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学院东路桥钢箱梁无损检测方案.doc_第1页
吴江学院东路桥钢箱梁无损检测方案.doc_第2页
吴江学院东路桥钢箱梁无损检测方案.doc_第3页
吴江学院东路桥钢箱梁无损检测方案.doc_第4页
吴江学院东路桥钢箱梁无损检测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跨京杭大运河桥钢箱梁无损检测工程 施工方案 检测单位:扬州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所 扬州亚飞无损检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1 年 04 月 30 日 目 录 1 综述1 1.1 工程简介.1 1.2 无损检测范围及方法 1 1.3 编制依据.3 1.4 工期安排.3 2 施工部署.4 2.1 施工总体方案.4 2.2 项目组织机构及施工任务划分.4 3 施工进度计划.5 4 人力及设备需要量计划.6 4.1 人力资源配备.6 4.1 人力资源配备.7 5 施工方案.8 5.1 射线检测.8 5.2 超声波检测.12 5.3 磁粉检测.16 5.4 涂层测厚.18 5.5 相关性文件.19 5.6 记录.21 5.7 工程竣工验收.21 6 质量保证措施.22 6.1 质量保证体系.22 6.2 无损检测过程控制图.25 6.3 质量监督与检查.28 6.4 岗位职责.30 * 附录.32 1 1 综述 1.1 工程简介 吴江跨京杭大运河桥位于吴江市北部,是吴江市规划道路网中东西向主干路,横 跨京杭运河,钢体桥梁部分 95.6 米。 工程建设地点:吴江经济开发区内。 本工程具有如下特点: 1)本工程钢箱梁为全焊接结构,结构焊缝较多,导致发生的焊接变形和焊接残余 应力较大。 2)本工程大部分板材及结构件需进行预制,预制工程量大,从原材料到半成品需 要多道工序重复进行。 3)所有要求熔透的对接及连接焊缝均应熔透。 4)现场检测大部分在脚手架上,焊缝密度大,工期紧,必须及时检测,以免影响 下道工序。 5)顶、底板的纵横向对接焊缝,腹板的纵向对接焊缝,腹板与顶板、底板间焊缝 等均为级熔透焊缝。横隔板对接焊缝,横隔板与斜腹板角焊缝,U肋与顶(底)板角 焊缝,U肋嵌补段对接焊缝。 1.2 无损检测范围及方法 1.2.1 钢板(厚板)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UT 抽检10% 1.2.2 焊缝无损检测 级熔透焊缝 射线检测 RT 10% (工地横桥向对接焊缝30%) 超声检测 UT 100% 磁粉检测 MT 100% 级熔透焊缝 超声检测 UT 100% 磁粉检测 MT 20% 各级焊缝检测数量如表1。 1.2.3 钢板表面涂层无损检测 涂层测厚仪法 1点/m2 2 表1 焊缝无损检测数量 梁端节段 【DL】1 节 标准节段【M1M8】8 节非标准节段【FB】1 节接合节段【JH】1 节 焊缝部位 质量 等级RT (张) UT (米) MT (米) RT (张) UT (米) MT (米) RT (张) UT (米) MT (米) RT (张) UT (米) MT (米) 备注 顶、底板的纵横向对接焊缝,腹板 的 纵向对接焊缝 级126344.9114*8311.1*8114311.1106286.3 工地横桥向对接焊缝级9091.390*891.3*89091.3 锚梁与腹板熔透焊缝级124.5124.5112.3*8112.3*8112.3112.3103.3103.3 横隔板与直腹板间熔透焊缝级27.627.627.6*827.6*8 27.627.6 27.627.6 腹板与顶(底)板熔透焊缝级84.884.876.5*876.5*876.576.570.470.4 横隔板对接焊缝级17.315.6*815.614.4 横隔板,横梁与斜腹板间坡口角焊 缝 级27.627.6*827.655.2 横隔板、横梁与顶/底板间角焊缝级127.4127.4*8127.4127.4 U 肋与顶(底)板角焊缝级335.5302.6*8302.6278.5 U 肋嵌补段对接焊缝级15.514.0*814.012.9 2 3 1.3 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苏州吴江跨京杭大运河桥施工图及设计说明书编制而成。 该工程的无损检测工作施工组织设计从各个方面论述施工人员组织、设备配置、 施工方案、特别是重点的施工方案。该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遵守吴江跨京杭大运河桥钢箱梁无损检测各项专业标准,按业主的要求,以保质量, 保安全,保运行为目的。干出让业主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绿色工程、环保工程。 1.3.1 文件提供的资料 苏州吴江跨京杭大运河桥施工图及设计说明书。 1.3.2 施工现场踏勘资料 1.3.3 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 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 (JTJ 02586) ;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52001) ; 钢熔化焊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3323-2005;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11345-89; 公路桥梁钢结构防腐涂装技术条件 (JT/T 7222008) 。 1.4工期安排 2011年05月上旬派出先遣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实际察看,建立临时营地,安置设备 及通讯设施,并对所有参加检测的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标准,调校所有仪器。