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冠心病的康复.ppt_第1页
课件:冠心病的康复.ppt_第2页
课件:冠心病的康复.ppt_第3页
课件:冠心病的康复.ppt_第4页
课件:冠心病的康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心病的康复,冠心病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脂质斑块在冠状动脉壁沉积,造成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心肌供血不足而产生心绞痛或心肌缺血坏死,甚至造成心源性猝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WHO统计,冠心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北方南方 男性女性 脑力劳动体力劳动 患病率、住院率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主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危险因素,主要危险因素,次要危险因素,肥胖,脑力劳动者,西方饮食习惯,遗传因素,A型性格,其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因、危险因素 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脂质斑块形成 阻塞冠脉 心肌供血不足 活动能力障碍 心功能减退 心绞痛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心室末血容量 耗氧量 冠状血流,冠心病临床分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 心绞痛:呈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特征 心肌梗塞:冠脉闭塞所致心肌坏死 缺血性心肌病:反复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心脏扩大,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猝死:心肌缺血电生理紊乱猝死 上述五种类型可合并存在,临床特点,心 绞 痛,定义,是一种由于冠脉供血不足 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 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 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 临床综合征,心 绞 痛,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发作频率,胸骨体上、中段之后,手掌大小,放射痛,心 绞 痛,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部位,性质,心 绞 痛,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部位,性质,诱因,疼痛发生于当时,心 绞 痛,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35分钟内逐渐消失,15分钟,心 绞 痛,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休息,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心 绞 痛,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发作频率,数天一次/一日多次,稳定型心绞痛 劳累性心绞痛 初发型心绞痛 恶化型心绞痛 卧位型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 急性冠脉功能不全 梗死后心绞痛 混合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 绞 痛,分型诊断,冠心病临床分型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 I级重体力活动 II级中等日常活动 III级较轻体力活动 IV级轻微体力活动,心 绞 痛,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放射性核素 其他,心电图 静息状态:正常 发作时:缺血表现(ST段压低) 负荷试验:诱发缺血,持续2分钟 动态:,心 绞 痛,心 绞 痛,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相关检查,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 放射性核素 其他,发作时治疗: 休息:发作时立即休息 药物治疗:作用快,疗效高 常用药物:硝酸甘油片、消心痛、心痛定 用法:舌下含化 副作用:头昏、头胀痛、面红、心悸等 偶有体位性低血压 注意事项:首次用药时,患者宜平卧片刻 必要时吸氧,心 绞 痛,缓解期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冠脉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心 绞 痛,避免各种诱因 积极治疗及预防危险因素 调节饮食,尤其不宜过饱 禁绝烟酒 劳逸适度,缓解期治疗: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冠脉介入治疗 外科治疗,心 绞 痛,作用持久、联合用药 硝酸酯类:鲁南欣康 -受体阻滞剂:普奈洛尔Ca离子阻滞剂:合心爽 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 中医中药,心肌梗死,定义,冠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 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 心肌缺血性梗死 死亡多在发病后1h内 常见死因:心律失常(室颤),心肌梗死,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心肌梗死,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心肌梗死,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先兆 症状 体征,50%81.2%有前驱症状 初发型或恶化型最突出 表现: 心绞痛发作性质改变 ECG呈明显缺血性改变 及时处理,警惕心梗,心肌梗死,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先兆 症状 体征,疼痛 全身症状 胃肠道症状 心律失常、休克、心衰,24h内最多见,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心肌梗死,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先兆 症状 体征,心界增大 心率增快,多种心律失常 S1减弱、心包摩擦音 心尖部收缩期杂音 全身表现,心肌梗死,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特征性改变 有Q波心肌梗死者 1. 