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答辩状制度重构论[余文唐].doc_第1页
民事答辩状制度重构论[余文唐].doc_第2页
民事答辩状制度重构论[余文唐].doc_第3页
民事答辩状制度重构论[余文唐].doc_第4页
民事答辩状制度重构论[余文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答辩状制度重构论余文唐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民事审判方式(诉讼方式)改革以来,庭前准备包括被告或被上诉人(以下简称“被诉方”,原告与上诉人称“诉方”)提出答辩状,在理论界和实践界经历了从被淡化到被强调的死而复生的命运捉弄。先是为了防止法官的先入为主和庭前接触当事人滋生司法不廉,“一步到庭”(直接审理)被大加推崇、极力提倡。在这一时段,答辩状的可有可无的观念自然也就被推向极至。然而由于“一步到庭”的先天性底气不足,最终是难以如愿,不但原初追求的目的没有得到实现,还导致因打无准备之仗而争点不明、庭审质量不高以及多次开庭、效率低下的糟糕局面的出现。于是,人们逐渐清醒了,意识到庭前准备的重要性,还是要打有准备之仗渐成共识。理论界把目光转而投向庭前准备阶段,纷纷介入研究并提出改革的设想。答辩状制度的研究也因此得以摆上“议事日程”,有人提出“强制答辩”,有人主张“答辩失权”。但就目前来看,该项研究尚呈论争初起、各持其见状况,并有“阳春白雪和者孤”之韵味。1笔者因为置身于审判实践,也感悟到该论题对诉讼方式(制度)改革之重大价值。且不揣冒昧,斗胆参与专家们的探讨,还望得到方家与同仁们的指正赐教。一、立法检讨对于民事答辩状的提出,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在第113条第1款和第2款中分别规定:“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民诉法第150条第1款对第二审的答辩状提出也作了同样的规定。这样规定的实质性特点是:要不要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答辩状,被诉方享有选择权,并且不提出答辩状对其在接下去的案件审理中之辩论权行使没有带来丝毫不利影响。同时,答辩状的提出与证据资料或防御信息的提供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答辩制度与我国现行立法上的整体民事诉讼体制和观念相契合。1、区隔辩论。在我国民诉法中,辩论的主要阶段有三:一是庭前的起诉与答辩(诉答阶段);二是法庭调查时的举证、质证(庭查阶段);三是法庭辩论阶段(庭辩阶段)。在这三个辩论阶段中,答辩状辩论只是针对起诉状所提及的事实主张和法律适用进行承认、否认、反驳等,并不强调与证据或其他诉讼信息开示结合。即使在提出答辩状的同时提出反驳证据,也只是初步的或者说是象征性的。在庭查阶段,当事人的举证、质证范围不受诉答的制约,只要是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一切证据,都可以在这一阶段提出。而庭辩阶段则由双方当事人或其诉讼代理相互之间就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诸问题展开全面的论辩,各方各自阐述自己的主张,反驳他方的观点。这一阶段的辩论同样可以不基于此之前的辩论阶段尤其诉答阶段,只要是围绕争点都是被允许的。这种所谓的“辩论贯穿于整个诉讼过程的始终”之辩论制度,其突出的特点就是:三个辩论阶段之间虽然存在时间前后顺序,但这种顺序不具有只有在前一个阶段完成后才能在后续阶段行使与前置阶段相关联之权利的时序、递进的效力。易言之,当事人在前一阶段的辩论没有进行,也可以在下一阶段进行辩论,下一阶段的辩论不因前一阶段辩论的未进行而受阻。我们且将这种无时序递进效力的辩论称之为“区隔辩论”制。在此种辩论制下,并且又是强调“有证在庭上举、有理在庭上说”,答辩状的提出自然也就成为可有可无或者说无关紧要的步骤虚设。