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doc_第1页
大兴区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doc_第2页
大兴区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doc_第3页
大兴区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doc_第4页
大兴区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兴区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案一、培训宗旨开展信息技术于学科整合工作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教师,教师素养的提升必须依靠自身的学习以及有关部门组织培训活动才能实现。我区骨干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将以教育部文件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为纲领,针对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根据我区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后,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开展“融技术于课程”、“以课题研究带动培训、以培训促进课题研究”的“研训一体化”培训活动,争取在我区培养一批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科研型探索者,深刻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的个性化实践者。二、培训模式1、统购教材和补充讲义相结合。建议培训内容采用统购教材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为蓝本,补充讲义可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特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案例分析、反思教学等几方面进行编写。2、外请和内聘相结合。讲课教师采取外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问题的辅导和讲解,内聘部分教研员就信息技术课题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组织培训活动。3、示范讲授与动手操练相结合。教学方式将以动手实践为主,示范讲授尽可能言简意赅,动手操练才能促使受训教师在用中学,在学中用。4、集中培训与分散练习相结合。5、自主探索与协作研讨相结合。6、论文提交、技能考核、信息化教学实施的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三、培训内容1、创设情境,结对选题,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探讨信息技术学的理论基础。在培训活动一开始,我们将结合各校开展的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创设一个任务情境,要求接受培训的人员分别寻求合作伙伴,协作商定参加本次培训所需完成的研究课题或任务。确定课题时,学科教师根据学校承担的信息技术教育实验课题或自己所任教的学科,确定一个单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为课题。就各自确定的选题,要求教师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与信息技术或自己从事的学科相关的书、报、杂志、电子期刊、检索光盘情况,制作一个介绍教育技术与当前热点学习理论的简单演示文稿。2、分学科学习新课程标准,制作有关新课程标准的较复杂演示文稿。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掌握是我们培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凸显我区信息技术特色的前提下,学好、用好新课程标准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要基础。在这个阶段,我们将分学科组织培训学员深入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并制作介绍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的较复杂的演示文稿。3、确定策略,搜寻信息,了解学习资源的概念、类型及其搜寻方法,指导受训教师动手操作。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通过讲座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习资源的概念、类型以及教学软件和课件之间的关系,建立立体概念,认识学习资源中心对学生研究型学习和探究型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再组织教师确定完成课题所需要的信息,了解所有可能的信息来源途径,选择最合适的途径,确定最佳策略,为各自的课题检索和获取信息。在此过程中,我们将指导教师重点了解网上查寻资料的方法,并练习使用目录和搜索引擎查找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资源,学习使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4、小组协作,分学科或实验课题学习制作特色专题学习网站。如果说校园网解决的是“路”的问题,那么“车”与“货”的问题则是体现校园网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应用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特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培训中,我们将组织受训教师分学科学习制作体现学科专题或课题特色的学习网页或网站。5、研究探讨,运用信息技术,了解实验课题开展方法,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这一过程重在引导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研究,要求教师探索学习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异同,研究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比较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的交互关系。我们根据接受培训的教师的不同类型,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实施方法的研讨和学科新型教学模式的研讨,组织学习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对研究性学习的有关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实验研究课题动态的网页或有关解读自己所任教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网页。6、集成信息,制作支持文件,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和课题评价量规或信息化教案。我们将组织教师通过作业共享、头脑风暴、技术应用、小组合作、反思教学等形式,把来自多种信息源的信息组织起来,把组织好的信息以电子教案、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课题目标检测指标体系、论文、实验课等形式展示和表达出来,要求运用在培训过程中学到的有关教学技术。特别是在设计制作信息化教案时,由于“信息化教案与传统教案的区别,一方面是它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另一方面是它有若干相关的技术资源作支持。”因此,要充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相关的技术资源的支持,完成信息化教案的制作。7、评价“作品”,协作策划小型研讨会,展示培训成果。培训活动进行到这一阶段,教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作品”,指导接受培训的教师共同策划一个展示培训成果的小型研讨会,是水到渠成的事。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们在研讨会召开前、中、后,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从效率的角度评判自己学习和掌握信息技能的过程,从有效性的角度评判自己具备一定信息素养后,运用信息技术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结果或取得的成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我们不想停留基本技能培训的层面上,并不等于我们排斥技能培训。我们认为,要切实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最佳途径之一就是“做中学,学中做”。即在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过程中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的学习掌握与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基本功的训练相结合,努力提高教师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使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能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在信息社会中合理生活学习的责任,将诸如信息获取、信息检索、信息表达、信息交流等信息技能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科研中去。四、具体培训安排模块 学习内容 作业安排 1、学习计算机基本操作,了解培训的总体安排和考核方式、评价量规。 结合各自学科或实验课题,自报研究专题和教学设计课题或章节。2、教育技术概述和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 制作一个介绍教育技术与当前热点学习理论的简单演示文稿。