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doc_第1页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doc_第2页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doc_第3页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doc_第4页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企业的发展历史过程1964年5月中央北京会议提出了一、二、三线工业新布局和建设大三线的战略方针。为了尽快改变重型越野汽车依赖进口的局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生产,以满足国防现代化的需要,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于1964年决定将北京新都暖气机械厂(又名新都汽车配件厂)迁建西北地区,在陕西选点建设。1966年2月,国家计委下发关于新都汽车配件厂迁建西北地区的通知,陕汽厂的筹划工作开始。后考虑新都厂系劳改厂,不宜搞军品生产。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68年决定改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为主进行包建。其中发动机车间由南汽(为主)和杭州汽车发动机厂负责包建,生产纲领SX250型军用越野汽车由500辆提高到1000辆,柴油发动机1500台。1968年2月8日一机部军管会批准,组建陕西汽车制造厂(代号九十三号信箱),厂址确定在宝鸡市岐山县曹家乡麦李西沟。2月23日,一机部以(68)陕建字085号文确定成立陕汽厂筹备机构。2月28日,陕汽厂筹备处在宝鸡市正式成立,并以(68)陕汽筹字001号文明确了机构成立事宜, 从即日起工厂开始工作 。1968年12月30日SX250第一辆样车在北汽厂完成试制。工厂于1969年7月破土动工。 1970年5月1日 ,为陕汽厂配套建设的蔡家坡渭河大桥建成通车。1970年12月26日,SX250第三轮第一辆样车在陕汽厂试制成功,这是陕汽厂制造的第一辆汽车。1972年7月,中共陕西汽车制造厂委员会成立。1974年12月27日,SX250型五吨越野汽车经国家车辆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投产。1975年,陕汽厂生产出第一批SX250越野汽车30辆,标志着工厂建设从产品试制阶段转入批量生产阶段。1978年3月经国家验收正式批准投产。企业经过十年建成,经验收确定的建设纲领为:SX250五吨越野汽车1000辆,SX6130Q柴油发动机1500台,备品备件1857吨,建设总投资1.17亿元,职工人数4984人,占地面积1118亩,建筑面积24.03万平方米。陕汽厂是由国家直接投资建设起来的大型汽车制造厂之一。工厂于1970年由一机部下放陕西省管理,1984年由于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项目”建设,划归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简称中汽公司)领导下属重汽公司,并成为重汽公司三大主机厂之一。根据重汽公司引进斯太尔重型汽车制造技术国产化分工,陕汽厂承担总装2100辆整车并向兄弟厂提供冲焊桥壳10000辆份等11项生产任务。陕西省政府很重视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经协商,重汽公司遂将陕汽厂的生产纲领从2100辆提高到5100辆,决定在西安市进行异地建设,厂址设在西安市幸福北路,将建成陕汽厂西安总装分厂、车身分厂和技术中心。1985年12月25日,西安基地奠基。1987年12月25日总装配线上第一辆斯太尔汽车下线。1989年开始批量生产。1994年5月斯太尔项目竣工验收。1988年6月,经重汽公司批准,工厂易名为陕西汽车制造总厂,下辖5个分厂和3个辅助生产单位及相应的管理部门。1999年9月重汽公司开始重组。按照国家经贸委下达关于中国重型汽车集团下放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函文件规定,陕汽厂从1999年12月起下放陕西省政府管理。划归地方管理后,企业的自主自立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企业即可呈现出生计勃勃的发展势头,企业领导为谋取更大的发展,经过深思熟虑,形成了整合优势企业建立大型汽车集团的战略构想。2002年2月,陕汽总厂整合宝鸡车辆厂,联合陕西东隆集团公司等三家企业,成立了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同年9月和湘火炬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湘火炬出资2.5亿元,陕汽集团出资2.4亿元,组建了主营业务为重型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营销、开发和制造、产品覆盖军用越野汽车、重型商用汽车、大客车及大客车底盘等类别的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2003年初,开始筹划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3400亩地的重卡基地建设,开始了企业第三次创业的历程。