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灭火系统检验规程.doc_第1页
气体灭火系统检验规程.doc_第2页
气体灭火系统检验规程.doc_第3页
气体灭火系统检验规程.doc_第4页
气体灭火系统检验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 21/T1207-2000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21/T1207-2000气体灭火系统检验规程1 总则1.1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安装质量,规范建筑工程气体灭火系统质量检验评定行为,消防监督机构实施验收和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参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本规程。1.2 本规程规定了建筑工程气体灭火系统检验的一般规定、检验项目及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检验规则。1.3 本规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和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的质量检验评定。其他气体灭火系统的检验可参照本规程或厂家提供的企业标准执行。本规程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气体灭火系统的检验评定。1.4 本规程检验项目的分类是根据被检项目在整个气体灭火系统中,对系统运行的起作用的重要程度确定的。 A类项(关键项):系指直接关系到气体灭火系统运行功能和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项目。B类项(主要项):系指对气体灭火系统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可能间接影响气体灭火系统功能的项目。C类项(一般项):系指对气体灭火系统工程质量有轻微影响,消防规范、标准中规定需要检验的项目。1.5 本规程规定的“应符合设计要求”中的“设计要求”,系指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或规范无明确规定但经消防监督机构审核批准的设计要求。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12-25批准 2001-03-01实施2 一般规定2.1 在施工单位对气体灭火系统调试检验合格后,建设单位方可提出竣工验收检验申请。2.2 检验前,申请检验单位必须提供下列文件资料:a)检验申请;b)设计图样、设计变更单及竣工图;c)建筑工程设计消防监督审核意见书;d)地下及隐蔽工程记录;e)系统调试报告;f)系统主要设备、材料的检验报告及有关资料。2.3 检验过程中,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检验单位有权中止检验。a)系统功能不全,不能联动。b)系统主要设备、零部件损坏,建设(施工)单位不能及时提供合格设备、零部件。3 检验项目及分类建筑工程气体灭火系统的检验项目及分类见表1。表 1项 目 编 号检 验 项 目类 别3.1系统组件3.1.1灭火剂贮存容器3.1.1.1检验报告及合格证A3.1.1.2外观、标志C3.1.1.3规格尺寸C3.1.1.4色标C3.1.1.5灭火剂充装量和充装压力a)充装量B表1(续)项 目 编 号检 验 项 目类 别b)充装压力Bc)同一防护区B3.1.1.6称重检漏装置B3.1.1.7安全泄压装置A3.1.1.8安装a)位置Bb)间距Cc)压力表朝向Cd)固定方式C3.1.1.9备用贮存容器A3.1.2容器阀3.1.2.1检验报告及合格证A3.1.2.2外观、标志C3.1.2.3手动操作装置B3.1.3选择阀3.1.3.1检验报告及合格证A3.1.3.2外观、标志C3.1.3.3手动操作装置B3.1.3.4安装a)位置Cb)连接方式C3.1.4单向阀3.1.4.1检验报告及合格证A3.1.4.2外观、标志C3.1.4.3安装B表1(续)项 目 编 号检 验 项 目类 别3.1.5连接管3.1.5.1检验报告及合格证A3.1.5.2外观C3.1.5.3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B3.1.6集流管3.1.6.1检验报告及合格证A3.1.6.2外观、色标C3.1.6.3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B3.1.6.4泄压装置B3.1.6.5安装C3.1.7驱动装置安装3.1.7.1电磁驱动装置C3.1.7.2拉索式手动驱动装置C3.1.7.3机械驱动装置C3.1.7.4气体驱动装置a)规格尺寸Cb)固定方式Cc)标志Bd)管道安装Ce)气密性试验B3.1.8喷嘴3.1.8.1检验报告及合格证A3.1.8.2外观、标志C3.1.8.3防护罩C3.1.8.4安装表1(续)项 目 编 号检 验 项 目类 