3、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和实践 制作介绍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的较复杂的演示文稿。4、新课程标准中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网上查寻资料的方法,并练习使用目录和搜索引擎查找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资源,学习使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5、讨论教师信息素养的内容6、讨论学生信息素养的内容7、讨论如何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培养学生素养、方法、途径8、分小组制定针对学生信息素养做一份网络型教学设计,要注意以课程为出发点,信息技术服务与课程,在与课程的整合之中培养信息素养。 9、集体说课评课10、搜寻信息,了解学习资源的概念、类型及其搜寻方法 分学科和实验课题组学习制作体现学科专题或课题特色的学习网页或网站。11、了解实验课题开展方法,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 开始构思论文并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资料,访问未来教育望站,设计信息化教案模板并构思信息化教案。12、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与案例分析 尝试在自己的信息化教案中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13、信息化教学技术 初步设计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考有关的信息化评价问题。14、信息化教学评价 修改信息化教学设计,关注评价工具的选择和设计。15、特色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建设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实验研究课题动态的网页或有关解读自己所任教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网页。16、制作完成小组网站分析专题学习网站的架构,制定设计方案,构建网页或网站。17、全体学员对各组制作完成的网页或网站进行评价。18、集成信息,制作支持文件,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和课题评价量规或信息化教学设计。19、策划小型研讨会20、召开小型研讨会,展示培训成果21、完成论文、信息化教案,并从中选择优秀教案付诸课堂教学实践。 五、组织保障成立大兴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达副组长:张德福、史文敏组员:冯项一、李库才、孙国强、佟德等成立大兴区教师信息素养培训工作办公室组长:张德福副组长:李库才、冯项一、佟德等组员:刘芳、陈志涛、教科研主任等大兴区中小学干部、教师信息素养评价方案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评价等级1.基本的信息素养10能作为一般用户使用各种常见的设备资源21.能连接安装和使用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等)2.能够熟练的使用实物投影仪3.能熟练的使用常见的多媒体采集设备4.熟悉win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5.能熟练地进行磁盘、目录、文件的管理,包括剪贴、复制、删除等6.能够安装、启动应用软件7.能在同一应用程序内和不同程序之间进行数据的剪贴、复制、删除等8.能借助软件的“帮助”或用户手册来学习使用某种软件,解决实际问题9.能进行故障检测,解决教室常见问题能够使用常用的应用软件41.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软件、汉字录入2.了解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3.了解掌握数据库软件的基本功能4.能熟练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5.能利用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教学软件了解网络知识,进行基本操作21.了解网络的基础性知识2.能使用浏览器上网检索下载保存信息3.能使用bbs、icq等交流工具4.能熟练地发送、接收、管理电子邮件5.能利用工具软件制作和发布简单网页对信息的理解21.信息的存储与压缩2.信息的加工3.信息的评价4.动态链接5.信息共享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评价等级2.信息技术与教学50明确信息技术的教学特性41.明确信息技术的优势智能化、多媒体以及在信息存储、加工、处理、呈现、交流等方面的便利性和交互性等,明确这些特性对教学的意义。22.明确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局限2能够寻求、获取、生成满足需要的教学资源61.明确学校中可以利用的资源12.了解所在区域里可供利用的资源13.通过网络查找所需要的教学资源14.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教学资源15.能使用工具软件或专门备课软件备课16.能够独立或与技术人员合作利用相关资源制作教学软件1能够通过教学设计将信息技术整合应用到教学中141.能够适时、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 32.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呈现方式,恰当地融入教学中,以及做好前期的准备23.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学过程产生的影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14.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中,知道如何激发引导学生的学习25.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中,能促进学生的分析、综合、推理等高级思维和创造性学习,培养表达交流、人际交往的能力36. 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中,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殊需要27.能利用终端和网络进行日常教学管理1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呈现41.能够选择适用的软件来表现某种概念、事件、过程、理论12.结合讲演软件,促进学生的理解13.能利用终端的多媒体功能与音、像等其他媒体有机的结合14.用适当方式呈现信息,以促进学生理解1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101.能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适当的探究任务和课题32.能选用适当的模拟、建模软件,促进学生对信息的操纵、探索和分析推理13.能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活动,利用电子表格、数据库、演示文稿等软件进行数据的管理、处理和分析34.能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检索、获取与特定主题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评价和加工25.在教学中使用与特定学科结合的软、硬件工具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1一级指标分值二级指标分值三级指标分值评价等级2.信息技术与教学50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合作沟通71.能有效地组织学生或学生小组利用文字处理、演示文稿或多媒体工具软件等进行交流汇报 22.能在协作、讨论活动中发挥促进引导作用23.能设计适当的主题任务,组织学生通过计算机会议工具进行协作和交流24.能组织学生通过制作、发布网页来整理和表达合作探究活动的成果1组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活动51.能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进行自学、练习和自测12.能组织学生在网上自学一些相关材料,完成部分学习任务23.能促进学生在课堂以外使用技术工具进行学习23.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价20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基于信息技术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91.能够设计、采用适当的评价标准(量规)来评价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完成的作业、作品,区分其中所反映出的学科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32.能够收集、纪录、利用学生保存的过程性产品,进行过程性评价 33.能够对学生合作完成的作业、作品进行适当的评价,对小组表现及小组成员的表现作出合理的评价3能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测评活动51.能够选择、使用适当的题库系统进行组卷测试12.能够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组织实施考试,或进行学生自测13.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测验系统、电子表格、数据库等软件工具进行考试成绩的管理、分析3能针对自身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和评价61.能够准确地判断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12.能够判断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是否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特点13.能够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客观地评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发现其中成功和不成功之处24.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