2011年05 月中旬,所有的仪器、设备、材料、人员全部到位。检验工作在接到业主代表委托通 知后12小时内出据书面结果通知。工程结束15天内,将所有的报告交付业主。 4 2 施工部署 2.1 施工总体方案 针对本工程的情况,拟成立吴江跨京杭大运河桥钢箱梁无损检测工程项目组, 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全面负责本工程的组织、指挥及协调、管理、监督工作,由合同、 质量、控制、施工等专业组成,分工明确。选派曾参加过太仓钢箱梁便桥等工程的人 员组成项目组,参与吴江跨京杭大运河桥钢箱梁无损检测的工作。采取租用当地民房 设置现场临时营地。项目组与业主项目部使用电话、电脑网络联接,互通信息,项目 组与各施工队间采取电话等进行信息传递,构成现代化的通信网络,保证工程的顺利 进行。建立健全QES管理体系、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等管理网络,严格按设计图纸、技 术标准和施工验收规范精心组织施工,并在施工全过程中,进行计划管理,编制各种管 理文件,实施关键线路控制,确保按质、安全、优质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2.2 项目组织机构及施工任务划分 项目各单位的主要任务 序号单位名称主要施工任务备注 1项目组 总体协调,管理施工,对工程质量、 HSE、进度等负全面责任,负责对业主、监理、 地方政府等部门的联系工作,负责竣工资料的 收集整理和交工、负责工程决算。 2施工组 负责所有焊缝的无损检测工作,焊工考试 检测。负责出据所有检测数据结果单和检测报 告。 5 3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前,派出先遣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实际察看,建立临时营地,安置设备及通讯 设施,并对所有参加检测的人员进行培训熟悉标准,调校所有仪器。施工前,所有的 仪器、设备、材料、人员全部到位。检验工作在接到业主代表委托通知后12小时内出 据书面结果通知。施工结束后15天内,将所有的竣工资料交付业主。 安排:根据委托,由项目组统一安排,同时根据现场现有工程量和每日、每周及每月 报表和现场工程安装情况以及编制的合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后工程量。合理安 排检测人员进行施工。 组织:根据项目组的统计信息,分析最近人力需求信息,由公司提供合格的检测人员 进场,及时安排进场人员接受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工作。 进场:所有进场施工人员应通过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后,方可进场施工。在检测过程中 应严格执行各项管理要求和项目部的管理规定。 执行:由无损检测项目组按委托要求完成施工任务。检测过程必须按照检测工艺执行, 确保检测工艺执行率100%。特别是安全防护方案必须严格执行。 管理:负责进行检测全过程质量监督,对现场安全和环境工作进行管理。现场施工经 理对现场人员、设备和资源进行动态管理。 检验:定期组织自查工作,由公司职能部门会同项目经理定期组织检查,以监督施工 的正常进行。 确认:检测过程的确认由质量经理确认,检测结果的确认由责任工程师确认,检测资 料的确认由项目组确认。 完成:检测工作完成后,由项目组根据委托发放检测报告。 退场:当通过分析发现该专业检测任务不足时,应及时调整劳动力分配和检测设备的 退场。 6 4 人力及设备需要量计划 4.1 人力资源配备 整个项目投入的总人数为13人,其中 高级检测员1人,中级检测员3人,初级检 测员2人及其他辅助人员。 主要项目人员配置 序号部门名称数量备注 1 项目负责人 1 2 技术总负责人 1 3 UT、RT、MT检验员 6 4 辅助人员示情况而定 主要施工人员表 机构主要管理人员姓名职务、职称备注 肖 鹏所长、教授 项目总负责 张振新项目经理、工程师 孙余侠工程师 技术负责 康爱红副所长、副教授 总部 质量负责高 勇工程师 蔡 俊助工 项目经理 鲁锦伯讲师 张振新工程师 项目管理 陈汉斌实验师 王 伟工程师 技术管理 张 钦研究生 高 勇工程师 施工管理 田 飞研究生 汤正春工程师 质量管理 吴帮伟研究生 现场 安全管理蔡 俊助工 7 4.2 主要设备配备 整个项目投入的设备机具共13台(套),其中携便式X光射线机2台,超声波探伤机 2台,电脑1台、打字复印机1台、暗房洗片设备1套、黑度计1台、观片灯1台、射线报 警仪2套、测厚仪1台。 计划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来源备注 1X射线机XXQ25052台国产本公司 2磁粉机2台国产本公司 3超声波探伤仪SH-600型2台国产本公司 4射线报警仪CT-11只韩国本公司 5观片灯GL-111只国产本公司 6暗房洗片设备1套国产本公司 7黑度计1台国产本公司 8电脑1台国产本公司 9打字复印机1台国产本公司 10测厚仪1台国产本公司 8 5 施工方案 5.1 射线检测 依据:GB/T3323-2005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像和质量分级 射线检测比例:RT10 % 射线透照质量 射线照相等级: AB 级。 5.1.1 要求和程序 1) 检测仪器、设备、性能应可靠,并应经检定合格且应在有效期内。 2)检测程序和结果应正确、完整,并应有相应的责任人员签字认可,检测记录、 报告等必须符合业主或业主代表的有关规定。 5.1.2 射线的防护 1)在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设置安全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警告标志。