别a)间距Cb)位置Cc)方式Cd)密封C3.2灭火剂输送管道3.2.1管子及管件3.2.1.1检验报告及合格证B3.2.1.2外观、标志C3.1.2.3色标C3.2.2管道安装3.2.2.1连接方式C3.2.2.2泄压装置B3.2.2.3压力讯号装置B3.2.2.4管道坡度、坡向C3.2.2.5管道穿越墙壁、楼板C3.2.2.6管道穿越变形缝C3.2.2.7管道支、吊架安装a)最大间距Cb)末端固定Cc)防晃支架C3.2.2.8分流出口安装C3.2.2.9管道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a)水压试验Bb)气压强度试验Bc)气密性试验B表1(续)项 目 编 号检 验 项 目类 别3.2.2.10管道的吹扫B3.2.2.11防静电接地B3.3防护区与贮瓶间3.3.1防护区3.3.1.1疏散通道、出口B3.3.1.2应急照明、疏散指示B3.3.1.3声光警报、防护标志B3.3.1.4机械排风B3.3.1.5空气或氧气呼吸器C3.3.2贮瓶间3.3.2.1设置C3.3.2.2疏散出口C3.3.2.3温度、湿度B3.3.2.4应急照明C3.3.2.5机械排风C3.4系统控制功能3.4.1控制盘3.4.1.1电源A3.4.1.2报警功能a)接收、发出火警信号Ab)故障报警A3.4.1.3控制功能a)自动、手动启动Ab)延时启动Ac)紧急阻断A表1(完)项 目 编 号检 验 项 目类 别d)反馈信号显示Ae)控制外部设备触点A3.4.2系统联动功能3.4.2.1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联动试验A3.4.2.2控制室过程启动试验A3.4.2.3防护区外紧急按钮启动试验A3.4.2.4紧急阻断试验A4 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4.1 系统组件4.1.1 灭火剂贮存容器4.1.1.1 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技术要求:贮存灭火剂的容器应是经国家消防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并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等有关资料。4.1.1.2 外观、标志技术要求:灭火剂贮存容器应无明显碰撞变形,表面无锈蚀,保护涂层完好。灭火剂贮存容器应设耐久性铭牌,标明灭火剂名称、容器皮重、总重、容积、充装量、充装压力、充装日期及贮存容器出厂编号。检验方法:目测4.1.1.3 规格尺寸技术要求:同一防护区灭火剂贮存容器的规格、尺寸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20mm。检验方法:用通用量具测量。4.1.1.4 色标技术要求:灭火剂贮存容器外表面应喷涂红色油漆。其下面应用其它颜色标明灭火剂名称和贮存容器所对应的防护区的编号等。检验方法:目测4.1.1.5 灭火剂充装量和充装压力a)充装量技术要求:灭火剂的充装量不应小于设计充装量,且不得超过设计充装量的1.5%。b)充装压力技术要求:卤代烷灭火剂贮存容器内的实际压力不应低于相应温度下的贮存压力,且不应超过该贮存压力的5%。c)同一防护区技术要求:同一防护区贮存容器内灭火剂充装量和充装压力均应相等。检验方法:查看有关设计资料及贮存容器充装记录。抽样称重贮存容器的重量并作记录,计算贮存容器的灭火剂充装量和充装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验器具:荷重测量仪。4.1.1.6 称重检漏装置技术要求:灭火剂贮存装置应设称重检漏装置。称重装置应有泄漏上限报警功能,当灭火剂泄漏量达到质量损失5%或压力损失10%时,应能可靠报警。检验方法:目测4.1.1.7 安全泄压装置技术要求:在灭火剂贮存容器上或容器阀上,应设安全泄压装置和压力表。检验方法:目测4.1.1.8 安装a)位置技术要求:贮存灭火剂的容器布置在不易受机械、化学损伤的场所内;管网灭火系统的贮存装置宜设在靠近防护区的专用贮瓶间内,其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有直接通往室外或疏散走道的出口;设在地下室的贮存容器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通向室外。检验方法:目测b)间距技术要求:贮存容器的布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操作面距墙面或相对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检验方法:目测并用通用量具测量。c)压力表朝向技术要求:同一防护区内贮存容器上的压力表安装方向和高度应一致,其压力表正面应朝向操作面。检验方法:目测d)固定方式技术要求:贮存容器必须固定在支、框架上。支、框架应牢固可靠,施放灭火剂时不得产生晃动,且作防腐处理。检验方法:目测并手试。4.1.1.9 备用贮存容器技术要求:备用灭火剂贮存容器的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备用贮存容器与主贮存容器,应联接于同一集流管上,并应设置自动切换装置。检验方法:查看有关设计资料,并用氮气或二氧化碳贮存容器作切换试验。4.1.2 容器阀4.1.2.1 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技术要求:容器阀应是经国家消防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并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等有关资料。4.1.2.2 外观、标志技术要求:容器阀外表面无碰撞变形和其他机械损伤。