2、职权主义。在我国的固有诉讼观中,辩论的所有功能集中在对辩论者的一种抽象权利的尊重和探明案件事实的辅助手段之上。对于案件事实的探知,民诉法虽然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但同时也赋予法官为了查明案情,可以依职权进行调查取证的权力。而且这种权力几乎不受限制,只要法院认为有必要即可行使。甚至在观念和实践上,当事人所举证据与法官调查的证据不一致的,法官所相信的是后者,当然也就以后者认定事实。这也就是学界所指责的在事实探知上的“超职权主义”。在程序的进行方面,不用说也是由法官一手操持。至于法律适用问题,更是法官的专有权力。当事人虽然可以发表法律适用方面的意见,但这种意见只是建议性的,仅供法官参考,对案件的处理没有丝毫的约束效力。正是由于这种探知、进行以及适用等方面的全方位“超职权主义”之使然,法官在整个案件的处理包括证据调查、事实认定、结果处理等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远未得到真正的确立和切实的保障。基于这种现实,答辩状的提出与否,自然也就无碍大局了。当然,通过十多年的审判方式改革,这种情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司法解释在这方面起了重要而巨大的扭转作用。但立法上由于法的“稳定性”等原因,尚未作修改而严重滞后;且实践中的这种扭转在许多地方还是不尽人意,可以说要实现根本扭转仍然是任重道远的。3、随时举证。根据民诉法的相关规定,我国在证据的提供上采用随时主义,没有证据失效或证据时限制度。当事人在起诉、答辩和法庭调查阶段都可以提供证据;在法庭辩论终结之前,还可以提供证据。甚至一审不提供而留待二审、再审来提供,这在法律上都是被允许的。辩论的最重要功能在我国是辅助法院探知事实。而事实认定的根据是证据,案件的处理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事实决定着案件的处理结果。既然证据可以随时提出,即使答辩阶段没有提供,还可在此之后的任何诉讼阶段提出,如此也就决定着答辩状的提出与否同案件的处理结果没有关系。而且不提出答辩状还可以保持诉讼信息优势,陷对方当事人即诉方于无法防御之劣境,被诉方何乐而不为。因而虽然民诉法规定了被诉方提出答辩状的期间,而实践中还是相当部分甚或大部分仍不提出答辩状。新近发布的最高法院的“民事证据规定”,采用证据提供的适时主义,确立了相对的证据时效制度,可望在证据提供上起到规范的作用。然而由于其仍未把证据或其他诉讼信息的提供与答辩状的提出相联系,以此来扭转不提出答辩状的局面是难以奏效的。在“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答辩状不提出对于法官和当事人或许不成为其问题或者说问题不是太大。但是在“公正与效率”作为21世纪法院工作主题的今天,答辩状的提出问题对这一主题的实现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具体地说,不提出答辩状主要有下几个方面的流弊:首先,背离平等原则。起诉状或上诉状依法要送达给被诉方,让其了解被诉内容及证据等诉讼信息。按照诉讼平等原则的要求,也应当让诉方知道被诉方要如何反驳、有何证据,以便诉方对被诉方的反驳、证据等进行防御准备,以达到“攻防平衡”。然而,被诉方不提出答辩状,必然使得其已具有掌握诉方诉讼信息的优势,而诉方却因对被诉方的攻防策略不知情而处于劣势。这样,在法庭审理里,被诉方就可能进行证据等的突然袭击,使诉方陷入无力招架的境地,从而导致诉方败诉。审判方式改革至今,对于弱化法院的职权,增强当事人在事实探知方面的作用,也即在事实探知方面以当事人主义或称辩论主义为主,这已经成为共识,并且在许多法院已经得到贯彻。在此情形下,不提出答辩状而使诉方处于诉讼信息和攻防上的劣势,其违背诉讼平等原则所造成的消极影响势必更为凸现。其次,有悖审判公正。