夜间 应设红灯。 2) 现场检测人员应备有剂量仪或其他剂量测试设备,以测定工作环境的射线照 射量和个人受到的累计剂量。 5.1.3 透照方式 根据苏州吴江跨京杭大运河桥施工图设计说明书的要求和结构特点,选用单 壁单影法。 5.1.4 表面要求 1) 焊缝的表面质量(包括焊缝)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 上的影像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否则应做适当的修理。 2)应检查被检工件特别是管道内如焊条、铁屑等残留物,并进行清除,以免在 底片上造成伪像。 5.1.5 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 1) 定位标记 焊缝透照部位应有中心标记和搭接标记。 2) 识别标记 被检的每段焊缝附近应贴有下列铅制标记,工程管线号,焊缝编号,部位编 号,和透照日期,返修透照部位还应有返修标记R1,R2等。 9 3) 标记位置 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应放在胶片的适当位置,并离焊缝边缘至少5mm,如下 图所示 715 5mm 2 4886 3 F 图中:1. 工程编号、管线号、焊缝编号、部位编号和返修标记 2. 管材厚度。 3. 定位标记。 4. 透照日期。 5. 焊工号。 6. 象质计。 7. 搭接标记。 搭接标记的摆放 单壁单影应放在源一侧。 5.1.6 象质计 1)根据本工程的需要,选用型线型象质计。 2)象质计的放置 象质计放在射源一侧的工件表面上被检焊缝区的一端1/4部位,金属丝应横跨焊缝 并与焊缝方向垂直,细丝置于外侧。在象质计最粗钢丝下放“F”标记。 5.1.7 胶片、增感屏 1)胶片 本方案使用的胶片为AgfaC7 2)增感屏 本方案射线照相应选用铅箔增感屏,前屏0.03mm,后屏0.1mm。 5.1.8 几何条件及布片规定 10 射线源离工件表面距离L1与透照厚度L2,及射源焦点尺寸之间的几何条件配置应 满足B级照相质量的配置要求,分段透照时,每次曝光所检测的焊缝长度内的黑度和象 质指数应满足B级照相质量的要求,且一次透照长度L3在一定的透照方式下需通过计算 求得。 射线探伤分段透明数量:本工程钢箱梁的材质为Q345qc钢全焊透结构,最大厚度 为20mm,一次透照长度定为300mm. L3=2L1tg (横裂检出角取 13.86) L1焦点至工作表面的距离为满足 Ug 值要求 L110dfL22/3 Leff=L3+L L=搭接长度 L=2L2tg 底片上两搭接标记之间的距离就是底片的有效评定长度 透照布置示意图 XX X射线机 工件 胶片 1)在预制场的射线检测 顶,底板焊缝采用架子工装,焦距600mm进行透照; 腹板,横隔板焊缝采用吸盘工装,焦距600mm进行透照。 2)在现场的射线检测 顶,底板焊缝采用架子工装,在钢箱梁内,焦距600mm进行透照; 腹板,横隔板焊缝采用吸盘特殊工装加安全措施,焦距600mm进行透照。 3)射线检测优先透照T字焊缝,剩余RT10 % 焊接接头发现超标缺陷时,除应对接头缺陷进行返修外,还应对该接头施焊的焊 工所焊的其他部位进行双倍扩探。 5.1.9 射线能量的选择 对不同透照厚度的工件,所允许的最高管电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透照厚度() 12141820 FE180KV200KV220KV230KV 11 1) 射线能量的选择取决于透照工件厚度、材料种类,上表为XXQ2505X射线机的 出率。 2)使用该台X射线机时,应根据该台机的曝光曲线取。 5.1.10 无用射线和散射线的屏蔽 为减少散射线的影响,应采用适当的屏蔽方法以限制受检部位的受照面积,在暗 盒背面加一块1mm铅板。 5.1.11 曝光 焦距为600mm,照光量为15mAmin。 当因环境结构原因,焦距小于600mm时,照光时间按与焦距成反比平方计算。 5.1.12 胶片处理 暗室条件必须满足公司和相关单位提出的要求,安全灯的亮度不得使胶片感光。 胶片处理必须按照公司的暗室操作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暗室处理时,显定影药液温 度应控制在18-22范围内为宜。胶片处理时,在显影开始的30秒内不断翻动,保证处 理均匀。 底片显影、定影结束后,水洗时间不少于30分钟,底片干燥前需用脱水剂脱水, 减少水渍造成的伪缺陷。根据实际情况,底片干燥可采用晾干或烘干。 5.1.13 底片质量验收 底片上的象质指数和黑度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底片的识别标记应齐全、清晰。 5.1.14 底片的评定 1) 评片应在专用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室内的光线应暗淡,室内照明不得在底片 表面产生反射。 2) 观片灯的亮度应不小于100000cd/m2,且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 3) 评定按GB/T3323-2005标准进行。初评人员做好底片的评定、记录。复评人 员负责对初评及委托、记录、底片和部位的复核并出据结果通知联络单。 5.1.15 记录与报告 1) 由检测人员负责现场记录; 2) 由II级以上资格人员出具评片报告; 3)由检测责任师审核并由技术负责人签发报告; 12 4) 报告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 委托单位,委托检测工程名称,代号; 被检工件名称或管线号; 被检工件材质、厚度; 透照方法及透照规范; 透照部位及工件示意图,管道管线图; 检测结果,缺陷记录与评定,及检测标准名称; 返修情况; 检测人员、评片人员、复评及审核人员签字及技术资格; 检测日期; 5.2 超声波检测 根据吴江跨京杭大运河桥钢箱梁无损检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 波检测工艺,对钢箱梁顶,底板的纵横向对接焊缝,腹板的纵向对接焊缝,腹板与顶板, 底板间熔透焊缝,横隔板对接焊缝,横隔板与斜腹板角焊缝进行检测。 