在容器阀明显部位应设置永久性标志,标明生产单位或商标、型号规格、公称工作压力等。检验方法:目测4.1.2.3 手动操作装置技术要求:手动操作处应设耐久性标志,标明对应防护区的名称。手动操作装置应有加铅封的安全销或防护罩。检验方法:目测4.1.3 选择阀4.1.3.1 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技术要求:选择阀应是经国家消防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且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等有关资料。4.1.3.2 外观、标志技术要求:选择阀外表面应无加工缺陷,无碰撞损伤。在选择阀明显部位应设置永久性标志,标明生产单位或商标、型号规格、公称工作压力、介质流动方向及防护区名称或编号。并将铭牌固定在操作手柄附近。检验方法:目测4.1.3.3 手动操作装置技术要求:手动操作处应设耐久性标志,标明对应防护区的名称。手动操作装置应有加铅封的安全销或防护罩。检验方法:目测4.1.3.4 安装a)位置技术要求:选择阀的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其安装高度应便于手动操作,不宜超过1.7m。当选择阀安装高度超过1.7m 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检验方法:目测,并用通用量具测量其高度。b)连接方式技术要求: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在与管网连接处宜采用活接头。检验方法:目测4.1.4 单向阀4.1.4.1 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技术要求:单向阀应是经国家消防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且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报告及产品合格证等有关资料。4.1.4.2 外观、标志技术要求:单向阀外表面应无加工缺陷,无碰撞损伤。在单向阀明显部位应设置永久性标志,标明有生产单位或商标、公称工作压力、介质流动方向等。检验方法:目测。4.1.4.3 安装技术要求:液体单向阀与集流管及主管道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其螺纹接头密封材料宜采用聚四氟乙烯带或密封膏,密封材料不得进入管内。液体单向阀的安装方向应与灭火剂流动方向一致。检验方法:目测并手试。4.1.5 连接管(高压软管)4.1.5.1 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技术要求:连接管应是经国家法定检测中心检验合格的产品,且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报告、合格证等有关资料。4.1.5.2 外观技术要求:连接管外表面应无变形、裂纹及老化。检验方法:目测4.1.5.3 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技术要求:气体灭火系统安装前,应对每根连接管都要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水压试验的压力应为组件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气密性试验的压力应为系统组件的设计工作压力。检验方法:查看水压试验记录和气密性试验记录。4.1.6 集流管4.1.6.1 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技术要求:集流管应是经国家法定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且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报告、合格证等有关资料。4.1.6.2 外观、色标技术要求:集流管应采用焊接方式制造,焊接处应平整、光滑,焊接后内外应进行镀锌处理。集流管表面应涂红色油漆。检验方法:目测4.1.6.3 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技术要求: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在系统安装前应逐根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水压强度试验压力为系统组件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气压严密性试验的压力为系统组件的设计工作压力。非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其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可与管网一起进行。检验方法:查看施工单位提供的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记录。4.1.6.4 泄压装置技术要求:组合分配系统的集流管上应安装泄压装置,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检验方法:目测4.1.6.5 安装技术要求:集流管应固定在支、框架上。