,意味着结婚和离婚或者不结婚都自由,这看起来是一种进步,的确,一般来说如今的妇女,是可以从事任何工作的,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离婚后也不至于没有活路,只是活得怎么样的问题。但从实际来看,这种制度其实在某一方面保护妇女权益不如古代的三不去制度。当今社会,第三者插足导致的离婚,多数是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如果按古代的三不去,先贫后富的夫妻,男子是不能休妻的。而如今的婚姻自由使得男子在功成名就以后,可以随时以感情不合为由而起诉离婚,虽然法院一般会进行调解,甚至以驳回起诉。但是六个月以后,男子可以再起诉,第二次起诉,法院支持离婚的可能性就大了,妇女就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的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物质生活极其丰富,一大批先富起来的人民率先步入了小康生活,但是在物质文明飞速提升的情况下,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的精神文明没有能够提升到与物质文明相对应的高度。有些人一旦富有之后,便抛弃妻子做出一些不符合道德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这恰恰印证了弗洛伊德的话,一个人的本质在他最富有抑或最贫穷时也会不知不觉间现出原形。用个不恰当的比喻,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当今社会中,就有这样一群人,面对贫困富裕所表现出不同反映和人格差异简直判若云泥。我们村在九十年代初还是个比较落后的地方,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虽然平淡,夫妻间却是相敬如宾。随着制革行业的引入,有人一夜间暴富起来,一些人便不安分起来,在外面找了二奶,而把相濡以沫多年的妻子撵走,最后妻离子散,好好的一个家庭因此而破裂!以前学习中国法制史,古人休妻有七出三不去原则,有条前贫贱而后富贵不可去的规定,所谓糟糠之妻不下堂,我不赞成古代的夫妻纲常那套迂腐理论,但这个规定还是有些道理的,文明的当代人全然不顾,可悲可叹! 在现代社会不断强调人权和自由的这样一个大语境下,离婚确实也越来越自由了,离婚的手续也得到了简化,离婚成了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在这个自由的表象下,所谓的离婚自由,其实并不是十分公正的。虽然现代社会大力倡导男女平等,但众所周知,我们的社会实际上仍然是一个男权主导的社会,妇女和儿童依旧是弱势群体。统观现代的离婚制度,那些为离婚自由大肆摇旗呐喊的学术掮客和理论痞子们,不论他们打着人权的招牌,还是自由的旗号,都无法掩盖现代离婚制度仍旧是男性主导了话语权这一活生生的事实!而弱势群体的利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作为现代的社会主义离婚制度,应该最大限度的保障全体公民的利益和使之得到公正的对待,而不能使离婚成为了资源优势男子的特权,不能使离婚成为对弱势妻子利益的剥夺和让第三者坐享其成,不能使离婚导致离婚女性再婚难。 从古代的婚姻离异标准和现今的婚姻离异前提来看,离异的标准已经是大相径庭了。这反映出社会的文明进步,反映了女性的解放,反映了男女平等。不过,封建礼教里也有一些精华的东西,现代人可以借鉴。比如那“不顺父母”、“淫”、“妒”、“口多言”、“窃盗”中对女性的要求,现在当然肯定不能够做为丈夫休妻的标准了。但是,做为家庭细胞的重要一员的女性,在约束自己的言行和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是可以借鉴的。妻子应该做贤妻良母,规范自己的言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因为可以“母仪天下”,从而对社会有所贡献。 中国古代社会夫妻离异极少发生,人们本着对家庭对国家负责的态度,都有从一而终的思想。然而古代也有女子主动提出离婚的事例,不过那是极少数,据了解最早而且最有代表性的主动离婚的女人当属汉代朱买臣妻。汉书朱买臣传中云:“朱买臣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在以后的戏文马前泼水中说,后来朱买臣做了大官,一天,他的前妻要求恢复夫妻关系。朱买臣端来一盆水泼在地上,让她再把水收回到盆里。汉书里并无相关记载,只是说“武帝时得庄助之荐,拜中大夫,复拜会稽太守,他乘传入吴,见故妻与夫治道迎官,遂合以后车载其夫妇,舍之园中,给食一月,妇惭而自缢。”那时的离婚没有经过仔细考量,何况朱买臣一边砍柴维持生计一边发奋读书,因妻子嫌弃他一直没有能够考取功名,不甘清贫,便要求离婚。