至此,陕汽厂从1968年初建到1970年的第一辆样车,1975年的第一个批量30辆,1978年的产量过百,1991年的产量过千,2001年产量超过三千辆,2002年重卡产量达到了8000辆,2003年重卡产量达到12000辆,2004年重卡产量将达到19000辆 。进入新世纪后,企业借助国家的宏观调控形势和国内重型汽车市场的复苏,企业自主经营,运作现代企业集团化管理,实现了自身历史上的跨越式发展。产品发展历程: 1968年3月在北汽厂成立筹备机构,5月组建了五吨越野汽车设计组,深入部队展开调研。当时仅靠几辆进口重型越野车作参考,有前苏联的乌拉尔、捷克的太脱拉和法国的吉比西等车。8月组成了由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三结合领导小组,SX250型5吨军用越野汽车第一轮样车的试制工作全面展开。 第一辆样车于1968年12月30日在北汽厂演绎完成 1969年10月,试制出第二轮的三辆样车。1970年9月,第三轮试制工作转入陕汽厂进行,1970年12月26日,陕汽厂装出了真正意义上自己工厂的第一辆汽车。经过四轮试制工作后,1974年12月27日,国家车辆定型委员会以(74)车定字03号文批准设计定型投入生产,并正式命名为“延安牌250型越野汽车”。SX250型5吨越野汽车不断改进完善,成为我军的主力战车和国家的名牌产品。此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直到1984年引进斯太尔产品,企业的产品研发在缓慢中推进。当时有两种改进单一品种状况的思路,一是自行设计开发民用重型汽车,二是在已有军车总成的基础上开发民用车。最后在遵循“尽量通用SX250型”的设计原则下,从1977年开始,工厂相继开发了SX161型135吨重型载货汽车和SX360型12吨自卸汽车等民用重型汽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单一军品的生产格局,开始向多品种系列化的方向发展。1979年底开始,在SX250型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多种军用变型车和专用底盘。1988年开始,利用斯太尔产品的技术优势,第二代民用汽车即SX1160重型载货汽车进入研制,翌年10月通过技术鉴定投入生产。为SX250型军车配套设计的SX6130Q车用柴油发动机于1971年开始试制,1985年定型,1998年淡出生产。 1983年1月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开发部署,陕汽厂正式开始了“柴油大客车及其专用底盘”的研制工作。早在1981年陕汽厂就开始酝酿生产大客车底盘,第二年就试制出了SX670型大客车四类底盘,后据中汽公司的研制安排,改进形成了SX680型大客车底盘。1986年4月,再次改进的SX680A型大客车底盘通过国家鉴定投入生产。1984年以后,在消化、吸收斯太尔技术的基础上,第二代军车SX2190型7吨军用越野汽车于1986年12月研制成功。在SX2190技术基础上,SX250K和SX250KS型军用越野汽车,从1998年起逐步替代延续了SX250型军车的生存。这是军用越野汽车的沿革历程。从1984年开始,斯太尔系列则演化出三个系列,其中一个系列融入二代军车的发展之中,形成了SX2190型系列。第二个系列是民用载货车系列,形成了O43、N56、K38和S29 四大类别,成为现阶段陕汽集团的主要市场产品。第三个系列是大客车(底盘)系列。主要有SX6122(底盘)、SX6112(低地板公交车底盘)SX6120(整车)、SX6123 (整车)等系列。在MAN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A55、A62、SX6127系列底盘。中型卡车由宝鸡“华山”系列构成。至今,企业产品逐步形成了四大类一千多个品种序列,牢固树立了陕汽产品的市场品牌形象,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企业基本情况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汽集团)是通过广泛吸收社会资本,成功实现了全国汽车行业首家与民营上市公司合资合作,增加了中卡系列产品,壮大了汽车零部件力量,使集团生产能力迅速提升,达到年产各类汽车3万辆,重型车桥5万根的能力。目前陕汽集团拥有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陕西欧舒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陕西宝鸡华山工程车辆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通力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华亨汽车散热器有限责任公司、陕西万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陕西华臻三产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蓝通传动轴有限公司等11个参股及控股子公司。产品品种覆盖重型军用越野车、重型卡车、大客车(底盘)、中型卡车、重型车桥等,具有特色鲜明、规格齐全、性能可靠的四大类一千多个品种序列 。