支框架应牢固可靠,且应做防腐处理。检验方法:目测并手试。4.1.7 驱动装置安装4.1.7.1 电磁驱动装置技术要求:电磁驱动器的电气边线应穿金属软管,并沿固定灭火剂贮存容器的支、框架或墙面固定。检验方法:目测7.1.7.2 拉索式手动驱动装置技术要求:拉索除必须外露部分外,应采用内外经防腐处理的钢管防护;拉索转弯处采用专用导向滑轮;拉索末端拉手设在专用保护盒内;拉索套管和保护盒必须固定可靠。检验方法:目测并手试。4.1.7.3 机械驱动装置技术要求:以物体策略为驱动力的机械驱动装置,安装时应保证重物在下落行程中无阻挡,其行程应超过阀开启所需行程的25mm。检验方法:目测,并用通用量具测量。7.1.7.4 气体驱动装置a)规格尺寸技术要求:气体驱动装置的驱动气瓶的规格尺寸应一致,其高度差不宜超过10mm。b)固定方式技术要求:驱动气瓶应固定在支、框架或箱体上,且牢固可靠,其支、框架或箱体应作防腐处理。c)标志技术要求:驱动气瓶正面应标明驱动介质名称和对应防护区名称的编号。检验方法:目测并手试。d)管道安装技术要求:气体驱动装置的管道布置应横平竖直。平行管道或交叉管道之间的间距应大于10mm。细的管路应沿设备主体、房屋及主管道布置。管道应采用支架固定。管道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0.6m;平行管道宜采用管夹固定,管夹的间距不宜大于0.6m,转弯处应增设一个管夹。检验方法:目测并用通用量具测量。e)气密性试验技术要求:气体驱动装置的管道安装后应进行气压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不低于驱动气体的贮存压力。4.1.8 喷嘴4.1.8.1 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技术要求:喷嘴应是经国家消防检验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且有出厂合格证。检验方法:查看检验报告及产品合作证等有关资料。4.1.8.2 外观、标志技术要求:喷嘴外表面应无加工缺陷,无碰撞损伤,喷嘴孔口无堵塞。在喷嘴明显部位应设有永久性标志,标明生产单位或商标,喷嘴型号、规格等。检验方法:目测4.1.8.3 防护罩技术要求:设置在有粉尘的防护区内的喷嘴,应增设防尘罩。防尘罩在喷嘴喷射时应自行脱落,不能影响喷嘴正常喷射,不得对人员造成伤害。检验方法:目测4.1.8.4 安装a)间距技术要求:喷嘴的安装间距一般不宜大于6m,距墙面的距离不宜小于喷嘴间间距的1/3,且不大于2/3。检验方法:用通用量具测量。b)位置技术要求:喷嘴安装时应逐个核对其型号规格,应使其位置和喷孔方向与设计要求相一致。单个喷嘴水平安装位置允许偏差为100mm,标高允许偏差为50mm,喷孔轴线允许偏差为5。检验方法:目测,并用通用量具测量。c)方式技术要求:安装在吊顶下不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连接管管端螺纹不应露出吊顶;安装中吊顶下的带装饰罩的喷嘴,其装饰罩应紧贴吊顶。检验方法:目测d)密封技术要求:喷嘴与连接管之间的密封材料应采用聚乙烯带或密封膏,安装时不得将密封材料挤入管内或喷嘴内。检验方法:目测4.2 灭火剂输送管道4.2.1 管子及管件4.2.1.1 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技术要求:管子及管件应经国家法定检验中心检测合格,并有制造厂出厂合格证,其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4.2.1.2 外观、标志技术要求:灭火剂输送管道应采用无缝管材,其内外表面应做防腐镀层处理;管件应用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造,不得用铸铁件。管子及管件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损伤。管子及管件外表面应有按保护区的装配顺序打印(钢印)的编号。检验方法:目测4.2.1.3 色标技术要求: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外表面应涂红色油漆。在吊顶内、活动地板下等隐蔽场所内的管道,可涂红色油漆色环。每个防护区的色环宽度应一致,间距应均匀。检验方法:目测4.2.2 管道安装4.2.2.1 连接方式技术要求: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无缝钢管采用法兰连接时,应焊接后进行内外镀锌处理。检验方法:目测并查看有关设计资料。4.2.2.2 泄压装置技术要求: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的管网中阀门之间的封闭管段上应设置泄压装置。检验方法:目测,并查看有关设计资料。4.2.2.3 压力讯号装置技术要求:卤代烷1211、1301灭火系统,在通向每个防护区的主管道上,应设压力讯号装置或流量讯号装置。检验方法:目测并查看有关设计资料。4.2.2.4 管道的坡度、坡向技术要求:管道的坡度、坡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管道应水平安装,不应设倒坡。检验方法:用水平仪测量管道的坡度,并观察坡向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2.2.5 管道穿越墙壁、楼板技术要求: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穿墙套管长度应和墙厚相等。