超声波探伤仪器采用汉威 HS-600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这种设备均为 A 型脉冲反 射式超声波探伤仪, ,此类仪器能产生接收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频率范围为 1 到 10 MHZ 的脉冲,其性能符合 JB/T10061-1999 的相应规定。 5.2.1 耦合剂 选用透声性能好的CMC。 5.2.2 工件表面要求 1)检测面和检测范围的确定原则上应保证检查到工件被检部分的整个体积,对 熔接焊缝应检查到整条焊缝。 2)检测面应经过外观检查合格,所有影响超声检测的锈蚀、飞溅和污物都应予 以清除,其表面精粗度应符合要求。 3)对于焊缝采用单斜探头检测时,探头移动区应不小于100mm, 4)工件耦合补偿,应视工件表面粗糙度、曲率半径以及材质具体情况进行耦合 补偿。 5.2.3 缺陷的测定与记录 当缺陷反射波只有一个交点时,用6dB法(相对灵敏度法)测定缺陷长度;当缺 13 陷反射波起伏变化有多个交点时,则将缺陷两侧反射波极大值之间探头的移动长度定 为指示长度。 对于反射波位于判废线或III区的缺陷,一律作不合格处理,并详细记录其在焊缝 中的位置及指示长度;对于反射波位于定量线或II区的缺陷,应详细记录其在焊缝中的 位置及指示长度,并依据GB11345-89标准进行定级;对于反射波位于I区,指示长度较 长的缺陷,必要时应记录其在焊缝中的位置。 当缺陷波具有裂纹等危害性缺陷波特征者,不论波幅高低均评定为不合格。 1)钢板检测 (1)探头 钢箱梁中腹板板材超声波检测探头采用双晶直探头、单晶直探头片尺寸为 15、20。频率为 5MHz,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其性能应满足 JB/T4730-2005 中相关要求。 (2)试块 选用JB/T4730.3-2005标准中试块。 钢板用标准试块: CB。 (3)扫查方式 探头沿垂直于钢板压延方向,间距不大于100mm的平行现进行检测。 (4)缺陷的测定与记录 缺陷的测定与记录见JB/T4730-2005中4.1.6。 2) 焊缝探伤 (1)探头 钢箱梁焊缝超声波检测探头采用斜直探头、单晶直探头片尺寸为 13*13。频率为 2.5MHz 、5MHz,主声束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其性能应满足 GB11345-89 标准 中相关要求。 2.5P13*13K2 2.5P13*13K2.5 探 头 5P20 14 (2)试块 a. 选用GB11345-89标准中试块。 CSK-ZB; RB-1 b. 在试块上测出探头入射点和K值。 c. 在试块上绘制距离一波幅曲线,在绘制曲线时,应对工件表面声能损失和材质 衰减进行修正并计入曲线,本方案选用补偿4dB。 d. 以绘制的距离一波幅曲线中的评定线作为扫查灵敏度3-16 dB,定量线作为 定量灵敏度3-10 dB。 (3)扫查方式 操作中应采用锯齿形移动方式,并保持15左右的摆动,发现缺陷时,探头采用 前后、左右、转角、环绕运动等四种移动方式进行准确定位、定量。 (4)缺陷的测定与记录见GB11345-1989 3) T型接头检测 (1)探头 (2)试块 选用GB11345-89标准中试块。 CSK-ZB; RB-1 (3)探伤灵敏度 直探头扫查时,利用翼板底波或平底孔试块块调整灵敏度,灵敏度不低于 2 平 底孔;钭探头探伤按平板对接焊缝方法调节,灵敏度不低于评定线。 (4)确定焊缝的位置:在 T 型焊缝外侧探伤时,探伤前要在翼板外侧测定并标出 腹板线及焊缝的位置。 T 型接头直探头距离波幅曲线的灵敏度 评定线定量线判废线 2mm 平底孔3mm 平底孔4mm 平底孔 2.5P13*13K2 2.5P13*13K2.5 探 头 5P20 15 (5)探伤面与探测方式 翼板面(位置 1)斜探头单面双侧直射法探伤,并辅以(位置 3)直探头或双晶直 探头垂直探伤法。 腹板面(位置 2)两种 K 值斜探头单面单侧一次反射法探伤或一种值斜探头双K 面单侧探伤,同时在(位置 3)辅以直探头或双晶直探头垂直法。 斜探头在翼板上作单面双侧扫查时,探头移动区P1应满足: P1K(T+)+t 式中:K-斜探头 K 值; T-翼板厚度,mm; -焊缝宽度,mm; t-腹板厚度,mm。 斜探头在腹板两面作单侧扫查时,探头移动区P2应满足: P22TK+ 直探头与双晶下探头在翼板面扫查时,探头移动区为焊缝轮廓线之间的区域。 (6)扫查方式 斜探头垂直于焊缝位置作锯齿型扫查,每次移动间距不大于晶片直径。 采用直探头或双晶直探头在翼板面探伤时探伤面对应焊缝轮廓线区域内作锯齿扫 查。 为了探测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横向裂纹,还应进行平行或斜平行焊缝扫查。 在选择检测面和探头应考虑到检测各类缺陷的可能性,并使声束尽可能垂直于该 焊缝的主要缺陷。 根据焊接接头的结构特点,采用如下检测方式:用直探头在顶(底)板或翼板外 16 侧沿焊缝方向探测,用斜探头在腹板一侧用直射法和一次反射法进行探测。 板材厚度12mm16mm20mm 探头K值2.522 5.2.4 记录、报告及验收标记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委托单位,报告编号 2)工程名称,工件名称、编号,或管线名称、编号,工件材质、规格、热处理 状态 3) 探伤仪、探头、试块和检测灵敏度 4) 超声检测区域应在草图上予以注明 5)缺陷的类型、尺寸、位置和分布 6)检测结果、缺陷等级评定及检测标准名称 7) 检测人员和责任师签字及技术资格 8) 检测日期 9)验收标记应符合委托方之规定 5.3 磁粉检测 5.3.1 范围 1)适用于湿磁粉检测方法 2)钢箱梁锚梁与腹板,横隔板与直腹板间,腹板与顶(底)板间,U肋与顶(底) 板角焊缝,U肋嵌补段对接焊缝。 