从2000年起, 随着国内重型车市场的增长,陕汽集团产销量实现逐年快速增长,重型车从2000年产销3900多辆突飞猛进至2003年的11502辆,年均增长率超过50%。企业的飞速发展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评价,接连入选2003年中国50家发展最快企业、“2003年中国500强”企业,综合实力位居中国机械500强第45位。企业注册资本31518万元,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0亿元,职工10000余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1200余名,公司具有完整的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检测调试和市场营销体系,并于1999年通过了ISO9001:1994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又通过了中国国家强制认证(3C)、GJB9001A-2001国军标认证及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自八十年代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及德国曼公司大客车(底盘)设计制造技术以来,不断吸收当代世界先进技术,从而形成了中国重型汽车升级换代新产品。目前在重型军用越野汽车、大吨位商用车和高档大客车(底盘)制造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成为国家选型对比试验后保留的唯一指定装备我军的重型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产品出口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扩大出口企业。产品SX2150及SX2190型军用越野车先后参加了举世瞩目的建国35周年及5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以庞大的阵容壮我军威,为国争光,受到国务院及中央军委的多次嘉奖。企业近几年业绩:陕汽集团近年经营状况 单位:万元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10月工业总产值124171.96285489.03423570476993销量(辆)4429155712040824675销售收入112339.19266103.57384960420246利润总额3392.3111367.56133479317利税6704.9122843.282699314594总资产173525.1249686378297460469固定资产8017156795.6102197陕重汽近年经营状况指标名称单位01年02年03年04年1-10月工业总产值万元124172210646318845389244出口创汇万元905320628971138美圆工业增加值万元464744923347574汽车产量辆442784801256515552汽车销量辆442981331200315689销售收入万元112339204533272533327108利税总额万元188202008812812利润万元34828792114169730资产总额万元173525175588241000282894陕汽重卡以其良好的品质,高性价比,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2004年1-10月份,共产销重型车17780辆,行业排名第五位 。三、企业综合实力分析描述1、军工品质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三大重型汽车生产企业之一,属国家大型一档企业,其前身为国家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的生产基地 。 陕汽有近四十年重型汽车生产历史和近二十年“斯太尔”汽车的生产经验,其工艺成熟、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工装及生产线先进、配套完备,从而保证了“陕汽-斯太尔”整体选题优良、稳定、可靠,并在整个“斯太尔”品牌的三家企业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原“重汽”下属济汽、川汽与陕汽一样也具有较强的斯太尔军车生产能力,但经过多年的军品选型对比,包括高原区试验、高温区试验、沙漠越野和高原耐缺氧试验。三家中,陕汽参试车队的各种车型都表现较高的整体性能,并以性能稳定和质量可靠被国家军委总装备部定为国内唯一重型军用越野汽车列装产品生产基地。军队装备是国家科技水平的体现,军队能始终选择陕汽,是陕汽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优质服务用户的而取得的认可。在国庆50周年大阅兵中陕汽军车占整个车辆方阵的四个半方阵,共78辆。35周年和50周年阅兵车辆中的斯太尔型军车全部为陕汽生产。这足以证明陕汽的企业实力和陕汽.斯太尔性能质量的优越。陕汽有军品生产的特殊地位,在引进斯太尔项目时,唯有陕汽引进了一条完整的总装配线,这是国内最完整、最先进的重型汽车总装线,直线长度245米,24个工位,当时号称“亚洲第一重型车总装配线”,其科学的布局,先进的操作,从工艺装备上保证了陕汽斯太尔在整车装配质量上的优势。