穿过楼板的套管长度应高出地面50mm。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采用柔性不燃材料堵塞密实。检验方法:目测4.2.2.6 管道穿越变形缝技术要求:管道不宜通过建筑变形缝,必须通过应做防变形处理。检验方法:目测并查看有关资料。4.2.2.7 管道支、吊架安装a)最大间距技术要求:管道应用支、吊架固定牢靠,其支、吊架最大间距应符合表2规定。表 2管道公称直径(mm)1520253240506580100150最大间距(m)1.51.82.12.42.73.43.53.74.35.2b)末端固定技术要求:管道末端处应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500mm。c)防晃支架技术要求: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一个防晃支架;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支架;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设防晃支架。检验方法:目测并用通用量具测量。4.2.2.8 分流出口安装技术要求: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管道的三通管接头的分流出口应水平安装(见图1)。其它气体灭火系统的分流出口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图1 三通的水平分流示意图4.2.2.9 管道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技术要求:灭火剂输送管道安装完毕后,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a)水压试验(1)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管道的试验压力应按下式确定:P1211=1.5P0V0/(V0+VP) (1)式中P1211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管道的水压强度试验压力(MPa,绝对压力);P020时卤代烷1211灭火剂的贮存压力(MPa,绝对压力);V0卤代烷1211灭火剂喷射前,贮存容器内的气相体积(m3);VP卤代烷1211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内容积(m3)。(2)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管道的水压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应按下式确定:V0P0+VPPSP1301=1.5( ) (2)V0+VP式中P1301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管道的水压强度试验压力(MPa,绝对压力);PS 卤代烷1301的饱和蒸汽压,取1.4MPa(绝对压力);P020时卤代烷1301灭火剂的贮存压力(MPa,绝对压力);V0卤代烷1301灭火剂喷射前,贮存容器内的气相体积(m3);VP卤代烷1301灭火剂输送管道的内容积(m3)。(3)高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管道的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15MPa。(4)其他气体灭火系统的水压强度试验应符合设计要求。b)气压强度试验技术要求:不宜进行水压强度试验的防护区,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代替。气压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应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0.8倍,试验时必须采用有效的安全措施。c)气密性试验技术要求:管道气压严密性试验的加压介质可采用空气或氮气,试验压力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2/3。检验方法:查看施工单位提供的水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记录。4.2.2.10 管道的吹扫技术要求:灭火剂输送管道在水压试验合格后或气密性试验前,应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流流速不应小于20m/s。吹扫后用白布检查,应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他脏物出现。检验方法:查看施工单位提供的管道吹扫记录。4.2.2.11 防静电接地技术要求:当系统和管道设置在可燃气体、蒸汽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场所时,应设防静电接地。检验方法:目测4.3 防护区与贮瓶间4.3.1 防护区4.3.1.1 疏散通道、出口技术要求:防护区应设有疏散通道与出口,并宜使人员在30s内撤出防护区。防护区的门应向外开启并能自行关闭,疏散出口的门必须能从防护区打开。