至于其五十多岁才发迹,衣锦还乡,接前妻和前妻的后夫同住,一月后,前妻“惭而自缢”。在广为流传的版本中,朱买臣妻都被归于苏秦妻、姜子牙妻一列,典型的嫌贫爱富,据汉书所载,不仅是因性格不和发生口角,以致感情破裂而已。并且以此劝导做妻子的不要嫌丈夫贫困而提出离婚,应当避免蹈朱买臣之妻那样的覆辙。根据这个事例我们不难看出,汉代朱买臣的妻子由于过于轻率地做出离婚决定,致使其悔不当初,最终自缢身亡。这个事例是血的教训!切不可以轻言离婚。 按照大戴礼所记载为:“有所取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无所依附的,不能休;和丈夫一起为公婆服过三年丧的,不能休;结婚时夫家贫贱,曾与夫同甘共苦,后来富贵了,不能休。三不去的制度相比现代的离婚制度对弱势的妇女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三不去”的第三种情形叫做“前贫贱后富贵而不去”。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东汉的第一位皇帝是光武帝刘秀。他有一个姐姐是湖阳公主。这个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成了寡妇。刘秀觉得应该给姐姐再找一个,就和这个姐姐议论朝中大臣,看看姐姐对谁有意。湖阳公主说:“我看宋弘这个人很不错,仪表和修养出类拔萃,没一个大臣能够赶上他”。刘秀明白了姐姐的意思,就跟湖阳公主说:“我想法来办这件事吧”。有一天,光武帝召见宋弘,让他姐姐湖阳公主坐在屏风后面听他们怎么谈话。一切安排好了,刘秀对宋弘说:“谚曰: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说:有一句民谚说,一个人富贵了,就会换一群新朋友;一个人要是有钱了,就会换一个新老婆。你说这话是不是很符合人情啊?如果宋弘附和刘秀的意思,点头说:“嗯,有道理”,光武帝就会趁机让他离婚,娶他姐姐湖阳公主为妻了。可是这个宋弘并没有迎合皇帝,而是严肃的说:“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思是,我听见过另外一句话,叫做贫贱时期交下的朋友最珍贵,不能相忘;一起吃过糟糠,共患难的妻子情意最深,不能赶出家门。刘秀听宋弘说的振振有辞,态度坚定,无可奈何,于是转过头来对着屏风后面的湖阳公主说:“事不谐矣!”意思是说:听见了吧,事情办不成了。用现在流行的俗话说,就是:“没戏啦”。这个宋弘说的就是“前贫贱后富贵”不能“出妻”的意思。 民国时期著名学者徐志摩也曾经历过离婚的惨痛教训,对徐志摩影响甚大的是陆小曼。小曼聪慧活泼,懂外语,能唱歌。其父陆宝曾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之得意门生,回国后任赋税司长达20余年。1920年陆小曼父母选中英俊的王赓将军为婿。王赓曾留学于美国西点军校,和艾森豪威尔总统是同窗之友,就职于北平警察局,后任哈尔滨警察总长。王赓办事认真负责。陆小曼生性风流,三天两头到外面游乐。于是王赓认为陆小曼没有尽到妻子的责任,也没守住妇道人家的本份;陆小曼则认为王赓不够体贴,喝过洋墨水的人还如此古板。这时王赓留学美国时的挚友,北京大学的同事徐志摩悄悄的介入进来。陆小曼确实有一些文化素养和灵性,但谈不上什么造诣,比起同时的女才子差得甚远。成为王将军夫人后,聪明漂亮加上显赫的身世,才成为北京上层社会交际花,也由此认识了徐志摩、刘海粟等社会名流,拜师学画等。从传统道德讲,徐志摩追求陆小曼,算是对结发妻子不忠,对朋友王赓不义。然而徐志摩向来是随兴而为、不拘绳墨,一旦“邂逅赏心,相倾怀抱”,就顾不了身外之事了。陆家和徐家都认为他们是不孝子女,是丑闻,极力阻止。徐志摩、陆小曼认为:“真爱不是罪恶,在必需时未尝不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争取,与烈士殉国、教徒殉道,同是一理。”这是多么荒唐可笑而又不负责任的理论啊,简直是无视传统道德!徐志摩则向世人宣示:“我之甘冒世之不韪,乃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两人在风气初开的潮流中,受到青年男女的怂恿、喝采,豪气干云地踏上“不思旧姻求新婚”的道路。像郁达夫云:“志摩热情如火,小曼温柔如棉,两人碰在一起,自然会烧成一团,那里还顾得了伦教纲常,更无视于宗法家风。”于是,一九二六年农历七月七日,徐志摩,陆小曼两人在梁启超的证婚下举办了婚礼。有意思的是他俩执意请梁任公证婚,任公说必须让他在婚礼上行训斥礼,志摩应允。大庭广众之下梁任公骂道:“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以后务要痛改前非,重作新人。”盛典举罢,徐志摩与陆小曼南下定居上海。 新婚后,两人曾有过一段神仙般的日子,但他们的合欢未能长久。