2、技术优势 多年以来,陕汽以双优为本,始终追求技术的领先地位,在重型军用越野汽车、大吨位商用车等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1). 斯太尔驱动桥最优质的桥,在驱动桥的生产技术上唯有陕汽引进了斯太尔驱动桥壳纵缝埋弧焊机、美国桥壳专用电子束焊机、西德桥壳轴头专用超大型精磨床及法国的加工中心等先进技术。桥壳材料选用的是具有优良承载能力和弹性能力的16锰钢板。并且陕汽在吸收斯太尔桥成熟生产工艺基础上,采取增加桥壳16锰钢板厚度,增加先进的热处理工艺生产出唯陕汽所独家配置的斯太尔加强桥,使陕汽-斯太尔所用驱动桥在强度、刚性及承载能力方面提高了一个等级,在斯太尔加强桥和传统工艺生产的铸钢焊接桥在进行破坏性对比实验中,斯太尔加强桥表现出优良的承载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其疲劳强度要比铸钢焊接桥高50%以上。陕汽为其他厂家提供配套的桥为13T级标准桥,极少提供斯太尔加强桥(即16T级桥),“红岩”现仍采用传统工艺铸钢焊接桥。2). 陕汽引进瑞士花键冷轧机,将花键等齿类传动件的加工工艺,由传统的切削加工变为先进的挤压加工,不仅提高了加工精度,而且改善了材料金属结构曲线排列特性,极大的提高了半轴等传动构件传递扭矩能力、抗冲击载荷能力和疲劳强度,使车辆在重载、起步换档或劣质路面行驶时的动力传递综合性能及构件寿命提高了1.5倍以上。3). 陕汽斯太尔驾驶室的装焊,将多处拼接工艺改为整板成型。不仅外观美观,而且使驾驶室更加坚固耐用,密封性大大改善。驾驶室的漆前处理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阴极电泳工艺,保证了驾驶室的表面质量,提高了抗锈蚀能力。3、管理优势科学为本的高素质管理形成陕汽拥有1000名科研人员和专业管理人员的双优势,使陕汽在进入WTO后取得强劲的资源优势。1).零部件采购的特殊优势由于陕汽军品的特殊性决定,陕汽在配套件的采购管理上非常严格,自己没有独立采购权。所用配套件必须由军方严格审核后指定的定点厂家生产。配套件进厂后,必须经过军检方可入库。由于有军方的管理,使陕汽配套件的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从而在外购环节上保证了陕汽整车配置质量的可靠性,整车性能稳定性优于其他。2).员工高素质的独特优势近四十年的军品生产培养出职工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质,也是陕汽形成了一整套不同于其他厂家的更加严格的生产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其主要部件和生产均采用“跟单制”,产品质量落实到每一道工序和具体的加工人,使陕汽自制件的质量得到严格的控制,从而使整车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 4、 陕汽的特色服务优势1.陕汽以“三优”服务为基础推出陕汽的“贴心”服务品牌。即“贴近市场,心系用户,换位思考,真诚服务”,这是陕汽服务理念的又一次提升,经过近几年的实际运用和发展,陕汽的“贴心”服务已经深的市场及用户的肯定。2.陕汽在2001年率先将公里用车的保修里程,由4万公里提升到5万公里,得到市场的极大拥护。现又再次将工程用车提升两万公里。这不仅是陕汽对广大用户真诚的回报,更体现了陕汽产品性能质量的全面提高。5、综合竞争优势公司化的改造及多元化股本结构为企业搭建了良好机制平台。三十多年优良的企业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集团较强的综合实力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位居中国机械行业第45位)。为陕汽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软件平台。借助与国际知名公司的合作,立足于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相结合,为企业建立了可持续更新的产品平台。规划的新基地已开始运作,一个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的大型汽车生产基地将为企业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制造平台。持续的“双优工程”推进使市场对企业产品及服务品质有了一定的认知。拥有三十多年来专业的重型车研发制造经验,大客车底盘是国家最早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大吨位重卡及军用越野车的绝对优势。6、陕汽集团重卡产品市场竞争优势陕汽在开发与制造重型车有30多年的经验, 大吨位重卡和越野车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市场保持较大份额(15T以上重卡、重型军用越野车国内市场份额分别为35%、95%以上),占据明显优势。 2003年比2002年陕汽在总体市场分额增加了1.34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列第六位,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2004年1-10月共计销售重型汽车 17780辆,目前市场排名第五位,市场份额达到了5.6%。