检验方法:目测4.3.1.2 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技术要求:防护区内的疏散通道与出口处,应设置应急照明装置和疏散指示标志。检验方法:目测4.3.1.3 声光警报、防护标志要求:防护区内应设置火灾和灭火剂施放的声报警器,并在每个入口处设置光报警器和采用气体灭火系统的防护标志。检验方法:目测4.3.1.4 机械排风技术要求:灭火后的防护区应能通风换气。地下防护区和无窗或固定窗扇的地上防护区,应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检验方法:目测4.3.1.5 空气或氧气呼吸器技术要求:设有气体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内,宜配置专用的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检验方法:实地查看。4.3.2 贮瓶间4.3.2.1 设置技术要求:管网灭火系统的贮存装置,宜设在靠近防护区的专用贮瓶间内。二氧化碳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贮存装置可设置固定的安全围栏内。4.3.2.2 疏散出口技术要求:贮存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其出口应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通道。4.3.2.3 温度、湿度技术要求:贮瓶间室内温度宜为1211:0-50,1301:-20-55,CO2:高压0-49,低压-23-49。室内应保持干燥和良好通风。检验方法:在贮瓶间测两点的室温取其平均值。4.3.2.4 应急照明技术要求:贮瓶间应急照明装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查看有关设计资料并实地查看。4.3.2.5 机械排风技术要求:地下贮瓶间应设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应直通室外。检验方法:目测4.4 系统控制功能4.4.1 控制盘4.4.1.1 电源技术要求:气体灭火系统供电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主电源在电压为220V+10-15%,50Hz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备用电源容量应满足在正常监视状态下工作8h后,按最大负载条件启动受控设备并工作30min。主、备电源应能自动转换,并有工作状态指示。检验方法:查看有关设计资料及系统调试报告。4.4.1.2 报警功能a)接收、发出火警信号技术要求:控制盘应能接收火灾探测器和火警触发器件传来的火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信号。距离控制盘音响器件中心1m处的声报警响度在90dB(A)-120dB(A)范围,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检验方法:用火灾探测器对防护区内火灾探测器施加烟影响因素,使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观察控制盘是否发出声、光报警信号,用声级计测量其声报警响度,并手动切除声响信号。b)故障报警技术要求:控制盘应具备自身(包括探测、控制回路)故障报警功能。检验方法:使防护区内一探测器发生故障,观察控制盘是否发出故障报警信号。4.4.1.3 控制功能a)自动、手动启动技术要求:控制盘应有自动、手动启动气体灭火系统功能。自动状态、手动状态应有明显标志并可相互转换。b)延时启动技术要求:控制盘应有延时启动功能,延时时间0-30s连续可调,如采用分档调节时,每档差值应不大于5s。c)紧急阻断技术要求:控制盘应有“紧急阻断”控制按钮,按钮应置于易操作部位。d)反馈信号显示技术要求:控制盘应有灭火系统启动、阻断、放气等反馈信号显示功能。e)控制外部设备触点技术要求:控制盘应提供控制外部设备的触点。检验方法:目测及手动试验。4.4.2 系统联动功能4.4.2.1 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联动功能技术要求:当被试防护区内感烟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后,控制室气体灭火控制盘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感烟探测器编号;当被试防护区内感温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后,控制室气体灭火控制盘发生声、光报警信号并显示感温探测器编号,同时防护区内声、光报警器报警,延时30s后,气体灭火装置自动启动喷气,同时,防护区外气体释放显示灯点亮,控制室气体灭火控制盘接收气体释放的反馈信号。在延时阶段,应自动关闭相关的防火卷帘(门)、通风空调系统及防火阀等。检验方法:由被试防护区感烟、感温探测器分别发出烟、温火灾模拟信号、观察防护区内声、光报警器报警情况,气体灭火装置动作情况,延时时间,防护区外气体释放显示灯动作情况,控制室气体灭火控制盘报警及气体释放反馈信号的显示情况。查看相关的防火卷帘(门)、通风空调系统及防火阀是否关闭、停止。4.4.2.2 控制室运程启动功能技术要求:控制室气体灭火控制盘应有手动启动功能,火灾状态下,可远程启动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