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造林技术初探.doc_第1页
云南松造林技术初探.doc_第2页
云南松造林技术初探.doc_第3页
云南松造林技术初探.doc_第4页
云南松造林技术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松造林技术初探金显云 (工作单位:云南省大姚县金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邮编:675400) 摘 要:云南松是大姚县境内森林资源中分布广,面积大、覆盖率所占比例高、用材林的主要树种,也是我县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九四年以前,我县采取人工整地直播、飞机播种及泥床育苗等造林方式实施云南松造林,但造林保存率低,用种量大,补植补造工作量也较大。为了进一步提高云南松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彻底改变长期以来云南松人工造林的方式,本文对大姚县九四年以来推广云南松菌根土育苗造林的苗木培育技术和造林技术措施做如下总结介绍,以趋对大姚县云南松造林工作有所促进。 关键词:云南松造林 苗木培育技术 植苗造林技术措施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eanch)生物学特性。常绿乔木,云南分布范围最广,垂直分布于海拔10003100m,多组成单纯林,或与华山松、云南油杉、干香柏、旱冬瓜及栎类组成混交林,喜光,生长快,耐干旱脊薄,适应各种酸性的红壤或黄壤。在其他树种不能生长的贫瘠石砾地或冲刷严重的荒山上,也能生长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1.云南松菌根土容器育苗的苗木培育技术措施采用“云南松天然菌根土容器育苗技术”培育的云南松营养袋苗,使用带有菌根真菌的土壤配制营养土装袋育苗,使幼苗根部感染菌丝体, 幼苗根系比较发达,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元素和水分的能力也较强,使用该技术培育的云南松苗具有抗逆性强(耐旱、耐寒),生长迅速的优点。经造林试验示范,造林成活率、三年的保存率,均比传统的云南松直播或泥床育苗的造林成活率提高约50,且苗木抗逆性强,长势好,提早23年郁闭成林。1.1苗圃地的选择本着“当地造林,就地育苗”的原则,在造林地附近或其中心地区,选择水源充足、光照充足、通风条件好、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未种植过农作物的地块(这类地块猝倒病病原较少,幼苗猝倒死亡现象不严重)作临时苗圃地。1.2造林用种的采种母树林和种源的选择1.2.1采种母树林的选择采种母树林又叫种子林,其主要任务是生产品质优良的林木种子。采种母树林首先应选择其气候条件与造林地相同或相似的地区,其次是从土壤肥力高、林分年龄为高生长达到最旺盛时期进入结实盛期的林分,再次是林分生长发育状况和郁闭度方面,应选择生长快而健壮、木材生产率高、材质好、干形通直而无缺陷、冠幅小、枝条细而较少;自然整枝好而结实较晚,无病虫害的优良林木组成,郁闭度一般以0.50.7为宜,其它还应考虑母树林要集中连片、不宜太分散以及采种、运输方便等条件。对松树而言还应选择未经人工采脂和年龄在1530年以上的林分作为采种母树林。1.2.2种源选择的意义及原则种源是指某一批种子的产地及其立地条件,由于同一树种分布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上,便形成不同的生态型。如果把种子调用在立地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与原产地相差很大的地方造林,致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生长不良,生长缓慢而不稳定,以至成为“小老头”树,不能成林以及病虫害多,甚至造林失败。1.2.3大姚县云南松造林用种源的选择大姚县境内云南松分布广、面积大、覆盖率高,也是用材林的主要树种。尤其是我县湾碧、桂花和铁锁等林区生长的云南松具有树干通直、无病虫害、无疤节、发育健壮、材质好、结果丰富等特点,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省、州就在大姚设立种子基地。根据我县的地理位置,全县范围内气候和土壤条件基本相似,加之云南松适应性强,喜光、耐干旱、耐脊薄的特点。多年来,全县大部分地区以云南松为主的荒山造林均获成功。因此,多年来湾碧、桂花、铁锁三个地区作为我县云南松最适种源区,并能满足本县云南松造林用种的需要,不需引进外地种源。1.2.4播种前云南松种子质量检验林木种子质量检验又叫品质鉴定,通过检验才能了解林木种子的播种品质,检验内容包括:测定种子质量指标(净度、千粒重、发芽势、发芽率、生活力、优良度等),含水率和病虫感染度等,严格按照种子检验内容的技术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播种。