审判公正,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不提出答辩状,不论是从诉方还是被诉方的实体权利的保障上说都是不利的。对于诉方,由于在诉讼信息和攻防上处于劣势,败诉的可能性增大,因而其实体权益的受保障度就会大大降低;而对于被诉方自己,由于不提出答辩状,法官在庭前准备阶段就无法参酌其意见和证据,只能是单就诉方所陈述的事实和提供的证据进行庭前准备,这就很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观点,从而对被诉方的实体权利的保障造成不利的影响。尽管在未规定答辩失权制度的情况下,被诉方仍然可以在庭上进行举证、辩论,但先入为主的惯性(顽固性)往往使被诉方的庭上辩论意见的被采纳率降低。至于程序公正,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诉讼双方的诉讼权利包括诉讼信息知情权的平等保障。不提出答辩状又不实行答辩失权制度,正如前已所述,导致诉方在该方面的程序权利得不到保障是显然的。其三,损害诉讼效率。诉讼效率是现代诉讼所追求的重要价值之一,而诉讼的低成本(经济)、快速度(快捷)、高效益(高效)是诉讼效率的基本内涵。被诉方不在法定期间提出答辩状,就法官方面来说,它使法官不能做好庭前的准备,只得把争点整理与事实审理合一在庭上进行,导致庭审时间拖长,庭审质量低下。而在当事人方面,由于被诉方可能在庭上进行证据突然袭击,往往使诉方为了防御或反驳而提出调集新证据,于是庭审无法在一次完成,结果是把前次开庭作为下次开庭的准备。如此反复回炉,一方面在时间上浪费惊人,另一方面使当事人和法院都要多增加投入精力、物力,并且还不能使庭审质量得以保证。因而无论从经济、快捷还是高效上看,不提出答辩状都对诉讼效率造成严重的损害。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强制被诉方在法定期间提出答辩状,或不实行答辩失权制度,将严重阻碍诉讼体制(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进行和改革整体效果的实现,因而改革答辩状制度也就应当成为继续深入进行诉讼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法理探究既然被诉方不提出答辩状有如上述严重的消极影响,那么就应当予以改革。然而应当如何改革呢?目前学界存在着是实行“强制答辩制度”还是“答辩失权制度”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论争的焦点集中在答辩状的提出应当定位于被诉方的义务还是权利之上。“义务说”除了对将答辩状提出设定为义务进行价值上的评判外,主要有两种本体理由:(1)“关涉论”。认为被诉方是否提出答辩状固然是对其自身权利的处分,但它实际上还关涉到诉方是否能借此及时地了解被告的抗辩要点以便进一步做好出庭准备;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关涉到法院能否迅速及时地确定当事人双方的争点,从而提高庭审效率等更深层次的问题。2(2)“区别论”。即区别答辩权与答辩状的提出。认为将提出答辩状定位为被诉方的义务,并不意味着被诉方的答辩权被剥夺;并不影响其抗辩权的范围,以何种理由和事实进行抗辩仍是被诉方的自由,其影响的只是答辩权行使的时间。3而“权利说”则指出:“义务说”“虽能为强化答辩状的提出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但仍欠缺理论上的自圆性。这种观点难以否定的是,被告的答辩作为一种权利的本质属性。对被告来讲,答辩权是辩论权中最基本的权利。因此,从否定答辩权入手强化答辩状的提出是欠妥当的。而较好的方法是失权”。4笔者仔细地拜读前述两说的理由及其对答辩状制度的主张,觉得两者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尚难以令人信服。首先,“义务说”的“关涉论”仍然承认提出答辩状与否属于被诉方对其自身权利的处分范畴。