陆小曼生活挥霍无度,使志摩入不敷出,狼狈不堪。应老友胡适之邀,徐志摩兼教于北大,赚些外快贴补家用。他托朋友搞到了一张邮政飞机的免票,常在上海、南京、北京间飞来飞去。1931年11月19日,因林徽音要在北京协和礼堂为外国使节演讲中国建筑艺术,徐志摩欲前去捧场,结果飞机失事。死前给志摩沉重一击的是,小曼认识了一个名叫翁瑞午的越剧小生,晚清名臣翁同和的孙子。翁瑞午是典型的上海小开,家里有钱,自己有闲,会玩、会吃、懂得哄女人。两个人如胶似漆,整日在烟榻上浑浑噩噩地吸烟。被上海小报匿名讽刺,让徐志摩大光其火。徐志摩多次规劝,小曼非但不改,反而大吵大闹。徐志摩死时,是36岁。那一年,陆小曼29岁,与翁瑞午自然同居在一起了,但两人不正式结婚。翁陆两人晚年分裂。翁另有新欢。1960年,陆小曼在上海街头遇到老友、郁达夫的遗孀王映霞(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另一出著名婚恋事件的女主角),不禁哭诉道,说自己孤身一人,无儿无女,翁瑞午也跑了,“出门一个人,进门一个人,真是海一般深的凄凉和孤独啊。” 陆小曼是1965年4月3日孤身一人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的,终年63岁。陆小曼的灵堂上只有一副友人的挽联。她死前惟一的愿望是和徐志摩合葬,但徐家坚决不答应。她的骨灰一直寄存在某处,直至1988年,由其从台湾回大陆探亲的堂侄出资,才在苏州入土为安。 20世纪初由于青霉素等抗生素医治对性病取得了特殊疗效,激素类避孕药的出现,乳胶避孕套质量得到了提高,消除和减轻了人们对于婚前和婚外性行为引起性病和怀孕的顾虑,西方因此掀起“性解放”风潮,最初是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妇女与男子享有平等社会地位与政治经济权利的女权运动,同时要求改变基督教禁止离婚的戒律,主张婚姻自由。此后,从这些合理要求逐渐演变为对宗教性道德的全面否定,并宣布上帝已经死亡,认为性交是人人都应有的与生俱来的自由权利,性行为是个人私事,只要双方自愿就可以发生两性关系。性自由者反对一切性约束,主张性爱和情爱分离,性和婚姻分离。一些极端的性自由者不仅主张娼妓合法化、同性恋合法化,甚至认为乱伦也不应受到指责,更不应受到法律制裁。性解放使西方社会离婚率激增,大量家庭解体,并使得性病、甚至艾滋病流行,并间接地滋生出来盗窃、抢劫、暴力、吸毒、贩毒以至黑社会,社会治安恶化,生育率下降(西方国家生育率在1960、1970年代不断下滑)。 性解放者宣称性行为和离婚自由是个人人权,但是人权不能损害社会公权(繁衍人口是最大的公权)。性解放和离婚自由所导致的性病(包括艾滋病)流行,也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由此产生的儿童犯罪和暴力问题已呈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全球的态势。现在离婚有一个趋势,就是年纪偏低龄化。因为上个世纪70或80年代出生的人,以独生子女为多。他们娇纵,有个性,喜欢独立的感觉,所以,对他们而言,妥协或者服从,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这种情况下,结束一段并不长久的婚姻是个性最潇洒的出口。针对此种情形,有人置疑:他们是不是对婚姻太草率了?可是,是不是我们还可以反问:我们,比他们稳重的我们,又是不是对待婚姻太沉重了。无论是草率论还是沉重论,最终都要回到结果论。结果怎样?那句老话说,自由是后果自负。这里面有永恒的生存定律。如果你能负担结束婚姻的后果,那么,至少你没有不对;如果你根本法负担离婚的后果,那么,你就是一介莽夫,离婚,只是你莽撞事件簿的一个记录而已。如果草率,就要负担草率的后果;如果沉重,那就要沉重地负担很多很多。因为结婚和离婚都是很繁复的事情,所以,离婚的利与弊启示无法量化来言。我们只能从概念上来给离婚的利弊做个框架的描述。 根据佛洛依德的心理学理论,从小失去父亲或母亲的孩子在心理上成长是不健全的,很容易诱发犯罪,现代法律相对宽松的离婚制度,直接造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的数量在人口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呈直线上升的趋势,这不仅意味着心理成长发育不健全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更为整个国家社会未来的高犯罪率埋下了深深地伏笔。 离婚率不断上升,单亲家庭子女之教育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铜梁法院对2006年以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单亲家庭子女犯罪案件的总量和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比例均在逐年增加。