1.3天然菌根土取土地点的选择和采集在距离苗圃地较近的云南松林下寻找菌根土,先挖一深宽0.3m的土坑,观察土壤内云南松根系上是否有菌根出现,菌根大量存在,方可选作取土地点,取土前应将土壤表层枯枝落叶和杂草铲除干净。在选择取土地点时,应严格把握以下四点:一是取土地点尽可能选择在阳坡或半阳坡光照充足的林地内(太阳充分暴晒的地块,病虫害较少);二是取土地点尽可能选择在含黄心土、石砾含量适中的地块,因为黄心土对苗木猝倒病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三是尽可能选择云南松纯林、林下植被稀少、甚至杂草较少的地段,因为混交林和植被较多的林地内土壤相对湿度大,土壤中腐殖质丰富,会带来病虫害和更多的杂草种子,致使苗圃地里的云南松幼苗易发生苗木猝倒病和杂草滋生,种子发芽后幼苗死亡相当严重,甚至育苗失败;四是取土深度一般不宜超过0.3m。1.4容器规格、基质配置14.1容器规格采用高0.13m、宽0.065m,底部剪有一小口,并在距袋底0.02m处打两对小孔的塑料袋容具。1.4.2容器基质按菌根土(含黄心土)85、火土10,钙镁磷或普通过磷酸钙5的比例配置。菌根土中掺入磷肥对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若取土地点无黄心土应配置1030左右的黄心土掺入基质中。1.5装袋和播种1.5.1装袋装袋前应将苗床地整平,采用低床,并对苗床地进行土壤处理,撒适量生石灰或用敌克松做成药土进行土壤消毒,预防和抑制苗木猝倒病的发生,苗床宽度以每行2530袋或11.5m宽为宜,以便浇水和拔除袋中的杂草;基质装袋后与袋口齐平即可。1.5.2播种育苗用的良种,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0分钟,洗净后再用冷水浸泡24小时 ,除去杂质、空壳,将种子摊薄阴干后即可用于播种。在播种前还应特别注意防止鸟鼠害。云南松种子发芽出土后子叶带着种皮,易遭受鸟类啄食,可用铅丹(pb304)在播种前把种皮涂成红色,以防鸟害,鼠害一般用毒鼠药磷化锌防治。容器在播种前须浇透水,每袋播种45粒,播种后用火土覆盖0.0050.01m,再盖上一层新鲜松毛。1.6育苗季节育苗最佳时间以3月底、4月初为宜。据试验,用百日苗的苗木造林较为理想,造林成活率较高,若育苗过早,容器内苗木根系在袋中盘地,定植时取苗根系损伤严重,影响苗木成活和生长。若育苗较晚,苗龄太短,苗木木质化程度不高。定植后的成活率、就难以达到造林验收标准,因此会增加补植补造的难度,增大造林成本。1.7苗圃管理苗圃管理的关键是要及时,适量浇水,从播种起晴天应每天浇水一次,每天早(10点以前)或晚(下午18点以后)浇水,以土壤表层撒潮为宜。种子播后1520天开始发芽,种子发芽后是苗木猝倒病的盛发期,要天天注意观察,一经发现苗木猝倒病,应立即将病苗拨除烧毁,勿使蔓延。幼苗出齐后,浇水量酌情减少,并分23次揭去松毛。出苗10天后,为保证幼苗有足够的营养,还应进行间苗,分12次间完,出圃时以每袋保留健壮合格苗木 12株为宜。种子出芽后晴天,需用草席和竹子搭架子盖荫棚,以防苗木灼伤死亡,荫棚应在每天早上覆盖,傍晚撤除。播种后,为预防苗木猝倒病和虫害发生,应每隔10天喷洒一次波尔多液或70%敌克松(1:500)。此外,还要适时拔除容器里的杂草。1.8苗木出圃苗木出圃是育苗工作的结束,其内容包括:起苗、苗木分级和统计苗木数量。云南松苗木一般采用人工起苗,在起苗时应注意避免弄散袋内的培育土和相互挤压,调运苗木最好用人力挑运,并避免在大风和强降雨天气时起苗,起苗前,圃地浇水应适量,不宜过多。起苗时间可以与栽植时间同时进行,起苗过程中对少量根系在袋中盘地的苗木,尽量不要损伤根系。另外起苗过程中只能把苗高达到0.15m以上,根系发达的、的苗木用于造林,苗中的弱苗可以继续培育或留作后期补植补造。苗木统计就是在起苗工作结束后,直接统计合格苗木和弱苗的数量。上述技术措施,取土地点的选择和苗圃管理是云南松菌根土育苗成功与否的关键,其余各个环节也应加以高度重视。2.云南松植苗造林技术措施造林技术措施的实施能给移栽定植后的云南松幼苗创造一个较为优越的生长环境,以达到造林地保水、保肥,苗木生长迅速健壮,提高造林成活率,形成良好的干形,尽快郁闭成林。2.1造林地整地的作用造林整地有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及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等作用。主要通过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改变微地形和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来实现。2.1.1造林地整地的方式方法云南松植苗造林一般采用局部整地的方式,主要有带状整地(带垦)和块状整地(块垦)两种方法。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土壤,并在翻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原有植被的整地方法,该方法改善立地条件较好,预防土壤侵蚀能力较强,省工;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翻垦造林土壤的整地方法,适于各种条件的造林地,该方法引起水土流失的危险性较小,改善立地条件作用相对较差,比较省工。