病理性Q波 2. ST段抬高, 呈弓背向上型 3. T波倒置 无Q波心肌梗死者 无病理性Q波 相应导联ST段压低 0.1mV,心电图表现,实验室检查 一般化验检查 白细胞 血沉 血清心肌酶含量增高 CK/CK-MB 肌酸激酶/同功酶 AST/GOT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LDH 乳酸脱氢酶 血清肌钙蛋白I/T(TnI / TnT)增高 CK-MB 、 TnI / TnT 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心肌梗死,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要点,临床表现 心电图 心肌酶谱,鉴别诊断,危险性评估,心肌梗死,三、功能障碍,生理功能障碍 循环功能 呼吸功能 运动功能 代谢功能 心理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活动障碍 参与能力受限,冠心病康复,研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开展教育,改变不合理生活方式(高脂饮食、吸烟、少活动),保持心理健康,进行冠心病的一级预防,使危险人群免于患病; 对于冠心病进行心功能评定,判断预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二级预防,矫正病人危险因素,减缓甚至逆转(消退)动脉硬化病变,减轻症状,降低再次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增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回归社会,恢复工作。,康复目的,使冠心病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方面都达到理想状态。 阻止或逆转潜在发展的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减少再次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危险。 缓解心绞痛,冠心病康复对象,病情稳定的心肌梗死患者 冠状动脉分流术后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患者 劳力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患者 心脏移植术后 未发病人群的一级预防,一、康复评定,心电运动试验 运动平板试验 功率自行车 坐位踏阶试验:使用于老年或身体虚弱的患者 遥测心电图 行为类型评定 A类型:工作积极主动、有进取心和雄心、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但是往往缺乏耐心、易激惹、情绪易波动 B类型:平易近人、耐心、充分利用业余时间放松自己、不受时间驱使,无过度竞争性,运动试验的注意,运动从低负荷开始 然后分阶段逐渐增大负荷量至患者的极限 多阶段试验 每一阶段持续23分钟(心率波动范围为34分钟) 在运动中和运动结束后515分钟,每分钟测量:BP、RR、HR、ECG 、 SPO2和RPE,试验终点,在试验前应告知患者如何完成试验,而不应利用任何试验前估计患者的最大预计心率,因为会产生误导,这与服用降心率药有关,因此在试验中采用RPE评分,二、康复治疗的禁忌症,严重残留心绞痛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未控制的心律失常 严重缺血 左心功能失常 或运动试验中有心律失常 控制不良的高血压 不稳定内科疾病情况,如控制不良的糖尿病、发热,2019/4/19,47,可编辑,三、康复治疗分期,48,一期心脏康复(住院病人,发病后两周内),二期心脏康复(刚出院至出院后十二星期之内的病人,运动时需要监督及/或教育),三期心脏康复(慢性心梗,手术后3个月),1,2,3,四、康复原理,一期:适当活动减少绝对卧床的不利影响 二期:保持适当活动,等待病情完全稳定 三期: 1、外周效应:肌肉适应性改善、运动肌杨利用能力和代谢能力改善、肌肉收缩机械效率提高、最大运动能力提高、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 2、中心效应:侧支循环形成、管卖弄储备提高、心肌内在收缩性提高 3、危险因素控制:脂质代谢异常、高血糖、高血压、血液高凝、烟酒,期康复,绝对卧床休息带来的不利影响 长期卧位下的心肌耗氧量增加: 回心血量增加使心脏前负荷增加 总血容量减少使心率增快 心脏射血阻力增加 血流慢,血液粘滞增加,易致静脉血栓。,呼吸影响: 肺功能减退,呼吸道不畅,肺部感染,肺不张 运动能力: 肌力 ,肌耐力 ,全身耐力 内分泌改变: 胰岛素调节功能异常,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 心理改变,康复时机选择,生命体征稳定且没有并发症 无明显心绞痛 安静心率110次/min 无心力衰竭 无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 血压基本在正常范围 体温正常,康复禁忌,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液流动学不稳定 血压异常、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严重并发症 体温超过38C,急性心肌炎,未控制糖尿病、血栓形成等 出现新的心电图缺血改变 患者对康复治疗不合作,康复治疗目标,防止绝对卧床的不利影响和并发症 能够进行一般家庭活动而不出现心血管症状。 日常活动:走200米,上下12层楼,无症状。 运动能力达到35METS。,康复治疗内容,康复教育 心理治疗 控制危险因素 床上、床边和床下活动 个人生活活动、大小便处理及步行训练,训练量的控制,训练中心率增加在1020次/分左右,无不适症状。 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心率增加20次/分,退前一级,期康复,介于急性与陈旧性心梗之间 自患者能够完成低水平运动试验,并从出院开始至病情稳定性完全确立为止。 56周,康复目标,防止心脏功能衰退,保持和进一步改善出院时心脏功能水平,维持和巩固急性期康复效果。 从日常生活自理逐步过渡到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 在出院前运动试验的基础上,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运动处方从低水平的体力训练开始,使体力恢复到病前水平。 避免危险因素的负面影响。 