这样一来以其理由所能得出的是被诉方不提出答辩状的处分行为无效之结论,而不应是使答辩状的提出直接成为义务。顶多只能说成是被诉方在处分答辩状提出的权利时,应当遵守不得损害诉方了解抗辩要点、做好出庭准备的权利和影响法院确定双方争点、提高庭审效率之义务。由于不提出答辩状这种“处分”必然导致“损害”和“影响”,因而“处分”也是必然无效。然而被法律评价“无效”与被法律禁止行为这两个概念严格说来是不能同等的。因为如果被诉方甘冒“无效”的风险,法律只对其“放弃”(处分)行为作“无效”的评价,未必予以制裁;而作为对义务的违反,不仅是评价“无效”,法律更强调的是制裁。用逻辑的语言来说,“关涉论”既肯定答辩状的提出为权利,又肯定答辩状的提出为义务。而对两个相互对立的命题同时予以肯定之“双肯定”,是违反形式逻辑学上的三大基本规律之一-不矛盾律的。可见,该理由确实“欠缺理论上的自圆性”。其次,“义务说”的后一种理由即“区别论”不能从法理上说明为什么答辩状的提出不是一种权利。答辩本身是一种行为,因为作出这种行为是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所以称为答辩权。既然如此,提出答辩状可以理解为是答辩权行使的方式或途径,而权利的行使是权利“三要素”之第一要素,怎么能不是权利却反而成为一种义务了呢?同时,该理由论者对不提出答辩状之法律后果的主张是“如果被告不履行提交答辩状的义务,法院可视之为默认原告的所有主张,直接判决支持原告的能被其提供的证据所证明的合法合理的诉讼请求”。5我们知道,“默认原告的所有主张”,如果其默认的是诉方的诉讼请求,是为“认诺”;如果所默认的是诉方的事实主张,则是“自认”,两者合称承认。承认在本质上是对自己的抗辩权或争执权的处分。6处分的客体是权利、不能是义务,处分本身是权利的行使方式。而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是行为人受到法律的制裁。制裁可以是给行为人设定一定的义务,或者对其权利予以剥夺或限制权利的行使,其后果不可能是产生权利的行使。依此看来,“义务说”的第二种理由在“义务设定”与“默认后果”的主张上是自相矛盾的,仍然存在“欠缺理论上的自圆性”。最后,我们来看看“权利说”。与“义务说”中的“区别论”恰恰相反,“权利说”没有说明答辩状的提出行为为什么不能是一种义务。答辩或答辩状的提出可以说是一种应诉方式,而应诉对于被诉方可以认为是一种义务,这样提出答辩状不正是一种义务吗?“权利说”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权利的行使或者不行使本身就是一种权利或者说是权利的权能之一,不行使权利所丧失的原则上只应是该未被行使的权利,此权利之外的其他权利并无不行使,为何只因一种权利的不行使(不提出答辩状)而波及其他权利(答辩之后的抗辩权)?该论者在阐述失权理论时曾指出:“单就诉讼权利的属性而言,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权利有自由处分权,既然可以自由支配,法律上就不应该对这种自由支配直接给予不利的后果或责任,使当事人对诉讼权利的自由处分变成义务性限制”。7那么,被诉方不提出答辩状导致丧失其在此之后的辩论权又是基于什么法理?此外,不提出答辩状的失权后果是作为自认(承认)处理,这种自认是一种沉默自认。而沉默自认依通说及立法惯例,是允许追复的。即沉默自认人可以在言词辩论终结之前随时作出争执的陈述,以使原来的不抗辩得以补救而不以自认处理,或者说消灭自认的拟制效力。8因而基于不答辩而得出的失权在此方面也存在理论矛盾。如此说来,是否意味着“强制答辩”或者“答辩失权”的制度只能依价值判断或者立法者的意志而确立,而不能在逻辑上或者依法理予以论证?非也!笔者前述所指出的只是顺着“两说”本身的理由和主张,对其理论矛盾的揭示。揭示的目的在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依笔者之见,答辩状提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可以把其理解为一种权利,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义务:把其看成是答辩权的行使方式,自然应当是权利;而如果把其看成是应诉的行动之一,则可以是一种义务。