5.3.2 设备 1) 磁粉探伤设备必须符合 JB/T8290 的规定 2) 磁粉探伤机的提升力必须符合要求 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 45 N 的提升力;直流电磁轭至少应 有 177N 的提升力;交叉磁轭至少应有 118N 的提升力(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 0.5mm) 。 3)为保证磁粉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备有下列辅助设备 磁场强度计; 磁场指示器; A 型、C 型标准试块; 17 2-10 倍放大镜。 5.3.3 磁粉及磁悬液 1) 磁粉应具有高导磁率、低矫顽力和低剩磁 ,并应与被检工件表面颜色有较 高的对比度。 2) 磁粉粒度和性能的其他要求应符合 JB/T6063 的规定。 3) 磁悬液的浓度为 10-25g/L 5.3.4 磁化方法 限于设备条件,用旋转磁场对对接焊缝进行检测;磁轭对角焊缝进行检测缺陷。 5.3.5 磁化工艺 1) 一般情况下采用连续法检测,通电时间为 1-3s。 2)用脉冲电流,通电时间不少于 0.01s,且至少反复磁化三次。 5.3.6 电流的选择 对于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宜选用交流电。 5.3.7 工件表面准备 1) 被检工件表面粗糙度 Ra 不大于 12.5m。 2) 被检工件表面不得有油脂、铁锈、氧化皮或其他粘附磁粉的物质。 3) 被检工件的空隙在检测后难于清除磁粉时,则应在检测前用无害物质堵塞。 5.3.8 磁化规范 1)限于我公司的设备条件,磁化电流应根据灵敏度试片或提升力检验来确定。 2) 磁轭的磁极间距应控制在 75-200mm 之间,检测的有效区域为两极连线两侧 各 50mm 的范围内,磁化区域每次应有不少于 15mm 的重叠。 5.3.9 磁痕的评定与记录 1) 除能确认磁痕是工件材料局部磁性不均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之外,其他一切磁 痕显示均作为缺陷磁痕处理。 2) 所有磁痕的尺寸,数量和产生部位均应记录,并图示。 3) 磁痕的定量及质量等级评定应依据 JB/T6061-92 标准及验收标准。 4) 其他结构件的评定标准应与委托方商定。 5.3.10 记录与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委托单位 被检工件名称、编号 2) 被检工件名称、编号、材质、规格、坡口型式、焊接方法、热处理状态及表 18 面状态。检测装置的名称、型号 3) 被探伤部位的表面应进行清理,表面的不规则程度不应妨碍对底片的辨认。 4) 磁粉种类及磁悬液浓度 5) 施加磁粉的方法 6) 磁化方法及磁化规范 7) 检测灵敏度校验及试片名称 8) 缺陷记录及工件草图 9) 检测标准、检测结果及缺陷等级评定 10)检测人员和责任师签字及其技术资格 11)检测日期 5.4 涂层测厚 5.4.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钢箱梁超声波测厚仪对金属设备,金属结构件的涂层厚度进行测定 的操作。 5.4.2 准备工作 1)被测设备应具备测厚条件,如需进入内部测厚的应达到安全标准后才能进入。 2)测厚部位的表面应进行清理,显示清洁。 3)进入设备内部,外面应有专人监护。 5.4.3 测厚操作 1)装好电池,根据被测设备材质选择好测厚声速,安装好探头,使测厚仪处于工 作状态。 2)根据甲方或第三方要求的部位进行测厚,并用标块进行校验。 3)耦合剂选用透声性能好的甘油。 4)测厚完毕,应取出电池,拔下探头,擦试干净。 5.4.4 记录与报告 1) 应及时记录所测部位实测厚度,并应用座标标出各测点位置。 2) II 级人员及时出具测厚报告,报告应能准确反映测厚点的位置和厚度大小, 测厚报告应经检测责任师审核,由技术负责人签发。 19 5.5相关性文件 5.5.1 射线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1)探伤前的准备 a. 射线探伤人员应了解所检设备的情况。 b. 被检设备应具探伤条件。 2)射线探伤操作 a. 胶片及增感屏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b.探伤部位的确定,应符合甲方或第三方的要求。 c. 透照方式应根据被检测设备的具体情况而确定。 d. 透照布置,象质计,定位标记,识别标记应摆放齐全,位置准确,并在透照中 心进行标识和记录。 f. 必须在透照场地周围设置围栏和警戒标记,防止在透照时无关人员误入。 g. 在通电前,应对电源进行校对,射线机操作箱应接上可靠的接地线,按规定进 行训机,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h. 在人员全部撤出安全区后,操作人员方可操作高压系统进行透照,透照结束五 分钟后方能切断仪器电源,以确保阳极得到充分冷却。 3)底片的暗室处理 a. 在胶片处理前,应认真检查暗室的电源是否安全可靠,暗室是否漏光,安全灯 是否符合要求,各种药液应按工作程序摆放好,药液无明显老化现象。 b. 显影,定影液的配方应与胶片相匹配,药液的温度应控制在202范围内,显 影时间应视药液新旧程度适当增减,显影时应注意胶片的翻动,以保证显影充分。 c. 显影结束后,将胶片移至停显液中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进行定影,定影时间不 得少于15分钟。 d. 定影结束后进行水洗,水洗时间为20-30分钟。 e. 底片的烘干,也可夹持在室内进行自然晾干。 4) 底片的评定 a. 底片评定前应检查底片象质和黑度值,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若不符合应在 原透照部位重新透照,否则不予评定。 20 b. 