获得心理的恢复,克服“重病”和“残疾”心态。,康复适应症,临床病情稳定,出院时心脏功能容量3METS。,康复措施,最初的适应: 回家后的第12周内,保持出院前相同的运动水平。即保持每日的步行和出院计划中的身体活动。 确认无任何不适后,逐渐增加活动内容、延长活动时间、增加活动频率。,康复措施,进入正规康复训练 散步、医疗体操、园艺活动等 活动强度:40%50%最大心率,RPE不超过1315。 主动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生活方式。,期康复,慢性冠心病康复 是指病情处于较长期稳定状态的冠心病患者的康复,包括: 陈旧性心肌梗死 稳定性心绞痛 隐性冠心病 自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或介入治疗3个月开始。,康复目标,在安全前提下,制定一个强化的、高水平的个体化康复运动训练计划,使心脏功能发挥最大的潜力。 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主动地控制危险因素,保持良好生活方式。 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有信心、有能力、有活力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康复机理,外周作用机理:运动训练使外周组织产生的适应性的改变。 中心作用机理:运动训练使心脏本身产生的适应性改变。 降低冠心病的易患因素。,适应证,病情稳定者 陈旧性心梗、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分流术和腔内成形术后、 心脏移植术后 安装起博器以后 相对的概念,过去列为禁忌证现列为适应证的范畴 病情稳定的心功能减退 室壁瘤,禁忌症,病情不稳定者 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功能衰竭 严重左心功能障碍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严重的心律失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增剧型心绞痛、近期心梗后的非稳定期 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安静血压200/110mmHg) 急性肺动脉栓塞或梗塞、肺水肿 全身急性炎症、发热、传染病和下肢功能障碍者 确诊或怀疑主动脉瘤、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 血栓性脉管炎或心脏血栓、 精神疾病发作期间或严重神经官能症,五、运动处方,定义(exercise prescription):为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心、肺、代谢功能以及神经肌肉、内分泌功能,促进机体健化及适应性变化,而对所采取运动训练的方式、强度、时间、频率和注意事项、目的等内容进行科学、全面的制定,并以书面形式记录的运动或康复治疗计划,以保证运动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运动方式的选择,原则:安全性、目的性、有效性、合理性、可行性。 目的:改善心肺、代谢功能,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等危害大的风险因素的影响,多采用有氧运动,即耐力运动。 大肌群运动 常用运动方式:步行、健身跑、游泳、骑自行车、划船、跳绳以及中国传统运动方式(拳术、各种练功法)。,运动强度的选择,运动处方的核心 运动强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选择原则:个体化、安全性 靶强度:必须达到一定训练域值或水平,才能产生充分的心血管训练效应,达到这种域值的训练强度称靶强度。,运动强度的表达指标一,VO2max%: 心电运动实验中直接或间接计算。 50%70% VO2max作为运动处方适宜的强度范围。 80%,则对老年人和患者危险性增加。 50%,则达不到训练效果。,运动强度的表达指标二,心率: 心率和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易于检测,国际通用方法。 运动中允许达到的心率称为耙心率。,耙心率计算方法,Jungman法: 耙心率=180(170)-年龄(岁) 缺点:未考虑原先心脏的功能状态 Karvonen法 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 (60%80%)安静心率 两者均未考虑个体差异 心电运动实验法:按症状限制性心电运动实验中停止运动时的最高心率的70%85%。 缺点: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考虑药物的影响。,运动强度的表达指标三,代谢当量(METs): 由VO2max计算 由心电运动实验直接检测 最大METs的60%70% 优点:用于指导日常生活活动。,运动持续时间,运动训练时间 运动时间太短,达不到训练效果 运动时间太长,危险性增加 在一定范围内 运动总量=时间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与心脏合并症危险,运动频率,1次训练效应维持时间为23天,因此每周至少运动训练23次。 但由于患者通常每次运动强度不足,提倡坚持每天运动为宜,或每周运动5次。 下肢骨关节疾病患者,可隔天1次。,(一)预备活动部分,一个逐渐增加运动强度的过程 可提高肌肉温度和心肺功能,减少肌肉损伤和心肌缺血。 时间:10min 方式:全身柔软体操、牵伸肌群练习、呼吸练习和慢跑。 一般要求心率增加20次min,(二)训练运动部分,运动训练核心部分 训练方法: 持续训练法(continual training) 间断训练法(interval training) 循环训练法(circuit training) 循环-间断训练法(circuit-interval training),持续训练法(continual training),方式:快走、健身跑、骑自行车等 强度宜偏小,在60%75%VO2 max 完成运动后有劳累感 适用于健康人或经一定时间训练后的患者。,间断训练法(interval training),运动中予以休息,缓解运动的应激刺激 被动休息&主动休息 时间:运动:休息=1:1或1:1.5 强度:可适当提高(75%80%VO2 max ),但累计达到耙心率的时间不应小于1015 min。 适用于心脏病患者,循环训练法(circuit training),一组不同运动方式组成 通常是大肌群、小肌群、动力性运动、静力性运动交替进行。 同时提高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 内容丰富,易于患者接受。 强度同持续训练法。,循环-间断训练法,循环和间断训练相结合 提高兴趣,又有间断休息,运动强度不至于太大。 耙强度同间断法。,(三)放松运动部分(cool-down),运动后不立即停止运动,而作一些轻松的整理、放松活动 保持良好静脉回流、维持一定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