从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所基于的利益来说,结论也是如此。因为权利行使的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义务履行之必要在于权利人的需要,即义务是为权利人权利的满足而履行。答辩状的提出首先是为自己的利益即不至于被冤枉等而败诉,因而它应该是一种权利。而另一方面,答辩状的提出是满足诉方诉讼信息知情权等的需要,这时它便成为一种义务。质言之,它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双重性质。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而是一种在两者之间存在着第三种情形的对立关系。该第三种情形就是权义集于一身之权义双重性,正如宪法规定的劳动权、受教育权等。其实前面提到的“应诉”也属于这种情形:依传统观点,被诉方必须参加诉讼和接受司法裁判,在这方面被诉方是没有选择权的,这是义务;而应诉的首先体现就在于庭前答辩,之后还有举证、质证、庭审辩论等一系列诉讼行为,这些则为权利。所以,把答辩状提出定位为权利与义务双重性的行为,并非无稽之谈,可以说这是符合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全面分析问题的辩证法的。这是其一。但是其二,考虑到理论体系的和谐一致,从答辩状制度改革上来说,笔者更倾向立足于答辩状提出的权利性。这是因为:1、从两说的权义定位与后果主张的关系上看,“义务说”比“权利说”存在着更加难以克服的理论障碍。把答辩状的提出定位于义务,那么不提出答辩状就应该对被诉方予以法律制裁。然而“义务说”所主张的“制裁”却是“视为对诉方主张的默认”。前已论及,“默认”(承认)是对自己的抗辩权的处分或放弃,这种“处分或放弃”的行为客体是权利并且其本身也是一种权利(处分权或放弃权)。这种“制裁”不仅没有使被制裁者的权利被剥夺或限制,反而产生了权利或权利的行使。这显然与“制裁”的本义是不相吻合的。那么,“按诉方的主张判决”可否理解为是对不提出答辩状的制裁呢?笔者认为它是“默认”对方主张的法律后果而不是“制裁”。制裁是不应当通过权利的行使而予以实现的。而“权利说”的前述法理阻碍则较容易卸除。尽管权利不行使所丧失的一般只限于该被不行使的权利而不应波及其他权利,但是如果前后权利存在着时序递进关系,即前一权利的行使是后一权利行使的必要前提条件,那么前权利不行使或放弃则可使后权利也被视为放弃而不得行使。答辩与其之后的辩论之间应当具有这种递进的关系。我们可以设想,法律根据答辩状提出与其后的辩论权行使之间的应然关系规定时序递进性,如此“权利说”的失权理论也就因有这种中间桥梁或纽带而得以成立。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把答辩状的提出定位于权利,不仅意味着被诉方如果愿意冒着“失权”的风险,可以以此为代价而不提出答辩状;而且蕴含如果被诉方不想“失权”而追求答辩权之后续辩论权,那么他就必须提出答辩状。然而这时的“必须”并不是义务,不能以此而把答辩状的提出作为义务看待。因为义务是为他人(权利人)的利益而必须行为,为自己的利益而必须行为的不应叫义务。基于自己利益的“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权利人仍有选择放弃利益而不“必须”的权利。如同上诉权不因为“若要上诉必须提交上诉状”而变成上诉义务,为保住辩论权而必须提出答辩状仍属权利范畴。这也就是正当程序中的所谓“程序自治性”。92、从与法律体系内部以及审判方式改革成果或方向之间的和谐统一上看,“权利说”及其“失权”理论更为可取。这里主要结合时效制度、证据失效和自认理论来阐述。