底片的初复评应由项目组具有射线II级资格的人员负责,由检测责任师负责审 核。 5) 记录和报告 a. 评片人员应认真做好评片记录,评片记录应完整,对缺陷的评定应做到定位、 定性、定量、定级。 b. 探伤报告由II级人员出具,经检测责任师审核后,由技术负责人签发,探伤报 告应附有探伤布片图,其部位编号应与底片编号一致。 c. 存档的探伤报告与评片记录,应及时交管理部进行归档,底片视合同要求交甲 方或第三方归档。 5.5.2超声波探伤安全操作规程 1) 准备工作 a. 被检焊口 b. 探伤人员应了解被检设备情况; c. 根据业主代表要求确定探伤部位,探伤部位的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打磨平整。 2) 仪器和试块 a. 探伤使用的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b. 应配备CSK-ZB和BR-1试块。 c. 根据被探工件厚度选择探头,测试仪器探头的综合性能。 d. 检测焊缝质量时,应根据被探工件厚度绘制距离一波幅曲线,并应计入耦合补 偿。 e. 调节仪器的检测灵敏度,调节结束后锁定。 3) 耦合剂 根据被探工件的表面状况和对下道工序的影响,选用化学浆糊。 4) 探伤操作 a.超声波探伤需由具有超声波II级或II级以上资格的人员担任。 b.探测前,应对仪器进行调整校正,确定起始灵敏度。 c.在探头移动区涂上耦合剂,按GB11345-1989标准要求进行探测。 d.在发现缺陷信号的部位划上记号,记录下缺陷当量,缺陷深度和指示长度,并 尽可能根据动态波型判定缺陷的性质。对难以判别的可疑讯号,应更换不同角度的探 头复探,或增加其他探伤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21 5) 记录和报告 a. 对超声波探伤发现的缺陷应详细记录。 b. 应由II级探伤人员整理记录和出具报告,报告内容应完整,结论正确,并附有 探伤部位示意图。探伤报告经检测责任师审核,由技术负责人签发。 c. 存档的探伤报告和探伤记录,及时交管理部存档。 5.6 记录(见附录) 5.6.1 焊缝RT专用工艺卡 5.6.2 焊缝UT专用工艺卡 5.6.3 焊缝MT专用工艺卡 5.6.4 射线探伤原始记录 5.6.5 超声波探伤原始记录 5.6.6 磁粉探伤原始记录 5.7工程竣工验收 当全部工程基本完工并圆满通过合同规定的所有竣工检验时,承包商可将竣工报 告上报监理和业主,对业主组织的预验收提出的施工问题,要在业主、监理规定的期 限内整改完毕。整改完毕后再次提出交工申请,业主或监理再次组织检查验收,确认 遗留问题。 验收后,业主或监理应检查承包商的交工资料,对承包商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工 程质量进行确认,全部合格后达到交工条件。 交工资料由业主或监理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交工资料交接手续。 22 6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承诺: 跨京杭大运河桥钢箱梁无损检测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活动符合业主及合同指定的 要求。 实行质量责任制,项目负责人是工程无损检测项目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将严格遵守合同工期,科学配置人力、物质资源,合理优化工程成本。 将不断追求高品质以适应业主的需要。 将应用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将业主和项目的质量要求转化为亚飞公司的具体行动 并具体应用到钢箱梁工程无损检测项目建设中来。 6.1 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组的质量保证体系关注业主的需求和期望,注重质量预防而不是事后把关, 亚飞公司将通过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方法,使施工全过程持续受控。 本项目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由项目质量手册、项目质量计划以及相应的质量控 制程序构成。 项目质量体系文件主要包括:项目质量手册、项目质量计划、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证实文件。 6.1.1 质量方针 按照规范施工,创造精品工程,坚持持续改进,力求顾客满意。 6.1.2 质量目标 1)超声波,磁粉检出率99%以上。 2)射线照相评片准确率100%。 3)底片合格率达98%。 6.1.3 质量控制机构 本项目的质量控制机构设三级质量控制层,项目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构成 了自上而下的典型的金字塔型质量控制网络。 6.1.4 质量责任 1)项目负责人职责 (1)负责项目工程质量方针、质量程序的批准和发布。 23 (2)负责与上级主管部门和业主之间的协调工作。 (3)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运作。 (4)指导质量体系管理评审工作,推动质量体系的运转。 (5)对工程重大质量事宜进行决策。 2)项目技术负责人 (1)协助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2)监督各职能部门的贯彻、实施情况。 (3)监督各施工队的施工活动。 (4)重大的质量事宜向项目经理汇报。 3)项目质检员职责 (1)具体负责项目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2)编制、维护、升版项目质量管理文件。 (3)制定工程质量检验计划,组织实施检查、评定工作。 (4)做好日常质量体系运行的推动和监视工作。 (5)开展项目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 (6)实施质量检查、审核、评比、奖罚工作。 (7)参加分包方的资质审查和合同评审工作,做好分供方的评定工作。 (8)审查质量改进活动方案。 (9)参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审查。 6.1.5 质量检测及控制程序 将以系统的方式,借助文件化的质量控制程序,来贯彻项目质量要求并实施现场 质量控制。 系统方式是指通过质量审核和质量监督形式,验证现场质量控制活动。 通过质量预防、定期检查和持续的质量改进活动,使不一致性减到最小,并使现 场所有操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具体的项目质量要求。 6.1.6 项目质量体系要素 项目质量体系要素职能分配表及项目质量体系要素严格按照公司的质保手册执行。 24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 项目质量控制 制定质量保证控制措 施 审批质量改进方案 检测队 协调现场质量控制活 动 负责质量改进 检测人员 项目信息反馈 项目决策 下达指令 项目质量信息反馈 审 批 特 殊 事 项 请 示 经 理 检测组质量信息反馈 实 施 现 场 信 息 反 馈 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25 6.2 无损检测过程控制图 6.2.1 RT检测过程控制程序图 检测任务委托受理/项目部 与 顾 客 沟 通 检测技术要求 项 目 部 确 认 现场检测条件 检测部位状况 存档文件资料 编制检测方案、专用工艺(工艺卡) 编制 RTII 级 审核:RT 检测责任师(RTIII) 检测 作业 准备 检测部位条件控制/项目负责人 检测人员条件控制/项目负责人 仪器试块器材控制/RTII 级人员 安全设施条件控制/项目负责人 工艺技术交底控制/检测责任师 检测 作业 实施 作业工艺纪律控制/检测责任师 作业过程记录控制/RTII 级人员 检测部位标识控制/RTII 级人员 安全作业实施控制/RTII 级人员 底片 评定 底片象质控制/RTII 级评片人 缺陷记录控制/RTII 级评片人 复评记录控制/RTII 级复评人 编制检测报告/RTII 级人员 检测报告审核/检测责任师 检测报告签发/技术负责人 检测报告印章/管理部存档/档案室用户 RT 责任 师分析 原因, 制定纠 正措施 26 6.2.2 UT 检测过程控制程序图 检测任务委托受理/项目部 与 顾 客 沟 通 检测技术要求 项 目 部 确 认 现场检测条件 检测部位状况 存档文件资料 编制检测方案、专用工艺(工艺卡) 编制 UTII 级 审核:UT 检测责任师(UTIII) 检测 作业 准备 检测部位条件控制/项目负责人 检测人员条件控制/项目负责人 仪器试块器材控制/RTII 级人员 安全设施条件控制/项目负责人 工艺技术交底控制/检测责任师 检测 作业 实施 作业工艺纪律控制/检测责任师 作业过程记录控制 /UTII级人员 检测部位标识控制 /UTII级人员 安全作业实施控制 /UTII级人员 UT 检测 评定 图像分析控制/UTII 级操作人 缺陷记录控制/UTII 级操作人 数据验证控制/UTII 级复验人 编制检测报告/UTII 级人员 检测报告审核/检测责任师 检测报告签发/技术负责人 检测报告印章/管理部存档/档案室用户 UT 责任 师分析 原因, 制定纠 正措施 27 6.2.3 MT 检测过程控制程序图 检测任务委托受理/项目部 与 顾 客 沟 通 检测技术要求 项 目 部 确 认 现场检测条件 检测部位状况 存档文件资料 编制检测方案、专用工艺(工艺卡) 编制 MTII 级 审核:MT 检测责任师(MTIII) 检测 作业 准备 检测部位条件控制/项目负责人 检测人员条件控制/项目负责人 仪器试块器材控制/MTII 级人员 安全设施条件控制/项目负责人 工艺技术交底控制/检测责任师 检测 作业 实施 作业工艺纪律控制/检测责任师 作业过程记录控制 /MTII级人员 检测部位标识控制 /MTII级人员 安全作业实施控制 /MTII级人员 MT 检测 评定 迹痕分析控制/MTII 级操作人 缺陷记录控制/MTII 级操作人 判定结果控制/MTII 级复验人 编制检测报告/MTII 级人员 检测报告审核/检测责任师 检测报告签发/技术负责人 检测报告印章/管理部存档/档案室用户 MT 责任 师分析 原因,制 定纠正 措施 28 6.3 质量监督与检查 6.3.1 质量体系 (1) 体系将覆盖组织内部所有具有质量职能的部门和人员; (2) 体系将阐明用于跨京杭大运河桥钢箱梁项目的体系文件的编制、控制、发布 的具体要求; (3) 体系将提供有效的质量监督与检查方法和具体的应用手段,以确保联合体提供 的服务和产品满足业主指定的要求。 6.3.2 无损检测的委托 1) 探伤对根据检验员开出的“无损检测委托单”安排无损检测工作。 2) 对“无损检测委托单”和待检测工作的要求。 (1)射线检测 “无损检测委托单”上应有工程编号、工程名称和材质、焊接方法、坡口型式和尺 寸、焊口编号、焊缝长度、检测比例、焊工钢印号,以及验收标准、检测示意图。 工件应经外观检查合格,焊口上应有工程编号、区段编号、焊工钢印、材料标记 等。 (2)超声检测 “无损检测委托单”上应有工程编号、区段编号、工程名称、材质、焊接方法、坡 口型式和尺寸、热处理状态和验收标准等。 工件表面已打磨清理或加工,表面粗糙符合要求,经外观检查合格。 (3) 磁粉检测 “无损检测委托单”应有工程编号、工程名称、材质和验收标准等。 工件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6.3.3 探伤项目部工作程序 1) 探伤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资格等级证书后,才能担任相应的检测工作,无资格 证书者只能做辅助工作,不得独立进行检测操作。 2) 探伤工作任务由项目组长按委托单负责安排。