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腊乡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1页
黄腊乡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2页
黄腊乡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3页
黄腊乡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4页
黄腊乡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秀区黄腊乡旅游发展规划前 言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新型的旅游经营活动。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开始了乡村旅游,现已形成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而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较晚,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融合自然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便应运而生,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逐步成为游客最多、人气最旺、条件最方便的旅游目的地。“乡村旅游”成为一个品牌,这是时代的产物,也是历史的必然。乡村旅游现已成为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新载体、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转移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途径,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其发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有益尝试和实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提到全党面前,既为我国农村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尽管近年来旺隆镇乡村旅游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黄腊乡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的趋势,但我乡处于起步阶段,需进行规划、整合、建设和发展。为了促进黄腊乡旅游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新路子,特编制黄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第一部分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一、突出的区位与交通优势黄腊乡位于西秀区的东南面,东依长顺县广顺农场,西靠平坝县白云镇,南接西秀区刘官乡,北与平坝县羊昌乡相邻,是西秀区、平坝县、长顺县的交界处,距西秀区城区约55公里。 二、优良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全乡总面积77平方公里,有效耕地面积20112亩,其中:水田17466亩;旱地 :2646亩,辖14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寨,91个村民组,全乡总户数:3332户,总人口:15900余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88.16%人,布依族占86。57%,苗族占1.5%,汉族人口占总人口11.84%,人均耕地面积为1.3亩,人均吃粮:250公斤,人均纯收入1050元;是西秀区最边远最贫困的少数民族乡。 全乡林地总面积达2594.6公顷,其中集体2413.6公顷,国有181公顷。全乡有荒山坡约1万多亩,已开发500多亩,土质肥沃,水源充沛,适宜种植经果林、中药材等,目前,已有外地老板到我乡承包开发的荒山荒坡种植山樟子、黄姜等中药材。全乡共有河流一条(型江河长江水系)。小型电灌36站,灌溉面积0.8万亩,人畜饮水的村寨3个。 主产业为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马铃薯等,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来源仅靠粮食生产为主,全乡粮食总产量8626吨,农业产值1104万元,财政收放64万元。养殖业主要以家庭喂养牛、马、猪、鸡、鸭、鹅为主。2003年底,全乡大牲畜存栏3167头,其中牛2756条,生猪存栏0.34万头,出栏0.3万头,家禽存栏数1.4万只,出栏1.2万只。我乡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种草养畜。根据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乡情,今年,乡党委、政府已拟定在玲珑村、白岩村、团结村、王官村等分别发展养牛和养猪,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在长土、簸箕、玲珑、王官等地抓了黄姜魔芋和经果林种植示范点。三、发展旅游三大热点1、生态旅游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成熟,旅游者越来越追求绿色环保为特色的旅游项目,追逐阳光、蓝天、绿色植被、清新的空气等,对大自然及环境保护的关切和兴趣增强,进行生态绿色的旅游者大大增加。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黄腊乡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其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国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度假旅游与城市化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随着安顺经济圈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安顺市区规模不断扩张,黄腊乡建设不断加快,加之城市中较高的经济收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压力巨大的工作以及对时尚的追求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增长十分迅猛,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已成为主打产品。建设乡村避暑旅游度假区,市场前景乐观。3、乡村旅游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游客更多地反朴归真,追求乡村体验为特色的现代休闲旅游项目,乡村旅游正在形成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模式。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因此,利用黄腊乡周围的“原生态”,构建都市人群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市场潜力巨大。农家乐、避暑山庄成了城市居民的好去处。第二部分 规划总则一、规划的范围和时限(一)规划范围黄腊乡所辖6个村和一个社区,涉及的乡村旅游景点,面积约10 平方公里。