民法上的权利主张有诉讼时效制度,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又没有中断、中止或延长事由的,民事实体权利不受法院的保护;同时还有权利存在的除斥期间,超过此期间权利即丧失。诉讼权利的行使同样有时效期间或除斥期间,答辩状提出的法定期间就属除斥期间,超出答辩提出的法定期间答辩权就丧失,除非有法定顺延的情形,不得再提出答辩状(影响其后的辩论权见上所述)。这就是时效效果在诉讼法上的具体体现。就证据失效制度来说,我国诉讼法原来采取证据随时提出主义,最高法院新近出台的“民事证据规定”已经规定了举证时限,超出该期限如无规定许可的情形,不得再行举证。即使当事人在超时限举出证据,该证据也不被法院所采用,此即所谓“证据失效”,且不论是举证责任方还是对方当事人均如此。如果说对举证责任方而言,举证是义务,那么对非举证责任方则属权利无疑。实际上,即使是举证责任方的举证,也包含着权利的性质。因为若该方不想使自己的主张得到法院的认可时,他是有权不举证的。至于自认,包括明示自认和默示自认,当然还有对诉讼请求的认诺,其深层的法理也是从承认人对不利于已的事实指称或材料证据甚至诉讼请求的抗辩权或否认权之放弃,也是从承认方对民事诉讼处分权的行使这方面来阐析的。而从民事审判方式或称诉讼体制改革的总方向来看,也是向扩大当事人权利、弱化法院职权方面发展的。因而把答辩状的提出定位于权利,进而从答辩失权角度构建答辩状制度更具可采性。三、制度重构在揭示现行随意性答辩状制度的弊端和对答辩状提出的权义定位在法理上的探讨后,现在基于上述两部分的分析谈谈我国答辩状制度的重构问题。重构的内容大体包括:被诉方辩论权行使的各阶段之间的时序递进关系,答辩状提出的期间、答辩状的内容以及不提出答辩状的失权后果,答辩失权的例外与补救性措施。(一)被诉方辩论权行使的各阶段之间的时序递进关系在一个审级的诉讼过程中,被诉方辩论的起始阶段是进行答辩,其方式是在法定期间内提出答辩状并通过法院送达诉方;接下的是法庭调查中的举证、质证以及法庭辩论阶段中的综合辩论。三个辩论阶段即庭前答辩、举证与质证和庭上辩论虽然各有其自己的内容和测重点,然而它们之间是按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的,这种顺序之间本应有一种“步步为营”的递进关系。任何跳跃的甚至倒置的或者把其合一的实践做法或者制度构筑,都是对程序理性的背离,都属于程序异化之列。按权利不行使导致权利丧失的原理,权利的不行使所丧失的原则上限于该权利本身,不应及于其他权利。但是如前所述,“答辩失权”制度构想中的“失权”,却不仅仅指答辩权本身的丧失,还波及其后的辩论权(抗辩权)。这种波及力(波及效)需要依靠各辩论阶段间的时序递进性为扭带、作桥梁、来维系。这种递进性一方面是由于各辩论阶段在内容上存在衔接性;另一方面也是诉讼公平、效率等的需要。为了防止法庭举证上的突然袭击,使攻防双方优势平衡,要求在庭前对诉讼信息的平等获得。这就需要在法庭举证的证据事先在诉答阶段予以提示而附上清单甚至交换(复杂重大的,证据交换可由法官在答辩状提出后开庭前指定或与当事人共同确定一个期日进行)。也就是说,法庭举证的范围和种类应当在答辩时先予确定,除非是新发现的证据(而不仅仅是新提供的证据),未在答辩状或者依法修正的书状中先行确定的证据,不得在法庭上提出(当然,相应地也就要求诉方要在法庭上提供的证据,同样必须在起诉时一并附上或提示。要转变起诉证据与胜诉证据在范围上区别的传统观念,两者的区别原则上应当限于是否确实上,而不是在是否充分上有不同的要求。如此才能真正在攻防平衡中顾及当事人双方而符合诉讼平等原则)。这样的要求同时也是法官为了更好地主持庭审,提高庭审质量与效率而需事先了解当事人双方争点之所必需。可见,答辩状的提出对于其后的辩论各阶段就起着前提性的作用,没有先行这一步,其在此之后的辩论权的行使就要受阻或受限。因而我们可以这样说,只有在法律上确定各辩论阶段之间的这种时序递进关系,才能使答辩失权制度得以真正的建立;也只有这种时序递进关系,才是该制度的最为根本的法理根据。(二)答辩期间、内容与失权笔者认为,答辩失权制度的本体规定应当体现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则和内容。