三年来该院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93件146人,单亲家庭子女犯罪的案件分别占当年少年刑事案件的44%、51%和53%。铜梁法院在分析单亲家庭子女犯罪率上升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单亲家庭易导致孩子心理失衡。家庭破裂遏制了孩子的情绪、性格和社会适应性的良好发展。父母离异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变化,很多孩子认为父母离婚是不光彩的事,因此产生消极仇视心理。上网玩电脑游戏、偷看不健康的图书或录像也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还有一些孩子由于心理失衡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 单亲家庭多缺失正常教育。单亲家庭中提供情感的家长只有一人,子女容易产生因缺乏情感关怀而造成疏离自卑等问题。有些单亲家长长期处于情感失衡状态,无暇顾及子女内心世界,对其精神世界了解甚少,致使单亲子女正常情感生活被剥夺,心态扭曲。有些单亲家长因其子女失了母爱或父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便对子女过份宠爱娇惯,而不能正常地给予管教;有些单亲家长视其子女为累赘包袱,漠不关心,甚至歧视和虐待,造成孩子行为上的偏差。 是单亲家庭往往缺乏凝聚力。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夫妻关系紧张,是导致离异的重要原因。离异家庭无论是在离异过程中或离异后,由于缺乏凝聚力,便缺乏对子女的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下,子女的离心倾向会越来越严重,若再受到社会上不良分子勾引,就会导致其走向犯罪。 社会对单亲家庭关注不够。在学校中,正常家庭的孩子不喜欢和单亲家庭的孩子相处的现象较为普遍。离开学校,许多家长也不愿意子女与单亲孩子过多接触,单亲的孩子更加感觉孤独,容易表现逆反性,时时与同学发生矛盾。同时,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对单亲家庭教育问题的干预和扶助还不到位。 政府民政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将单亲家庭教育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民政部门牵头,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模式,及时对单亲家庭子女给予关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成立类似“单亲家庭俱乐部”、“单亲家长学校”等民间组织,帮助解决单亲家庭成员的心理问题,引导单亲家长充分、恰当地履行教育职责。 另外,学校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规范性文件并加强考核,促进学校积极、正确履行对单亲学生的关心和教育职责。中、小学以及幼儿园都要建立单亲学生档案制度。老师要经常教育学生不要歧视单亲子女,并正确评价,维护其自尊心。建立定期与单亲家长联系的制度,形成教育合力,并注重帮助学生改善家庭关系。学校应成立心理健康研究室,班级可设立心理咨询投送箱,或者由学校组织单亲家庭学生自助小组,让他们在一起互相倾吐,教师适时正确引导,以利于释放心中的忧虑与不满。 中国的传统思想非常重视家庭。易经说:正家而天下定矣,大学说:家齐而后国治。可见,古代先贤们已把家庭和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到关系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家庭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并为法律和道德所承认。其中,婚姻关系是核心,是主要的、决定性的。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分社社长龚亚夫认为,中国几千年来逐渐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为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中国有句著名的格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