(二)规划的时限2014年2016年,包括两个阶段:近 期:20142016年中远期:201620120年二、规划依据1、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2、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实施办法3、城市规划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水法4、安顺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5、安顺水市城市总体规划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深刻领会和执行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胡锦涛同志总结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贯彻执行安顺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战略思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思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和要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整合旅游资源,用活各种旅游资本,发挥巨大的旅游效能,获得最佳的经济产出,并且让农民成为旅游开发的主要受益者。(四)在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中,实施农业安民、旅游富民策略。(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黄腊乡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同时,田园生态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第三部分 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一、规划思路坚持“以乡村为依托,市场为导向,绿色为主体”,结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优势,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品牌效应,同时,要注重三个结合,即: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紧密结合搞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完善旅游服务体系扩大农民受益面、与产业结构调整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二、发展目标实现农业经济结构转型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城乡建设和人文生态的共容互动;实现农业产业化和乡村城镇化、城市化。三、总体布局根据黄腊乡地形地貌趋势、乡村旅游资源特征及分布,结合规划主体构想,黄腊乡乡村旅游发展定位为“一个中心、一条长河、两个片区”的形体结构。“一个中心”-黄腊乡黑秧社区“一个长河”-邢江河“两个片区”黄腊片区和龙青片区四、景观特色塑造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和景观特征,将黄腊乡乡村旅游景观特色划分为4个类型:一、人文特色景观:主要包括服务接待区特色建筑群和体验农家生活的人文景观等。二、河水特色景观:以邢江河为主体,构建亲水环境。三、生态果林景观:既是黄腊乡乡村旅游的基础底景,也是以规模取胜的特色支撑资源。四、建设避暑山庄:以独特的气候和山体良好的植被成为康体运动和农业体验的“绿色生态氧吧”。第四部分 重点片区开发建设规划 一、邢江河到2015年,将邢江河建成一乡一品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雅,文化积淀深厚,功能完善、服务一流的最佳双休日及黄金周乡村度假旅游目的地。1、旅游功能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生态花卉基地2、具体建设项目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对传统的农作物品种结构进行调整;以集约化石斛和原生态自然栽培形成具有不同景观效果的观光区。开发丰富多彩的农业观光旅游产品观光与休闲活动相结合,要具有一定的档次,避免低层次农家乐式的开发,以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加强环境营造硬环境营造:较好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注重整个景区的观赏环境营造,突出朴实田园环境氛围,突出特色,杜绝过多人造园林出现。拉大与城市环境反差,让游人获得真切的乡土环境感受。游赏软环境营造:坚持以人为本的开发观念,处处为方便游人着想;加强社会治安管理,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加强对环境与食物的卫生管理。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科普示范,以浓缩的典型农业模式,传授系统的农业知识,增长教益;开展石斛花卉栽培,环保知识讲座,建立“花卉栽培示范基地”、“生态环境示范基地”,把花卉观赏与教育相结合,让游客在“悦目”的同时,达到“益智”的目的。开发主题旅游活动项目。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可以推出“城市上班族,假日做农夫”、“市民小菜(果)园”、“农民自做餐”等,让旅游者体验农耕文化,领略乡村田野风光。借助独特的地形地貌和田园风光,因地制宜、依地附势,构建以浪漫爱情为主题的田园乡村式休闲房地产社区。 二、避暑山庄 1、旅游功能休闲避暑及自然生态旅游2具体建设项目申报建设黑秧社区休闲山庄。第五部分 农民新村建设规划一、农民新村建设与旅游效能发挥以建设新农村、新民居为切入点,对黄腊乡现有村落和农民住房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改造,将其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功能较为齐全、以旅游接待为主的服务型农村。以农村新民居为平台,大力发展乡村观光休闲旅游业,使之成为城市居民休闲、体验、观光、度假的胜地,做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旅游服务多功能,形成“城市沿线皆景观,村村风貌有特点,家家户户有亮点,特色农业成景点”的现代城乡生产生活新模式,实现新农村建设中旅游富民的发展目标。二、农民新村建设要求1、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避免城乡一样化。新农村,依然是农村,首先在功能上要具备农民生产与生活的特质,其次,在建筑风格和布局上要保持自然村落的格局,形成与城市、城镇较大的反差,在环境上对城市居民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一定要避免农民新村建设布局的城镇化。2、农民新村(或中心村)要建设成为生态新村、文明新村、旅游新村。3、新农村的公共设施,既满足农民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能够利用其发挥旅游服务效能。4、通过“五改”,把过去的卫生死角、视觉死角彻底清理,营造卫生、整洁的农民新居环境。三、农民新村旅游开发要点第一,选好试点是关键。本着“政府引导、群众自愿、市场运作、资源整合”的原则,优先选择开发条件好、特色突出、干部群众积极性高的村搞试点,试点成功后,再陆续进行第二期、第三期建设,不断扩大接待服务规模。第二,强调特色,规划先行。新民居建设,一要有体现乡村风格,符合地域文化特点和现代时尚,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一村一品;二要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要;三要充分考虑发挥旅游效能,满足游客的各方面需求,保证他们来得方便、吃得可口、住得舒适、玩得尽兴。在建设上要保证水、电、气、路、有线电视、网络和电信村村通,村村户户达到高质量的接待标准。新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竹林、果林、绿树掩映,其建筑格局具有浓郁的乡村特点,能够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又适合旅游接待。第三,政府扶持,多元融资。由于多数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在资金的解决上,主要采取政府扶持和农民出资相结合的方式。政府负责试点村的各项规划设计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和各项服务管理费。农户房屋建设费,由农户承担,包括农户直接出资和贷款解决。贷款由农户逐年以经营收益还本付息。第四,严格用地,集约利用。新农村建设原则上在原村址进行,以保持村落的自然格局和风貌,需要占用新址的,要经过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