即在原则上应当体现其答辩的权利性或自治性,同时明确其失权效果;在内容上应当包括答辩状提出的时间、答辩状的内容要求以及不提出答辩状的法律后果即失权效果。1、答辩状提出的时间。我国现行民诉法规定答辩状的时间为收到起诉状或上诉状之日(按照民诉法的期间规定,实际应为次日)起15天内。这在随意性答辩制度中应该说足够的。但是在答辩失权制度中,由于答辩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关涉到被诉方的答辩权及其后的辩论权之行使,而且在内容上要求更为严格即包括证据的附上或提示,所以应当考虑适当增加期限。美国联邦法院民事诉讼规则规定为20天(正常情况下),可供我国立法参考。笔者的看法是,案件的繁简不同,证据收集的难易在不同案件中也有所差别,并且不一定是大案取证更难,取证难易还受当事人的平时证据积累和取证能力等因素的制约。考虑到这些因素,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比较灵活自由的方式,以适应具体情况。即:期限增至3个星期,其中原则要求在两个星期或15天内提出答辩状,至迟不得超过3个星期即21天。当然,期限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依期间规定予以顺延。2、答辩状的内容要求。我国现行民诉法对答辩状的内容未作规定,不能适应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应当予以改革。许多国家的民事诉讼法都对答辩状的基本内容作出规定。例如,意大利民诉法第167条规定:被告应当在答辩状中提出所有的防御办法,并详细地引出在诉讼中所要提出的证据以及主张的基本内容。如果在第一次期日里,要求有第三人出庭的,也必须在答辩状中写明。奥地利民诉法第243条第2款也要求在答辩状中必须完全、简明地提出抗辩所依据的事实,并且应当详细地表示出为证明被告的事实主张而将在辩论中采用的各种证据方法。笔者认为,在我国不应将质证与法庭辩论的内容和方式作为限制性攻击策略对待。根据我国的诉讼国情,可以考虑对答辩状规定必要内容与选择内容。包括:(1)对诉方的诉讼请求、事实主张及其证据的承认、否认、反驳或者反诉;(2)否认、反驳或者反诉所主张的事实及其证据或证据清单,包括证人信息;(3)对法律根据或适用问题的意见;(4)管辖权异议及其理由。其中第(1)方面只能在承认、否认和反驳或者反诉之间具有选择性,作为答辩状整个内容的一部分是必要性的;第二方面是必须的,这是答辩失权制度建立的基础和前提,但属于依职权探知事实范围的可以是选择性的;第3、4方面的内容可以由当事人选择是否提出。3、答辩失权的法律效果。这是答辩失权制度的核心内容,必须明确而不能含混不清。那么,这种失权的内容或后果应该是怎样的呢?是否依目前我国学界普遍主张的“视为默对方主张”即承认?对于这个问题,国外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按自认或认诺对待;二是作出缺席判决。前者有如日本新民诉法第159条第3款规定的在口头辩论期日不出庭视为自认。10后者规定较为明确的有跨国民事诉讼规则(初步草案第2稿)。11该规则第12条第1款规定:“被告不进行答辩、或不提出实质性答辩、或答辩后不参与诉讼程序的,应对其作出缺席判决”。同时在其第12条第2款第2项规定法院作出缺席判决前应“核实原告诉讼请求的有关法律责任、司法救济包括损害赔偿金额方面皆理由充分”。以承认对待与作缺席判决均含有按诉方的诉讼请求或事实主张判决被诉方败诉之意。然前者原则上无需对自认的事实进行审查,而后者则需以经核实理由充分为条件,有的还规定需由诉方申请。笔者认为,我国在答辩失权制度中,可以规定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诉方主张的事实方面,除非被认知有假或明显有假,不提出答辩状视为自认;二是对于诉讼请求,由于涉及请求是否合法的问题,没有提出答辩状不应视为认诺,而由法院予以审查;三是缺席判决以被诉方经合法传唤而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而中途退庭为条件;而缺席判决的提起属于程序的进行方面,可不基于诉方的申请而由法院依职权决定。