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实施方案.doc_第1页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实施方案.doc_第2页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实施方案.doc_第3页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实施方案.doc_第4页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3: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教师(20055号)要求和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意见(云教师20058号)及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远程培训的意见(云教电20096号)精神,继续落实我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远程培训工作,特制定以下方案。一、培训目标1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学人员(初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大纲的要求,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总结2009年-2013年培训工作的基础上, 继续开展质量高、规模大、覆盖面广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争取在2013年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2在2009-2013年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加强管理团队建设、扩大管理团队规模,统筹规划,有效组织,进一步完善我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的管理模式与质量保障机制。3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本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将与学科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全体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加快教育信息化应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二、培训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各市州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和情况,探索多种培训模式,比如在线与离线相结合、远程自主分散学习与相对集中学习相结合等。同时,各市州在平台利用、资源提供、项目管理、教学组织等方面因地制宜,灵活实施。2实效性原则。在培训内容上,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提供大量教育技术应用实践案例和布置情境性学习任务;在管理机制上,实行“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认证”,提高远程培训工作的工作效益;在培训过程中,注重学员与辅导教师和专家团队之间的互动交流,解决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3可持续发展原则。建立本省的管理团队、专家团队、教学团队、技术团队,培育一支本省的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团队,探索有效的方法、模式,不仅对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我省的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而且为今后我省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开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三、培训对象尚未参加我省教育技术初级培训的中小学教师以及往年参加过培训但考核未合格的老师。四、培训内容选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初级北师大版)为基本课程,该课程为教育部师范司审定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指定课程,培训课程共分八个模块,每个模块包括模块概述、编者的话、重难点讲解、常见问题、专题活动、拓展案例、模块反思、后测等内容,共60学时。该课程综合考虑一线教师教学的实际需求和技能要求,注重教学引导、案例分析,以活动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模块学习,提高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五、培训安排(一)培训时间按照初级培训课程要求,培训时长为45天。全年培训时间段为3月初至12月底。(二)培训及学习方式培训以网络远程学习为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为两种:一是网上自主学习。在有网络条件的地区,学员可以在家中或者学校的电脑上进行自主学习。建议培训的第一天组织集中学习,明确培训方式及具体要求,其他时间自主远程学习。二是离线学习。在没有网络条件的地区,建议先组织一次集体学习,然后学员根据大纲及要求使用教材或光盘进行学习,最后将学习结果、作业提交给所负责的辅导教师进行统一评阅,评阅后由辅导教师登陆平台为其评定是否合格(学员作业由州市统一保存,以备抽查)。(三)报名及组班方式各州市统一按附件2报名表要求及格式进行统一组织报名(本次培训不再设置班主任角色,学员所有数据由省级管理员或技术统一导入培训平台)。班级采取虚拟班级化组织管理,原则上每班规模不超过100人,每班设辅导教师1名。辅导教师遴选条件包括:熟悉并热爱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接受过国家级或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参与过省级远程培训,具有较强的教学指导能力,较高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网络上主持和组织学员进行网络培训。(四)辅导方式采取本地研讨、在线交流与专家答疑多种辅导方式。本地研讨在辅导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在线交流在本地研讨的基础上,在辅导教师主持和指导下组织学员进行交流和专题讨论。针对各班级学员学习研讨和在线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由专家集中答疑和指导。答疑内容会以文本或录音形式发布在平台以供学习和下载(专家答疑时间又省馆统一安排)。(五)平台及登陆培训平台地址:, 点击“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栏目。 系统登陆方式:学员使用报名时所提供的身份证号及初始密码登陆平台进行学习。管理员使用省级管理员所分配的账号及初始密码统一登陆进行本地区的学习管理。六、培训实施(一)准备阶段各州市制定本地区培训计划。各地州根据本地区的具体,对培训作出具体安排,制定计划,确保各地州在规定时间段完成本地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任务。加强管理团队建设、组建辅导教师队伍,组织辅导教师参加培训者培训,学习平台操作和课程辅导方法,提高远程培训团队专业水平,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二)实施阶段省馆收到州、市(县)报名计划及报名表1至2个工作日后即可开班进行培训。分期组织培训,建议每期学习时长45天。全年培训时间段为3月初至12月底。培训共60学时。