对违反操作规程,不问质量,工 作马虎而造成探伤漏检、错检、误检的,必须按规定重新操作,执行公司的奖罚制度, 并对其记录在册,作为考核工作的依据。 3) 检测前,应对被检测部位进行检查,发现外观质量不符合检测要求时,应拒绝 29 检测,退回上道工序处理。 4) 检测时,探伤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探伤工艺。探伤工艺必须具备相应的级资 格者才能编制,探伤质量负责人审核方为有效。如探伤工艺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不 足之处,探伤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更改,必须请示编制及审核人员修正后,操作人员才 能执行。 5) 操作人员在探伤过程中必须认真、严肃地填写探伤记录并在示例图上标注焊缝 实际探伤编号,同时为保证探伤的可靠性,可追踪性,探伤操作人员必须按探伤工艺 要求在工件上做好标记。以上要求由探伤操作的项目组长进行监督,质量负责人任意 抽查监督。 6) 探伤工作完成后,必须立即整理资料,复核、签发程序报告,报告三份、一份 留底,一份送检验员,另一份报监理。 7) 加强探伤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平时将设备的保养工作落实到专人负责。当探 伤工作完成后,仪器操作者要保持仪器清洁、完好、摆放整齐。 8) 为了工作人员及人身安全,非本组人员不得擅自进入透照区域。 9) 项目组卫生工作每日有专人负责,下班时检查电、水、门窗是否关好,做好防 火、防盗工作。 6.3.4 作业人员 1)严格执行HSE规章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2)上岗时必须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岗位HSE防护装置及设施的维护、保养, 保证齐全、完好、灵敏、有效。 3)熟练掌握岗位HSE操作技能和故障排除方法,按规定进行自检,及时发现并排 除事故隐患,自己不能排除的应立即向上级如实汇报。 4)积极参加各项HSE活动,生产中各岗位间要协同配合,共同搞好HSE工作。 6.3.5 高空作业安全措施 1) 离地面2m以上的作业为高空作业。工作点下方有坑、井、河、转动机械或其 它危险物,有坠落可能的作业,都视为高空作业。 2) 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要定期检查身体,患高空作业禁忌症的人员,不得从事 登高作业。 3) 高空作业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合格的脚手架、吊架、吊篮、靠梯、栏杆。 4) 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拴在施工人员上方牢固的物体上,不准拴 30 在有尖棱角或易滑脱的部位。 5) 高空作业的梯子必须牢固,踏步间距不得大于400mm。挂梯的挂钩回弯部分不 得小于100mm。人字梯应有坚固的铰链和限制跨度的拉链。 6) 高空作业人员使用的工具必须放入工具袋内,不准上下投掷。施工用料和割断 的边角料应有防止坠落伤人的措施。 6.4岗位职责 6.4.1 项目负责人 1)全面负责组织工程的检测和管理,对检测工程的质量、进度和HSE负领导责任。 2)组织编制项目检测计划,确保按期完工。 3)组织对全体检测人员进行质量及HSE培训。 4)组织制定项目经济责任制及其他制度,并确保实施。 5)组织人员、设备,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调整检测计划,解决检测中的重大问题。 6)组织协调与业主、监理、地方及其它施工单位的关系。 7) 参与检测项目重大问题的讨论与决策。 8) 组织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6.4.2 项目技术负责人 1) 严格贯彻和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组织、指导有关人员开展无损检测质量 控制系统的工作。 2) 熟悉有关法规、标准,具有对无损检测的质量工作进行控制和无损检测人员资 格等方面的组织管理的能力。 3) 对无损检测质量负全责。 4) 监督检测无损检测系统的质量控制工作。 5) 组织实施无损检测工艺规程、工艺等技术文件。 6) 严格按照无损检测工艺、规程、规范、标准组织工作,保证无损检测率。 7) 深入现场全面了解现场管道的无损检测质量情况,商讨无损检测重大技术问题 的解决方法。及时与业主或监理沟通、汇报。 8) 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提出仪器设备维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9) 检查工作岗位的安全,并负责安全技术教育,安排好放射性人员的检测工作。 31 10) 负责无损检测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无损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 11) 复核无损检测报告,负责射线底片档、案的管理工作。 12) 检查无损检测前的技术准备,焊缝外观处理情况,对未达到表面质量要求的 焊缝有权制止无损检测。 附录附录 32 射线检测工艺卡射线检测工艺卡 工艺卡编号: /GYRT 设备名称设备类别类图 号 设备编号材料牌号规 格 mm 检测标准照相质量等级焊接方法 检测设备型号焦点尺寸 mm检测时机 胶片牌号胶片规格增感屏(Pb) 前 mm 后 mm 像质计型号冲洗方式自动手工底片黑度 显影液配方显影时间 min 显影温度 焊缝编号 焊缝长度 mm 检测比例% 合格级别(级) 透照厚度 应识别丝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