这种主张基于这样的一种观点:事实探知以当事人主义为主,程序进行和法律适用以职权主义为主应当成为我国民诉模式。(三)答辩失权的例外与补救性措施有规律必有偶然,有原则就有例外,答辩失权也当如此。确立了答辩失权制度,不应不视具体情形而一概而论,而应规定例外情形或对有些失权予以补救。一刀切的就程序而程序的做法(制度)或许适合于西方人的观念,但对于我国而言,还是辩证些为好,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所以,笔者主张应当承认失权例外并明确规定补救性措施。主要有:非举证范围的事项之失权例外、沉默自认的追复限制以及答辩状修正与期限的延长。1、答辩失权例外。答辩失权的直接根据也是失权的效果,就是对不利于已的事实或证据的自认。而自认是有前提的,即只是对属于当事人举证责任范围内的证据和事实才可以成立自认。涉及依职权调取证据的事实,包括程序性事实和涉及公共利益的婚姻等案件的事实,不属于自认的范围(这在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民事证据规定”中已作一定程度的规定),同时法律适用问题也不能自认。对这些事项虽未作答辩也不能失权,应当作为答辩失权制度的例外。另外,如果是因被诉方确实未收到起诉状,或者能够证明有正当理由未能在答辩期限内提出答辩状的,也不应作为失权处理。2、默示自认的追复限制。答辩失权的内容是被诉方不提出答辩状将丧失其后的证据和事实之辩论权,后果是被视为自认。但是自认中的默示自认(沉默自认,拟制自认)有这样一个规则:沉默自认的当事人,可以在辩论终结前的任何阶段提出争执,使原来视为自认的沉默行为不生自认效力或者使其自认效力失效。12该规则与答辩失权制度存在冲突,也就是说如果依该规则,答辩失权的效果追求将会落空。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冲突呢?笔者主张应当给沉默自认的追复设定这样的条件,即当被诉方原基于自已没有证据而不提出答辩状,但在答辩期限届满以后才发现利已的证据,并能够证明该证据确系“新发现”(举证责任自负),才可以对沉默自认进行追复。这样,就将答辩失权的终局性与沉默自认的暂时性相结合,作为答辩失权的重要补救性措施之一。这种结合的理论根据在于沉默自认是基于抗辩权的处分,而处分是有意识的行为或者自愿的行为。在新证据未被发现之前,基于无证据而沉默本质上是一种不自愿,因而不应完全适用答辩失权原则,这也是对诉讼行为瑕疵的一种救济。13而如果没有发现新证据,也就不能证明其沉默是因无证而被迫的,所以也就不应无条件地允许随意追复。对于“新证据的发现”允许随时提出,在最高法院“民事证据规定”中已作了规定,可以说这种追复及其限制是有一定的法律(准法律)依据的。3、书状修正与期限延长。诉答书状的内容可能因新证据的发现以及反诉的提出等情况而需要修改或补充,法律对此应当予以准许。但为使诉讼不因书状的修正而过分迟延,修正应当坚持以出现新情况为条件,次数限于诉方与被诉方各一次为宜。而答辩期限的超过,如非当事人的原因,而是客观上或者他人原因或者法院送达的原因如未为送达或公告送达,导致被诉人不知对方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主张、证据或者虽知却无法为答辩的,应当允许当事人在定时间内申请期限延长。自认规则中有这样一种限制,即只有明知有不利已的事实指称和材料证据而予以承认或默认的,才成立自认,否则不能构成自认。公告送达虽然从法律上是视为送达的,但当事人能够证明其确实没有条件看到该公告的,应当允许其申请延期时限。答辩延期的条件有二:一是确实不是被诉方的原因所致超期;二是必须在一定时间内(一般规定为超期或客观障碍消除后10天内)向受案法院申请,否则法院不予主动考虑。这点的要求与发现新证可以随时提供证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