下表以在线/离线学习,在线研讨、提交作业的模式进行课程安排的设计,各州市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内容学习任务备注学前一天准备及体验1学时1明确培训任务及具体要求采取集中的形式用户名及修改后的密码须妥善保存2在辅导教师带领下学习学员学习指导手册3用辅导教师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平台,修改密码并完整填写个人信息4熟悉并体验培训平台5体验课程6了解过程性评价的要求第1天第2天模块一3学时1浏览本模块课程建议学习时间:3学时2参与主题研讨:教育技术能做什么在线主题研讨或学校内组织集中研讨3技术操练:建立个人学习作品文件夹和网络资源收藏夹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4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表现,以及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在线学习交流第3天第7天模块二3学时1浏览本模块课程建议学习时间:3学时2参与主题研讨: 漫谈教育技术; 教学的一般过程在线主题研讨或学校内组织集中研讨3完成作业:“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作业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学习平台4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表现,以及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在线学习交流第8天第14天模块三3学时1浏览本模块课程建议学习时间:3学时2参与主题研讨: 教学媒体与教学资源; 评价案例网站; 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线主题研讨或学校内组织集中研讨3技术操练:学习处理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素材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4完成作业:媒体素材加工作业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学习平台5将开始培训以来自己的深刻观点、搜集的经典学习材料、创建的精彩学习作品贡献出来,相互学习、共享评析在班级讨论区内的共享互评区完成6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表现,以及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在线学习交流第15天第21天模块四3学时1浏览本模块课程建议学习时间:3学时2参与主题研讨: 授导型教学设计; 教育评价在线主题研讨或学校内组织集中研讨3技术操练:利用Word和“试卷王”软件编制试卷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4完成作业:授导型教案及课堂电子讲稿作业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学习平台5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表现,以及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在线学习交流第22天第28天模块五3学时1浏览本模块课程建议学习时间:3学时2参与主题研讨: 探究型学习设计; 评价量规在线主题研讨或学校内组织集中研讨3完成作业:探究型学习设计方案作业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学习平台4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表现,以及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在线学习交流第29天第35天模块六3学时1浏览本模块课程建议学习时间:3学时2参与主题研讨:教学实施在线主题研讨或学校内组织集中研讨3技术操练: 使用Word审阅功能批改作业; 利用Excel表处理教学信息; 利用群发邮件进行教学反馈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4完成作业: 教学实施计划;教学信息处理作业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至学习平台5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表现,以及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在线学习交流第36天第38天模块七3学时1浏览本模块课程建议学习时间:3学时2参与主题研讨:整合问题与解决策略在线主题研讨或学校内组织集中研讨3将最近一段时间产生的深刻观点、搜集的经典学习材料、创建的精彩学习作品贡献出来,相互学习、共享评析在线学习交流4反思本模块学习中的收获、表现,以及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在线学习交流第39天第42天模块八3学时1整理并修改、完善先前的学习作品在本地计算机上完成2完成最终的培训作品此作品在面对面交流反思时用,不提交至平台3参与培训评价,完成培训项目评价表和满意度调查表在平台首页的在线调查里完成4反思整个培训过程中的收获、表现,以及不足和需改进之处在线学习交流第43天面对面交流反思3学时1与全班同学相互交流培训感受及学习经验学校内自行组织,展示作品是在模块八中完成的最终培训作品2分组进行学习反思并推选展示作品3优秀学习作品汇报及展示活动第44天第45天模拟考试2学时模拟考试练习自主模拟练习培训后一周内成绩查看查看培训最终成绩在过程性评价中查看(三)总结阶段通常在每期培训结束后一周内进行本期培训总结,各州市可根据自身条件组织开展培训评优活动,进行培训工作总结。七、考核标准本次培训考核以过程性评价为主。考核指标以反映实际情况为原则,依照培训学员的学习活动方式确立,以学习参与度、阶段成果和合作学习情况作为主要考核指标项,最终考核结果为学员需完成60课时的学习,总成绩需60分(含)以上合格。考核指标详见下表:考核指标具体考核标准考核要求各项分数合格成绩在线学习模块课程时长在线学习时长不计入成绩;完成作业保质保量提交7篇作业(共7篇作业)。由辅导教师认定质量判分,按百分制打分,最后按照60%折算入总成绩。如果发现某篇作业是抄袭的,该作业以0分计。必做60分36分主题研讨主题研讨共8个,要求每个主题研讨至少1篇主题研讨,其中有一篇被辅导教师评为合格,得100分,8个主题研讨最后按照20%折算入总成绩。必做20分12分培训总结学员在培训结束后,提交一份培训总结。必做20分12分在线考试参加网络在线考试,满分100分。必做60分说明:在线学习模块部分,完成作业学习36分、主题讨论12分、培训总结12分为在线学习模块学习合格,同时,在线考试成绩60分的学员,可获得培训合格证书。获得培训合格证书的学员记继续教育50学时。八、保障措施(一)组织管理省电教馆做好本省培训的统筹规划与组织管理,统筹部署培训工作,制订本省远程培训的标准、规范、管理办法,负责开班的审核及创建,负责省级专家、市级管理者帐号的创建与发放,负责对各州市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监督与评估,负责培训合格证的发放等工作。(二)人员保障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明确分工,健全制度,为培训实施提供人员保障。要确保各个工作环节落实到位,做到责任明确到人,做到人员到位、联系方式到位、工作职责与监督到位;要明确管理人员、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并对本地的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从各方面给予辅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充分的支持和保障,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各有关学校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确定学校培训项目负责人,为参训学员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持,对于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较差的学员要给予帮助,保证学员能够正常进行课程学习和参与在线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工作团队在项目中的工作职责、要求如下:工作团队工作职责项目管理者省级培训管理者研究制订本省实施方案,做好本省培训的统筹规划与组织管理 ,统筹部署培训工作,制订本省远程培训的标准、规范、管理办法,负责开班的审核及创建,负责省级专家、市级管理者帐号的创建与发放,负责对各州市培训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负责对各州市培训效果、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州市培训管理者各州市培训管理者是本项目的责任主体。研究制订本州市具体实施方案,做好本州市培训组织实施与管理。制订本州市培训计划并上报省级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组织开班。根据本州市实际情况安排各县市区具体实施工作,组建市级专家团队,配备技术人员,负责县市区管理者、州市级专家帐号的创建与发放。对所辖县市区的培训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培训效果、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定期向省级培训主管部门反馈本州市培训情况、培训信息及数据,协助省级培训主管部门对本州市培训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落实,做好培训的总结工作并反馈。 县市区培训管理者研究制订本县市区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培训组织实施与管理。根据本县市区实际情况配备辅导教师,配备班主任,配备技术人员,安排学习的场所,配备必要的网络技术条件和多媒体设备,负责所辖辅导教师帐号的创建与发放,负责本县市区学员作业的评优工作,负责对本县市区的培训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对辅导教师、班主任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向州市项目管理者反馈本县市区的培训情况、培训信息及数据,做好培训的总结工作并反馈。 专家团队省级专家团队省级专家团队负责制订本省课程计划,提出课程评价要求;提出教学方案,制订学习任务与建议;根据本省情况编写学员学习指导手册、辅导教师工作手册,对培训教学、课程引导、在线研讨和答疑等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