四、近几年增长势头及十一五发展规划4.1、近几年增长势头(上已述)4.2、陕汽集团十一五发展规划4.2.1重型车市场发展分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出口贸易的发展等因素,国内货物运输总量将不断扩大,国内重型载货车市场将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加上高速公路的不断延长,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奥运工程、世博会等项目陆续开工, 给重型车带来了无限商机。我国重卡市场估计年均增长将达到12-15%,至2010年可望达到60万辆左右。近几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及近年颁布的一系列对重型汽车市场影响深远的政策法规(如轴荷、高速公路收费等),消费者对运输成本意识及对安全舒适性要求的日益增强,重型汽车将继续向大功率、高承载、高技术含量方向发展。载质量15T以上产品以其自身特点及相对的经济性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08年将达到重卡比例的30%以上,达到18万辆左右。受汽车强制性标准法规(轴荷限制)的影响,促使重型车市场更加规范化和理性化,需求环境将得到逐步改善,为重型车市场提供了增长空间。多轴车将成为自卸车、牵引车、载货车的主力军。重型车技术的日渐成熟、用户需求的进一步细分将使市场对自卸车、牵引车、专用汽车(油罐车、水泥搅拌车)等专用车比例持续上升。4.2.2、陕汽集团发展规划1、整体规划思路及目标1)、“十一五”总体发展目标 至2007年,实现各类汽车销售7万辆 ,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其中重型汽车销售超过40000辆,市场份额达到10%左右);至2010年,实现各类汽车10万辆(其中重型汽车销售达到60000辆)销售目标,销售收入完成200亿元以上,将陕汽发展成为国内技术领先、最具竞争力卡车制造集团。2)、规划原则“立足20年,规划大陕汽,力争10年内将陕汽建成特大型企业集团” 。以八百里秦川为纽带,建成宝鸡中型卡车基地、蔡家坡汽车零部件基地、西安重型汽车生产制造基地的三大汽车产业园区。在求真、务实的前提下,用创新开拓产品市场,用实效提升竞争力,用规模加快集团发展,统一布局,合理规划;以中重型汽车为主,下辖子公司具备发动机、桥、散热器、传动轴、专用车开发生产能力;随着第三次创业的逐步实施,扩大零部件集团内生产种类;吸引零部件强势企业进入集团采供体系,完善产业链布局,建立大陕汽配套格局,将集团公司做强做大;加强与专用车、改装车厂家的密切合作,围绕陕汽打造一批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用车厂家;中型车产品载质量上与陕重汽接轨,走“专”和“特”的道路;以领先半步的原则不断增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能力,改善市场环境,发挥集团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2、发展策略以市场为依托、产品为基础、创新为理念,培育企业品牌;动态的分析研究企业内外部环境,合理规划,快速响应,提升企业的环境适应和综合竞争能力。持续推进成本领先战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完善管理,理顺作业流程,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确保企业运营机制领先;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和引导, 支持其良性发展,快速形成集团完整的产业链,壮大集团整体势力。加强对外合作,根据需求适时通过引进或合作等方式吸收国外先进产品技术;加速完成与国际知名动力公司的合作,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政府的支持下与大学联合,建立以中重型汽车为主的产学研一体的组织,加强自身造血机能,保证陕汽集团产品保持“研究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完善产品结构,构建国家级汽车技术中心,协助各子公司形成自己的研发体系, 打响各自产品品牌;成立军用车辆研究所,努力使军用产品进入武器装备领域;及时研究了解行业对手产品发展动态,根据市场发展要求,实施差异化产品战略,坚持技术领先半步原则。在重卡市场,陕重汽的品牌优势已经显现,得到市场的认可,要继续强化陕汽重型汽车的市场优势地位, 在社会树立专业重卡制造商的强势形象;完善营销服务网络,形成具有较强分销能力的品牌专营经销机构以及独具特色的高效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集团国际市场的营销工作,拓展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国际市场,重点以专用车底盘为主,突破国际市场。3、产品(重卡)规划 99年以来,集团用于技术创新研发等方面的费用接近1亿元,保证了企业的产品技术、质量水平在同行业位于前列。2005-2010年,企业仍将继续增加研发、技术创新方面上的投入,计划每年用于此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大,至2010年将达到销售收入的3%,达到每年6亿元。重卡民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