对于地势平坦、无风蚀或风蚀轻微的造林地,坡度平缓或坡度虽陡但坡面平整的山地,以及伐根数量不多的采伐迹地、林中空地和林冠下的造林地,主要采用带状整地。带的方向可沿等高线保持水平,带宽一般为 0.40.6m,带长应在可能的条件下长些,但不宜过长,否则导致水流汇集,引起冲蚀。带的方向一般可为南北向,如风害严重,可与主风方向垂直。带的整地深度约0.250.3m,带间距为2m;对于山地、平原的各种造林地,包括地形破碎的山地、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地区的坡地、伐根较多且有局部天然更新的迹地、风蚀严重的草原荒地和沙地及沼泽地等,主要采用块状整地,块状整地的排列方向应与种植行一致:山地沿等高线或顺坡成行,平原成南北向。云南松块状整地的方法一般采用穴状(圆形坑穴)和块状(正方形或矩形坑穴),穴径一般为0.40.5m,穴的深度一般为0.250.3m,块状边长 0.40.5m,深0.250.3m,坑穴株行距为12m,此外还可采用鱼鳞坑整地。2.1.2造林地整地的季节云南松造林整地,最好头年秋冬季整地,次年夏季造林。我县云南松植苗造林整地历年来大力推广秋冬季整地,一方面,造林地经夏季大量降水后,秋冬季土壤湿润松软,整地比较省力,工效高,工具磨损轻微,另一方面,秋冬季抓住农村农闲时机,劳力充足易组织上山进行整地。2.2造林地整地的回填由于云南松植苗造林采用的是雨季造林,因此,67月雨季来临前应适时组织劳力将造林整地进行回填。以防止肥沃表土因雨水冲刷严重流失,把整地发生水土流失的危险性减小到最低限度。回填时,先将带状沟或撩壕沟、坑穴上方的表土回填于沟或坑穴底层,再将整地翻挖出的松土回填于沟或坑穴的表层。回填土应略高于沟或坑穴下埂0.050.1m,以防止云南松苗定植后遇强降雨天气水淹死亡,影响造林成活率。2.3云南松造林的栽植季节和时间的确定云南松造林的栽植季节,以雨季较为适宜,此时期高湿配合高温,对云南松幼苗菌根生长极为有利,且土壤吸水后变得松软,栽植省力、省工。在栽植前掌握雨情,一般以在下过一、二场透雨,出现连阴天气时为最好时机进行栽植,切忌栽后等雨。2.4云南松造林栽植前苗木的调运和拆袋调运和拆袋时,切忌不可弄散袋内的培育土,据实验,凡用人力挑运,栽植比较认真的成活率均达90%以上,而车辆运输经多次装卸,苗木相互挤压造成袋内培育土团松散的成活率就很低,栽植时为避免土团松散,可撕去袋底即可,也不影响苗木根系生长。2.5云南松造林栽植方法和技术2.5.1栽植方法云南松造林栽植方法,通常用手工栽植,一般采用穴植和沟植。穴植是在经过块状整地后的造林地上栽植苗木的栽植方式。沟植是在经过带状整地后的造林地上栽植苗木的方式,栽植株行距一般为12m。2.5.2栽植技术云南松栽植的初植密度一般采用5000株/公顷,株行距12m,栽植技术指的是栽植深度、栽植位置和施工具体要求。栽植深度应根据树种、气候、土壤条件、造林季节不同而定。云南松作为针叶树种不宜栽植过深,一般考虑到栽植穴面上土壤会下沉,故栽植深度应高于苗木根茎处原土痕 0.020.03m,栽植过深会影响根系呼吸,不利于苗木地上部分生长,栽植过浅,根系外露或处于干土层中,苗木易受干旱而死亡。栽植位置一般将苗木放入沟或穴中央,使苗根向四周有伸展的余地,不致窝根。施工时,将苗木端正放入沟或穴中央后,扒细土于苗根四周,反复踩紧踏实,使土壤与根系密接,防止干燥空气侵入,保持根系湿润。3.云南松菌根土容器育苗植苗造林成效金碧镇一九九四年采用该技术培育云南松袋苗造林以来,至今造林面积近700公顷,造林成活率验收均达95以上,定植后三年的造林保存率验收可达80以上,幼苗木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尤其是一九九九年金碧镇实施国家生态工程造林项目时,100多公顷云南松植苗造林,由于积极推广运用了上述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措施,尽管次年冬季发生严重的低温霜冻及干旱,但云南松幼苗受冻害死亡极少,抗逆性比较强,次年验收保存率仍达85以上。结论由于云南松菌根土育苗造林,推广运用的技术措施和造林措施,采用的是一些简单、直观、实用和有效的技术措施,具有用种量少、投资投劳少、苗木运输方便、苗木生长较快的特点,且苗木出圃率高(达90以上),造林成活率(95以上)和保存率(80以上)均较高,各项指标均能达到竣工验收标准。并自一九九四年以来,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因此,推广运用云南松菌根土育苗造林是成功的、可行的,它为大姚县荒山绿化造林和科技兴林发挥了良好的科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1、楚雄州林业志,1990年出版2、大姚县林业志,1996年出版。3、红河州云南松菌根土育苗造林技术,1992年编写。4、造林学孙时轩成人高等教育学院选用教材。5、森林病虫害防治任玮、曹葵光西南林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教材。6、树木学刘一樵李士汤成人高等教育先用教材。西南林学院高等函授教育毕业设计(论文)论文题目 云南松造林技术初探 学生姓名 金 显 云 学 号5023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